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和灸配合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真虎 许琰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配合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 目的观察温和灸配合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血清干扰素-g(IFN-γ)、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IFN-γ、TNF-α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IFN-γ、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对照组为1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配合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FN-γ、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温和灸 甲状腺功能减退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甲亢与血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真虎 陈青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与血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诊治的135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基础代谢率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与血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诊治的135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基础代谢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甲亢者;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甲状腺功能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关指标,分析血中COR、ACTH含量与甲亢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在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后,进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比较用药前后COR、ACTH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含量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显著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OR、ACTH含量均有显著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醛固酮(ALD)含量无显著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甲亢患者COR、ACTH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关系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OR、ACTH含量水平与甲亢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775,P<0.001;r=-0.823,P<0.001);小剂量地塞米松口服治疗后,不同严重程度甲亢患者血中COR、ACTH含量均有显著降低,且重度甲亢患者下降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严重程度与COR、ACTH含量呈负相关,且重度甲亢患者可能会损伤肾上腺皮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不同部位创伤骨折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曹真虎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8期1109-1111,共3页
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创伤骨折患者受伤部位血管组织损伤,受炎症、水肿、凝血等的影响容易导致严重的血液淤滞,术后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创伤骨折患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对创伤骨折患者机体凝... 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创伤骨折患者受伤部位血管组织损伤,受炎症、水肿、凝血等的影响容易导致严重的血液淤滞,术后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创伤骨折患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对创伤骨折患者机体凝血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同时D-二聚体(D-D)水平可有效预测血栓性疾病的发生[3]。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单一部位或类型骨折患者D-D及凝血功能的分析,以预防和减少深静脉血栓(DVT)等VTE的发生,对于多部位骨折患者D-D及凝血功能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部位创伤骨折患者D-D及凝血功能水平差异情况及与其创伤严重程度、二次骨折、急性骨折及术后DVT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患者黏附分子sICAM-1、sVCAM-1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真虎 张峰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1期1523-1525,共3页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为直接或间接外界暴力所致,多为胫骨干远端骨折,以局部疼痛、畸形、肿胀为明显特征,并可出现成角及重叠移位,因而临床治疗以尽快恢复小腿长度、对线和持重功能为主[1]。髓内钉固定是胫骨骨折早...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为直接或间接外界暴力所致,多为胫骨干远端骨折,以局部疼痛、畸形、肿胀为明显特征,并可出现成角及重叠移位,因而临床治疗以尽快恢复小腿长度、对线和持重功能为主[1]。髓内钉固定是胫骨骨折早期治疗的主要方式,其治疗效果得到临床广泛肯定,但由于骨折部位特殊、手术操作及个体愈合恢复能力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骨折固定术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3种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方法比较
5
作者 曹真虎 钱超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3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 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 ELASA...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3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 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 ELAS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94.9%;GIC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76.9%。结论 MEI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弱阳性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下载PDF
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敏 陈青 +2 位作者 朱伟年 曹真虎 王英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年第12期94-95,共2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解剖学改变出现之前的最早表现目。米格列醇是一种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解剖学改变出现之前的最早表现目。米格列醇是一种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明确的降低餐后血糖效果,且与其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比较,胃肠道反应更为轻微,耐受性良好,已越来越为广大医师及糖尿病患者所肯定。本文旨在探讨米格列醇对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炎症相关因子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钱超 曹真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淋巴瘤 受体 检测
下载PDF
根管治疗一次法和两次法清除感染根管内细菌的能力及疗效分析
8
作者 伍翔 曹真虎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596-598,共3页
文章探讨根管治疗一次法和两次法清除感染根管内细菌的能力,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根管治疗一次法和两次法清除根管内细菌的能力及治疗效果相当,但一次法可显著减少治疗时间和费用。
关键词 根管治疗一次法 根管治疗两次法 细菌 疗效
下载PDF
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 被引量:26
9
作者 卢敏 王英 +2 位作者 陈青 曹真虎 张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8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情况,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长兴县中医院就诊的77例妊娠... 目的研究分析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情况,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长兴县中医院就诊的7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于本院行产检的77例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所有孕产妇均在参与研究时接受全面检查,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并在妊娠期、产褥期进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含量检测。对比两组孕产妇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观察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在患者产褥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HOMA-IR、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呈负相关(P<0.05);产后3 d、4周、6周观察组患者HOMA-IR、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均逐渐降低,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具有相关性,且随着产褥期胰岛素抵抗的减弱而发生相关变化,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产后恢复情况的评估及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炎性因子 细胞因子 相关性 产褥期
原文传递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国栋 曹真虎 +1 位作者 杜丽 陈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11-5412,共2页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汁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57份胆汁标本,培养阳性结果180份,阳性率为70.04%;共检出...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汁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57份胆汁标本,培养阳性结果180份,阳性率为70.04%;共检出18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12株60.87%,革兰阳性菌68株36.96%,真菌4株2.17%,检出最多的4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分别占27.17%、20.65%、11.96%,10.8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无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拷拉宁无耐药性。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是胆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且其耐药性复杂,临床用药务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肠球菌属
原文传递
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峰 施翔 曹真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情况及其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并发DVT 10例,未并发DVT 6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T、APTT... 目的探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情况及其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并发DVT 10例,未并发DVT 6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T、APTT、PT、FIB以及D-D。结果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T、APTT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IB、D-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并发DVT者与无DVT者的TT、APTT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并发DVT者的FIB及D-D均高于无DVT者;与术前比较,术后3 d并发DVT者与无DVT者的FIB及D-D均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创伤性四肢骨折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指标发生改变,并发DVT者的FIB、D-D升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凝血功能 血栓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青 卢敏 +1 位作者 籍增洋 曹真虎 《浙江预防医学》 2016年第3期268-269,273,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DKA)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0例,根据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将其分为DKA组(A组)与糖尿病组(B组),每组6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65人为对照组(C组)。测量体重及身...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DKA)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0例,根据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将其分为DKA组(A组)与糖尿病组(B组),每组6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65人为对照组(C组)。测量体重及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测定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各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并分析DKA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和B组的FPG、2h PG及Hb Alc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的T3、T4、FT3和FT4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T3和FT3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对DKA患者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3、FT3均分别与住院时长、住院费用、FPG、2h PG、Hb Alc、血β-羟丁酸和血PH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 DKA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检测DKA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对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甲状腺激素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峰 施翔 曹真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为糖尿病骨折组(45例);2型糖尿病无骨折患者为单纯糖尿病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为糖尿病骨折组(45例);2型糖尿病无骨折患者为单纯糖尿病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骨代谢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结果糖尿病骨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CT、BGP、ALP低于对照组,PT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骨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各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骨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D-D、FIB、GMP-140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骨折组的D-D、FIB、GMP-140又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代谢紊乱及凝血活性增强,合并下肢骨折后发生血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骨折 骨代谢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