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利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曾宗永 岳碧松 +3 位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陈佑平 蒋世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40-1144,共5页
利用路线法在野外调查了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全部49条沟中390个样点的大熊猫粪便及其所处生境的特征,共发现80个样点有粪便,19个样点有卧穴,103个样点有啃食竹的残桩,1个样点发现大熊猫活个体,总共有125个样点发现有大熊猫的痕迹.把... 利用路线法在野外调查了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全部49条沟中390个样点的大熊猫粪便及其所处生境的特征,共发现80个样点有粪便,19个样点有卧穴,103个样点有啃食竹的残桩,1个样点发现大熊猫活个体,总共有125个样点发现有大熊猫的痕迹.把各样点的生境特征,包括在山上的位置、其食竹的种类和生长状态、森林起源、植被类型、人类干扰类型和强度等作为因素,对每一因素设置2,3,或4个水平.将大熊猫的生境各样点有无大熊猫作为行(r=2),将各因素的水平设为列(c=2,3或4),从而组成一个2×c联列表.在某样点是否有大熊猫痕迹与各生境因素的水平相互独立的零假设下,χ2检验的结果表明:(1)大熊猫在海拔2600~3000m取食;(2)对缺苞箭竹有明显的偏好,且在生长良好的生境处活动频繁;(3)对天然生境的利用比对人工林的利用高得多,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则没有明显差异;(4)更多地利用有针叶林;(5)明显回避有森林采伐和牲畜放牧的生境,且生境利用率随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朗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取食行为 独立性检验 生境利用 人类干扰 生境选择
下载PDF
川西平原大足鼠的种群生态学Ⅲ.繁殖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宗永 杨跃敏 +3 位作者 罗明澍 梁俊书 谢荣凯 宋志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3-196,共14页
在川西平原利用标志重捕、夹捕解剖和半自然条件下笼养的方法,提供了1989~1995年大足鼠种群雄性和雌性个体处于繁殖状态的比例、胎次数、每胎幼仔数、幼年个体的补充和发育等有关繁殖的基本资料。结果显示,大足鼠极灵活的繁... 在川西平原利用标志重捕、夹捕解剖和半自然条件下笼养的方法,提供了1989~1995年大足鼠种群雄性和雌性个体处于繁殖状态的比例、胎次数、每胎幼仔数、幼年个体的补充和发育等有关繁殖的基本资料。结果显示,大足鼠极灵活的繁殖策略提高了这个物种幼年个体的存活,使该物种在可预见而频繁的周期性变化的农田环境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种群。大足鼠的繁殖特征主要有:处于繁殖状态的雄性比例较大(平均0491,95%置信区间0451和0534),怀孕雌性的比例较小(平均0227,95%置信区间0213和0301),较高和相对稳定的繁殖能力(每年4胎,每胎8245±0452只),雌性幼仔较慢的生长和性成熟(4月),以及幼年个体加入种群与春季的小麦和秋季的水稻成熟相同步。这些繁殖特征使得大足鼠的繁殖活动集中在有利的时间。结果,虽然伴随繁殖活动雌雄性的个体质量下降,但仍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将大足鼠的胎仔数与一些关于中国啮齿动物繁殖参数地理变异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后者提供的资料尚不足以支持中国所有啮齿动物都有“胎仔数随纬度增加”的过分简单的一般结论。每一个物种种群都有自己的最优胎仔数,但最优胎仔数不一定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鼠 繁殖 种群生态学 川西平原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11种啮齿动物种群密度季节性和周期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宗永 杨跃敏 +1 位作者 宋志明 罗明澍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本文提出了季节性指标并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11种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季节性、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各年间盘尼西拉特斯颊囊鼠(C.p-enicillatus)有最显著的季节性,鹿鼠属(Peromyscus)的两个物种和伏... 本文提出了季节性指标并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11种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季节性、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各年间盘尼西拉特斯颊囊鼠(C.p-enicillatus)有最显著的季节性,鹿鼠属(Peromyscus)的两个物种和伏拉瓦斯囊鼠(Pg.flav-us)的季节性最无规律;11个种群中有7个有趋势,除旗尾更格卢鼠(D.spectabilis)的种群密度呈减少趋势外,其余6个种群的密度呈增加的趋势;种群密度的周期,麦利阿姆更格卢鼠(D.merriami)是4年,曼利卡拉特斯鹿鼠(P.maniculatus)是4.5年,盘尼西拉特斯颊囊鼠(C.penicillatus)等3个种群是1年。对11个种群的比较说明,这些种群密度的季节性、趋势和周期性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且与它们的亲缘关系或种系发生历史无显著关系。11个种群的密度变动的多样化维持了它们在时间方面的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密度 啮齿动物 季节性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Ⅱ.季节性和周期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曾宗永 杨跃敏 宋志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0-107,共8页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季节性指标,讨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变量的季节变动...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季节性指标,讨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变量的季节变动、季节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每个季节都有变量达到最大值,但除个体数和均匀性外,其余4个变量均在冬季达到最小值;(2)物种数与生物量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以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互之间有类似的季节变动规律;(3)除个体数外,群落数量动态的其他变量与8个物种种群的密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物种数有最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指标SI=0.628;(5)物种数、个体数和生物量在92个月的研究期中未显示出任何周期性。