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3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婧婧、方慧作品欣赏
1
作者 张婧婧 方慧 《美化生活》 2024年第22期0006-0006,共1页
下载PDF
方慧作品
2
作者 方慧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18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渲染效果 动画道具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慧 王琛 +1 位作者 张宪宝 孙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利用WIOTs结合中国制造业行业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制造业数字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可以促进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每提升1%,就会拉动贸易竞争力提升0.478%。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制造... 利用WIOTs结合中国制造业行业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制造业数字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可以促进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每提升1%,就会拉动贸易竞争力提升0.478%。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显著提升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力但抑制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国内数字化投入对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国外数字化投入对其并无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来提升其贸易竞争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我国要提升制造业行业数字化水平、加大国内数字化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加强高素质劳动力培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数字化 贸易竞争力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
下载PDF
“一带一路”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慧 张潇叶 赵胜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32,共21页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BvD-Zephyr以及fDi Markets数据,考察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东道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上述影响在发达国家、制度风险较低及开设境外园区的东道国更强,并且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初始投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的积极性。此外,中国企业OFDI的结构得以优化,投资行业依托贸易网络呈现阶梯状分布。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激励效应、投资风险规避效应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效应是其重要传导渠道。本文为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增加值贸易网络 制造业 对外直接投资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和直接投资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慧 赵胜立 《开放导报》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开放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优势
下载PDF
陆域大地电磁基础网规划与展望
6
作者 秦绪文 戴意蕴 +5 位作者 张耀阳 肖都 方慧 裴发根 何大双 冯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是区域地球物理调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标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家社会的基础性需求,中国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程度依然较低,缺乏整体规划,开展全国性观测计划亟需提上日程。系统总结了当前区域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是区域地球物理调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标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家社会的基础性需求,中国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程度依然较低,缺乏整体规划,开展全国性观测计划亟需提上日程。系统总结了当前区域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大地电磁网建设现状,提出了合作共建陆域多层级大地电磁基础网和大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并对中国大地电磁基础网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思考。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为中国的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拓展一项新属性参数,推动构建物性地球、结构地球和地球物理场四维模型,进而变革区域地球物理研究范式和工作模式,支撑中国深地探测走向世界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物理 大地电磁测深 深地探测 基础网建设 观测监测体系 数据库
下载PDF
未来农田的场景建设及其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洪之奇 胡晗 +3 位作者 何勇 方慧 朱旭华 黄冲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0-264,共5页
为适应农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探索未来农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模式,该文分析讨论了某高校未来农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和特点,详述了结合科研实际和企业生产的基地实景。未来农田场景包括空地一体化信息获取环... 为适应农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探索未来农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模式,该文分析讨论了某高校未来农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和特点,详述了结合科研实际和企业生产的基地实景。未来农田场景包括空地一体化信息获取环境与装备、无人农场决策支持系统和农机农艺相融合的无人操作农机装备系统,以实现无人或少人管理,据此开展的实践教学吸引了涉农和非农学科学生,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未来农田 场景特征 实践教学模式
下载PDF
数字产品进口的创新溢出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霍启欣 方慧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40,共20页
