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灏 刘洋 +3 位作者 曾帅 房浩 刘艳明 王德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7-383,共7页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面形变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SBAS-InSAR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实证调查的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凯 陈砺锋 +6 位作者 张紫昭 常金雨 贺强 房浩 刘智奇 黄宇航 赵萌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6,共11页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高差、坡度、地貌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平均温度、平均降雨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雪线分布等评价指标因子,通过证据权模型对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基础上叠加最大降雨量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诱发因素,最后通过专家打分矩阵分析法对全疆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疆共划分为8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准噶尔西部山地、阿尔泰山、伊犁谷地山区、天山北麓、吐哈盆地、天山南麓、南疆西部天山、西昆仑山以及东昆仑山等地区;以全疆17362处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96.16%灾害点分布在高、中、低易发区;以全疆2011~2022年发生的336起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326起地质灾害分布在极高、高、中危险区,占比达到97.02%。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省级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证据权 新疆
下载PDF
IL-4、IL-1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和疱液中的表达
3
作者 周瑶 滕理君 +4 位作者 李帼敏 徐洁 郑金津 房浩 薛汝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炎症因子IL-4、IL-1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和疱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BP患者(49例)及对照组(健康人,33例)的血清或疱液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4、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和疱液样本中IL-4、IL-13水平是... 目的探讨2型炎症因子IL-4、IL-1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和疱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BP患者(49例)及对照组(健康人,33例)的血清或疱液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4、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和疱液样本中IL-4、IL-13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分析BP患者血清和疱液样本中IL-4、IL-13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荨麻疹样红斑评分、瘙痒评分之间的关系;分析抗BP180、BP230抗体谱的不同表达与IL-4、IL-13、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P患者血清中IL-4、IL-1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疱液中IL-4、IL-1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4、IL-13在B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在疱液中的表达无相关性。BP患者血清中IL-4、IL-13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荨麻疹样红斑评分、瘙痒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而疱液中IL-4的表达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98,P=0.021)。BP患者血清抗体谱单阳性(抗BP180抗体阳性,抗BP230抗体阴性)的表达与疱液中I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8,P=0.009)。结论IL-4、IL-13在BP皮肤局部富集,提示BP存在局部2型炎症。BP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可能反映局部2型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BP180免疫复合物可能通过局部IL-13的募集影响2型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或可有助于未来通过血清抗体谱进行分层精准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2型炎症 IL-4 IL-13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转型探索
4
作者 郭凯 陆由 +2 位作者 何鲲 房浩 王营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4年第S01期92-95,共4页
近几年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对新经济、新政策、新发展的挑战,高速公路服务区需要结合数字化转型五化与五转的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关键因素,... 近几年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对新经济、新政策、新发展的挑战,高速公路服务区需要结合数字化转型五化与五转的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关键因素,根据湖北省服务区运营的特点,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数字化转型初步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服务区 数字化转型 探索实践
下载PDF
高速公路服务区数据治理与价值挖掘探索
5
作者 岳劲 陆由 +2 位作者 唐会勇 房浩 赵晓飞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4年第S01期96-99,共4页
针对当前服务区异构数据源多、数据共享交换难、缺乏数据标准导致数据融合难、数据质量差等问题,本文探讨并建立一套可靠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数据清洗机制、数据融合机制,建立面向服务区消费者的漏斗模型,建立动态指标体系和可定制的... 针对当前服务区异构数据源多、数据共享交换难、缺乏数据标准导致数据融合难、数据质量差等问题,本文探讨并建立一套可靠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数据清洗机制、数据融合机制,建立面向服务区消费者的漏斗模型,建立动态指标体系和可定制的数据分析服务能力,并依托服务区收银和商业供应链系统数据源开展数据治理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数据质量和一致性、提升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能力和数据融合能力,促进服务区产业大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区 数据治理 数据挖掘 数据应用