最后总结了该啮齿动物群落动态的时间模式,提出组成物种种群的扩散和休眠行为是形成这些模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季节变动 啮齿动物 群落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各物种种群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宗永 杨跃敏 宋志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2期32-41,共10页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分属4科10属的17种啮齿动物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均匀性的Shannnon指数和季节性指标对该17个物种的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说明:优势种在群落总生物量稳...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分属4科10属的17种啮齿动物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均匀性的Shannnon指数和季节性指标对该17个物种的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说明:优势种在群落总生物量稳定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余非优势物种则在优势种种群密度较低时弥补低生物量,使17个物种种群能共存于同一群落之中,使处于复杂多变的荒漠生境中的啮齿动物的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扩散在维持这种稳定中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生物量 啮齿目 群落 种群
下载PDF
川西平原大足鼠的种群生态学Ⅰ.种群动态和个体大小 被引量:7
6
作者 曾宗永 丁维俊 +5 位作者 杨跃敏 罗明澍 粱俊书 谢荣凯 戴应贵 宋志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10,201-210,共9页
我们利用标志重捕、夹捕解剖和笼养等三种方法于1989年1月至1995年6月对川西平原的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个体大小、生长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种群密度最高11.3只/ha,最低0.7只/ha,平均3.6只/ha,并显示出... 我们利用标志重捕、夹捕解剖和笼养等三种方法于1989年1月至1995年6月对川西平原的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个体大小、生长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种群密度最高11.3只/ha,最低0.7只/ha,平均3.6只/ha,并显示出与农作物相同的季节变动特征。雌雄性比由幼年组和亚成体组约1:1到成体组1:0.78到老年组1:0.53。雌雄个体的平均质量分别为136g和114g,两性的个体质量和后足长有明显差异,体长和耳长差异不明显。饲养的幼体及亚成体个体质量和尾长均持续增长,并可分别用Logistic和对数方程较好地拟合。生物量则显示出比种群密度和个体质量更稳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大小 生长 种群密度 大足鼠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的能量分配方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宗永 罗明澍 +2 位作者 杨跃敏 宋志明 赵佐成 《四川动物》 CSCD 1995年第4期157-162,共6页
本文对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7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能量和分配比例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比较了群落能量在17个物种种群中分配方式的动态和季节性。结果表明,虽然各物种种群的能量分配随环境的变... 本文对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7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能量和分配比例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比较了群落能量在17个物种种群中分配方式的动态和季节性。结果表明,虽然各物种种群的能量分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分配比例却保持相对稳定,且98%以上的能量是以协调的方式在群落内的各物种间进行分配的。协调的能量分配方式则使恶劣多变的荒漠生境中的啮齿动物群落的能量动态保持着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群落 Chihuahuan荒漠 能量分配
下载PDF
川西平原大足鼠的种群生态学Ⅱ.存活和运动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宗永 丁维俊 +4 位作者 罗明澍 杨跃敏 宋志明 梁俊书 谢荣凯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8-284,278-284,共7页
本文用6年半的标志重捕资料、夹捕解剖和人工饲养资料说明了川西平原大足鼠的存活和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大多数个体首末两次被捕的时间间隔小于4个月;雄雌寿命分别为12和15个月,雄性长于雌性。有90%的成体在其活动中心运动... 本文用6年半的标志重捕资料、夹捕解剖和人工饲养资料说明了川西平原大足鼠的存活和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大多数个体首末两次被捕的时间间隔小于4个月;雄雌寿命分别为12和15个月,雄性长于雌性。有90%的成体在其活动中心运动,平均运动距离雄雌分别是39m和35m;有10%的成体发生扩散,离开它们的活动中心,平均扩散距离雄性和雌性分别为115m和140m。我们所获得的关于大足鼠生活史的长期资料,说明它为了适应多变的农田环境条件,进化形成了成年个体有明显的扩散和寿命较短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鼠 生活史 存活 运动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Ⅰ.年间变动和趋势 被引量:15
9
