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1 位作者 晏文 王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289-1290,共2页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48例采用CO2 激光消除疣体 ,并配合中药坐浴治疗 ;对照组 41例单用CO2 激光治疗。结果 治疗组 1次治愈 42例 ,治愈率为 87.50 % ;对照组 1次治愈 2 6例 ...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48例采用CO2 激光消除疣体 ,并配合中药坐浴治疗 ;对照组 41例单用CO2 激光治疗。结果 治疗组 1次治愈 42例 ,治愈率为 87.50 % ;对照组 1次治愈 2 6例 ,治愈率为 63 .41 %。两组间一次性治愈率经 2 检验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2 =7.1 2 ,P <0 .0 1 )。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有较好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中药熏洗 联合治疗 肛周尖锐湿疣 疗效
下载PDF
外阴部传染性软疣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晏文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907-907,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外阴部 MC 特殊部位 自觉症状 四肢 躯干
下载PDF
二期梅毒46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1 位作者 罗显华 晏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 了解二期梅毒误诊原因 ,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二期梅毒的正确性。方法 对 5 a来临床误诊的4 6例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于躯干、四肢的二期梅毒皮疹易被误诊为玫瑰糠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多... 目的 了解二期梅毒误诊原因 ,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二期梅毒的正确性。方法 对 5 a来临床误诊的4 6例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于躯干、四肢的二期梅毒皮疹易被误诊为玫瑰糠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多形红斑、药疹和体癣等 ,扁平湿疣易误诊为尖锐湿疣、软下疳等 ,但根据梅毒的自身特点 ,仍可正确鉴别诊断。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询问病史和皮肤科体格检查 ,可疑患者应及时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诊断 误诊
下载PDF
皮肤结核97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曹碧兰 晏文 +1 位作者 陈晓红 郑庭铭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皮肤结核病资料的回顾分析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 97例不同类型皮肤结核的临床和病理诊断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皮肤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农村发病率较高。寻常狼疮好发部位为面、鼻和耳 ,疣状皮肤... 目的 通过对皮肤结核病资料的回顾分析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 97例不同类型皮肤结核的临床和病理诊断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皮肤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农村发病率较高。寻常狼疮好发部位为面、鼻和耳 ,疣状皮肤结核以手、足和臀部好发 ,硬红斑以双小腿为好发部位。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6 7.0 1% ,有 32例临床上分别被误诊为 14种皮肤疾病 ,误诊率 32 .99%。结论 皮肤结核病程长 ,可导致溃疡和遗留毁容性疤痕 ,甚至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或鳞癌等 ,应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皮肤 临床 病理分析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
5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1 位作者 李大铁 张信江 《贵州医药》 CAS 1996年第6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外科手术 激光疗法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偏侧性汗孔角化症1例
6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郑庭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7-598,共2页
报告1例偏侧性汗孔角化症。患者男,49岁。自出生后于左膝关节伸侧出现多个环状褐色斑,逐渐扩大,渐波及左侧躯体,部分皮损为线条状角化性斑块,伴瘙痒。无家族史。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汗孔角化症。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下载PDF
软下疳一例报告
7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3 位作者 张信江 沈仲文 李开伦 张德刚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73-73,共1页
目前,性病在我国比较多见,但软下疳却极为少见。本文报告一例近期发现的软下疳病例。患者女、22岁,因肛周、会阴部疼痛二周于1988年11月来诊。就诊前二周曾旅游广东,有不洁性交史(对方为香港游客),性交后3—4天出现肛周疼痛,解大便时尤... 目前,性病在我国比较多见,但软下疳却极为少见。本文报告一例近期发现的软下疳病例。患者女、22岁,因肛周、会阴部疼痛二周于1988年11月来诊。就诊前二周曾旅游广东,有不洁性交史(对方为香港游客),性交后3—4天出现肛周疼痛,解大便时尤重,5—6天后解小便也感疼痛,并发现有肿物,局部分泌物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下疳 肛周 会阴部疼痛 解大便 不洁性交史 局部分泌物 暗视野检查 杜克雷嗜血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双侧腹股沟
下载PDF
接触性皮炎151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曹碧兰 赵广琼 +1 位作者 陈玉梅 何其芬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致敏物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甲氧沙林溶液及乌体林斯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9
作者 曹碧兰 陈晓红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甲氧沙林溶液 乌体林斯 药物治疗 白癜风 疗效观察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朗格汉斯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继玲 曹碧兰 +4 位作者 袁伟 陈晓红 刘华庆 杨宪鲁 汪治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C)及黑素细胞(MC)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白癜风进展期患者和9例稳定期患者皮损处CD4+,CD8+T淋巴细胞、LC及MC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C)及黑素细胞(MC)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白癜风进展期患者和9例稳定期患者皮损处CD4+,CD8+T淋巴细胞、LC及MC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人皮肤进行对照。结果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LC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而MC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皮损中LC,CD4+,CD8+T淋巴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其作用模式可能是LC抗原递呈,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破坏或攻击MC,从而引起白癜风患者表皮基底层的MC减少或消失,导致白癜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黑素细胞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陶锐 曾霓 +2 位作者 陈龙庆 董泽令 曹碧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综合医院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共164 44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综合医院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共164 442例,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112 576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2 048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者以31~、41~岁年龄段为主(39.06%),其次是51~、61~岁年龄段(34.42%)和≥71岁年龄段(15.63%);职业分布主要以无业/待业人员(34.08%)、农民(23.05%)、退休人员(19.19%)为主。全院36个临床科室均有梅毒血清学异常的住院患者,其中主要检出科室为呼吸内科(9.86%)、妇科(7.13%)、心内科(6.88%)等。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56.79%);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阳性(46.14%)、TPPA阳性和RPR阴性(43.31%)为主。隐性梅毒者860例,占41.99%。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患者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31~50岁年龄组,应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落实梅毒防治管理政策,加大梅毒的筛查力度,防止梅毒流行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梅毒 流行病学 血清学
下载PDF
斑秃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计数及TGF-β_1的表达 被引量:17
12
