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波循经取穴联合中药熏蒸功能锻炼治疗足底筋膜炎临床观察
1
作者 费慧 楼宇梁 曾林如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观察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 目的观察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及治愈率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疼痛、功能、活动度3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基础上,使用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足底筋膜炎能更加有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足功能,其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疗效确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体外冲击波 中药熏蒸 循经取穴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足舟骨坏死合并假性足外翻1例
2
作者 庄新凯 曾林如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57,共1页
患者,女,42岁,因左足行走痛2年、加重半年于2014年11月11日至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就诊。入院查体:左足足弓塌陷,平足外观,左后足视诊假性外翻,触诊为内翻,中足部广泛压痛。疼痛VAS评分4分,AOFAS评分60分。足舟骨坏死(Müller-Weiss病... 患者,女,42岁,因左足行走痛2年、加重半年于2014年11月11日至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就诊。入院查体:左足足弓塌陷,平足外观,左后足视诊假性外翻,触诊为内翻,中足部广泛压痛。疼痛VAS评分4分,AOFAS评分60分。足舟骨坏死(Müller-Weiss病)诊断依据:①左足背疼痛、肿胀2年,加重半年;②无外伤史,且有右足Müller-Weiss病病史;③X线检查明确提示左足舟骨外侧破坏。患者左足距下关节与跟骰关节完好,为减少供区并发症,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左足单纯距舟关节融合术。足背近端沿踝前轴线做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剥离牵开足背动、静脉束,暴露足舟骨、距骨头颈部,见距舟关节周围骨赘增生,关节间隙减小,距骨头关节面向外侧偏移。用牵开器牵开距舟关节,剥除距骨、舟骨关节面软骨,松解距下关节软组织,将距舟关节彻底打开。将舟骨推向外侧使外移的距舟关节匹配到距骨踝关节轴线上,用1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下反复调整后足力线。将软骨下骨用克氏针钻孔,内侧舟骨结节处经小切口钻孔,开孔至距骨内,用1枚4.5 mm全螺纹钉固定。再于切口内自舟骨背中线及外侧背分别钻孔并拧入2枚4.5 mm全螺纹钉固定距舟关节,C臂机透视见距舟力线良好,将伴万古霉素粉剂的松质骨填入距舟关节空隙内植骨。拔除临时固定的克氏针,逐层缝合切口。术后1月余,骨融合良好,患者负重活动无疼痛等不适,AOFAS评分82分,足弓稍许恢复,中足突出消失,假性足外翻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舟骨坏死 单纯距舟融合 假性足外翻
下载PDF
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黄忠名 岳振双 徐灿达 辛大伟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9期778-780,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热压伤5例,机器挤压伤8例,鞭炮炸伤3例...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热压伤5例,机器挤压伤8例,鞭炮炸伤3例。缺损面积:1.3 cm×2.3 cm^2.6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1.5 cm×2.5 cm^2.8 cm×5.2 cm。观察皮瓣外形及两点分辨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供受区没有并发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前臂供区直接缝合11例,游离植皮5例。所有病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6~9 mm。供区外形较好,无明显功能障碍,伴轻度瘢痕形成。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带感觉神经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软组织损伤 手损伤
下载PDF
三步序贯法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或肌腱外露创面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伟斌 王利祥 +3 位作者 吴国明 许良 申丰 曾林如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8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VSD技术、皮耐克覆盖、自体皮移植三步序贯法治疗拒绝皮瓣修复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三步序贯法治疗18例四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或肌腱外露创...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VSD技术、皮耐克覆盖、自体皮移植三步序贯法治疗拒绝皮瓣修复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三步序贯法治疗18例四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或肌腱外露创面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3~72岁,平均3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5.0 h,平均2.5 h。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4.2 cm×3.1 cm^7.4 cm×5.2 cm。评估创面恢复情况及取皮创口恢复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6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创面深部骨肌腱组织被有效覆盖,人工真皮成活,愈合创面质地韧、外形可;创面移植皮片成活,未见明显瘢痕组织生成,外观平整,皮肤颜色略深于正常皮肤,整体效果满意。结论:采用三步序贯法治疗拒绝皮瓣修复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或肌腱外露创面疗效良好,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及创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四肢 引流术 皮肤移植
下载PDF
不同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5
