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始新世中期安宁河断裂冲断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来自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的证据
1
作者 童馗 李智武 +9 位作者 刘树根 I.Tonguç UYSAL 施泽进 李金玺 Andrew TODD 武文慧 王自剑 刘升武 李轲 华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13,共17页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变形方式和时限是验证高原形成众多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端员模型的关键。近年发展起来的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技术为精确限定褶皱-冲断带变形时限提供了有效手段。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系作为伴随...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变形方式和时限是验证高原形成众多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端员模型的关键。近年发展起来的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技术为精确限定褶皱-冲断带变形时限提供了有效手段。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系作为伴随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和高原物质侧向挤出过程形成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系,其变形过程可为解译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应力向东传递方式提供关键证据。本文选取安宁河断裂冕宁—西昌段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构造解析以明确其构造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研究,以期精确限定安宁河断裂脆性变形的时间。构造解析表明安宁河断裂在近EW向挤压作用下经历了冲断变形,断层带发育碎斑岩和断层泥,指示为脆性变形。安宁河断裂不同粒级断层泥样品的黏土矿物学和伊利石K-Ar定年分析揭示,随着样品粒级减小,高温2M1型伊利石含量相对低温1M/1Md型伊利石含量逐渐减少,其K-Ar年龄总体呈变年轻趋势,表明不同粒级伊利石K-Ar年龄是由碎屑2M1型和自生1M/1Md型两个多型端员组成的混合年龄。伊利石年龄分析获得自生1M/1Md型伊利石的年龄为(42.6±9.4)Ma,表明安宁河断裂经历了始新世中期的冲断变形。结合前人构造变形、沉积学、低温热年代学和古地磁等研究,我们认为始新世中期青藏高原腹地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发生准同期的构造挤压变形,其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硬碰撞以及青藏高原地块的陆内俯冲所导致的先存构造带活化有关。始新世中期安宁河断裂发生冲断变形直接证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初期的远程应力已传递至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 断层泥 自生伊利石 K-Ar定年 始新世中期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路径探索
2
作者 张东旭 施泽进 梁海鹏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22期175-177,共3页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油气储运工程本科教育作为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中重要的人才培养环节,亟须解决目前教学过程重知识、轻实践,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实践教学课...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油气储运工程本科教育作为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中重要的人才培养环节,亟须解决目前教学过程重知识、轻实践,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实践教学课程优化设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行业相关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本科教育 油气储运工程 实践能力提升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葡萄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施泽进 梁平 +3 位作者 王勇 胡修权 田亚铭 王长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63-2271,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灯影组葡萄石的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灯影组葡萄石及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灯影组葡萄石的形成环境。灯影组葡萄石与基岩相比,具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相对低的稀土总含量,说明了葡萄石并... 长期以来,人们对灯影组葡萄石的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灯影组葡萄石及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灯影组葡萄石的形成环境。灯影组葡萄石与基岩相比,具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相对低的稀土总含量,说明了葡萄石并非是和基岩同时沉积而成;葡萄石中Na、K元素含量低而Mn、Fe含量较高,具有很低的Sr/Ba比值,同时具有碳、氧同位素明显偏负和87Sr/86Sr值偏高的特点,表明葡萄石是在淡水的作用下形成的。证实了灯影组在沉积过程中有过一次短暂暴露过程,这次沉积间断使灯影组暴露地表接受淡水淋滤,形成了小规模的岩溶现象,为葡萄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次短暂暴露过程对人们更好地理解葡萄石的成因及灯影组中部储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 葡萄石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碳、氧、锶同位素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部茅口组古岩溶特征及识别 被引量:24
4
作者 施泽进 夏文谦 +2 位作者 王勇 田雪松 王长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2-630,共9页
以野外观察结合地球化学方法可以对四川盆地东南部茅口组的古岩溶进行较好的识别。该区茅口组主要发育四种类型的古岩溶,分别为沉积期岩溶、表生期岩溶、埋藏期岩溶和褶皱期岩溶,这四种类型的古岩溶在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包裹体均一温... 以野外观察结合地球化学方法可以对四川盆地东南部茅口组的古岩溶进行较好的识别。该区茅口组主要发育四种类型的古岩溶,分别为沉积期岩溶、表生期岩溶、埋藏期岩溶和褶皱期岩溶,这四种类型的古岩溶在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阴极射线下及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综合起来可作为研究区茅口组不同类型古岩溶的识别标志。沉积期岩溶具有发育规模小,以选择性溶蚀为主及在阴极射线下不发光的特征;表生期岩溶发育规模大,且主要出现在茅口组的中上部,可见大量的方斑及溶塌角砾,溶蚀孔洞充填物以中-粗晶方解石为主,局部可见少量渗滤砂,阴极射线下发暗褐色光或暗橙红色光,或两者共有而具环带结构,胶结充填物的碳同位素介于0.26‰~3.43‰之间,锶同位素介于0.7044~0.7049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7~65℃;埋藏期岩溶发育规模不大,溶蚀孔洞中的胶结充填物被有机质侵染严重,常与残存的沥青共存,胶结充填物多为细-中晶方解石,阴极射线下发暗褐色光,碳同位素介于-1.44‰~-0.92‰之间,锶同位素介于0.7037~0.7049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8~135℃;褶皱期岩溶的发育具有普遍性,常以裂缝或与裂缝沟通的方斑或裂缝溶蚀扩大缝的形式出现,溶蚀孔洞充填物以细-中晶方解石为主,阴极射线下不发光或发暗褐色光,碳同位素介于1.58‰~4.07‰之间,锶同位素介于0.7050~0.7082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8~110℃。正确判断不同区域的古岩溶类型,对理解储层的形成机制及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特征 古岩溶识别 茅口组 四川盆地东南部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地震相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施泽进 田亚铭 +2 位作者 韩小俊 王长城 高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39,共6页
