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硅协同增强的UV固化透明高硬度双疏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孙侠 张智慧 +4 位作者 孙小英 刘晶 王艳 杭建忠 施利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以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17F)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氟改性多巯基交联剂(FPETMP)。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证实17F成功改性了多巯基交联剂,且合成的FPETMP中仍有未反应的巯基。将FPETMP... 以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17F)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氟改性多巯基交联剂(FPETMP)。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证实17F成功改性了多巯基交联剂,且合成的FPETMP中仍有未反应的巯基。将FPETMP与PETMP、(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硅氧烷均聚物(APMS)混合,经紫外光引发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得透明双疏涂层。研究了FPETMP用量对涂层疏水疏油性、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PETMP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疏水疏油性增强。但是FPETMP用量太高时,体系相容性下降,涂层的透明度和铅笔硬度也随之变差。当FPETMP的质量分数为20%时,涂层对水和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16.5°和75.6°,且涂层的硬度较高,铅笔硬度为7H。涂层呈现出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双疏涂层 光学透明 硬度
下载PDF
原位凝胶体系LiNi_(0.8)Co_(0.1)Mn_(0.1)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2
作者 胡瑶 贡建阳 +3 位作者 尤万里 刘洪江 陈国荣 施利毅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正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淀粉在水中高温形成溶液、低温凝结成凝胶的特性,将制备NCM811的原料以溶液形式均匀分散在高温的淀粉溶液中,通过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正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淀粉在水中高温形成溶液、低温凝结成凝胶的特性,将制备NCM811的原料以溶液形式均匀分散在高温的淀粉溶液中,通过降低温度得到金属离子分散均匀的凝胶,经过干燥、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即可制备出NCM811(常规制备方法为氧气气氛下煅烧).研究了淀粉质量比对电极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凝胶体系下,合成材料的粒径较小,电化学性能较好.当淀粉质量比为10%时,合成出的材料粒径约为500 nm,首次库伦效率为82.88%,1.0 C下放电比容量为146.0 m A·h·g^(-1),1.0 C下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为80.14%.材料粒径的变小是由于淀粉凝胶的空间限域作用和在煅烧过程中颗粒的聚集增大得到了抑制,粒径小促进了电解液与电极的相互作用,缩短了锂离子的迁移距离;同时淀粉的存在使材料表面含有微量的碳,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提升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原位凝胶 LiNi_(0.8)Co_(0.1)Mn_(0.1)O_(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下载PDF
SnO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70
3
作者 施利毅 古宏晨 +3 位作者 李春忠 房鼎业 张怡 华彬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8-342,共5页
采 用 均 匀 沉 淀法 在 超 细 Ti O2 表 面 包 覆 Sn O2 , 制备 出 Sn O2 Ti O2 复 合 光 催 化 剂, 并 用 E D S, X R D, T E M 和 B E T 比表面 积测定等 手段 进行 了表 征. 以 活 性艳 ... 采 用 均 匀 沉 淀法 在 超 细 Ti O2 表 面 包 覆 Sn O2 , 制备 出 Sn O2 Ti O2 复 合 光 催 化 剂, 并 用 E D S, X R D, T E M 和 B E T 比表面 积测定等 手段 进行 了表 征. 以 活 性艳 红 X3 B 溶液 为模 拟 废水,考察了 Sn O2 Ti O2 的光 催 化活 性. 结 果表 明, 复合 粒子 由 锐钛 矿 型 Ti O2 和 金红 石 型 Sn O2 组 成;与纯 Ti O2 相比 , Sn O2 Ti O2 的光 催化 活性 有较 大提 高, Sn O2 最 佳包 覆量 为184 % . 复 合光 催化剂活性 的提高 归因于不 同能级半 导体之 间光生载 流子的 输运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光催化剂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微乳液反应法合成二氧化钛超细粒子 被引量:72
4
作者 施利毅 胡莹玉 +2 位作者 张剑平 房鼎业 李春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5-497,共3页
含NH3·H2O和TiCl4的微乳液经混合、反应,得到TiO2超细粒子前驱体──水合TiO2,用紫外-可见光对不同反应时间t和ω(ω=[水]/[表面活性剂])时合产物混合液作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吸收峰位置随反应进行或ω增大发生红移;水... 含NH3·H2O和TiCl4的微乳液经混合、反应,得到TiO2超细粒子前驱体──水合TiO2,用紫外-可见光对不同反应时间t和ω(ω=[水]/[表面活性剂])时合产物混合液作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吸收峰位置随反应进行或ω增大发生红移;水合TiO2经不同温度缓烧所得粒子用XRD、IR、TEM、BET、EDS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650℃煅烧后粒子为锐钛型TiO2,平均晶粒尺寸24.6nm,比表面积53.8m2/g;经100℃煅烧后粒子为金红石型TiO2,平均晶粒尺寸53.5nm,比表面积20.3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超细粒子 二氧化钛 合成
下载PDF
二氧化钛超细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含酚溶液 被引量:41
5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3 位作者 房鼎业 古宏晨 华彬 张仲燕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1-297,共7页