作者 隋佳佳 陈晓红 +5 位作者 方宁 曹碧兰 晏文 杨莹 张更建 刘样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斑秃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 目的通过检测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斑秃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斑秃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和血清TGF-β1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重型患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与局限型患者组(P<0.01),局限型患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血清中TGF-β1含量均与SAL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66,-0.471;P均<0.01),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1)。结论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与血清中TGF-β1呈一定相关性,且两者与斑秃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减少和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斑秃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CD4+CD25+TREG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建伟 曹碧兰 沈仲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4-365,共2页
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吴建伟,曹碧兰,沈仲文伊维菌素是一种新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已用于抗动物体内外寄生虫感染[1]。目前已引用治疗人体寄生蠕虫病,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但还未用于治疗人体体外寄生虫感... 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吴建伟,曹碧兰,沈仲文伊维菌素是一种新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已用于抗动物体内外寄生虫感染[1]。目前已引用治疗人体寄生蠕虫病,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但还未用于治疗人体体外寄生虫感染。人体感染蠕形螨非常普遍,由它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病 伊维菌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斑秃患者血浆神经肽Y,β-内啡肽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莹 陈晓红 +3 位作者 刘样满 曹碧兰 晏文 王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检测斑秃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探讨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斑秃患者与29例正常人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结果重度斑秃患者神经肽Y高于正常对照组(P<0.0... 目的检测斑秃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探讨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斑秃患者与29例正常人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结果重度斑秃患者神经肽Y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局限性斑秃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斑秃患者和局限性斑秃患者β-内啡肽均高于正常组(P<0.05);重度斑秃患者和局限性斑秃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重度斑秃患者还低于局限性斑秃患者(P<0.05)。结论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神经肽与斑秃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神经肽Y Β-内啡肽 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以带状疱疹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丽 曹碧兰 +3 位作者 贾常莎 张鑫 黄烨 陈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7-818,84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带状疱疹为首发表现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12月间在本科诊治的40例以带状疱疹为首发表现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男36例,女4例;年龄20... 目的探讨以带状疱疹为首发表现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12月间在本科诊治的40例以带状疱疹为首发表现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男36例,女4例;年龄20~50岁34例,51~80岁5例,83岁1例。职业:经商11例、无业21例、其他8例。有多性伴或嫖娼史者31例,同性恋1例,静脉吸毒1例,感染途径不详7例。合并尖锐湿疣2例、隐性梅毒4例、肺结核1例;同时合并尖锐湿疣、隐性梅毒2例;同时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及艾滋病脑病1例。40例患者的带状疱疹经常规治疗后36例治愈,2例伴后遗神经痛3~6个月,1例不详,1例死亡。结论以带状疱疹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以经商或无业的男性青壮年多见,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本病虽皮疹广泛、疼痛剧烈,但多数患者疗效较好。临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常规进行传染病筛查,做好职业防护,避免漏诊和医源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首发 HIV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iolos mRNA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莹 陈晓红 +4 位作者 刘样满 罗丽 张庆波 曹碧兰 曾令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Aiolo s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20例SLE患者PBMCs中Aiolos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Aiolo s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20例SLE患者PBMCs中Aiolos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SLE患者的PBMCs中Aiolos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LE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也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且活动期组低于稳定期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另外,SLE患者PBMCs中Aiolos mRNA的表达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SLE患者Aiolos基因表达降低,且与SLE活动指数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Aiolos
下载PDF
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8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治国 曹碧兰 袁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6-696,共1页
关键词 阴囊皮肤 钙沉着症 特发性 多发性脂囊瘤 皮损表现 临床资料 门诊病人 发病年龄
下载PDF
自体疣植入治疗多发性皮肤疣9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泳洁 曹碧兰 +5 位作者 汪治国 陈晓红 曾令芬 黄洋 熊琦 吕美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76,共1页
皮肤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刮除、冷冻、激光、化学腐蚀烧灼和抗病毒等,但疗效均不很理想,皮疹泛发者治疗愈加困难。自体疣植入治疗皮肤疣是一种人工主动免疫方法,可使疣抗原直接与免疫细胞... 皮肤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刮除、冷冻、激光、化学腐蚀烧灼和抗病毒等,但疗效均不很理想,皮疹泛发者治疗愈加困难。自体疣植入治疗皮肤疣是一种人工主动免疫方法,可使疣抗原直接与免疫细胞接触,触发特异性免疫反应,使皮肤疣组织受到排斥而脱落[1]。2007年7月-2010年8月本科采用该疗法治疗皮肤疣患者152例,失访60例,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方法 自体疣植入 疗效观察 皮肤疣 多发性 特异性免疫反应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方法
下载PDF
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文倩 曹碧兰 +5 位作者 颜廷凯 曾霓 陶锐 陈晓红 曾令芬 方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950-952,共3页
目的:观察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检测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患者35例,双侧耳背每周放血1次,疗程15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 目的:观察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检测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患者35例,双侧耳背每周放血1次,疗程15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完成随访的3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4.85%。患者在治疗前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导致疣体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耳背静脉放血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p3 mRNA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隋佳佳 陈晓红 +4 位作者 荣容 曹碧兰 晏文 杨莹 张更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斑秃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且重型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局限型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2.89,P<0.01),但重型患者组与局限型患者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斑秃患者PBMCs转录因子Foxp3mRNA与秃发严重评分工具(SAL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6,P<0.01)。结论:斑秃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斑秃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FOXP3 斑秃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