下载PDF
平原区深层隐伏岩溶塌陷主控因子地球物理调查方法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房浩 李巧灵 +4 位作者 雷晓东 王海刚 李晨 关伟 何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0,共8页
岩溶塌陷研究目前主要关注100 m以浅的浅部岩溶,埋深大于100 m的深层隐伏岩溶塌陷的研究较少,也未形成成熟的调查方法和标准。深埋岩溶区存在岩溶塌陷的风险,以往资料表明,断裂构造、覆盖层结构等对深埋岩溶塌陷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要评... 岩溶塌陷研究目前主要关注100 m以浅的浅部岩溶,埋深大于100 m的深层隐伏岩溶塌陷的研究较少,也未形成成熟的调查方法和标准。深埋岩溶区存在岩溶塌陷的风险,以往资料表明,断裂构造、覆盖层结构等对深埋岩溶塌陷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要评价深层隐伏岩溶塌陷的危险性,查明各主控因子的发育特征是前提条件。文章以北京平原区东部深层隐伏岩溶塌陷为例,分析对比了重力测量、电阻率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高密度电法及微动测量等5种方法在调查断裂构造、碳酸盐岩地层顶板破碎程度、覆盖层厚度以及覆盖层底部土层结构等4个主控因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平原区调查深层隐伏岩溶塌陷主控因子,断裂构造特征建议选择重力测量法和CSAMT;碳酸盐岩地层顶板破碎程度以电阻率测深和CSAMT为好;适用于覆盖层厚度探测的方法为CSAMT、微动测量法和电阻率测深法;覆盖层底部土层结构的探测可优先选择微动测量法和电阻率测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区 深层隐伏岩溶 岩溶 塌陷 地球物理方法
下载PDF
2010—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房浩 李媛 +3 位作者 杨旭东 佟彬 尹春荣 曲雪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事件频发,加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导致发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事件,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以"...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事件频发,加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导致发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事件,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以"十二五"期间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搜集了全国省级国土部门的权威数据,通过数理统计,以及对孕灾条件和诱发因素的分析等,研究总结了2010—2015年("十二五")期间全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总体情况及特征:(1)在全国发生的64 530起地质灾害中,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要灾害类型,中小型灾害最为发育;(2)强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汛期降雨型地质灾害在地域上具有随时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移的特征;(3)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具有向低人员伤亡、高财产损失方向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地质灾害 发育分布特征 诱发因素 危害特征
下载PDF
沧州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房浩 何庆成 +2 位作者 徐斌 汪美华 李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9-164,共6页
根据对风险的定义,基于沧州地区的地质环境及社会经济,结合地面沉降状况、影响因素及受灾影响,利用模糊目标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面沉降灾害风险性评价。首先,利用目标层次分析法选取12个可量化指标构建了沧州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 根据对风险的定义,基于沧州地区的地质环境及社会经济,结合地面沉降状况、影响因素及受灾影响,利用模糊目标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面沉降灾害风险性评价。首先,利用目标层次分析法选取12个可量化指标构建了沧州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指标体系中地面沉降危险性、易损性两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利用模糊评判法构建RH和RV,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用GIS分析,将沧州分为高中低三级地面沉降风险区。结果显示,高风险区主要为沧州市区,中风险区主要为县城中心区,低风险区主要为远郊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目标层次分析法 地面沉降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房浩 何庆成 +1 位作者 赵婷婷 吴爱华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2期9-12,20,共5页
河北省沧州市是华北平原典型的地面沉降地区,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地面沉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全面系统且适合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非常必要和迫切。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背... 河北省沧州市是华北平原典型的地面沉降地区,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地面沉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全面系统且适合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非常必要和迫切。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背景,利用目标层次分析法,对沧州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及1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沧州地面沉降风险定量评估、实施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天津市风暴潮经济损失评估 被引量:13
10
作者 房浩 李善峰 叶晓滨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分析了风暴潮对工业、农业等的危害,统计了天津市100多a来较大的风暴潮灾害。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根据历次风暴潮最高潮位、增水强度及经济损失等资料,建立了评估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的数学模型y=123.09-47.825x+4.678x2。依据... 分析了风暴潮对工业、农业等的危害,统计了天津市100多a来较大的风暴潮灾害。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根据历次风暴潮最高潮位、增水强度及经济损失等资料,建立了评估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的数学模型y=123.09-47.825x+4.678x2。依据此模型,估算得在不考虑物价因素的情况下,天津市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14.33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最高潮位 经济损失 评估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房浩 李媛 +2 位作者 杨旭东 尹春荣 曲雪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78-4482,共5页
