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6过表达和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魏海峰 倪志强 +5 位作者 魏雁虹 王起来 李首庆 马寅芙 谭岩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种细胞中miR-126和ADAM9 mRNA表达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分为miR-126过表达组(miR-126-OE组)和ADAM9基因沉默组(ADAM9 siRNA组),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分别转染miR-126模拟物(miR-126 mimics)和敲低ADAM9的RNA寡核苷酸,并设置相应的阴性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TargerScan网站预测miR-126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6和ADAM9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miR-126 mimics后SGC-7901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比较,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DAM9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过表达miR-126或沉默ADAM9基因48和72 h后,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48 h后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靶基因预测,ADAM9的3´-UTR含有与miR-126-3p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ADAM9是miR-126靶向负调控的下游基因。SGC-7901细胞转染miR-126 mimics 48 h后,与mimics NC组比较,miR-126 OE组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低表达而ADAM9基因高表达。miR-126过表达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126靶向负调控ADAM9并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RNA-126 靶基因 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亚精胺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张雪 米旭光 +4 位作者 林秀英 付建华 刘磊 高心月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的损伤作用,并研究亚精胺对受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亚精胺组、克罗米芬组(CC组)、CC+亚精胺组。MTT法检测hEndoSCs与不同浓度CC...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的损伤作用,并研究亚精胺对受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亚精胺组、克罗米芬组(CC组)、CC+亚精胺组。MTT法检测hEndoSCs与不同浓度CC或亚精胺共同孵育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组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途径相关蛋白ULK1、p-ULK1、LC-3Ⅱ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采用RT-qPCR检测IL-6、IL-1β、TNF-α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ROS含量、Bax、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升高,Bcl-2表达量降低,自噬相关蛋白p-ULK1、LC-3Ⅱ/Ⅰ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mRNA表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亚精胺组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CC组相比,CC+亚精胺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ROS含量、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降低,Bcl-2表达量升高,自噬相关蛋白p-ULK1、LC-3Ⅱ/Ⅰ表达升高,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CC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高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转录水平。亚精胺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降低CC损伤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抑制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炎症 自噬 细胞凋亡 克罗米芬
下载PDF
氢吗啡酮联合低剂量异丙嗪在终末期老年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影 李孝男 +2 位作者 李晓男 方艳秋 侯俊杰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异丙嗪联合氢吗啡酮在终末期老年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22年4—12月收治的58例终末期老年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试... 目的 探讨低剂量异丙嗪联合氢吗啡酮在终末期老年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22年4—12月收治的58例终末期老年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采用低剂量异丙嗪联合氢吗啡酮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药氢吗啡酮止痛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氢吗啡酮的日均使用剂量、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精神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RN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氢吗啡酮日用量、PSQI评分及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便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嗜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低剂量异丙嗪可以有效缓解终末期老年癌症患者的难治性癌性疼痛,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异丙嗪 癌性疼痛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MSAB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纤维化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王飞娜 米旭光 +7 位作者 林秀英 付建华 刘磊 于歆悦 臧欢欢 刘霖君 陈士玲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6-1274,共9页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3-(4-甲基苯基磺酰胺基)苯甲酸甲酯(MSAB)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纤维化反应的影响,为MSAB应用于宫腔粘连(IUA)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正常HESCs,分为对照组和转化生...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3-(4-甲基苯基磺酰胺基)苯甲酸甲酯(MSAB)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纤维化反应的影响,为MSAB应用于宫腔粘连(IUA)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正常HESCs,分为对照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体外培养IUA患者粘连部分的HESCs,作为IU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1作用不同时间(0、 12、 24、 48和60h)后各组细胞中纤维化标志蛋白Ⅰ型胶原α1(COL1A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对照组和IUA组细胞中细胞COL1A1、间质标志蛋白[N-钙黏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根据MSAB浓度,将正常HESCs分为0(对照组)、 0.25、 0.50、 0.75和1.00μmol·L^(-1) MSAB组,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MSAB作用后,将正常HESCs分为对照组(正常HESCs)、 TGF-β1组(10μg·L^(-1) TGF-β1诱导正常HESCs 24 h后撤药,更换为完全养基并继续培养24 h)和MSAB组(10μg·L^(-1) TGF-β1诱导正常HESCs 24 h后撤药,更换为含0.75μmol·L^(-1) MSAB的完全培养基并继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Slug、Smuc、 