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发射诱发航天器充电的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任三孩 彭凯 +2 位作者 谭谦 叶新 方进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通过发射电子束测量空间地磁场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地磁场高精度测量方法,但电子束发射对在轨航天器自身状态和安全存在影响。为了研究这一影响,从同步轨道充电机制出发,基于轨道限制机制和朗缪尔方程研究了航天器发射高能电子束时的诱发... 通过发射电子束测量空间地磁场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地磁场高精度测量方法,但电子束发射对在轨航天器自身状态和安全存在影响。为了研究这一影响,从同步轨道充电机制出发,基于轨道限制机制和朗缪尔方程研究了航天器发射高能电子束时的诱发充电模型,推导了不同初始电位情况下束流发射的平衡电位公式,并编制程序研究了这一过程中粒子束电流、能量、光照等因素对航天器充电电位的影响,得到了航天器对外发射高能电子束时诱发航天器自身或平台的充电电位随时间变化规律,并通过部分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限制机制 朗缪尔方程 电子束发射 航天器充电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集成电路器件微波损伤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方进勇 申菊爱 +1 位作者 杨志强 乔登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1-594,共4页
 主要介绍了微波脉冲参数变化对集成电路器件微波易损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集成电路器件损伤功率阈值随着微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脉冲宽度的变化较为复杂,总体是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损伤功率阈值逐渐降低...  主要介绍了微波脉冲参数变化对集成电路器件微波易损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集成电路器件损伤功率阈值随着微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脉冲宽度的变化较为复杂,总体是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损伤功率阈值逐渐降低,但存在一拐点区域(约100ns),在此区域后,脉冲宽度增加但器件损伤功率阈值变化不甚明显。器件损伤功率阈值基本呈正态分布,且方差较小,因此,器件的损伤概率近似于0~1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器件 微波损伤效应 实验研究 微波易损性 脉冲宽度 损伤功率阈值 高功率微波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脉冲宽度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方进勇 刘国治 +2 位作者 李平 王宏军 黄文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39-642,共4页
根据部分高功率微波效应实验结果,初步总结了微波脉冲宽度与效应物扰乱阈值的关系,主要结论是:效应物的扰乱阈值在其它条件固定的情况下随脉宽的增加而降低,但存在一拐点区域,在拐点区域以后脉宽再增加则扰乱阈值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高功率 微波 脉冲宽度效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新型高功率微波的雷达探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翟畅 方进勇 +2 位作者 吴江牛 黄惠军 邱卓越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研究提出一种新型高功率微波窄脉冲,能够具备雷达探测能力,适用于解决单脉冲探测雷达功率不足的问题。新型高功率微窄脉冲为ns级脉冲信号,具备中心载频信息并且具有超高重频、超高功率、超高带宽的特性。根据该脉冲特性,本文深入探... 本文研究提出一种新型高功率微波窄脉冲,能够具备雷达探测能力,适用于解决单脉冲探测雷达功率不足的问题。新型高功率微窄脉冲为ns级脉冲信号,具备中心载频信息并且具有超高重频、超高功率、超高带宽的特性。根据该脉冲特性,本文深入探索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高功率微波的雷达探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脉冲路径编码压缩的物理脉冲压缩方式获得一种新型高功率微波窄脉冲,通过单脉冲探测的方式实现对目标探测侦察。经数值仿真模拟与实际测量对比分析表明,对于探测雷达系统而言,基于脉冲路径编码压缩方法能够在现有功率源基础上提高20 dB以上的信号增益。通过多目标探测实验验证,新型高功率微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探测目标,其系统距离测量精度误差小于5‰。实验证明:新型高功率微波窄脉冲具有雷达探测能力,能有效提高系统探测功率,提升系统探测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高功率微波 脉冲路径编码压缩 单脉冲信号 雷达探测
下载PDF
常用微波衰减器脉冲功率容量测试 被引量:6
5
作者 方进勇 张治强 +1 位作者 黄文华 江伟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63-266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微波衰减器脉冲功率容量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可概括为利用定向耦合器组测试比对法,测试系统主要由微波源、定向耦合器组、衰减器、检波器及示波器等器件及设备组成。选取了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的波导衰减器及同轴衰减... 提出了一种微波衰减器脉冲功率容量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可概括为利用定向耦合器组测试比对法,测试系统主要由微波源、定向耦合器组、衰减器、检波器及示波器等器件及设备组成。选取了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的波导衰减器及同轴衰减器进行了功率容量测试。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在X波段,对于μs量级脉冲宽度的单脉冲,衰减材料为羟基铁的BJ-100矩形波导式衰减器的脉冲功率容量可达50 kW,厚膜电阻为衰减材料的N型接头的同轴式衰减器的功率容量可达10 kW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衰减器 测量 功率容量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在微波效应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方进勇 王建国 乔登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1-294,共4页