作者 曾宗永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34,共11页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生态学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生态时间...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生态学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生态时间序列的年间变动和趋势讨论了该群落的动态。结果是:1)各年间6个生态学变量均随物理环境而变化,个体数和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均匀性保持相对稳定;2)群落中17个物种从未同时出现过。物种数的变化范围是3到13个;3)物种数、个体数和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研究期间呈增加的趋势,生物量和均匀性不存在趋势;4)两个优势种(D.merriami和D.spectabilis)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在群落单位面积个体数和生物量年间时间序列中的比例保持稳定。可以用能量在群落中不同物种间的垄断性分配模式对上述动态特征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啮齿动物 群落动态 年间变动
下载PDF
川西平原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试验操作: 去除优势种(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宗永 罗明澍 +5 位作者 杨跃敏 梁俊书 邓小忠 谢荣凯 丁维俊 宋志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9-196,共8页
1993~1995年我们在川西平原面积为2hm2的试验样地进行了试验,内容是去除啮齿动物优势种大足鼠(Ratusnitidus),同时在相同生境中设置了1.5hm2的对照样地。试验估计了优势物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啮... 1993~1995年我们在川西平原面积为2hm2的试验样地进行了试验,内容是去除啮齿动物优势种大足鼠(Ratusnitidus),同时在相同生境中设置了1.5hm2的对照样地。试验估计了优势物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啮齿动物种群。用捕鼠笼活捕进行监测后试验样地和对照样地间差异的成对数据t检验显示,移除大足鼠后:(1)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种群密度、社鼠的生物量在某一年或整个研究期增加;(2)1995年及整个研究期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3)结合密度、生物量和物种均匀性无明显改变。这些结果说明,优势种的存在对农田啮齿群落物种数和组织有重要作用,它与其它种群围绕资源的竞争限制了群落的物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农田 种群 啮齿动物 群落
下载PDF
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曾宗永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9-31,共3页
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的 ,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 ,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 ,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续特征。生态旅游必须要在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的... 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的 ,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 ,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 ,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续特征。生态旅游必须要在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的同时 ,考虑这些资源的保护以做到可持续利用 ,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非持续特征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旗尾更格卢鼠(DIPODOMYS SPECTABILIS)的种群生态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宗永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7-98,共12页
本文提供了1978—198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Chihuahuan荒漠旗尾更格卢鼠(Dipodomys spectabilis)种群的密度、体重、繁殖、扩散和寿命的标志重捕资料。较长的寿命、较重的体重、低繁殖力和喜巢行为标志着它的灵活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使该鼠... 本文提供了1978—198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Chihuahuan荒漠旗尾更格卢鼠(Dipodomys spectabilis)种群的密度、体重、繁殖、扩散和寿命的标志重捕资料。较长的寿命、较重的体重、低繁殖力和喜巢行为标志着它的灵活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使该鼠的种群密度适应荒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文还比较了与旗尾更格卢鼠共同生活于同一地区的同属物种麦利阿姆更格卢鼠(Merriam's kangaroo rat, Dipodomys merriami)的生活史性状的差异,这些差异使这两个同属物种能利用不同资源或以不同方式利用相同资源,从而保证了它们的共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尾更格卢鼠 种群 生态学 荒漠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Ⅲ.变量的频次分布和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宗永 杨跃敏 +1 位作者 宋志明 罗明澍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9-297,289-297,共9页