采用非离子型W/O微乳液中水核作为“微反应器”制备水合TiO2,在不同温度煅烧得到形态不同的TiO2超细粒子;研究TiO2粒子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含酚溶液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粒子光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煅... 采用非离子型W/O微乳液中水核作为“微反应器”制备水合TiO2,在不同温度煅烧得到形态不同的TiO2超细粒子;研究TiO2粒子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含酚溶液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粒子光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煅烧温度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粒子催化活性强;酚去除率随TiO2浓度升高而升高,但存在最大值;通入适量氧气有助于酚的去除,但通氧速率过大酚去除率反而下降;用酚氧离子在TiO2表面吸附机理解释pH值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子 二氧化钛 苯酚 光催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纳米SnO_2/TiO_2复合颗粒形态结构表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施利毅 戴清 +3 位作者 郭妍 张怡 袁春伟 张潘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2-533,536,共3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纳米TiO2 表面淀积SnO2 ,利用DTA、XPS、XRD、TEM、HREM等手段分析复合颗粒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该复合颗粒由锐钛矿相TiO2 和四方晶系SnO2 所组成 ,TiO2 表面SnO2 淀积层尺寸为 0 .5~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颗粒 形态结构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光催化材料 复合半导体
下载PDF
微乳液的结构及其在制备超细颗粒中的应用 被引量:107
7
作者 施利毅 华彬 张剑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本文对微乳液的结构及特征作了概括的论述,着重对W/O微乳液制备超细颗粒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超细催化剂粒子、半导体粒子、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感光材料等,分析了微乳液滴中超细颗粒的形成机理,讨论了用该法制备超细颗粒的影... 本文对微乳液的结构及特征作了概括的论述,着重对W/O微乳液制备超细颗粒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超细催化剂粒子、半导体粒子、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感光材料等,分析了微乳液滴中超细颗粒的形成机理,讨论了用该法制备超细颗粒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超细颗粒制备 微观结构 相行为
下载PDF
高温气相反应合成金红石型纳米TiO_2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3 位作者 古宏晨 房鼎业 朱以华 陈爱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在高温气相反应器中,利用掺 AlCl3的 TiCl4氧化反应制备金红石型纳米 TiO2颗粒研究了氧气预热温度、反应器尾部氮气流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 TiO2颗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气预热温度和加大反应器尾部氮... 在高温气相反应器中,利用掺 AlCl3的 TiCl4氧化反应制备金红石型纳米 TiO2颗粒研究了氧气预热温度、反应器尾部氮气流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 TiO2颗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气预热温度和加大反应器尾部氮气流量对控制产物粒径有利, TiO2粒径随反应温度升高和停留时间延长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1373K, AICl3与TiCl4摩尔比为 0.25、停留时间为1.73s时,纯金红石相纳米TiO2颗粒的粒径分布为 30-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业 二氧化钛 气相氧化 钛白粉
下载PDF
气相合成二氧化钛超细粒子光催化活性艳红X-3B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1 位作者 房鼎业 古宏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在高温气溶胶反应器中 ,利用 Ti Cl4气相氧化制备 Ti O2 超细粒子 ,采用 TEM、EDS、XRD、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制备的 Ti O2 含 18.97%金红石相 ,比表面积 44.3m2 / g,等效粒径 35 .3nm。以该粒子为催化剂 ... 在高温气溶胶反应器中 ,利用 Ti Cl4气相氧化制备 Ti O2 超细粒子 ,采用 TEM、EDS、XRD、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制备的 Ti O2 含 18.97%金红石相 ,比表面积 44.3m2 / g,等效粒径 35 .3nm。以该粒子为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艳红 X- 3B溶液 ,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Ti O2 粒子浓度、氧气流量、溶液 p H值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子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废水处理 染料脱色
下载PDF
气相氧化法制备超细TiO_2粒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房鼎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6,共4页
四氯化钛气相氧化是制备超细二氧化钛(TiO_2)粒子的重要方法,主要评述TiCl_4氧化反应中TiO_2粒子的形成过程、TiO_2粒子粒径分布的控制模型以及制备条件对粒子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超细粒子 气相氧化 制备
下载PDF
SnO_2-TiO_2复合颗粒的形态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溶液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施利毅 戴清 袁春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8-552,共5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超细TiO2表面包覆SnO2,制备SnO2-TiO2复合颗粒,利用TEM、EDS、XRD、BET比表面积和等电点(pHZPC)测试等手段对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颗粒由锐钛矿相TiO2和四方晶系SnO2组成,复合颗粒粒度为25~35nm、SnO2包覆层...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超细TiO2表面包覆SnO2,制备SnO2-TiO2复合颗粒,利用TEM、EDS、XRD、BET比表面积和等电点(pHZPC)测试等手段对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颗粒由锐钛矿相TiO2和四方晶系SnO2组成,复合颗粒粒度为25~35nm、SnO2包覆层尺寸为0.5(10nm,颗粒BET比表面积为45.7m2·g-1、pHZPC为6.3。以该复合颗粒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溶液,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浓度、氧气流量、pH值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颗粒 废水处理 染料 光催化降解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下载PDF