作者 杜伟斌 王利祥 +4 位作者 申丰 曾林如 吴档 吴国明 许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3例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患者,男24例,女9例;年龄21~52(36.42±5.70)岁;软组织缺损面积:1.3 cm...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3例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患者,男24例,女9例;年龄21~52(36.42±5.70)岁;软组织缺损面积:1.3 cm×1.8 cm~2.3 cm×4.2 cm。根据损伤程度、性质和患者意愿,其中15例(15指)行逆行掌背动脉穿支筋膜皮瓣,9例(10指)行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9例(9指)行游离第2趾末节趾骨复合皮瓣。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Dargan功能标准评定手指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供区和受区未发生深部感染情况,其中1例供区出现植皮部分坏死,1例供区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创面积极换药后愈合。3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6(8.34±1.28)个月。修复手指两点分辨觉为8~12(8.84±0.43) mm,患指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供区未见明显并发症。手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18例,良14,中1例。结论:3种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均可获得良好疗效。逆行掌背动脉穿支筋膜皮瓣无须吻合血管,操作安全、简单,成活率高。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可同期切取其他多个穿支皮瓣分别修复缺损创面,瘢痕小且隐蔽。游离第2趾末节趾骨复合皮瓣能最大限度修复手指形态、功能,供区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指骨
下载PDF
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岳振双 辛大伟 胡中青 徐灿达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21例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0~75岁,平均45.6岁;左足13例,右足8例;交通伤5例,碾压伤6例,重物压伤10例。跖跗关节损... 目的:探讨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21例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0~75岁,平均45.6岁;左足13例,右足8例;交通伤5例,碾压伤6例,重物压伤10例。跖跗关节损伤根据Myerson分型:B2型5例,C1型9例,C2型7例。软组织损伤按照Gustilo分型:ⅡB型5例,ⅢA型10例,ⅢB型6例。采用分期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其并发症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1~40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3周。未并发深部感染、骨不连及骨髓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AOFAS中足评分为83.0±14.9;优9例,良8例,中2例,差2例。2例患者因并发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再次行跖跗关节融合术。结论:对于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的治疗,急诊合理清创,全面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正确把握内固定的手术指征及时机,可以降低深部感染及骨髓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跖跗关节 分期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远端内固定方法的个体化选择 被引量:7
7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辛大伟 岳振双 胡中青 徐灿达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远端内固定方法的个体化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踝关节骨折病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62~81岁,平均69.2岁。根据Danis-Weber分型:Weber A型19例... 目的:探讨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远端内固定方法的个体化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踝关节骨折病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62~81岁,平均69.2岁。根据Danis-Weber分型:Weber A型19例;Weber B型31例,Weber C型18例。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22例,旋前外旋型18例,旋后内收型19例,旋前外展型9例。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和个体化差异对腓骨远端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术后临床检查、影像学指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手术疗效评价。结果:本组Herbert螺钉固定12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7例,1/3管型钢板固定5例,重建钢板固定6例,腓骨远端解剖复合钢板固定17例,腓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2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7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未出现骨不愈合、踝关节不稳、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为2.7~4.0个月,平均3.2个月。不同内固定组患者AOFAS评分、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活动度背伸为6°~18°,平均15°;跖屈26°~47°,平均37°。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88.4±4.3,其中优34例,良30例,可4例。结论:在老年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内固定腓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踝关节 腓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β-蜕皮甾酮对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汤样华 辛大伟 +2 位作者 李国松 岳振双 曾林如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β-蜕皮甾酮(β-Ecd)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泼尼松龙(Pred)组、Pred+β-Ecd(5 mg/kg)组、Pred+β-Ecd(10 mg/kg)组、Pred+阿仑膦酸(ALN)... 目的:观察β-蜕皮甾酮(β-Ecd)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泼尼松龙(Pred)组、Pred+β-Ecd(5 mg/kg)组、Pred+β-Ecd(10 mg/kg)组、Pred+阿仑膦酸(ALN)(3 mg/kg)组,每组6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钙、磷浓度、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应用Micro-CT测定各组大鼠第5 腰椎骨结构和BMD。结果: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red组血清钙、磷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LP活性和TRAP活性升高。与Pred组比,Pred+ALN组和Pred+β-Ecd(10 mg/kg)组血清钙、磷水平降低,血清ALP活性和TRAP活性降低。而Pred+β-Ecd(5 mg/kg)组血清ALP活性和TRAP水平降低,而对钙、磷水平无明显影响。骨结构和BMD 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Pred处理的大鼠中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骨丢失。在Pred组中第5腰椎的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icro-CT评估显示Pred组骨表面积和组织体积的比值(BS/TV)较对照组降低。三维模型分析显示,Pred组骨小梁数量(Tb.N)、骨体积分数(BV/T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增加,但骨小梁厚度(Tb.Th)和结构模型指数(SMI)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Pred组比,Pred+ALN组和Pred+β-Ecd(10 mg/kg)组BMD、BS/TV、BV/TV和Tb.N水平显著增加,而Tb.Sp和SMI降低。与Pred组相比,Pred+β-Ecd(5 mg/kg)组中BMD、BS/TV、BV/TV和Tb.N水平显著增高,而Tb.Th和Tb.Sp水平降低。结论:β-Ecd可能通过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蜕皮甾酮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大鼠 骨代谢