本文用x ̄2方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析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6个生态学变量的频次分布,并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拟合了这些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均匀性和生物量均匀性... 本文用x ̄2方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析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6个生态学变量的频次分布,并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拟合了这些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均匀性和生物量均匀性服从正态分布;2)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的频次为向右偏斜的分布,无法用常见的理论分布来近似表示;3)单移动平均和双移动平均分别较好地描述了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性;4)其余4个变量可用单指数平滑来较好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频次分布 啮齿动物群落 预测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 IV.群落变量的模拟(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宗永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891,1544kg/hm2,158和073。真实群落4个变量的所有值均在模拟群落变量的95%置信区间内。模拟群落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有相同的年间变动规律。物种数和生物量有相同的季节变动规律。当零假设为这些变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时,X2检验及偏度和峭度说明,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物种数有962个样本,生物量有109个样本,物种多样性有5529个样本,均匀性有6654个样本服从正态分布,即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一个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结果说明,当样本含量较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 齿啮动物 生物量 群落动态 物种数 分布
下载PDF
放牧对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王鸿加 孙治宇 曾宗永 刘世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8-294,共7页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周边村民的牲畜基本上都在保护区内放养。为研究放牧和大熊猫对竹类的利用及放牧强度与竹类的关系 ,利用Forageratio选择指数 ,Pearson相关分析和联列表独立性检验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大熊猫活动区海拔...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周边村民的牲畜基本上都在保护区内放养。为研究放牧和大熊猫对竹类的利用及放牧强度与竹类的关系 ,利用Forageratio选择指数 ,Pearson相关分析和联列表独立性检验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大熊猫活动区海拔为 2 870~ 390 0m ,并喜欢选择竹类盖度为 5 0 %~ 10 0 % ,竹类高度 2~ 3m ,竹类生长状况好的竹林。而放牧海拔为 2 70 0~ 4 0 0 0m ,放牧对竹类的盖度、高度、生长状况没有选择性 ,为随机利用。放牧海拔与大熊猫活动海拔无显著相关。大熊猫在放牧生境活动的频率较低 ;放牧生境中竹类的成竹平均密度和竹子平均密度都低于大熊猫活动生境 ,枯死竹比例高于大熊猫活动生境。放牧强度与竹类的有、无和竹类盖度是相关联的 ,大熊猫出现与否也与放牧活动相关联 (在 95 %的置信度 ,P <0 0 5 )。放牧强度强的生境没有大熊猫活动 ,竹子的盖度也较低。由于放牧活动对竹类的生长和盖度造成影响 ,从而影响大熊猫对放牧生境的利用 ,在保护区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放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生存环境 放牧强度
下载PDF
小相岭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38
16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王鸿加 孙治宇 曾宗永 刘世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53-2259,共7页
利用 Forage Ratio指数对小相岭山系大熊猫与放牧牲畜的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涉及 1 1种生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大熊猫喜欢选择在山体的脊部和中部的凸坡 ,坡向南坡 ,喜欢选择 0~ 2 4 %的灌木盖度 ,喜欢竹子盖度大于 5 0 %... 利用 Forage Ratio指数对小相岭山系大熊猫与放牧牲畜的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涉及 1 1种生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大熊猫喜欢选择在山体的脊部和中部的凸坡 ,坡向南坡 ,喜欢选择 0~ 2 4 %的灌木盖度 ,喜欢竹子盖度大于 5 0 %的原始针叶林 ,对坡度、乔木高度、乔木郁闭度、灌木高度不存在选择性 ,都为随机利用。放牧牲畜喜欢选择利用复合坡、山体的下部、坡度小于 2 0°的山坡 ;喜欢利用的生境类型是草坡和灌丛 ;选择的森林起源是次生林 ;所利用生境的乔木高度为 5~ 9m,对坡向、乔木郁闭度、灌木高度、灌木盖度、竹子盖度都随机利用。放牧家畜与大熊猫在对生境因子的利用上有许多共同点 ,对许多因子类型大多都是随机利用 ,因而 ,在对一些生境因子的利用上 ,放牧对大熊猫的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 ,它们在生境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在对植被类型和森林起源的选择上差异较大 ,只要合理的规划和控制放牧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放牧 生境选择 小相岭
下载PDF
九寨沟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28
17
作者 蓝振江 蔡红霞 +3 位作者 曾涛 王硕果 郭海燕 曾宗永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9-306,共8页
