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核梭杆菌通过增强STAT6 O-GlcNAc糖基化修饰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最终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1
作者 张涛 唐彬 曾冬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5-233,共9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巨噬细胞极化和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将F.nucleatum与RAW264.7细胞(MOI=100∶1)共培养,2-NBDG检测葡萄糖摄取,q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Western blot检测糖基化...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巨噬细胞极化和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将F.nucleatum与RAW264.7细胞(MOI=100∶1)共培养,2-NBDG检测葡萄糖摄取,q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Western blot检测糖基化修饰水平以及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小麦胚芽凝集素(sWGA)下拉实验和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检测STAT6 O-GlcNAc糖基化修饰;其次,将F.nucleatum与RAW264.7细胞(MOI=100∶1)共培养,取其上清液制作条件培养基并处理RKO细胞后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F.nucleatum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且增强结直肠癌RKO细胞的迁移能力;F.nucleatum促进巨噬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巨噬细胞M2型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且促进STAT6 O-GlcNAc糖基化修饰。结论F.nucleatum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葡萄糖摄取从而促进细胞内STAT6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进而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巨噬细胞 糖基化修饰
下载PDF
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冬竹 王自强 +2 位作者 郑峻松 吴淼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比较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和IL-10作为诱导剂,分析2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比较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和IL-10作为诱导剂,分析2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以2种细胞因子诱导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的Treg细胞分别作用于CTL,分析采用体外扩增Treg细胞抑制CTL活性的可能性。结果100ng/mlIL-2能够诱导Treg细胞增殖明显增加,经48、96h和144h诱导后,其增殖比例分别达到10%、18%和20%,而IL-10的使用浓度需达到150ng/ml才能获得同样的扩增比例;与自然分选的Treg细胞对比,采用细胞因子体外扩增的Treg细胞具有同等抑制CTL功能活性的效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添加IL-2培养体系是体外扩增Treg细胞的优选方法,其增殖效能强于IL-10;体外扩增Treg细胞与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的功能抑制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扩增 CTL
下载PDF
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胃粘膜pH值 (pHi)、胃粘膜电位差 (PD)、胃粘膜血流量 (GMBL)及胃粘膜溃疡指数 (UI)。结...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胃粘膜pH值 (pHi)、胃粘膜电位差 (PD)、胃粘膜血流量 (GMBL)及胃粘膜溃疡指数 (UI)。结果 严重腹腔感染后 ,血PAF水平及UI明显升高 ,pHi、PD、GMBL显著下降 ;应用PAF拮抗剂WEB2 170治疗后 ,血PAF水平及UI明显降低 ,pHi、PD、GMBL显著回升。胃粘膜组织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胃粘膜PH 胃粘膜血流量 胃粘膜溃疡指数 严重腹腔感染 急性胃粘膜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NDV-ATV对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4 位作者 蔡志民 石彦 王自强 吴淼 周立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83-884,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术后NDV ATV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115例术后接受NDV ATV治疗的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 ,并以 4 2例术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接受NDV...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术后NDV ATV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115例术后接受NDV ATV治疗的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 ,并以 4 2例术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接受NDV ATV治疗的肿瘤患者 ,术后外周血中CD3+ 、CD4 + 所占比率、NK细胞活性和CD4 + /CD8+ 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P<0 0 1) ,且明显高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手术对照组患者 (P <0 0 5 )。结论 N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拮抗剂在大鼠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马宏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89-89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拮抗剂在大鼠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作用,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8的关系。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大鼠死亡率并检测其血PAF、血清TNF及IL-8的水...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拮抗剂在大鼠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作用,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8的关系。