越来越多的地震方法被引入用来解决地质问题,却忽略了传统地震相分析这一与地质因素联系最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地震相研究,在该地区识别了前积地震相、丘状地震相、透镜状、梭状、波状及弱变振幅、眉状等典型地震体,... 越来越多的地震方法被引入用来解决地质问题,却忽略了传统地震相分析这一与地质因素联系最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地震相研究,在该地区识别了前积地震相、丘状地震相、透镜状、梭状、波状及弱变振幅、眉状等典型地震体,平面上进行地震相组合之后,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单井沉积相分析,可以指导沉积相精细研究,预测有利储集体分布区带,指导储集层预测研究,该方法对于那些勘探程度不高的地区意义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地震相组合 沉积相 储层预测 下古生界 川东南
下载PDF
川东南旺隆及周边地区T_1j^(2-1)-T_1j^1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施泽进 陈浩 王长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T1j2-1-T1j1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勘探难度较大。综合考虑T1j2-2,T1j2-1和T1j1地层的地质特征,通过地质、测井进行合成记录层位标定,建立正演模型,探讨了旺隆及周边地... 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T1j2-1-T1j1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勘探难度较大。综合考虑T1j2-2,T1j2-1和T1j1地层的地质特征,通过地质、测井进行合成记录层位标定,建立正演模型,探讨了旺隆及周边地区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提取了地震属性对储层进行横向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强振幅、同相轴下拉、同相轴分叉、频率降低现象代表储层发育。地震属性分析结果表明太和、旺隆地区储层较发育,这与钻井显示较吻合,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出该套储层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嘉陵江组 储层 测井响应 地震响应 正演模型 地震属性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施泽进 彭俊 王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是一套以潮坪相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其储层主要分布在中、上部。通过对灯影组储层薄片观察及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洞、缝,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双...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是一套以潮坪相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其储层主要分布在中、上部。通过对灯影组储层薄片观察及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洞、缝,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则决定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好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硅化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特别是表生期古喀斯特作用)、破裂作用是发育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灯影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Guadalupian统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和碳-锶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施泽进 张瑾 +3 位作者 李文杰 田亚铭 王勇 尹观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5-1106,共12页
Guadalupian(瓜德鲁普世)晚期是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转折期,海退事件、大规模火山作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全球地质灾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扬子克拉通Guadalupian统碳酸盐岩地层中留下了清晰的时空印迹。本文以四川盆地坡渡剖面茅口... Guadalupian(瓜德鲁普世)晚期是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转折期,海退事件、大规模火山作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全球地质灾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扬子克拉通Guadalupian统碳酸盐岩地层中留下了清晰的时空印迹。本文以四川盆地坡渡剖面茅口组顶部的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碳、锶同位素、稀土元素测试分析以及生物地层研究,揭示了Guadalupian时期海退事件、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事件的发生与演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与生物危机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海退事件始于Jinogondolella postserrata带,海平面降低导致陆源物质供给量增加,引起^(87)Sr/^(86)Sr升高、δ^(13)Ccarb负偏、稀土总量上升以及Y/Ho比值降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开始于J. altudaensis带,火山作用过程中释放的富^(12)C的CO_2冲击了碳循环系统,大量幔源物质输入到海洋,引起了海水碳酸盐^(87)Sr/^(86)Sr、δ^(13)Ccarb同步负偏移,以及稀土总量与配分模式的急剧改变。Guadalupian时期频繁的水体深度变化,是对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响应。频繁的海退事件造成浅水生物栖息地的不断锐减,持续的火山作用导致大量CO_2、SO2、Cl2等有毒气体的释放,触发了生物多样性危机由浅水逐步扩大到深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DALUPIAN 稀土元素 碳-锶同位素 海退事件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四川盆地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施泽进 罗蛰潭 +1 位作者 彭大钧 贺振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8-72,共5页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四川盆地油气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田的空间分布可以统计地认为具有自相似性,分形几何学可以描述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应用盒维数方法计算了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对不同区块的分维特征进行...