在数字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和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文章从产业内与产业间关联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数字产品进口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产业内溢出效应看,数字产品进口通过要素配置优化效应、价值链参与... 在数字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和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文章从产业内与产业间关联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数字产品进口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产业内溢出效应看,数字产品进口通过要素配置优化效应、价值链参与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显著促进了本产业内企业创新,且这一创新溢出更多被非国有企业、中、高技术水平行业和高创新人才聚集度地区的企业所获取。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看,数字产品进口能够通过中间品投入效应促进产业链下游企业创新,但通过降低市场规模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表明,企业间资源再配置引发的产业内结构效应是数字产品进口提升制造业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结论为评估数字产品进口的创新溢出效应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证据,对于中国合理利用全球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优化数字产品进口的产业关联溢出机制、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全球化 数字产品进口 创新溢出 产业间关联
下载PDF
油菜叶片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8
9
作者 方慧 宋海燕 +2 位作者 曹芳 何勇 裘正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31-1734,共4页
叶绿素是作物生长中的重要因素,是植物营养胁迫、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状况的良好指示剂。实时、可靠的作物营养诊断是进行科学施肥管理的基础,也是实践精细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对不同... 叶绿素是作物生长中的重要因素,是植物营养胁迫、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状况的良好指示剂。实时、可靠的作物营养诊断是进行科学施肥管理的基础,也是实践精细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对不同氮肥水平下油菜叶片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作物特有的光谱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红边位置和绿峰位置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将红边位置、绿峰位置二者作为自变量时,建立的模型效果优于采用单一的红边位置为自变量时建立的模型效果。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和0.848;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5.273和5.459,说明采用红边位置和绿峰位置这两个参数更能很好地预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叶绿素 可见-近红外光谱 逐步回归 红边位置 绿峰位置
下载PDF
日光温室金属膜集放热装置增温效果的性能测试 被引量:27
10
作者 方慧 张义 +3 位作者 杨其长 卢威 周波 周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7-182,共6页
日光温室冬季夜间温度较低,为满足作物能正常生长往往需要加温装置,为此,该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双黑膜主动集放热装置,该装置白天以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模式吸收太阳辐射热和温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夜间通过热对流的模式将热量释放到温室中,以增... 日光温室冬季夜间温度较低,为满足作物能正常生长往往需要加温装置,为此,该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双黑膜主动集放热装置,该装置白天以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模式吸收太阳辐射热和温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夜间通过热对流的模式将热量释放到温室中,以增加温室夜间温度。通过冬季加温试验发现该装置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偏低,为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集放热性能,该文对原有双黑膜集放热装置进行了改进,用金属膜替换原有双黑膜吸热面,试验结果表明:运行金属膜集放热装置能将温室夜间最低温度提高2.4℃,装置的集热效率为83%,热量的有效利用率为68%;与电加热加温方式相比节能量为110 MJ,节能72.6%,节能效果显著;金属膜集放热装置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为0.81,比双黑膜集放热装置提高了0.22;白天温室自然通风条件下,装置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4.6W/(m2·℃),比双黑膜蓄放热装置高6.3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加热设备 蓄热 节能 放热 日光温室
下载PDF
植物三维信息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方慧 胡令潮 +1 位作者 何任涛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7,共6页
精确的植物三维形态结构模型可用来研究与植物空间结构相关的性质,是虚拟植物、植物建模等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主要研究了采用基于结构光技术的三维信息采集系统,结合必要的旋转装置,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点云数据,从而获取植物... 精确的植物三维形态结构模型可用来研究与植物空间结构相关的性质,是虚拟植物、植物建模等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主要研究了采用基于结构光技术的三维信息采集系统,结合必要的旋转装置,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点云数据,从而获取植物三维形态结构的方法。为解决这种三维信息采集时点云数据无法良好配准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外部附加结构的配准技术,使得配准精度、稳定性及处理速度都有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植物虚拟生长建模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三维 扫描 点云数据 配准 植物
下载PDF
内蒙古扎鲁特盆地深部林西组发育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探测的依据 被引量:22
12