ZEB1和ZEB2和COL1A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OL1A1蛋白、 N-钙黏蛋白、 α-SMA蛋白、 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TGF-β1作用0 h)比较,TGF-β1组作用12、24、48和60 h时HESCs中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IUA组和TGF-β1组HESCs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UA组HESCs中COL1A1、β-连环蛋白、N-钙黏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0.75和1.00μmol·L^(-1) MSAB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Snail、Slug和COL1A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TGF-β1组比较,MSAB组细胞中Snail、Slug和COL1A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 h时TGF-β1组细胞中COL1A1蛋白、N-钙黏蛋白、 α-SMA蛋白、 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GF-β1组比较,MSAB组细胞中COL1A1蛋白、 N-钙黏蛋白、 α-SMA蛋白、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结论论:MSAB可抑制体外培养HESCs的纤维化反应,该结果为MASB应用于IUA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ASHERMAN综合征 宫腔粘连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米非司酮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存活、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5
作者 武梦雪 陈士玲 +4 位作者 刘艳 米旭光 林秀英 付建华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hUCMSCs-Sup)对米非司酮(Ms)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增殖、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ndoSCs,分为对照组和40、60、80及100μmol·L-1...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hUCMSCs-Sup)对米非司酮(Ms)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增殖、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ndoSCs,分为对照组和40、60、80及100μmol·L-1 Ms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hEndoSCs分为对照组、40μmol·L-1 Ms组和60μmol·L-1 M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Bax比值。hUCMSCs-Sup作用后,hEndoSCs分为对照组、Ms组、Ms+hUCMSCs-Sup组和Ms+hUCMSCs-Sup+3-甲基腺嘌呤(3-MA)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Ⅱ(LC3B-Ⅱ)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Ⅰ(LC3B-Ⅰ)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LC3B-Ⅱ/LC3B-Ⅰ比值,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分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60、80和100μmol·L-1 Ms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40和60μmol·L-1 M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5)。hUCMSCs-Sup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Ms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同源框基因A10 (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亚基β3 (ITGB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s组比较,Ms+hUCMSCs-Sup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HOXA10、LIF和ITGb3 mRNA表达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s+hUCMSCs-Sup组比较,Ms+hUCMSCs-Sup+3-MA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hUCMSCs-Sup可提高Ms处理后hEndoSCs的存活率,降低其凋亡率,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其机制可能与hUCMSCs-Sup激活hEndoSCs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miR-143-3p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活性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于歆悦 米旭光 +5 位作者 林秀英 付建华 刘磊 李首庆 高心月 方艳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5期576-581,共6页
目的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os)对米非司酮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损伤的逆转作用,并筛选hUCMSC-Exos中发挥作用的microRNA。方法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HUCMSC-Exos)和miRN... 目的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os)对米非司酮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损伤的逆转作用,并筛选hUCMSC-Exos中发挥作用的microRNA。方法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HUCMSC-Exos)和miRN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分为mifepristone组、mifepristone+hHUCMSC-Exos组、mifepristone+miRNA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的hESCs为对照组。分组干预处理后,MTT法检测hESCs存活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hESCs凋亡率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hESCs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米非司酮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hESCs存活率下降(P<0.01)。与mifepristone组比较,加入hUCMSC-Exos可以提高hESCs的存活率、降低hESCs的凋亡率,减少hESCs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mRNA表达(P<0.01)。与mifepristone组比较,hESCs转染hUCMSC-Exos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10种microRNA(miR-143-3p、miR-181-5p、miR-127-3p、miR-423-3p、miR-222-3p、miR-7i-5p、miR-22-3p、miR-221-3p、miR-100-5p、miR-21-5p)后,miR-143-3p可以提高hESCs的存活率(P<0.01)。与mifepristone组比较,转染miR-143-3p降低hESCs的凋亡率、减少hESCs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mRNA表达(P<0.01)。结论hUCMSC-Exos通过miR-143-3p提高米非司酮损伤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存活,降低凋亡发生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MICRORNA