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大鼠死亡率并检测其血PAF、血清TNF及IL-8的水平。结果①严重腹腔感染后,血PAF、血清TNF及IL-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前者与后两者呈显著正相关。②应用PAF拮抗剂WEB2170治疗后,血PAF、血清TNF及IL-8水平可显著降低。③WEB2170能明显降低严重腹腔感染大鼠的死亡率。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早期应用PAF拮抗剂可阻挡PAF与TNF和IL-8的网络联系,对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IL-8 拮抗剂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附11例报道)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冬竹 石彦 +6 位作者 雷晓 赵永亮 兰远志 郝迎学 罗华星 薛林 余佩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股沟嵌顿疝复位及修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利用腹腔镜治疗11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腹股沟直疝3例,腹股沟斜疝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嵌顿疝自动复位,4例在...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股沟嵌顿疝复位及修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利用腹腔镜治疗11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腹股沟直疝3例,腹股沟斜疝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嵌顿疝自动复位,4例在腹腔镜下行松解、复位;11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观察或采取促进嵌顿肠管血液循环恢复的措施后,均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6.6个月(2~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复位及修补是一种安全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腹股沟嵌顿疝
下载PDF
pHi在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粘膜内pH值 (pHi)、胃粘膜溃疡指数 (UI)及胃粘膜电位差 (PD)。结果 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 ,PD持续降低 ,而UI持续增高... 目的 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粘膜内pH值 (pHi)、胃粘膜溃疡指数 (UI)及胃粘膜电位差 (PD)。结果 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 ,PD持续降低 ,而UI持续增高。且pHi与UI呈显著负相关 ,与PD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粘膜损伤 PHI 胃粘膜 胃粘膜溃疡指数 胃粘膜电位差 实验研究 大鼠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术前化疗对大肠癌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3 位作者 王自强 石彦 张坤 饶云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6期424-425,共2页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诱导大肠癌细胞早期凋亡的效果。方法 大肠癌患者 2 1例 ,术前 1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 ,术中取大肠癌组织 ,应用流式细胞术 (AV与PI双参数法 )检测其凋亡 ;并与 2 0例术...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诱导大肠癌细胞早期凋亡的效果。方法 大肠癌患者 2 1例 ,术前 1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 ,术中取大肠癌组织 ,应用流式细胞术 (AV与PI双参数法 )检测其凋亡 ;并与 2 0例术前未化疗的大肠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化疗组 (治疗组 )大肠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术前未化疗组 (对照组 ) (P <0 .0 1 )。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大肠肿瘤 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在大鼠脓毒血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及其拮抗剂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介素 8(IL 8)在大鼠脓毒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大鼠死亡率并检测其血PAF ,血清TNF及IL 8的水平。结果  (1 )严重腹腔...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及其拮抗剂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介素 8(IL 8)在大鼠脓毒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大鼠死亡率并检测其血PAF ,血清TNF及IL 8的水平。结果  (1 )严重腹腔感染后 ,血PAF ,血清TNF及IL 8水平明显升高 ,且前者与后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2 )应用PAF拮抗剂WEB2 1 70治疗后 ,血PAF、血清TNF及IL 8水平可显著降低。 (3)WEB2 1 70能明显降低严重腹腔感染大鼠的死亡率。结论 脓毒血症早期应用PAF拮抗剂可阻挡PAF与TNF和IL 8的网络联系 ,对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体外富集Treg细胞对CTL杀伤MNK45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冬竹 郑峻松 +2 位作者 王自强 吴淼 余佩武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体外分析CD4+CD25+Treg(regulatory T cells)细胞对CD8+CTL(cytotoxic Tlym-phocytes)细胞杀伤MNK45胃癌细胞株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T细胞纯化柱分选小鼠脾细胞悬液T淋巴细胞,以MACS单阳性和双阳性分选法分别富集CD4+CD25+Tre... 目的体外分析CD4+CD25+Treg(regulatory T cells)细胞对CD8+CTL(cytotoxic Tlym-phocytes)细胞杀伤MNK45胃癌细胞株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T细胞纯化柱分选小鼠脾细胞悬液T淋巴细胞,以MACS单阳性和双阳性分选法分别富集CD4+CD25+Treg细胞和CD8+CTL;通过不同浓度CD8+CTL与MNK45胃癌细胞混合培养,筛选有效杀瘤体外培养体系。通过Trans Well分隔培养和混合培养的方式向CTL与MNK45胃癌细胞株组成的体外抗肿瘤培养体系中加入CD4+CD25+Treg细胞,以瑞氏染色显微计数的方法观察Treg细胞对CTL杀伤MNK45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合ELISA法检测各体系穿孔素浓度,分析影响活性的细胞及免疫学机制。