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McZFP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郑晓薇 柏杨 +5 位作者 亓希武 于盱 房海灵 李莉 刘冬梅 梁呈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6,58,共13页
根据前期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从薄荷中克隆到McZFP1,并进行了基因和蛋白质特性、组织表达、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亚细胞定位以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薄荷McZFP1的开放阅读... 根据前期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从薄荷中克隆到McZFP1,并进行了基因和蛋白质特性、组织表达、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亚细胞定位以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薄荷McZFP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58 bp,编码185个氨基酸。McZFP1具亲水性,无跨膜结构域,属于不稳定蛋白,包含C2H2保守结构域,含有13个丝氨酸、3个酪氨酸和3个苏氨酸的磷酸化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cZFP1与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SsZFP7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cZFP1在薄荷不定根、茎、根状茎、幼叶、成熟叶和花中均有表达,在根状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受150 mmol·L^(-1)NaCl、300 mmol·L^(-1)甘露醇、200μmol·L^(-1)脱落酸和200μmol·L^(-1)茉莉酸甲酯处理诱导表达。McZFP1定位于细胞核,无转录自激活活性。综上所述,薄荷McZFP1在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参与调节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锌指蛋白(ZFP)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表达
下载PDF
蒲公英TmRAV1基因克隆及其响应脱落酸信号表达分析
2
作者 吴志清 亓希武 +5 位作者 房海灵 于盱 李莉 柏杨 刘群 梁呈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根据脱落酸处理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转录组数据,在蒲公英中克隆获得1个编码RAV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命名为TmRAV1。TmRAV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026 bp,编码342个氨基酸。TmRAV1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8229,... 根据脱落酸处理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转录组数据,在蒲公英中克隆获得1个编码RAV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命名为TmRAV1。TmRAV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026 bp,编码342个氨基酸。TmRAV1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8229,理论等电点为pI 9.20。TmRAV1为不稳定蛋白,具有亲水性,没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含有44个磷酸化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TmRAV1与莴苣(Lactuca sativa Linn.)LsRAV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一致性为85.88%),具有高度保守的AP2和B3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TmRAV1与其他5种植物的RAV转录因子聚在一起。TmRAV1在蒲公英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根和花。TmRAV1受100μmol·L^(-1)脱落酸和250 mmol·L^(-1)NaCl的显著诱导。TmRAV1能够显著上调脱落酸敏感型转录因子基因TmAREB1的表达。TmRAV1是核定位转录因子,与脱落酸信号核心蛋白家族成员TmSnRK2.6互作。综上所述,蒲公英TmRAV1响应脱落酸等多种信号,其编码蛋白与TmSnRK2.6互作,并调控TmAREB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TmRAV1 基因克隆 表达 脱落酸信号响应
下载PDF
灵芝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基因GlDyP1和GlDyP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刁文彤 刘冬梅 +7 位作者 亓希武 房海灵 于盱 李莉 柏杨 刘群 陈泽群 梁呈元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9,共10页
该研究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ZJ-1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探究灵芝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Dye-decolorizing Peroxidase,DyP)基因潜在的作用。该研究克隆得到了灵芝DyP基因GlDyP1和GlDyP2,编码框长度分别为1488... 该研究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ZJ-1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探究灵芝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Dye-decolorizing Peroxidase,DyP)基因潜在的作用。该研究克隆得到了灵芝DyP基因GlDyP1和GlDyP2,编码框长度分别为1488 bp和1461 bp,分别编码495和486个氨基酸。通过qRT-PCR分析,GlDyP1和GlDyP2在菌丝阶段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时期,表明这两个基因有可能在菌丝阶段参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在不同基质培养和不同染料诱导的条件下,对灵芝GlDyP酶活进行了测定,同时对GlDyP1和GlDyP2进行了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基质中培养,木屑中酶活最高,达到7330 U/L;经不同染料诱导,在甲基橙染料诱导下酶活最高,达到1466 U/L;GlDyP1在花生壳中的表达量最高,是木屑的6.5倍;GlDyP2在木屑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其余基质的2倍左右;GlDyP1和GlDyP2分别在活性黑5和台盼蓝中的表达水平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8倍和3.7倍。以上结果表明GlDyP可参与灵芝对木质纤维素和染料的降解,为探究灵芝GlDyP的生理功能和开发GlDyP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金银花光形态建成因子LjCOP1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4
作者 宛燕 周晓春 +5 位作者 房海灵 林沂 亓希武 于盱 陈泽群 梁呈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0-1299,共10页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合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COP1 E3连接酶是光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该研究基于金银花转录组数据库,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克隆得到LjCOP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合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COP1 E3连接酶是光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该研究基于金银花转录组数据库,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克隆得到LjCOP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13个外显子,编码区(CDS)长度为2034 bp,编码677个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显示,LjCOP1与其他植物COP1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均包含环形锌指结合域、卷曲螺旋形和WD40重复序列等特殊结构域。基于SWISS-MODEL对金银花LjCOP1基因进行的蛋白结构预测显示其与拟南芥AtCOP1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层面高度保守。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LjCOP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激素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系统发生分析表明,LjCOP1与莴笋LsCOP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表达模式分析显示,LjCOP1在金银花不同部位及花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在叶中高量表达。与黑暗条件相比,白光下LjCOP1基因表达丰度最高,且对黑暗转蓝光响应更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LjCOP1基因 表达模式