作者 方慧 钟清 +3 位作者 李晓昌 刘畅往 高宝屯 卢景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89-1296,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扎鲁特盆地晚古生界林西组的空间发育状况,评价林西组的油气资源前景,在扎鲁特盆地部署完成了多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剖面。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分析了扎鲁特盆地林西组的残留厚度、埋藏深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扎鲁特盆地晚古生界林西组的空间发育状况,评价林西组的油气资源前景,在扎鲁特盆地部署完成了多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剖面。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分析了扎鲁特盆地林西组的残留厚度、埋藏深度及平面展布状况,表明扎鲁特盆地深部林西组十分发育。依据其残留厚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坳两隆"5个次级分区,即:北部坳陷区、中部隆起区、中部坳陷区、南部隆起区和南部坳陷区。林西组在3个坳陷区的发育规模较大,中部坳陷区的面积最大,超过300km2。坳陷区内残留厚度普遍超过1000m,底界埋深平均超过1200m,并被早中生界地层所覆盖。结合其它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扎鲁特盆地林西组具有寻找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鲁特盆地 大地电磁测深 林西组 油气资源评价
下载PDF
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增温效果 被引量:30
13
作者 方慧 杨其长 +1 位作者 梁浩 王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8-263,共6页
该文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蓄热介质,以温室浅层土壤为蓄热体,白天通过水的循环将热量收集并储存到温室浅层土壤中,夜间通过土壤的自然放热将热量释放到温室中,提高温室夜间温度。结果表明:此蓄热方法增加了温室的蓄热量,在盖上保温被以... 该文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蓄热介质,以温室浅层土壤为蓄热体,白天通过水的循环将热量收集并储存到温室浅层土壤中,夜间通过土壤的自然放热将热量释放到温室中,提高温室夜间温度。结果表明:此蓄热方法增加了温室的蓄热量,在盖上保温被以后,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温差开始增加,平均气温差为4.0℃。试验温室土壤深度60cm以上区域温度一直高于对照温室,0cm处夜间平均温差为3℃,30cm处夜间平均温差为3℃,60cm处夜间平均温差为5℃。因此,此方法既提高了空气温度,也提高了作物根部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土壤 温室测量 水媒蓄放热
下载PDF
基于热泵的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装置试验 被引量:39
14
作者 方慧 杨其长 张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10-216,共7页
由于日光温室的蓄热能力有限,后半夜温度往往比较低,难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热泵的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方法,其原理是白天开启循环水泵,将后墙获得的太阳辐射储存到温室浅层土壤中;前半夜通过浅层土... 由于日光温室的蓄热能力有限,后半夜温度往往比较低,难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热泵的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方法,其原理是白天开启循环水泵,将后墙获得的太阳辐射储存到温室浅层土壤中;前半夜通过浅层土壤热量的自然释放加热温室;当温室温度较低时,启动热泵系统将浅层土壤中的热量提升后加热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在阴天系统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能达到3以上,与燃煤热水锅炉相比节能33%;与对照温室相比,盖上保温被后,由于试验温室蓄热量大于对照温室,试验温室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温室平均高3.2和3.3℃;开启热泵机组后,试验温室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温室平均高5.7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热泵系统 蓄热 放热 日光温室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方慧 邹强 +1 位作者 何勇 李晓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28-2233,共6页
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了番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快速检测。利用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建立预测模型步骤为:采集高光谱图像数据、获取光谱曲线、光谱数据预处理、提取特征波段、建立POD酶活性预测模型。与预... 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了番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快速检测。利用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建立预测模型步骤为:采集高光谱图像数据、获取光谱曲线、光谱数据预处理、提取特征波段、建立POD酶活性预测模型。与预处理方法(SG,SNV,MSC,1-Der和2-Der)相比,DOSC预处理对POD酶活性预测效果最好。研究表明:以443,464,413,410,401,402,426和926nm这八个特征波段的光谱数据建立的DOSC-SPA-PLS模型对POD酶活性预测结果为Rp=0.935 3,RMSEP=37.80U.g-1。这说明高光谱图像技术测定番茄叶片POD活性具有可行性,且预测结果令人满意,这为抗氧化酶活性和番茄植株生长状况的动态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技术 番茄 直接正交信号校正 连续投影算法 偏最小二乘法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大跨度保温型温室的热环境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慧 张义 +3 位作者 伍纲 程瑞锋 周波 杨其长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大跨度保温型温室为拱型钢骨架结构,南北走向,相邻温室间距仅2m,相比于传统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1%,且仍具有日光温室节能的特点。为分析和评价该温室的蓄热保温性能,基于温室热传导、对流换热、太阳辐射、天空辐射、作物蒸腾、自... 大跨度保温型温室为拱型钢骨架结构,南北走向,相邻温室间距仅2m,相比于传统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1%,且仍具有日光温室节能的特点。为分析和评价该温室的蓄热保温性能,基于温室热传导、对流换热、太阳辐射、天空辐射、作物蒸腾、自然通风等热物理过程,构建了温室内热环境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求解,模拟在冬季连续4个典型工作日无加温条件下,每10min的室内空气温度和作物根区温度,并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大跨度温室内空气温度模拟的平均绝对误差在±1.3℃之内,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直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n=576),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分别为1.6℃和16.4%;作物根区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在±0.6℃之内,直线方程的R^2为0.91(n=576),RMSE和RE分别为0.76℃和6.7%。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可为温室环境精准调控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模型 热环境 作物蒸腾 太阳辐射 传热