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四川盆地油气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田的空间分布可以统计地认为具有自相似性,分形几何学可以描述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应用盒维数方法计算了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对不同区块的分维特征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分维值的物理意义。实际资料计算结果显示,盒子数目与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值均达0.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维 油气田 四川盆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苏北溱潼凹陷的应力演化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施泽进 彭大钧 +1 位作者 施央申 张渝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6,共7页
构造应力演化研究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环节,各期次构造应力分布情况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溱潼凹陷地质演化的运动学研究为基础,合理地建立构造应力演化研究的初始模型和边界条件,运用非线性理论和塑性流动理论,以中部剖面ST... 构造应力演化研究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环节,各期次构造应力分布情况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溱潼凹陷地质演化的运动学研究为基础,合理地建立构造应力演化研究的初始模型和边界条件,运用非线性理论和塑性流动理论,以中部剖面ST365为例,模拟了各期次应力σ_x、σ_y和τ_(xy)的演化特征和图解,并对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溱潼凹陷 构造应力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四川地区断层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泽进 罗蛰潭 +1 位作者 彭大钧 贺振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67-474,共8页
断层系统多重分形避免了容量维D0的不足,考虑了每一条断层对整体分维的贡献,反映了断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四川地区断层分布图,运用多重分形理论检验了断层空间分布的自相似性,分区计算了四川地区各带的多重分维值。结果表明,... 断层系统多重分形避免了容量维D0的不足,考虑了每一条断层对整体分维的贡献,反映了断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四川地区断层分布图,运用多重分形理论检验了断层空间分布的自相似性,分区计算了四川地区各带的多重分维值。结果表明,断层破裂系统为分形结构,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达0.99。不同带分维值的较大差异,反映不同构造区域的断层分布特点。最后,对分维的含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 断层 空间分布 四川地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苏北溱潼凹陷形成演化的运动学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施泽进 张渝昌 +1 位作者 施央申 孙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5-333,共9页
盆地形成和演化的运动学研究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环节,对于研究圈闭的形成演化和圈闭类型及圈闭规模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速度场及变形时间可以完全描述断层上盘的变形。本文通过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剖面校正和压实校正处理,模拟揭... 盆地形成和演化的运动学研究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环节,对于研究圈闭的形成演化和圈闭类型及圈闭规模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速度场及变形时间可以完全描述断层上盘的变形。本文通过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剖面校正和压实校正处理,模拟揭示溱潼凹陷的形成演化和同沉积过程以及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并对溱潼凹陷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三条剖面的模拟结果,对凹陷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不同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运动学 溱潼凹陷 盆地 成因
下载PDF
油气藏体积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以四川地区气藏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施泽进 罗蛰潭 +3 位作者 彭大钧 贺振华 冯文光 王英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0-76,共7页
应用分形理论来研究石油地质现象,是近年来地质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扼要介绍了分形和分维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并以四川地区为例,通过对川东、川西南、川南、川西北以及川中等地200个气藏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气藏的... 应用分形理论来研究石油地质现象,是近年来地质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扼要介绍了分形和分维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并以四川地区为例,通过对川东、川西南、川南、川西北以及川中等地200个气藏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气藏的体积分布很好地遵从幂律分布规律,一定区域内油气藏的体积分布是一种分形分布。本文对分形分布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初步预测油气藏数目及储量的方法。该项成果为油气藏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油气藏 体积分布 四川
下载PDF
突变理论在断层活动机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施泽进 罗蛰潭 +1 位作者 彭大钧 贺振华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运动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运动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断层的活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突变理论 断层
下载PDF
苏北溱潼凹陷的拉张量研究及构造运动强度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施泽进 彭大钧 +1 位作者 施央申 张渝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3-52,共10页