通过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获得的海量地质灾害数据(属性数据、文档资料、成果图件、多媒体文件等)具有显著的"5多"特征,即多来源、多类别、多方法、多时段和多主题。为高效利用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挖掘数据的潜... 通过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获得的海量地质灾害数据(属性数据、文档资料、成果图件、多媒体文件等)具有显著的"5多"特征,即多来源、多类别、多方法、多时段和多主题。为高效利用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信息价值,加强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需要一套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此,研发完成具有成果浏览、灾点查询、资源检索、数据统计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高效的决策、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 模块组合 一体化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高频免共振钢管桩承载力恢复规律预测模型
12
作者 刘鹏 房浩 +2 位作者 杨淑娟 徐伟忠 岑业波 《上海公路》 2024年第1期67-71,M0006,共6页
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因其施工效率高、泥浆污染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免共振沉桩原理是使桩周土体液化,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会导致桩承载力下降,且恢复缓慢。现依托上海杨高中路改建工程,通过现场孔压监测与高应变试验,... 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因其施工效率高、泥浆污染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免共振沉桩原理是使桩周土体液化,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会导致桩承载力下降,且恢复缓慢。现依托上海杨高中路改建工程,通过现场孔压监测与高应变试验,分析了桩周孔压消散规律与桩承载力恢复规律,并提出了基于孔隙水压力的归一化桩承载力恢复预测模型,为相似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免共振 钢管桩 孔隙水压力 桩承载力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脯氨酸在植物抗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林 陈翔 +8 位作者 吴宇 于敏 蔡洪梅 柳彬彬 倪芊芊 刘绿洲 许辉 房浩 李金才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2-51,共10页
脯氨酸(proline,Pro)积累是植物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一种重要的代谢适应性机制,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平衡,增强植物抗逆性。此外在自由基清除、降低细胞酸性及作为金属螯合剂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 脯氨酸(proline,Pro)积累是植物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一种重要的代谢适应性机制,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平衡,增强植物抗逆性。此外在自由基清除、降低细胞酸性及作为金属螯合剂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脯氨酸的合成与降解、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生物学功能、生理毒性、离子动态平衡、作用机制及其在植物中抗逆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有关脯氨酸的研究现状,为其在植物抗逆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逆境胁迫 抗逆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连续振动沉桩施工环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余洋 房浩 周圣志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6期20-22,共3页
文章利用FLAC3D软件中的结构单元模拟钢管桩,通过设置接触面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用单元劈裂技术模拟钢管桩连续下沉,并分析了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9倍桩径范围内,地表竖向和径向速度峰值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 文章利用FLAC3D软件中的结构单元模拟钢管桩,通过设置接触面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用单元劈裂技术模拟钢管桩连续下沉,并分析了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9倍桩径范围内,地表竖向和径向速度峰值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超过5倍桩径时,免共振沉桩施工对桩周土体造成的动力影响可降至规范建议值以下;土体深度越大,桩周孔隙水压力增量越大,同时孔隙水压力受影响区的径向范围越小;5倍桩径范围内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快,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受剧烈影响的范围在2倍桩径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振动沉桩 免共振沉桩 数值模拟 FLAC3D软件
下载PDF
基于GIS应用DATUW模型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房浩 何庆成 戚琦 《上海国土资源》 2012年第1期62-66,70,共6页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是当前地下水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其评价结果对于城市规划、垃圾堆放场址建设、地下水源选取与保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MapGIS平台上,基于DRASTIC评价技术,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介质、地形坡度、含水...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是当前地下水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其评价结果对于城市规划、垃圾堆放场址建设、地下水源选取与保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MapGIS平台上,基于DRASTIC评价技术,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介质、地形坡度、含水层上覆地层、单井涌水量五个因子,利用DATUW模型,评价哈尔滨市区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根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的地下水环境划分为高、中、低三个脆弱性区,并就分区结果,提出了防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脆弱性评价 DATUW模型 DRASTIC评价技术
下载PDF