下载PDF
HS-SPME-GC-MS法测定不同发育期无花果果实的挥发性成分
5
作者 聂菲 宛燕 +4 位作者 曾杰 房海灵 梁呈元 亓希武 卞玉良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197-202,共6页
为明确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趋势,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测定不同发育期无花果果实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 为明确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趋势,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测定不同发育期无花果果实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中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类、醛类、烷烃类、醇类和香豆素类等,其中烯类物质相对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减少,醛类物质随着果实成熟先增加后减少;烯类物质在幼果Ⅰ期含量最高,在完熟期仅为0.13%,醛类物质在转红期含量最高(65.51%)。6个发育期果实中共同挥发物有11种,相对含量排名前5的挥发物为苯甲醛、α-布藜烯、石竹烯、7-羟基-3-(4-甲氧基苯基)香豆素和4-烯丙氧基香豆素。本研究结果可为无花果生产中香气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挥发性成分 发育期
下载PDF
孟河医派特色炮制品“藿香炒党参”中藿香用药品种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申海进 凡杭 +1 位作者 房海灵 刘产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212-215,共4页
《马培之医案》显示“藿香炒党参”临证确能发挥独特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然其所用藿香品种尚待确认。参照国家药典、省市中药材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对马培之及同时期江浙代表医家著作中的藿香处方名称进行释名分析,结合马... 《马培之医案》显示“藿香炒党参”临证确能发挥独特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然其所用藿香品种尚待确认。参照国家药典、省市中药材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对马培之及同时期江浙代表医家著作中的藿香处方名称进行释名分析,结合马氏师徒的本草著作《药性歌诀》《药性辑要》中对于藿香功能主治的概述,推断“藿香炒党参”所用藿香品种为藿香Agastache rugosos(Fsich.et Mey.)O.Kt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藿香炒党参 藿香 广藿香 品种辨析
下载PDF
孟河医派党参特色炮制品中党参用药品种考证 被引量:1
7
作者 申海进 凡杭 +1 位作者 房海灵 刘产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党参入药品种复杂,且不同品种间的物质基础差异较大,本研究拟确定孟河医派党参特色炮制品中的党参用药品种。方法:参照国家药典、省市中药材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等,通过对那一时期包括孟河医派在内的江浙主要中医药流派代表医家医... 目的:党参入药品种复杂,且不同品种间的物质基础差异较大,本研究拟确定孟河医派党参特色炮制品中的党参用药品种。方法:参照国家药典、省市中药材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等,通过对那一时期包括孟河医派在内的江浙主要中医药流派代表医家医案及药学著作中的党参处方名进行释名考证。结果:发现当时党参用药品种与今天存在差异,众医家均仅认可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结论:推断姜汁炒党参、藿香炒党参、木香炒党参等孟河医派特色炮制品所用党参品种为党参C.pilosula(Franch.)Nan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党参 特色炮制品 品种考证
下载PDF
金银花FT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林沂 亓希武 +3 位作者 宛燕 房海灵 仇丽云 梁呈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在药用植物金银花中克隆了开花整合基因LjFT(Genbank登录号:OP700454),并对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LjFT基因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框长度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残基,其所编码的蛋... 在药用植物金银花中克隆了开花整合基因LjFT(Genbank登录号:OP700454),并对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LjFT基因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框长度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残基,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植物FT序列高度保守;基于SWISS-MODEL和Alphafold 2这2种方法进行的蛋白结构预测表明金银花LjFT与拟南芥FT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上高度保守;启动子分析表明LjFT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激素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jFT与绣球HmFT亲缘关系最近;表达分析表明LjFT主要在花蕾期高量表达,尤其是花萼和花瓣中,开花后表达水平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FT基因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藿香药用历史、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
9
作者 凡杭 房海灵 +2 位作者 赵磊 叶青 申海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藿香为常用中药,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历史悠久。为有效开发利用藿香资源,本研究对其在长三角地区药用历史、资源分布和开发应用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藿香自明代开始入药,清代受温病学派医家影响而广泛使用,建国后因未被载入《中国药典... 藿香为常用中药,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历史悠久。为有效开发利用藿香资源,本研究对其在长三角地区药用历史、资源分布和开发应用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藿香自明代开始入药,清代受温病学派医家影响而广泛使用,建国后因未被载入《中国药典》而发展受限。资源调查发现野生藿香资源较少,栽培藿香广泛分布于长三角各地,应用于药用和日化的藿香分布主要集中在药材市场附近,食用藿香多在居民区附近种植。资源开发方面除了常规药用外,藿香还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用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藿香 药用历史 资源调查与开发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10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2 位作者 任冰如 梁呈元 刘艳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0期13-17,共5页