结果质量浓度为2.0×105/ml的CTL与1.0×105/ml MNK45胃癌细胞混合培养,CTL能对MNK45胃癌细胞形成明显的杀伤作用(P<0.01);在此培养体系中以混合培养的方式加入质量浓度为5.0×104/ml CD4+CD25+Treg细胞即可明显抑制培养体系中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如以Trans Well分隔培养的方式将CD4+CD25+Treg细胞与抗肿瘤培养体系分隔培养,达到同样抑制效能(实验组死亡肿瘤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的CD4+CD25+Treg细胞浓度须≥2.0×105/ml。结论CD4+CD25+Treg细胞能够对CTL杀伤MNK45胃癌细胞株的活性形成明显抑制,在Treg细胞与CTL作用的相应细胞和免疫学机制中,细胞接触机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调节性T细胞 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MNK45胃癌细胞株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术后NDV-ATV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3 位作者 石彦 王自强 吴淼 周立新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NDV -ATV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70例术后接受NDV -ATV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情况 ,并与 45例术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作为对...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NDV -ATV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70例术后接受NDV -ATV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情况 ,并与 45例术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NDV -ATV治疗组 ,术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和CD+4 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P <0 0 1 ) ,且明显高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术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N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 大肠肿瘤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术前化疗诱导胃癌细胞早期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5 位作者 石彦 王自强 雷晓 张坤 吴淼 饶云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8期866-867,共2页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诱导胃癌细胞早期凋亡的效果。胃癌患者 17例 ,术前 1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 (治疗组 ) ,术中取胃癌组织 ,应用流式细胞术 (AV与PI双参数法 )检测其凋亡 ;并与 18例术前未化疗 (...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诱导胃癌细胞早期凋亡的效果。胃癌患者 17例 ,术前 1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 (治疗组 ) ,术中取胃癌组织 ,应用流式细胞术 (AV与PI双参数法 )检测其凋亡 ;并与 18例术前未化疗 (对照组 )的胃癌患者进行比较。术前化疗组胃癌细胞凋亡比例为 2 8 5 3 %明显高于术前未化疗组的 13 5 9%P <0 0 5。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胃癌 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腹部外科》 2010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直肠癌保肛 手术中 低位 直肠癌根治术 长期生存率 直肠癌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普通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冬竹 赵永亮 +3 位作者 颜伟 陈自强 孙梯业 余佩武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2期376-378,共3页
从充分做好带教前的准备、制定目标,合理安排、把握实习生的知识层次,因材施教、新颖的教学方法、注重临床实践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六个方面,总结了我科在临床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 普通外科 临床教学 实习 教学质量
下载PDF
Ln5γ2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15
作者 曾冬竹 郝迎学 +3 位作者 余佩武 罗华星 杨卫军 张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Ln5γ2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n5γ2趋化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干扰组、空载体组。以Ln5γ2诱导趋化SGC-7901,观察穿过铺和未铺Matrigl... 目的探讨Ln5γ2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n5γ2趋化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干扰组、空载体组。以Ln5γ2诱导趋化SGC-7901,观察穿过铺和未铺Matrigl胶的Transwell小室滤膜的细胞数目。采用ELISA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缓冲液中MMP-2和MMP-9浓度以及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结果 Ln5γ2诱导趋化SGC-7901,穿过铺和未铺Matrigl胶的Transwell小室滤膜的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GFR干扰后数目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GFR干扰组细胞MMP-2和MMP-9浓度下降,细胞骨架结构模糊,伪足形成减少或消失。结论 Ln5γ2可以促进胃癌SGC-7901侵袭迁移,可能机制为通过EGFR改变细胞骨架结构,影响MMPs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5γ2 胃癌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微创刨吸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2 位作者 王自强 石彦 陈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65-1966,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刨吸术(TriVex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采用TriVex手术系统对12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微创组),并与70例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在手术时间、切口... 目的观察微创刨吸术(TriVex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采用TriVex手术系统对12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微创组),并与70例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在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切口长度、皮下血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分别为20.8min及5.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min及9.5d(P<0.05)。切口数量由对照组的5.2个减少为3.2个(P<0.05),切口长度由对照组的31.2mm缩短为3.6mm(P<0.01);皮下血肿发生率由对照组的38%降为微创组的24%(P<0.05);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评分相差明显(P<0.05)。结论微创刨吸术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刨吸术 静脉曲张