描述了建立神经网络驱动的模糊系统的基本过程 ,结合部分微波效应数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效应预测评估模型。对应于学习样本 ,给出了网络输出值与样本输出真实值的比对情况 ,并对部分非学习样本输出值进行了预测 ,由对比情况可知 ,网络系... 描述了建立神经网络驱动的模糊系统的基本过程 ,结合部分微波效应数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效应预测评估模型。对应于学习样本 ,给出了网络输出值与样本输出真实值的比对情况 ,并对部分非学习样本输出值进行了预测 ,由对比情况可知 ,网络系统基本能够再现原始数据的真实面貌 ,并能对未知事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作为一种效应数据处理方法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 高功率微波效应 数据处理 HPM
下载PDF
集成电路高功率微波易损性预测评估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方进勇 张治强 +1 位作者 黄文华 江伟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568,共4页
介绍了集成电路高功率微波易损性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集成电路高功率微波易损性预测评估模型的基本步骤,通过一个实例,对预测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践表明: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个有效工具,可以较好地应用到... 介绍了集成电路高功率微波易损性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集成电路高功率微波易损性预测评估模型的基本步骤,通过一个实例,对预测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践表明: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个有效工具,可以较好地应用到集成电路高功率微波易损性预测评估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易损性评估模型 集成电路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利用行波管放大器产生微波波段拍波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方进勇 李平 乔登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先利用初级源进行小功率合成产生微波波段拍波 ,然后再用单只行波管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产生较高功率微波波段拍波脉冲的方法 ,目的在于为高功率微波效应研究提供方便、实用的拍波效应源。实验结果显示 :利用单只行波管放大器... 介绍了一种先利用初级源进行小功率合成产生微波波段拍波 ,然后再用单只行波管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产生较高功率微波波段拍波脉冲的方法 ,目的在于为高功率微波效应研究提供方便、实用的拍波效应源。实验结果显示 :利用单只行波管放大器可以在微波波段产生拍频为 1MHz~几百MHz的拍波 ,并可以调节两个频率分量在总输出中的功率比例 ,实验获取的拍波脉冲输出功率为 2kW ,脉冲重复频率为 10kHz。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可以满足部分高功率微波拍波效应研究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放大器 微波波段 拍波 高功率微波效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螺旋线型μs量级高压长脉冲形成线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方进勇 江伟华 +1 位作者 张治强 黄文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43-3046,共4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螺旋线型μs量级高压长脉冲形成线的设计方案,率先将螺旋线的结构形式应用于μs量级高压长脉冲发生器设计。形成线的内导体为螺旋线,工作介质为去离子水,形成线的等效电容为41.25 nF,等效电感为6.06μH,特性阻抗为12.1Ω... 详细介绍了一种螺旋线型μs量级高压长脉冲形成线的设计方案,率先将螺旋线的结构形式应用于μs量级高压长脉冲发生器设计。形成线的内导体为螺旋线,工作介质为去离子水,形成线的等效电容为41.25 nF,等效电感为6.06μH,特性阻抗为12.1Ω,输出脉冲宽度1μs,最高充电电压1 MV,最大储能20.6kJ,匹配状态下输出电压约500 kV。设计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的单筒直线结构相比,在获取同等脉冲宽度的条件下,采用螺旋线结构可使脉冲形成线的长度缩短7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线型 高压 脉冲形成线 线设计 high voltage SPIRAL Design pulse WIDTH 脉冲宽度 最高充电电压 线结构 脉冲发生器 形式应用 特性阻抗 输出电压 设计方案 去离子水 匹配状态 工作介质 等效电容
下载PDF
螺旋线型微秒级高压长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进勇 江伟华 黄文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7-790,共4页
为研究长脉冲强流电子束产生技术,设计了一台螺旋线型高压长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主要由Marx发生器、充电电感、脉冲形成线、高压开关、脉冲传输线及平板二极管构成,形成线内导体为螺旋线,工作介质为去离子水,其指标为输出电压500 kV,电... 为研究长脉冲强流电子束产生技术,设计了一台螺旋线型高压长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主要由Marx发生器、充电电感、脉冲形成线、高压开关、脉冲传输线及平板二极管构成,形成线内导体为螺旋线,工作介质为去离子水,其指标为输出电压500 kV,电流40 kA,脉冲宽度1μs,单脉冲能量20 kJ。简要介绍了该长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给出了结构和电气参数,讨论了各部分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线 高压长脉冲 脉冲发生器 高功率微波