目的介绍薄荷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方法分析薄荷属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资料。结果薄荷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具有保肝利胆、镇痛、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论可进一步加强薄荷的研究、开发... 目的介绍薄荷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方法分析薄荷属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资料。结果薄荷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具有保肝利胆、镇痛、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论可进一步加强薄荷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分类和育种研究概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房海灵 刘艳 +1 位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01-103,共3页
唇形科薄荷属(Mentha L.)植物是一类用途,“泛的中药材也是世界上三大香料之一。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仅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含有薄荷药材及其素油、薄荷脑的常用中成药多达45种。
关键词 薄荷属植物 分类 育种 综述
下载PDF
金银花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房海灵 于盱 +2 位作者 亓希武 梁呈元 李维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45-50,共6页
综合国内外对金银花的相关研究,对金银花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遗传多样性、品质评价及遗传育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银花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育种
下载PDF
基于RAPD标记的薄荷属(Mentha L.)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1 位作者 梁呈元 郭巧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薄荷属(MenthaL.)7个种38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38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0条随机引物从38个种源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9...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薄荷属(MenthaL.)7个种38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38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0条随机引物从38个种源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98%,表明薄荷属植物种间和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43处,供试的38个种源被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包含日本薄荷(M.arvensisL.)、灰薄荷(M.vagansBoriss.)、留兰香(M.spicataL.)、皱叶留兰香(M.crispataSchrad.ex Willd.)、椒样薄荷(M.×piperitaL.)和薄荷(M.haplocalyxBriq.)的37个种源,第2大类仅包含唇萼薄荷(M.pulegiumL.)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38个种源被分为6组:A组仅包含日本薄荷1个种源;B组包含灰薄荷的4个种源;C组包含留兰香的2个种源和皱叶留兰香的6个种源;D组包含椒样薄荷的5个种源和留兰香的2个种源;E组包含薄荷的17个种源;F组仅包含唇萼薄荷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83处,B组、C组、D组和E组可各自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亚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相吻合;同一种类来源相同或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说明薄荷属植物种内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和环境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挥发油提取后薄荷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4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3 位作者 梁呈元 张涵庆 任冰如 王小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3-74,共2页
Four chemical compounds,such as diosmin(Ⅰ),5,8,4′-tr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Ⅱ),5,7,3′-trihydroxy-4′-methoxyflavone(Ⅲ),octacosanoic acid(Ⅳ),are isolated from draff of above-ground part of Mentha haplocalyx... Four chemical compounds,such as diosmin(Ⅰ),5,8,4′-tr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Ⅱ),5,7,3′-trihydroxy-4′-methoxyflavone(Ⅲ),octacosanoic acid(Ⅳ),are isolated from draff of above-ground part of Mentha haplocalyx Briq.after extracting volatile oil by silica gel and sephadex LH-20 column chromatography methods,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elucidated by 1H-NMR,13C-NMR and ESI-MS.The compounds of Ⅰ,Ⅱand Ⅲ are firstly isolated from draff of M.haplocaly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化学成分 香叶木苷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梁呈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3-57,共5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50mg·L-1)赤霉素(GA3)以及清水浸种不同时间(6~36h)、层积不同时间(5~20d)和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5~25min)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200mg·L-1 GA3处理6h...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50mg·L-1)赤霉素(GA3)以及清水浸种不同时间(6~36h)、层积不同时间(5~20d)和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5~25min)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200mg·L-1 GA3处理6h,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缩短且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用150mg·L-1GA3浸种,薄荷种子的发芽率最高(57.3%)。用清水浸种6~36h后,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浸种12h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于10℃层积5~15d后,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极显著高于对照,发芽启动时间也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层积5~10d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达47.8%~52.4%。用功率50W、频率40kHz超声波处理5~20min后,薄荷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有极显著提高,其中用超声波处理10min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68.3%。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功率50W、频率40kHz的超声波处理10min是打破薄荷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可显著提高薄荷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种子 发芽率 赤霉素 超声波 层积