下载PDF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2 位作者 白晓 芦小单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1,428,共4页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Survivin序列合成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Survivin-ASODN)。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转染,并设立空白对照...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Survivin序列合成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Survivin-ASODN)。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转染,并设立空白对照、空脂质体对照及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照组;用PCR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通过MTT方法分析Survivin-ASODN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在SMMC-7721细胞中的转染率达到60%以上。SMMC-7721细胞分别用100、200、300、400和600nmol.L-1 ASODN转染后,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24h时分别为(3.87±1.67)%、(9.21±2.21)%、(15.21±3.18)%、(21.32±3.43)%和(32.62±3.74)%,而300nmol.L-1ASODN组48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9.21±4.12)%,72h时抑制率为(44.21±3.32)%;ASODN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空脂质体组及SO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ASODN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 原发性肝癌 转染 增殖抑制率
下载PDF
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中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及肿瘤特异性CTL 被引量:6
8
作者 方艳秋 谭岩 +3 位作者 段秀梅 张雪松 刘立华 时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1-255,共5页
目的 应用rhIL 18在体外培养系统 (Coculturesysteminvitro ,CCs)中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及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方法 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细... 目的 应用rhIL 18在体外培养系统 (Coculturesysteminvitro ,CCs)中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及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方法 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细胞 (DCs)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12 5I 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 ,ELISA方法检测IFN γ的产生量。结果 在CCs中 ,rhIL 18诱导出快速肿瘤杀伤效应 ,这种杀伤效应无抗原特异性、不受MHC限制 ,DCs和T细胞的存在与否对其无明显影响。在同一培养系统中 ,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 ,96h后 ,rhIL 18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结论 rhIL 18能够在体外培养系统中相继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及肿瘤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系统 IL-18 肿瘤杀伤效应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方艳秋 白晓 +2 位作者 齐亚灵 芦小单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196,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HCC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包膜、甲胎蛋白(AFP)水平及HCC病理分期均无关联(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只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在癌旁组织中检测不到其基因的表达,survivin蛋白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从肝癌病变处进入癌旁组织细胞中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肝肿瘤 癌旁组织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IL-2在体内抗弓形虫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艳秋 谭岩 杨贵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观察IL-2在小鼠体内抗弓形虫中的作用,应用3H-尿嘧啶(3H-U)特异性标记的弓形虫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ouseperitonealmacrophage,MPM)内的增殖实验及125I-尿嘧啶核苷(125I-U... 为观察IL-2在小鼠体内抗弓形虫中的作用,应用3H-尿嘧啶(3H-U)特异性标记的弓形虫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ouseperitonealmacrophage,MPM)内的增殖实验及125I-尿嘧啶核苷(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观察IL-2的抗弓形虫作用。结果:IL-2对MPM的抗弓形虫作用及对IFN-γ诱导的MPM抗弓形虫作用无明显影响;IL-2体内应用可明显增强小鼠抗急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延长小鼠生存时间;IL-2治疗组小鼠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及杀伤弓形虫自身感染靶细胞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也发现,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几乎不能杀伤弓形虫感染的自体靶细胞。提示IL-2体内应用的抗弓形虫机制在于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杀伤弓形虫感染细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LAK细胞 弓形体病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COX-2、Survivin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1 位作者 孙绍骞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为HCC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组化(SP)法,定量检测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COX-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为HCC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组化(SP)法,定量检测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COX-2、Survivin蛋白。结果:在HCC组织中,COX-2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对照组,两者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OX-2、Survivin蛋白在HCC组织中过表达是反映HCC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两者在HC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环氧合酶-2 生存素 流式细胞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NFα、IL-6、IL-4、IL-2对IFNγ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方艳秋 许淑芬 谭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 TNFα、IL- 6、IL- 4、IL- 2对 IFNγ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 mouse peritoneal maerophage,MPM)抗弓形虫 ( toxoplasm a gondii,TG)效应的机制。方法应用 3H- U标记的 TG在 MPM内的增殖实验及 1 2 5 I- Ud R标记的细胞毒实... 目的探讨 TNFα、IL- 6、IL- 4、IL- 2对 IFNγ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 mouse peritoneal maerophage,MPM)抗弓形虫 ( toxoplasm a gondii,TG)效应的机制。方法应用 3H- U标记的 TG在 MPM内的增殖实验及 1 2 5 I- Ud 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 ,结果和结论 1高浓度 TNFα只能诱导 MPM轻微的抗 TG效应 ,而与亚剌激量 IFNγ结合几乎可以完全抑制 TG增殖 ;抗TNFα在 IFNγ诱导 MPM的最初阶段 ,可消除 IFNγ诱导的 ΜΡΜ 的抗 ΤG效应 ,与 ΙFNγ诱导 ΜΡΜ 产生内源性 ΤΝ Fα的作用相同。2 IL- 6可促进 TG在 MPM内的增殖 ,并能逆转 IFNγ诱导的 MPM抗 TG效应。3IL- 4在体外可部分抑制 TG在MPM内的增殖 ,其作用机制与 TNFα无关 ,但与 IFNγ有相加作用。4体外应用 IL- 2对 MPM抗 TG作用无影响 ;体内应用IL- 2明显延长急性 TG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 ( P<0 .0 5 ) ,治疗组小鼠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及 TG感染自身细胞的能力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0 1) ;而正常小鼠 NK细胞及 L AK细胞杀伤自身感染 TG靶细胞能力 ,显著低于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P<0 .0 0 1) ;经 IL- 2诱导的 L AK细胞杀伤自身感染 TG靶细胞的能力 ,明显高于 NK细胞 ( P<0 .0 0 1) ,并与 L AK细胞杀伤肿瘤靶细胞的能力无明显差别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TNFΑ IL-6 IL-4 IL-2 INFγ