下载PDF
胃结石致肠梗阻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17
作者 曾冬竹 石彦 陈晓曼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1期42-42,45,共2页
关键词 胃结石 肠梗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手术近期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驰 唐波 +6 位作者 郝迎学 石彦 曾冬竹 罗华星 赵永亮 钱锋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近期疗效,以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胃癌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设计,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选择手术方式,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胃癌根...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近期疗效,以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胃癌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设计,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选择手术方式,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胃癌根治术48例,以患者年龄、性别、BMI、肿瘤分期为协变量使用最邻配比法配对腹腔镜组手术患者4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病例指标及术后短期疗效指标。2组患者手术均由同年资医师顺利完成。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更少[107.8±55.9)mLvs(132.7±61.5)mL,P=0.041],淋巴结清扫更彻底[(34.7±5.2)vs(32.5±4.7),P=0.026],但手术时间更长[(238.0±29.6)minvs(221.5±33.1)min,P=0.011]。结论对比腹腔镜手术系统治疗胃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术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更小,肿瘤清扫更为彻底。因此,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胃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术中术后评估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甘露 张超 +3 位作者 曾冬竹 蔡志民 靳明林 陈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将收治的34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170)和开腹手术组(n=174)。入院时对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也对2组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将收治的34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170)和开腹手术组(n=174)。入院时对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也对2组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26.5%,其中腹腔镜组为18.8%,明显少于开腹组33.9%(P<0.01)。腹腔镜组大肠功能恢复快,且住院时间短。整宗病例的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时间、输血是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开腹组失血、输血、手术时间、体质量减轻、年龄等与手术后并发症有关;腹腔镜组的风险因素仅仅与手术时间有关。结论腹腔镜手术可避免年龄、输血、失血量等多种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手术 结直肠癌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CXCR4在VEGF-C介导的胃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梯业 赵永亮 +3 位作者 颜伟 石彦 曾冬竹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为研究干预胃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 mRNA的表达及VEGF-C mRNA的表达,探索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Boy...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为研究干预胃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 mRNA的表达及VEGF-C mRNA的表达,探索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Boyden趋化小室法检测CXCR4不同表达状态胃癌细胞的趋化活性和趋化抑制性。结果86例胃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CXCR4 mRNA和VEGF-C mRNA的表达。53例CXCR4 mRNA呈高表达,表达率为61.63%,VEGF-C mRNA高表达率为56.98%(49/86);VEGF-C mRNA高表达组中的CXCR4 mRNA的表达率也较高;CXCR4 mRNA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XCR4的配体SDF-l对胃癌细胞的平均趋化率为81%,经抗CXCR4单克隆抗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平均趋化率下降至30%,CXCR4被特异性抗体封闭前后的癌细胞趋化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CXCR4的表达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XCR4的功能状态影响胃癌细胞的迁移活性。通过干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的活性可能成为阻断胃癌淋巴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XCR4 VEGF—C 淋巴转移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