下载PDF
微型骨锚钉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撕脱伤 被引量:12
9
作者 汤样华 李浩阳 +3 位作者 曾林如 岳振双 徐灿达 任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微型骨锚钉技术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8.3个月,按Saetta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周、6周手指关节肿胀消退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线结排斥反应及关节不稳。未见锚钉松动、脱落。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在缓解术后关节肿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钉 中药 外洗疗法 侧副韧带 指损伤
下载PDF
分期手术应用带抗生素的人工骨植骨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曾林如 汤样华 +2 位作者 徐灿达 岳振双 张治金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及应用负载万古霉素的人工骨植骨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3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3~66岁,平均35.2岁;均为急诊入院患者。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例...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及应用负载万古霉素的人工骨植骨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3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3~66岁,平均35.2岁;均为急诊入院患者。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例,Ⅲ型7例,Ⅳ型4例。软组织损伤Gustilo-Anderson分型:Ⅱ型8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ⅢC型l例。I期清创缝合或VSD术、延期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含抗生素人工骨植骨术。术后根据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一后足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患者开放性伤口经创口换药修复等方法均顺利愈合,跟骨外侧切口期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6.2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一后足功能评分为(80.0±7.4)(55~95分)。结论:对于开放性跟骨骨折,通过合理·临床评估,分期手术,应用带抗生素的人工骨植骨能够降低术后的创口感染发生率以及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移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 被引量:10
11
作者 岳振双 汤样华 +3 位作者 胡中青 郑文杰 熊振飞 曾林如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760-762,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共纳入78例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弹力绷带缠绕足背至踝上后支具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3周... 目的:观察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共纳入78例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弹力绷带缠绕足背至踝上后支具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从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和功能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2周VAS评分为(3.21±0.40分、2.38±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9±0.47分、4.02±0.15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3、4周踝关节肿胀程度[(1.30±0.22)cm、(0.75±0.20)cm、(0.35±0.10)cm]明显低于对照组[(2.41±0.19)cm、(1.88±0.26)cm、(1.65±0.18)cm],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4周,治疗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具有经济实惠,副作用较少等优点,但观察时间尚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1号方 熏洗疗法 急性踝关节扭伤
下载PDF
手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17
12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岳振双 辛大伟 胡中青 徐灿达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8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后外侧及内侧切口入路,根据骨折块大小和形态选择固定方法。结果 3例失访;35例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35例患者骨... 目的探讨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8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后外侧及内侧切口入路,根据骨折块大小和形态选择固定方法。结果 3例失访;35例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35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7.6分±11.2分,其中优14例,良20例,可1例。踝关节活动度:背伸8°-18°,跖屈28°-47°。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必须根据骨折块形态及移位方向合理选择切口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Ⅳ度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内固定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曾林如 汤样华 +2 位作者 徐灿达 岳振双 辛大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7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及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7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及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7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6.2个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85.6±9.5)分,其中优11例,良13例,可3例,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踝关节不稳。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应根据骨折块形态、移位程度及软组织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下载PDF
