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难愈创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曹宗妹 曾燕 曾晓军 《当代医学》 2017年第7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慢性难愈创面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慢性难愈创面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护理方法 疗效
下载PDF
桥式NPWT置入术在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宗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7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桥式NPWT置入术在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NPWT置入术,研究组采用桥式改良NPWT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PUS... 目的:探讨桥式NPWT置入术在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NPWT置入术,研究组采用桥式改良NPWT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PUSH评分、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血清EPO水平、创面修复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温度高于对照组,PUSH评分、创面渗液pH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周,研究组血清EP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导管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骶尾部压疮患者中,与传统NPWT置入术比较,桥式改良NPWT置入术固定效果更理想,可改善创面渗液pH值,提高血清EPO水平,缩短了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对导管固定舒适度提高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NPWT置入 骶尾部压疮 创面温度
下载PDF
智能负压吸引技术与中心负压吸引技术在骶尾部压力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宗妹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695-697,共3页
目的:观察智能负压吸引技术和中心负压吸引技术在骶尾部压力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骶尾部压力性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在彻底清创后使用智能负压,对照组清创后使用... 目的:观察智能负压吸引技术和中心负压吸引技术在骶尾部压力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骶尾部压力性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在彻底清创后使用智能负压,对照组清创后使用中心负压。观察两组术区的出血、贴膜漏气、术区疼痛情况。结果:在出血方面,观察组出血1例,出血率4%,对照组出血6例,出血率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膜漏气方面,观察组漏气2例,漏气率4%,对照组漏气8例,漏气率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上,术后第2天观察组(3.44±0.92)分,对照组(5.28±1.4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2.56±1.29)分,对照组(4.24±1.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观察组(1.72±1.06)分,对照组(1.76±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负压技术较中心负压技术能明显降低术区出血、贴膜漏气的发生,同时在负压安装早期能减轻患者疼痛,晚期两组无差别。在骶尾部压力性溃疡治疗上智能负压技术优于中心负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负压技术 中心负压技术 骶尾部压力性溃疡
下载PDF
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探析
4
作者 曹宗妹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7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90例烧伤整形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综合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 目的分析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90例烧伤整形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综合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扩张器治疗烧伤整形患者时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 扩张器 临床护理 SDS评分 SAS评分
下载PDF
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熊俊林 曹宗妹 +3 位作者 曾晓军 周华 黄毅 李军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7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7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患者39例,参照组患者39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清创换药联合皮瓣修复,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效果极好,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 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器械护士的配合
6
作者 钟琼芳 曹宗妹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1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器械护士 配合
下载PDF
严重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乳酸含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黄毅 曹宗妹 +4 位作者 周华 熊俊林 陈星光 邹隆耘 李军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乳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本院共收治严重烧伤患者68例,其中一般烧伤者36例(Ⅰ组),烧伤致功能不全者32例(Ⅱ组)。另选36例健康...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乳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本院共收治严重烧伤患者68例,其中一般烧伤者36例(Ⅰ组),烧伤致功能不全者32例(Ⅱ组)。另选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Ⅲ组。对三组患者TNFα,胰岛素和乳酸进行测定,评估检测结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乳酸水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上升,胰岛素分泌指数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烧伤患者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乳酸水平成正比例关系,与胰岛素分泌指数成反比例关系。结论:TNFα水平是判断烧伤患者胰岛素抵抗功能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在烧伤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障碍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患者 血浆TNFα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分泌指数 乳酸含量
下载PDF
耳内镜下免填塞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8
作者 陈庭辉 曹宗妹 +2 位作者 曹冰 张小安 熊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6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耳内镜下免填塞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窥镜下行经耳道内切口入路,无需填充物Ⅰ型鼓室成形术治... 目的:分析耳内镜下免填塞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窥镜下行经耳道内切口入路,无需填充物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耳部疾病的患者采取耳内镜下免填塞鼓室成形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免填塞鼓室成形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血管内体外循环在微创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程小玲 陈文清 +2 位作者 焦丰 黎爱玲 曹宗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体外循环在微创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心外科接收并行微创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实施股动脉插管与二级股静脉插管,构建循环回路,在必要时可用上腔静脉插管引流... 目的:探究血管内体外循环在微创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心外科接收并行微创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实施股动脉插管与二级股静脉插管,构建循环回路,在必要时可用上腔静脉插管引流。部分患者可采用股动脉插管即同侧股静脉插管、上腔静脉插管,以构建体外循环回路。除了心脏不停跳术式外,在升主动脉后后要顺行灌注4:1冷含血停搏液予以心肌保护,并行浅低温或是中低温高流量灌注。所有患者均实施负压辅助静脉引流装置(VAVD)及常规超滤。在体位循环建立完成后,需要在股动脉插管处重建,并压迫止血。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体外循环流量时间为(80.4±21.2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6.7±19.26)min,超滤量在1124~3500m 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6±1.02)h;胸腔引流量为(161.2±33.24)m L,住院时间为(8.7±2.26)d。仅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无死亡病例。结论:在微创心脏手术中,进行有效的血管内体外循环管理,不仅可以保证预后效果,而且能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体外循环 微创心脏手术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