气相合成二氧化钛超细粒子的形态及其光催化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3 位作者 古宏晨 陈爱平 朱以华 房鼎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高温管式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4氧化反应制备TiO2超细粒子,研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TiO2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TiO2粒度增大、金红石含量在反应温度为1300℃时出现最大值;停留时间延长,粒子粒度增大、金红石含量也增加.... 高温管式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4氧化反应制备TiO2超细粒子,研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TiO2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TiO2粒度增大、金红石含量在反应温度为1300℃时出现最大值;停留时间延长,粒子粒度增大、金红石含量也增加.以活性艳红X3B染料溶液为模拟废水,考察TiO2粒子形态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少量金红石相、粒径小于或接近50nm的TiO2粒子催化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超细粒子 气溶胶 光催化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高温气相合成纳米TiO_2-Al_2O_3复合颗粒的形态 被引量:7
13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3 位作者 房鼎业 古宏晨 朱以华 陈爱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3-687,共5页
Nanophase TiO2 Al2O3 composite 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gas phase oxidation of TiCl4 and AlCl3 in an aerosol react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EDS, XPS, TG DTA, TEM, XRD and BET surface are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 Nanophase TiO2 Al2O3 composite 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gas phase oxidation of TiCl4 and AlCl3 in an aerosol react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EDS, XPS, TG DTA, TEM, XRD and BET surface are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influenced by AlCl3 feed ratio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hen Xinlet=2.80 and T=1400℃ ,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rutile TiO2,α Al2O3, and Al2TiO5,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25.3 nm and GSD (Geometric tandaed Squace Deviation) was 1.51. Oth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particle size was also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气相反应 二氧化钛 氧化铝 复合陶瓷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制备和材料拉伸性能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施利毅 张剑平 +2 位作者 华彬 王一青 胡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75-680,共6页
以聚乙二醇(PEG)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发生接枝反应.采用同步法制备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graft-IPNs).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过程化学反应;研究了... 以聚乙二醇(PEG)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发生接枝反应.采用同步法制备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graft-IPNs).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过程化学反应;研究了graft-IPNs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raft-IPNs的玻璃化温度(Tg)高于一般同步法制得的普通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这表明接枝结构使PU与EP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网络互穿;研究了接枝结构、PU预聚体含量对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和graft-IPNs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graft-IPNs拉伸强度同普通IPNs相比明显提高,当PU/EP(Wt/Wt)小于25/75时,材料拉伸强度随PU含量增加而增大,PU/EP(Wt/Wt)=25/75时,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材料呈现“韧性断裂”,PU/EP(Wt/Wt)=50/50时,材料呈现“延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互穿网络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拉伸强度 制备
下载PDF
复合乳液水溶胶的转化及其流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施利毅 张潘琪 +1 位作者 张剑平 华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用种子聚合法合成核壳型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转化成水溶胶。测定玻璃化温度(Tg)对核壳型复合乳液进行表征。考察了聚合方法、丙烯酸用量、氨化温度等对乳液及其水溶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种子聚合法制得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力学稳... 用种子聚合法合成核壳型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转化成水溶胶。测定玻璃化温度(Tg)对核壳型复合乳液进行表征。考察了聚合方法、丙烯酸用量、氨化温度等对乳液及其水溶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种子聚合法制得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力学稳定性好、氨化后水溶胶透明度高;丙烯酸用量对水溶胶性能有较大影响,用量过多,胶膜耐水性差,过少,氨化困难;氨化温度对成胶也有明显影响。研究了水溶胶的流变性,结果表明,水溶胶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本研究制得的水溶胶膜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胶 复合乳液 聚丙烯酸酯 核壳粒子 流变性