下载PDF
基于CFD技术的日光温室自然通风热环境模拟 被引量:18
17
作者 方慧 杨其长 +3 位作者 张义 卢威 周波 周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构建自然通风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温度和气流场的模拟模型;其次,通过测量典型晴天前覆盖下通风口开启时日光温室内各测点的温度,将16个测点的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利用通过验... 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构建自然通风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温度和气流场的模拟模型;其次,通过测量典型晴天前覆盖下通风口开启时日光温室内各测点的温度,将16个测点的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利用通过验证的模型模拟分析3种通风模式下(前覆盖上通风口单独开启、前覆盖下通风口单独开启以及上下通风口同时开启)日光温室内温度和气流场的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当温室前覆盖上通风口单独开启时,室外冷空气从通风口下端进入并迅速下行,然后通过通风口上端流出,温室内气流主要受热压的影响,空气流速小。当温室前覆盖下通风口单独开启时,温室内0.5m高度以下气流速度较大,室外冷空气从通风口下端进入,与地面、后墙、后坡和覆盖层进行热交换后,从通风口上端流出,温室内温度分布与气流走向一致。当温室前覆盖上、下通风口同时开启时,冷空气从下通风口进入,从上通风口流出,在通风口处气流速度较大。模拟条件下,温室单开上通风口或下通风口时室内平均温度为300.0K,但单开上通风口温室内温度分布更均匀;上、下通风口同时开启时,温室内温度为299.0K,通风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单开一个通风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模型 日光温室 热流场 气流场
下载PDF
液体喷射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方慧 郭培基 余景池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8-250,共3页
从实验出发,研究了液体喷射抛光中抛光区的特征及材料的去除机理。得到了垂直喷射时在材料的去除区域呈W型的环状分布现象,并运用射流与冲击理论对这一现象做了详细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磨料粒子碰撞时的剪切作用对材料的去除来说占主... 从实验出发,研究了液体喷射抛光中抛光区的特征及材料的去除机理。得到了垂直喷射时在材料的去除区域呈W型的环状分布现象,并运用射流与冲击理论对这一现象做了详细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磨料粒子碰撞时的剪切作用对材料的去除来说占主导地位,而直接冲击作用占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喷射抛光 去除机理 射流 剪切 FJP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转基因大豆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慧 张昭 +3 位作者 王海龙 杨向东 何勇 鲍一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0-765,共6页
转基因技术对于实现粮食增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转基因作物检测鉴别技术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对不同品种的转基因大豆及其亲本... 转基因技术对于实现粮食增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转基因作物检测鉴别技术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对不同品种的转基因大豆及其亲本进行鉴别的可行性。实验采集了三种不同的非转基因大豆亲本(HC6,JACK和W82)及其转基因大豆品种在3 818~734 cm^(-1)范围内的光谱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判别分析,三种大豆的建模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6.67%,96.67%和83.33%,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3.33%,85%和85%。研究中采用X-loading weights、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和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Der)三种特征波数选择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得到的特征波数分别建立PLS-DA模型进行判别分析,三种大豆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均超过76.67%和75%。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独立组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两种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建立PCA-PLS-DA和ICA-PLS-DA模型进行判别分析,三种大豆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均超过80%和75%。研究表明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非转基因亲本与转基因品种,为转基因大豆的无损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结合特征波数选择方法与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型复杂度,减少程序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转基因大豆 特征波数选择 特征信息提取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类库的植株三维形态配准方法及点云可视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慧 杜朋朋 +1 位作者 胡令潮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80-188,共9页
精确的植物三维静态形态结构模型有助于植物空间结构相关的各种研究,是虚拟植物、植物建模等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维信息的获取可以获得作物生长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数据,可为精细农业植物生长模型建立等提供... 精确的植物三维静态形态结构模型有助于植物空间结构相关的各种研究,是虚拟植物、植物建模等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维信息的获取可以获得作物生长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数据,可为精细农业植物生长模型建立等提供依据。该文以植物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虚拟植物及植物三维可视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植物叶片三维可视化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针对植物三维点云的采集与处理上,讨论了三维扫描仪的精度测定方法,并针对基于基准体的植株点云配准问题,提出采用基准体点云平均法向量计算的方法,去除了部分基准体表面的噪声点,提高了植株体的配准精度;采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植株叶片进行进一步的高精度配准。最后采用基于可视化类库VTK(visualization toolkit)实现了植物点云配准与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图像配准 可视化 植株三维点云 迭代最近点算法 可视化类库 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