下载PDF
在5种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房海灵 郭巧生 申海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 Des Moul.〕干燥头状花序的挥发油,以常用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对照,并以油脂的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野菊花挥发油在猪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 Des Moul.〕干燥头状花序的挥发油,以常用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对照,并以油脂的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野菊花挥发油在猪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食用油中,各处理组(50.0 g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添加量分别为0.005、0.025、0.050、0.075和0.100 g)的POV值均随贮藏时间(猪油和大豆油为28 d,花生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为35 d)的延长逐渐增大;随挥发油添加量的增加,5种食用油的POV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28 d的贮藏期内,仅添加了0.075-0.100 g挥发油的玉米油和大豆油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0.010 g BHT)和空白;在贮藏的前中期,仅添加了0.075-0.100 g挥发油的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和空白,但在贮藏的中后期花生油和葵花籽油各处理组的POV值则极显著高于对照;添加了挥发油的猪油在28 d的贮藏期内其POV值基本上极显著高于对照但低于空白。说明在玉米油和大豆油中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效果总体上高于BHT;而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氧化过程,但抗氧化效果低于BHT;而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仅能部分缓解猪油的氧化过程,其抗氧化效果明显低于BHT。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食用油种类、野菊花挥发油的添加量及食用油的贮藏时间均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挥发油 抗氧化能力 食用油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5
17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2 位作者 梁呈元 任冰如 王小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81-8183,共3页
选取30个主要性状,对薄荷属6个种38个居群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的平或皱是较稳定的,可以作为薄荷属植物分类的主要标准。按照"欧氏距离远近"原则,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38个居群在L3=0.618水平... 选取30个主要性状,对薄荷属6个种38个居群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的平或皱是较稳定的,可以作为薄荷属植物分类的主要标准。按照"欧氏距离远近"原则,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38个居群在L3=0.618水平上分为5个系,即日本薄荷系、灰薄荷系、薄荷系、唇萼薄荷系、椒样薄荷系,其中日本薄荷系又可分为日本薄荷亚系和皱叶留兰香亚系,椒样薄荷系又可分为椒样薄荷亚系与留兰香亚系。R型聚类分析基本上能反映性状间的相关性,可以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性状的取舍和观测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聚类分析 数量分类
下载PDF
广东紫珠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4
18
作者 房海灵 聂韡 +1 位作者 卢艳花 朱培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6期164-169,共6页
为建立稳定性、重复性好的广东紫珠ISSR-PCR反应体系,以广东紫珠总DNA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子结合正交试验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进行优化,确立了适用于广东紫珠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0.25 mmol/LdN... 为建立稳定性、重复性好的广东紫珠ISSR-PCR反应体系,以广东紫珠总DNA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子结合正交试验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进行优化,确立了适用于广东紫珠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0.25 mmol/LdNTPs、1.00 U Taq DNA聚合酶、0.75μmol/L引物、2.0 mmol/LMg2+、100 ng模板DNA,总反应体积为25μL。同时建立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ISSR-PCR扩增程序:预变性94℃,5 min;变性94℃,30 s;退火温度与每个引物相对应,退火45 s;72℃延伸90 s;34个循环;后72℃延伸10 min;4℃保存,扩增结束。用来自不同居群4个个体,以100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20个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紫珠 体系优化 ISSR-PCR 引物筛选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采收期、部位广东紫珠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被引量:2
19
作者 房海灵 聂韡 +1 位作者 卢艳花 朱培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广东紫珠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有量的HPLC法,并对不同产地、采收期、部位中的这两种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ZO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广东紫珠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有量的HPLC法,并对不同产地、采收期、部位中的这两种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ZO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052 4~1.048μg(r=0.999 8)、0.055~1.107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100.7%,RSD分别为0.8%、1.1%。结论广东紫珠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有量以江西萍乡芦溪产者最高。随着生长期延长,两者含有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9月份最高。而且,在不同部位中,其分布规律均为果实〉叶〉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紫珠 熊果酸 齐墩果酸 产地 采收期 部位 HPLC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物候期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房海灵 刘艳 +1 位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0年第4期3-5,共3页
唇形科薄荷属植物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香料植物来源。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目前关于薄荷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理和育种等方面。
关键词 薄荷属 物候期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