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以及生物量在九寨沟的空间分布格局 ,并用群落的总生物量量度不同群落在九寨沟陆生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在野外实地调查中 ,采取皆伐法测定了乔木群落林下层以及灌丛和草甸群落的地上部... 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以及生物量在九寨沟的空间分布格局 ,并用群落的总生物量量度不同群落在九寨沟陆生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在野外实地调查中 ,采取皆伐法测定了乔木群落林下层以及灌丛和草甸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 ;对样方中乔木的胸径、树高进行了测量 ,利用经验公式估算乔木层的生物量 .研究结果表明 ,所有群落中生物量最大的为亚高山暗针叶林 ,平均为 380thm-2 左右 ,总生物量亦占了整个九寨沟生物量总量的 90 %以上 ,为九寨沟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群落 ;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生物量最小 ,平均为 1thm-2以下 .整个九寨沟的总生物量约为 8.3× 10 6t,平均生产力大于 5 .89thm-2 a-1.垂直分布上 ,生物量一般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在halt=30 0 0m以上达到最大值 ,之后则随海拔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这种分布格局与土壤、气候、人类干扰等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九寨沟几乎所有类型的群落的平均生物量都要高于全国同类群落的平均水平 .图 3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植物群落 空间分布 相对重要性 九寨沟
下载PDF
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生境利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冉江洪 曾宗永 +3 位作者 王昊 刘少英 王鸿加 刘世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4,共7页
在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中调查了 12种生态因子的 5 8种生境类型 ,利用Forageratio指数对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原始林 2 0 82个样方中发现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4 31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 在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中调查了 12种生态因子的 5 8种生境类型 ,利用Forageratio指数对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原始林 2 0 82个样方中发现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4 31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数的 2 0 7% ;在 15 82个次生林样方中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15 2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数的 9 6 % .研究结果表明 :①原始林中大熊猫回避大于坡度 4 0°的生境类型 ,而在次生林生境中对坡度没有表现明显的偏好 .②坡向和乔木郁闭度对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没有明显影响 .③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大熊猫都偏好针阔混交林 ,但在次生林中还把选择范围扩大到针叶林和阔叶林 .④原始林中大熊猫偏好乔木胸径 30~ 5 0cm的生境 ,次生林中降至 2 0cm以上 .⑤大熊猫在原始林中回避竹类植物盖度低于 5 0 %的生境 ,在次生林则随机选择这类生境 .⑥大熊猫明显偏好原始林 .在全部 12个生态因子中 ,大熊猫对 11个因子的选择发生了改变 ,改变程度各不相同 .大熊猫在原始林中要回避的 9个生境类型 ,在次生林中变得随机选择 ;在原始林中随机选择的 6个生境类型 ,在次生林中变得偏好 .上述结果说明 ,对于原始林中回避或随机选择的生境特征 ,次生林中的大熊猫变成随机选择或偏好 .因此 ,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原始林 次生林 生境选择 竹类植物
下载PDF
小相岭大熊栖息地干扰调查 被引量:22
19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王鸿加 曾宗永 孙治宇 刘世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7-281,共5页
强烈的人类干扰是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本文于2001年6~7月对四川省小相岭大熊猫栖息地内竹子开花、火灾、滑坡3种自然干扰类型和采伐、放牧、采药、公路、偷猎、割竹采笋、耕作、开矿和旅游9种人类干扰类型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878个... 强烈的人类干扰是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本文于2001年6~7月对四川省小相岭大熊猫栖息地内竹子开花、火灾、滑坡3种自然干扰类型和采伐、放牧、采药、公路、偷猎、割竹采笋、耕作、开矿和旅游9种人类干扰类型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878个,干扰发生在海拔1800~4000m。结果表明:自然干扰都不严重,干扰比例最高的竹子开花,也仅占1 14%。采伐、放牧、采药和公路是主要人类干扰类型,分别占调查总样方的34 9%,26 3%,5 1%和4 2%。干扰最严重的地段是海拔3000~3499m,采伐样方的49 67%,放牧样方的47 19%,采药样方的31 11%均发生在该段,同时有48 89%的大熊猫活动痕迹样方也在该海拔。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采伐已不再是主要干扰,而放牧、采药和偷猎等活动在短时间内仍不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地 干扰 人类 小相岭
下载PDF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数量及分布 被引量:17
20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曾宗永 邵开清 林强 张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19970724~19970817对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黑颈鹤269只.通过平均密度法估算整个保护区有407只,其主要分布在伏流宽谷沼泽和湖泊洼地沼泽,其最适生境是湿润及水体沼泽区,偶见于草坡.... 通过19970724~19970817对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黑颈鹤269只.通过平均密度法估算整个保护区有407只,其主要分布在伏流宽谷沼泽和湖泊洼地沼泽,其最适生境是湿润及水体沼泽区,偶见于草坡.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人为活动的干扰,黑颈鹤的栖息繁殖环境及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受到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种群数量 分布生境 保护建议 若尔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