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2 位作者 岳振双 徐灿达 辛大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急诊就诊的68例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绑带均匀包扎,石膏或支具制动;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手法结... 目的:观察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急诊就诊的68例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绑带均匀包扎,石膏或支具制动;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石膏或支具制动;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标准及踝关节肿胀评价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第3、7、14、21 d肿胀程度(双侧踝关节周径之差)为(25.1±1.5)mm、(18.2±0.7)mm、(13.6±1.3)mm、(7.2±2.9)mm;对照组为(27.9±2.2)mm、(23.5±1.3)mm、(20.2±1.2)mm、(16.7±1.1)mm。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治疗组优23例,良8例,可3例;对照组优10例,良9,可12例,差3例,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疗效优于单纯制动治疗,在缓解关节肿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整复手法 中药外敷 儿童 踝关节扭伤
下载PDF
益肾除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滑膜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NF-γ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汤样华 杨振杰 +4 位作者 莫亚峰 任国华 侯桥 辛大伟 曾林如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5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除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滑膜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NF-γ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类风湿关节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益肾除痹方低剂量组、益肾除痹方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另取6只大鼠为... 目的观察益肾除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滑膜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NF-γ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类风湿关节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益肾除痹方低剂量组、益肾除痹方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另取6只大鼠为空白组(正常组)。药物连续干预4周,于第2、4周,取大鼠血清及进行关节滑膜细胞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关节滑膜细胞中TNF-α、IL-1β、INF-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中的TNF-α、IL-1β、IFN-γ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益肾除痹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中的TNF-α、IL-1β、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益肾除痹方低剂量组中除第2周所取血清中的TNF-α、IFN-γ和滑膜细胞中的TNF-α、IL-1β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除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与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FN-γ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除痹方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因子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异位骨化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林如 罗淦 +6 位作者 朱芳兵 王建岳 侯桥 岳振双 严世贵 全仁夫 章英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异位骨化是指在非骨骼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或其他软组织)中出现病理性骨组织形成。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是由骨骼肌肉创伤、骨关节术后或者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临床表现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多发生于髋、膝和肘关节周... 异位骨化是指在非骨骼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或其他软组织)中出现病理性骨组织形成。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是由骨骼肌肉创伤、骨关节术后或者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临床表现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多发生于髋、膝和肘关节周围。目前对异位骨化预防主要包括药物、放疗、分子生物学机制干预和中医药相关手段。其中药物及放疗是预防异位骨化较为肯定有效的方法。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机制干预预防异位骨化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热点,且基本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而关于异位骨化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及手术等多种方法,其中手术是被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关于手术时间和术式的选择尚存在一定争议和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预防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熊振飞 李永福 +4 位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岳振双 胡中青 郑文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4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克氏针及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共46例,接受克氏针内固定27例为克氏针固定组,接受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 目的:评价采用克氏针及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共46例,接受克氏针内固定27例为克氏针固定组,接受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19例为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组。