下载PDF
一维氧化锌纳米棒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施利毅 马书蕊 +1 位作者 冯欣 王少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86-89,共4页
综述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棒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棒的气相和液相合成方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反应特征、产物形貌及其性能,并对水热法、模板法、热分解前驱物法、离子液体分解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描述,... 综述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棒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棒的气相和液相合成方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反应特征、产物形貌及其性能,并对水热法、模板法、热分解前驱物法、离子液体分解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描述,展望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棒的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 氧化锌 纳米棒 制备
下载PDF
PU/EP共混物中的化学反应及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施利毅 陈伟 +2 位作者 陆永生 张剑平 华彬 《中国胶粘剂》 CAS 1998年第1期20-22,共3页
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同环氧树脂(EP)共混,加入扩链剂、交联剂,制得PU/EP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共混体系中的化学反应,考察了两聚合物组成对聚合物网络间互穿程度的影响,研究了共混物的粘接性能。
关键词 共混物 胶粘剂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性能 化学反应
下载PDF
TiCl_4高温气相氧化合成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研究Ⅰ.颗粒粒度控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2 位作者 朱以华 陈爱平 房鼎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2-624,共3页
在高温气相反应器中,利用TiCl4氧化反应制备纳米TiO2颗粒,研究了操作参数对颗粒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气预热温度,有利于促进成核,制备的TiO2粒径小、分布窄;TiO2粒度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停留时间延长或TiCl4起始浓度增加而增大;加... 在高温气相反应器中,利用TiCl4氧化反应制备纳米TiO2颗粒,研究了操作参数对颗粒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气预热温度,有利于促进成核,制备的TiO2粒径小、分布窄;TiO2粒度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停留时间延长或TiCl4起始浓度增加而增大;加入AlCl3对TiO2颗粒形态有较大影响,TiO2平均晶粒尺寸随着掺铝量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反应 纳米粒子 二氧化肽 气溶胶 粒度控制
下载PDF
一维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施利毅 付红霞 +1 位作者 张登松 方建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35-1538,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在一维纳米稀土氧化物(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硬模板法、软模板法、水热法、超声法和微乳液法制备一维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工艺方法和机理,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当前一维纳米稀土氧... 概述了国内外在一维纳米稀土氧化物(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硬模板法、软模板法、水热法、超声法和微乳液法制备一维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工艺方法和机理,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当前一维纳米稀土氧化物合成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一维稀土纳米氧化物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管 纳米线 纳米棒
下载PDF
SnO_2-TiO_2复合颗粒的形态结构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0
20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1 位作者 古宏晨 房鼎业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6-342,共7页
在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4高温氧化反应制备超细TiO2采用均匀沉淀法在TiO2表面沉积SnO2,制备SnO2-TiO2复合颗粒,应用TEM、EDS、XRD、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溶液为处理对象,考察复合颗粒的光催化... 在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4高温氧化反应制备超细TiO2采用均匀沉淀法在TiO2表面沉积SnO2,制备SnO2-TiO2复合颗粒,应用TEM、EDS、XRD、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溶液为处理对象,考察复合颗粒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nO2-TiO2复合颗粒的光催化活性较纯气相合成超细TiO2有较大提高,SnO2最佳含量为15.3%,SnO2-TiO2复合颗粒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不同能级半导体之间光生载流子的输运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颗粒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光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