下载PDF
COX-2和VEGF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HCC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3 位作者 刘婷 段秀梅 谭岩 陈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4-86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COX-2蛋白与VEGF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对HCC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肝癌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COX-2、VEGF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肿瘤新生血管,根据CD3... 目的:通过检测COX-2蛋白与VEGF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对HCC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肝癌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COX-2、VEGF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肿瘤新生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HCC组织中COX-2和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OX-2表达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r=0.632,P<0.01),且COX-2和VEGF均阳性的HCC组织MVD值明显高于两者均为阴性的组织(P<0.01)。结论:VEGF的表达随着COX-2表达增高而增高,提示COX-2可能通过诱导VEGF表达而促进HCC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IFN-γ对体外培养系统中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杀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3 位作者 孙绍骞 谭岩 段秀梅 许淑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应用rh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oculture system in vitro,CCs)中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探讨IFN-γ在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产生过程及杀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 目的:应用rh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oculture system in vitro,CCs)中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探讨IFN-γ在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产生过程及杀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DCs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IFN-γ蛋白产生量,RT-PCR检测IFN-γmRNA表达含量。结果:在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IL-18在CCs中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IL-18能够在肿瘤抗原刺激的CCs中诱导IFN-γmRNA的表达及IFN-γ蛋白的产生,并与IL-18的含量呈剂量依赖关系,在rhIL-18含量为100ng时,培养上清中IFN-γ为4410±210pg/ml。但加入抗IFN-γ抗体对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产生过程无明显影响,不能抑制IL-18诱导的这种肿瘤特异性CTL的杀伤效应。结论:IL-18能够在肿瘤抗原刺激的CCs中有效地诱导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并诱导IFN-γ的产生,但其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产生过程及杀伤效应与IFN-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系统 IL-18 肿瘤杀伤效应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IFN-Γ
下载PDF
体外培养系统中IL-18诱导的快速肿瘤杀伤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艳秋 谭岩 +4 位作者 刘立华 宋燕 张雪松 段秀梅 姜艳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30-833,共4页
目的 :应用rhIL 18在体外培养系统 (Coculturesysteminvitro ,CCs)中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 ,并对这种快速杀伤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方法 :采用StemSepTM 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DCs) ,流式细... 目的 :应用rhIL 18在体外培养系统 (Coculturesysteminvitro ,CCs)中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 ,并对这种快速杀伤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方法 :采用StemSepTM 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DCs)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1 2 5I 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 :rhIL 18在CCs中能够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 ,这种杀伤效应与rhIL 18含量呈剂量依赖关系 ,DCs和T细胞的存在与否对这种杀伤效应无明显影响 ,同时这种快速杀伤效应无抗原特异性、不受MHC的限制。结论 :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只要有rhIL 18和NK细胞的存在 ,即能产生对肿瘤细胞的快速杀伤效应 ,即这种快速杀伤效应细胞为N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系统 IL-18 NK细胞 MHC 肿瘤杀伤效应
下载PDF
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2 位作者 芦小单 马寅芙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0-1194,1314,共6页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形态、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等的影响,探讨NS-398影响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NS-398(25、50、75、100和150μmol·L-1)分别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48...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形态、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等的影响,探讨NS-398影响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NS-398(25、50、75、100和150μmol·L-1)分别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48和72h),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SMMC-7721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MTT方法分析各组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随着NS-398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逐渐不能贴壁生长,部分漂浮于培养液中,培养液浑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NS-398组SMMC-7721细胞G0/G1期比例降低、G2/M期比例增高。正常对照组SMMC-7721细胞无凋亡峰,50μmol·L-1 NS-398组SMMC-7721细胞作用24h后可见凋亡峰出现,作用72h后细胞凋亡水平增高明显。NS-398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升高。