术后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指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9.5个月,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固定组(7.0±1.3)周,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组(6.9±1.2)周,均未发生关节不稳,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关节功能: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组优11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9.5%。克氏针固定组优10例,良8例,中9例,优良率66.7%。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组手指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组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克氏针固定组中1例患者出现骨折复位丢失。结论:手指关节内骨折治疗采用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疗效优于单纯克氏针固定,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架 指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β-蜕皮甾酮抑制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退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汤样华 徐灿达 +5 位作者 岳振双 熊振飞 李国松 辛大伟 曾林如 黄忠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β-蜕皮甾酮(β-Ecd)抑制IL-1β诱导关节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进行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制备空白血清、β-Ecd含药血清。取对数生长期第三代软骨细胞按1×105接种于两块96孔酶标板中,分为4组,A组:正常软... 目的:探讨β-蜕皮甾酮(β-Ecd)抑制IL-1β诱导关节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进行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制备空白血清、β-Ecd含药血清。取对数生长期第三代软骨细胞按1×105接种于两块96孔酶标板中,分为4组,A组: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B组:正常软骨细胞+20%β-Ecd含药血清;C组: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D组: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β-Ecd含药血清。4组同一时间培养,并相同时间对C组和D组的正常软骨细胞加入10μg/L的IL-1β进行诱导退变,诱导时间为48 h。RT-PCR计数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细胞中胶原(I、II、X型)和软骨细胞外基质中金属蛋白酶(MMP-13、MMP-9)的表达。结果:关节软骨细胞中胶原表达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C组I型胶原mRNA表达升高(P<0.05),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C组比较,D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A组比较,C组X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中金属蛋白酶表达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C组MMP-9、MMP-1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C组比较,D组MMP-9、MMP-1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β-Ecd可能通过影响膝关节软骨细胞胶原和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而延缓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β-蜕皮甾酮 血清药理学 骨性关节炎 软骨 Β-CATENIN信号通路 胶原 金属蛋白酶 体外实验
下载PDF
跟骨后结节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岳振双 胡中青 辛大伟 徐灿达 《中医正骨》 2016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跟骨后结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40~72岁,中位数56岁。原始骨折均为闭合性跟骨后结节骨折患者,其中跟腱止点撕脱性骨折2例、鸟嘴样骨...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跟骨后结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40~72岁,中位数56岁。原始骨折均为闭合性跟骨后结节骨折患者,其中跟腱止点撕脱性骨折2例、鸟嘴样骨折未累及距下关节面3例、骨折块较大累及距下关节面2例。均于伤后3 h至7 d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锚钉固定2例、锚钉结合拉力螺钉固定1例、拉力螺钉固定3例、螺钉结合钢板固定1例。对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负重功能锻炼时间及术后随访复查各个时间段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例患者主要表现为锚钉脱出、螺钉松动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和骨质吸收。螺钉置入方向错误2例,螺钉置入深度不够1例,锚钉植入方向错误1例,内固定选择错误2例,过早下地负重活动1例。结论: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医生对内固定选择正确与否、对手术操作技巧掌握是否全面以及患者术后依从性的好坏。只有完善的术前评价、正确的内固定方式和定期严格的术后随访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足损伤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下载PDF
中药熏洗用于手屈指肌腱Ⅱ区修复后功能恢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曾林如 王利祥 +5 位作者 宋云峰 汤寅初 汪宇驰 郑文杰 马宁 邵渭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熏洗方在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的118例随机分中药熏洗组76例和无熏洗(对照组)42例,均于肌腱修复术后3周得到手指功能恢复,两组其他治疗方法均相...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熏洗方在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的118例随机分中药熏洗组76例和无熏洗(对照组)42例,均于肌腱修复术后3周得到手指功能恢复,两组其他治疗方法均相同.测量手指活动改善情况以评定疗效.结果:118例均得到临床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3.1个月.中药熏洗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较好,肌腱粘连12例,粘连率15%;对照组肌腱粘连15例,粘连率3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药熏洗可迅速消除手指肿胀,缓解手指疼痛,改善手指功能,降低肌腱粘连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屈指肌腱Ⅱ区 肌腱断裂修复 肌腱粘连 中药熏洗 手指屈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