下载PDF
基于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智能脱扣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进勇 许志红 张培铭 《低压电器》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简要介绍了智能脱扣器的组成、工作原理 ,重点阐述了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基于 μC OS Ⅱ实时操作系统进行软件设计的程序设计思想。
关键词 智能断路器 μC/OS-Ⅱ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智能脱扣器
下载PDF
新型高压带电显示检测装置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进勇 吴传武 +1 位作者 许志红 张培铭 《中国仪器仪表》 2003年第10期25-26,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带PC通信的高压带电显示检测装置。本装置具有检测准确,工作可靠,数显调试、方便、直观,可实现远程监控等特点。
关键词 高压检测 带电显示 远程通信 远程监控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再生皮柱法治疗面颈部皮肤衰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进勇 刘烁玥 +1 位作者 王海燕 岳敏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6年第1期64-72,共9页
目的观察再生皮柱法治疗面颈部皮肤衰老的疗效,探索快速实现面颈部衰老皮肤再生还童的方法。方法选取北京荣祥再生医学研究所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面颈部皮肤衰老患者50例,应用CO_2点阵激光在面颈部皮肤建立深达真皮的微型皮孔,并... 目的观察再生皮柱法治疗面颈部皮肤衰老的疗效,探索快速实现面颈部衰老皮肤再生还童的方法。方法选取北京荣祥再生医学研究所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面颈部皮肤衰老患者50例,应用CO_2点阵激光在面颈部皮肤建立深达真皮的微型皮孔,并向皮孔内导人再生素,前4天每天正压导入再生素1次,第5~15天每3天正压导入1次,15 d后每周正压导入1次,直至第57天进行最后1次正压导人为止,近2个月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与安全性分析。分别于每次操作前、操作后及疗程结束后拍摄照片进行对比,并记录恢复过程和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的表皮光滑细腻度、肤色(色素沉着)、毛孔、皱纹、皮肤紧致度、生机活力(动感)6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92%、32%和88%、24%和76%、34%和96%、70%和100%、72%和100%。结论再生皮柱法治疗面颈部皮肤衰老效果显著,痛苦小,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认可度高,是一种快速实现面颈部衰老皮肤再生还童的满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皮柱法 点阵激光 再生素 衰老皮肤 再生还童
下载PDF
螺旋线型微秒级高压长脉冲产生器数值模拟
14
作者 方进勇 梁铁柱 +2 位作者 张治强 黄文华 江伟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92-2196,共5页
探索了采用CST软件和PSpice软件进行加速器场分布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方便地获取设备内部动态场分布图及动态电压变化规律。针对螺旋线型μs级高压长脉冲产生器系统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给出了详细的模拟步骤及结果。分析表明,... 探索了采用CST软件和PSpice软件进行加速器场分布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方便地获取设备内部动态场分布图及动态电压变化规律。针对螺旋线型μs级高压长脉冲产生器系统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给出了详细的模拟步骤及结果。分析表明,利用场分布模拟方法获取的电压变化规律与电路模拟方法获取的结果是一致的。基于CST模拟方法,可以给出螺旋线及主开关等电气结构的瞬态电场分布,场强增强点主要出现在螺旋带的外沿及金属电极连接处,在介质支撑内部也有较高的场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线 高压长脉冲 脉冲发生器 数值模拟 高功率微波
下载PDF
烧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烧伤创面处理及终点标准规范 被引量:13
15
作者 方进勇 陈志坚 +1 位作者 高士华 杨绍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3年第1期1-20,共20页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是我国生命科学家徐荣祥教授发明的一项全新的烧伤治疗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成为治疗烧伤的主要手段。在烧伤创面处理上,打破了现行的烧伤急救医疗模式,建立了符合烧伤再生医疗系统的创面处理准则,从而使深度...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是我国生命科学家徐荣祥教授发明的一项全新的烧伤治疗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成为治疗烧伤的主要手段。在烧伤创面处理上,打破了现行的烧伤急救医疗模式,建立了符合烧伤再生医疗系统的创面处理准则,从而使深度烧伤创面能通过自身潜力再生愈合,避免了深度烧伤创面需手术治疗及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等问题,解决了深度烧伤创面难以愈合的历史医学难题。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被规范应用,尤其是在创面处理上,没有被规范操作,从而导致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自身原位再生复原特点没有被充分发挥,使各种烧伤创而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作者通过复习总结既往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临床应用成果和本人临床经验,规范烧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在烧伤创面的处理准则及终点标准,展示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可靠疗效、较强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 湿润烧伤膏 烧伤 烧伤创面处理 规范