结论:COX-2抑制剂NS-398能够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该过程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抑制剂 肝细胞肿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IFN-γ对体外培养系统中IL-18诱导的肿瘤快速杀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艳秋 宋燕 +4 位作者 张慧杰 谭岩 刘立华 段秀梅 姜艳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系统 ( CCs) ,应用 rh IL- 1 8在 CCs中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 ,探讨IFN- γ在快速杀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Stem Sep 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 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 DCs)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系统 ( CCs) ,应用 rh IL- 1 8在 CCs中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 ,探讨IFN- γ在快速杀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Stem Sep 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 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 DCs)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 ;ELISA方法检测 IFN-γ的产生量。结果 :在 CCs中 ,rh IL- 1 8能单独诱导一种快速肿瘤杀伤作用 ,其杀伤作用随rh IL- 1 8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rh IL- 1 8能够诱导 CCs产生 IFN-γ,并促进 m RNA的表达 ,但其作用不如 rh IL- 1 2 + rh IL- 1 8明显 ;抗 IFN- γ单抗对 rh IL- 1 8诱导的快速肿瘤杀伤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 :IL- 1 8能够在 CCs中有效地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 ,且这种杀伤效应不依赖 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系统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杀伤效应 干扰素Ⅰ型
下载PDF
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艳秋 谭岩 +1 位作者 张永生 李敬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采用3H-尿嘧啶(3H-U)特异性标记的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实验。结果:单独应用IL-6处理MΦ,可以促进弓形虫...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采用3H-尿嘧啶(3H-U)特异性标记的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实验。结果:单独应用IL-6处理MΦ,可以促进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不明显;而在IL-6逆转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MΦ抗弓形虫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抗TNFα抗体可增加IL-6对IFNγ诱导MΦ抗弓形虫效应的逆转作用。结论:体外应用IL-6可促进弓形虫在小鼠腹腔MΦ内的增殖作用,并能部分逆转IFNγ的抗弓形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IL-6
下载PDF
IL-12与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中诱导肿瘤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4 位作者 严莉 谭岩 段秀梅 许淑芬 刘津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分别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rh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Cs)中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比较IL-18与IL-12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探索IL-18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em Se... 目的:分别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rh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Cs)中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比较IL-18与IL-12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探索IL-18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em 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DCs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在CCs中、在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rhIL-18和rhIL-12均能诱导产生针对U251、MCF7特异性CTL,其作用能力与rhIL-18和rhIL-12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但rhIL-18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作用明显高于rhIL-12(P<0.01);rhIL-18和rhIL-12在诱导肿瘤特异性CTL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能力明显高于单独应用rhIL-18和rhIL-12(P<0.01)。结论:rhIL-18和rhIL-12在CCs中均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的能力明显高于rhIL-12,两者在诱导肿瘤特异性CTL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系统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2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艳秋 魏海峰 +5 位作者 李丹 米旭光 芦小单 李首庆 刘磊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19,225,共4页
目的:观察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pcD NA-triC EA625-667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并对疫苗免疫小鼠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载体组(pcD NA3.0)、单倍体疫苗实验组(pcD NACEA625-667)、串联体疫... 目的:观察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pcD NA-triC EA625-667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并对疫苗免疫小鼠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载体组(pcD NA3.0)、单倍体疫苗实验组(pcD NACEA625-667)、串联体疫苗实验组(pcD NA-triC EA625-667),肌肉注射法免疫动物,每隔10 d免疫1次,共免疫4次,记录免疫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情况以及检测血清ALT、肌酐水平。以疫苗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LDH释放法检测其对CEA阳性的小鼠肝癌细胞株(H22-CEA+)、胃癌细胞株(MFC-CEA+)、结肠癌细胞株(CT26-CEA+)以及CEA阴性小鼠肝癌细胞株(H22-CEA-)的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两种疫苗对CEA阳性的肝癌、胃癌及结肠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与PcDNA3.0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CEA阴性肿瘤细胞(H22-CEA-)则几乎无影响。迷你串联体基因疫苗pcD NA-triC EA+625-667对肝癌细胞H22-CEA及胃癌细胞MFC-CEA+的杀伤活性强于单倍体基因疫苗pcD NA-CEA625-667(P<0.05)。疫苗免疫对小鼠的存活状态、体重变化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无影响。结论:CEA迷你基因疫苗安全有效,能够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且三倍体串联体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单倍体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迷你基因 基因疫苗 体外实验 抗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