东南沿海典型浅覆盖区高密度电阻率法残坡积层测深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房浩 李晨 +3 位作者 雷晓东 杜显祥 孙杰夫 韩宇达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85-93,共9页
确定残坡积层厚度对于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底界埋深、岩性和含水率等因素变化大以及探测目标较浅、分辨力要求高等原因,浅覆盖区残坡积层厚度探测的难度较大。为精准探测残坡积层覆盖厚度,并给类似地区开展相关探测工作提... 确定残坡积层厚度对于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底界埋深、岩性和含水率等因素变化大以及探测目标较浅、分辨力要求高等原因,浅覆盖区残坡积层厚度探测的难度较大。为精准探测残坡积层覆盖厚度,并给类似地区开展相关探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区域内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结果准确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选择杭州典型斜坡为对象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法残坡积层覆盖厚度测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纳α装置、极距0.5~2 m,能够很好地划分出残坡积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及完整基岩之间的界面,定量分辨0.5 m及以上残坡积层厚度,探测结果得到了钻孔验证。实测中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装置型式、极距等参数。本研究成果为探索构建第四系浅覆盖区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残坡积层 全风化花岗岩 浅覆盖区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调控的沧州市地面沉降防治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房浩 何庆成 +1 位作者 宋建新 闫丽雯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4期21-24,共4页
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引发地面沉降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含水层和弱透水层进行概化,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土水耦合模型。针对可采用的地下水调控模拟方案对沧州市的地... 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引发地面沉降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含水层和弱透水层进行概化,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土水耦合模型。针对可采用的地下水调控模拟方案对沧州市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今后合理开采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调控 地面沉降 耦合模型
下载PDF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媛 曲雪妍 +2 位作者 房浩 杨旭东 尹春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利用全国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建立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由2类、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及100个评价因子构成。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因子选取、数据修正、归一化处理、权重确... 利用全国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建立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由2类、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及100个评价因子构成。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因子选取、数据修正、归一化处理、权重确定,建立评价模型。评价结果采用斜率法划分为四级,反映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受灾情况、受威胁情况、相对受灾程度及受威胁程度等。对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发育程度 损失程度
下载PDF
岩溶塌陷监测内容及方法概述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海涛 陈邦松 +2 位作者 杨雪 胡伏生 房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岩溶塌陷是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在我国也不例外。岩溶塌陷监测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岩溶塌陷监测,可以掌握溶洞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大小、位置、应力强度等,进而为岩... 岩溶塌陷是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在我国也不例外。岩溶塌陷监测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岩溶塌陷监测,可以掌握溶洞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大小、位置、应力强度等,进而为岩溶塌陷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避免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岩溶塌陷问题开展的主要监测工作。从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的3大条件出发,总结出岩溶塌陷监测的内容和相对应的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系统性地开展岩溶塌陷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为更深入地研究岩溶塌陷机理等提供基础支撑。最后,文章指出未来岩溶塌陷监测工作的重点是新兴技术手段和传统监测方法相结合,互补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分布规律 监测内容 监测技术方法
下载PDF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防范重点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媛 曲雪妍 +2 位作者 杨旭东 房浩 尹春荣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71-78,共8页
分析、研究灾害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实施科学减灾措施的基础[1]。本文充分利用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期为5~8月,高发... 分析、研究灾害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实施科学减灾措施的基础[1]。本文充分利用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期为5~8月,高发区随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移;②地质灾害年际变化特点为逐年波动,总体趋势上升;③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云南,巨型和大型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甘肃;④汛期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防范重点为东南和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