下载PDF
耕耘减张术在中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进勇 徐凡 +1 位作者 孙捍东 洪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通过耕耘减张术在中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上的规范应用,进一部验证耕耘减张术对Ⅲ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规范MEBT/MEBO技术操作规程。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中小面积Ⅲ度烧伤采用MEBT/MEBO方法治疗病人进行的回顾性分... 目的:通过耕耘减张术在中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上的规范应用,进一部验证耕耘减张术对Ⅲ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规范MEBT/MEBO技术操作规程。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中小面积Ⅲ度烧伤采用MEBT/MEBO方法治疗病人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根据烧伤度数和首次对创面耕耘时间的不同将55例病人各分成两组。结果:55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Ⅲ度浅型创面上两组在创面开始修复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生理性愈合率上有差异性,Ⅲ度深型创面上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瘢痕性愈合的创面面积有明显缩小,瘢痕浅平柔软,关节部位无明显功能缺损。结论:Ⅲ度烧伤创面也是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的适应症,在治疗中小面积Ⅲ度烧伤中只要规范MEBT/MEBO技术操作规程,即可防止或减少瘢痕愈合、挛缩和残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创面 耕耘减张术 MEBT/MEBO
下载PDF
美宝创面速愈贴促进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方进勇 陈宏福 +1 位作者 孙捍东 洪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美宝创面速愈贴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术后用美宝创面速愈贴及空白对照共48例临床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行观察。结果:美宝创面速愈贴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美宝创面速愈贴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术后用美宝创面速愈贴及空白对照共48例临床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行观察。结果:美宝创面速愈贴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美宝创面速愈贴能加速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 美宝创面速愈贴 腹部 手术
下载PDF
MODBUS协议在智能断路器控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进勇 许志红 张培铭 《电气时代》 2004年第1期120-121,共2页
采用MODBUS协议实现PC机和智能断路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很容易把线路的各断路器整合起来,实现集中监控,提高断路器保护水平,具有简单经济、软件编程容易等优点。
关键词 智能断路器 控制器 控制系统 MODBUS协议 PC机 串行通信
下载PDF
利用气体击穿获取窄脉冲微波
19
作者 方进勇 刘静月 +1 位作者 刘国治 王宏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7-481,共5页
介绍了利用气体击穿获取窄脉冲微波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利用气体击穿获取窄脉冲微波是提高微波效应源性能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费效比较低,能够较好地为当前的高功率微波效应实验服务。
关键词 微波 气体击穿 窄脉冲
下载PDF
烧伤创疡再生复原医疗技术及终点标准规范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进勇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2年第4期294-294,共1页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取决于创面治疗时的操作技术水平,作者凭借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浅谈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临床操作规范,强调了创面应在伤后最短时间内按MEBT/MEBO的标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尽早激活烧伤创面...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取决于创面治疗时的操作技术水平,作者凭借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浅谈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临床操作规范,强调了创面应在伤后最短时间内按MEBT/MEBO的标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尽早激活烧伤创面的潜能再生细胞(PRCs),实现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保障皮肤再生复原所需的生理性湿润环境,使创面按照生理程序再生复原皮肤组织器官其中,早期创面处理要点:保护创面,减轻疼痛,避免再损伤,恢复瘀滞带微循环。创面液化期处理要点:清除液化物,按照"三及时"和"三不"原则积极换药。创面修复期处理要点:减少创面刺激,预防创面干燥或浸渍,保持创面周围清洁和避免创面受压创面恢复期处理要点:养护初愈的皮肤下图是规范应用MEBT/MEBO治疗Ⅲ度浅型和Ⅲ度深型烧伤的典型病例图片,详细病例资料请观看本期杂志所附光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原位再生 烧伤创疡 标准规范 复原 医疗技术 临床治疗效果 烧伤创面 潜能再生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