运用正演平衡剖面方法,本文对苏北溱潼凹陷三条剖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恢复计算出各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该箕状凹陷各发展阶段的拉张量以及对应于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的拉张量。结果表明,构造运动具有延续性,仅在某些组段的表现更... 运用正演平衡剖面方法,本文对苏北溱潼凹陷三条剖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恢复计算出各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该箕状凹陷各发展阶段的拉张量以及对应于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的拉张量。结果表明,构造运动具有延续性,仅在某些组段的表现更为强烈。在时空上,拉张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在凹陷的西南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拉张量及沉积特征均有很大差异,构造运动的强度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量 构造运动 溱潼凹陷 强度
下载PDF
浅析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施泽进 邓晓宇 +1 位作者 李少达 陈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6-70,共5页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辐射相关学科,带动学科与专业建设整体发展的龙头,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创建学...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辐射相关学科,带动学科与专业建设整体发展的龙头,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创建学校品牌和优势所在;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 关系 相互促进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地震相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泽进 胡修权 王长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针对勘探程度不高、钻井分布不均且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的川东南地区,通过对茅口组地震相分析,发现了中高频席状地震相、中低频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丘状地震相、波状地震相等多种类型。通过单井相分析和井旁地震响应模式的建立,结... 针对勘探程度不高、钻井分布不均且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的川东南地区,通过对茅口组地震相分析,发现了中高频席状地震相、中低频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丘状地震相、波状地震相等多种类型。通过单井相分析和井旁地震响应模式的建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并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开展了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茅口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在开阔台地相的整体背景下,局部发育的点礁、滩体、风化壳喀斯特均是有利储层发育部位,是隐蔽油气藏潜在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井旁地震响应模式 地震相 沉积相 茅口组
下载PDF
川东南涪陵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异常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泽进 夏文谦 +1 位作者 王长城 张良六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31-236,225,共6页
涪陵地区位于川东南探区北部,通过该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剖面测线逐条解释,识别出了四种典型异常反射结构:①地震同相轴波峰、波谷均表现为中振幅~弱振幅;②地震同相轴下拉波峰振幅有强有弱,上部波谷反射呈现强振幅~中振幅;③地震反射... 涪陵地区位于川东南探区北部,通过该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剖面测线逐条解释,识别出了四种典型异常反射结构:①地震同相轴波峰、波谷均表现为中振幅~弱振幅;②地震同相轴下拉波峰振幅有强有弱,上部波谷反射呈现强振幅~中振幅;③地震反射同相轴明显下拉,同时下拉同相轴上部反射呈现中振幅~弱振幅、下部反射振幅减弱;④地震同相轴反射为弱振幅,近空白反射或弱波谷反射。基于岩溶单元发育理论模型及该区沉积特征,对四种典型地震剖面反射异常地质成因解释进行了地球物理正演模拟,结果显示了与实际典型地震反射结构相吻合的地震剖面特征。其分别代表了岩溶高地峰丛与浅洼发育;被泥质充填或半充填的溶洞或孔隙性非常高的储层发育;高泥质含量充填物,或低速度、未被完全充填的缝洞体发育;7 m~9 m及以下的黄龙组地层。同时,基于特殊剖面结构研究成果,对该区可能发育的新型储层类型进行了预测,有效地指导了该区下部油气有利储层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结构 地震异常 正演模拟 黄龙组 川东南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缩短量研究──以BC95-230剖面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泽进 曾庆 +1 位作者 苟量 郑国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库车坳陷是一种新型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样式以类型Ⅱ三角带为特征。复杂构造区的层面在二维平面内可看作为一条曲线,从而可运用分形几何学方法由分数维来定量描述。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和分形方法,以BC95-230 剖面为例,进行了... 库车坳陷是一种新型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样式以类型Ⅱ三角带为特征。复杂构造区的层面在二维平面内可看作为一条曲线,从而可运用分形几何学方法由分数维来定量描述。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和分形方法,以BC95-230 剖面为例,进行了缩短量和剖面应变计算。分析结果表明,N1 底界曲面的分维值为1.0491,缩短量达35.267 km ,表现出50.05% 的应变。由于受层间滑动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平衡剖面技术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因此,要正确平衡地质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缩短量 应变 分形 库车坳陷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四川地区断层与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泽进 罗蛰潭 +1 位作者 彭大钧 贺振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3,共7页
选择合适的尺度,可用盒维数方法计算四川盆地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容量维值;但运用多重分形理论能更有效地检验断层空间分布的自相似性。四川地区各带多重分维值的结果表明:油气田和断层的空间分布均为分形结构,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 选择合适的尺度,可用盒维数方法计算四川盆地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容量维值;但运用多重分形理论能更有效地检验断层空间分布的自相似性。四川地区各带多重分维值的结果表明:油气田和断层的空间分布均为分形结构,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达到或超过0.99;油气田与断层空间分布上有密切关系,断层空间分布的容量维、信息维及关联维在1.02,1.03及1.04左右的区域,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因此,四川地区应加强川东南、川中以及绵阳-乐山-带的油气勘探开发,其它区域的勘探重点应放在深层次的油气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维 空间分布 油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