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图谱和预后影响
1
作者 朱元增 张秀磊 +4 位作者 王剑南 张倩 杨志煜 鲁迪 孙培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2-538,共7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作用及关键的LR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深入理解ESCC的预后机制。方法基于TCGA-ESCC数据集,通过对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作用及关键的LR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深入理解ESCC的预后机制。方法基于TCGA-ESCC数据集,通过对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数据的分析,研究了ESCC样本中的关键基因表达和细胞类型相互作用。研究基于16种LR的表达,将79个ESCC样本分为两组,并通过Lasso分析识别出关键基因。进一步,本研究通过分析GSE154763数据集,揭示了ESCC的细胞类型和相互作用。结果通过Lasso分析,识别出IL1A、LAMA3、TMEM45A和IGF2BP2四个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对ESCC生存有显著影响,并据此构建了有效的预后模型。通过进一步分析GSE154763数据集,鉴定出19个簇和10种细胞类型,发现4种细胞群体在ESCC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单细胞RNA和TCGA-ESCC数据,揭示了ESCC中关键的LR和细胞亚群。我们构建的基于四个基因的预后模型显示出优异的预测能力,为ES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配体 受体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通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被引量:40
2
作者 朱元增 孙培春 +6 位作者 吴刚 聂洁伟 张建成 闫文峰 李帅超 范金阳 李少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97-4698,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D2根治术的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肛门排气...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D2根治术的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17.62±51.52)min〕相对于对照组〔(173.59±43.85)min〕明显要长,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数18.62±5.61,观察组为17.53±4.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观察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w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3.72±13.28,观察组为81.49±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肿瘤近端切縁和远端切縁长度分别为(4.54±1.22)cm、(4.31±1.12)cm,观察组分别为(5.36±2.31)cm、(3.83±1.0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可达到胃癌D2根治术的目的,安全可靠,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可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D2根治术 远端进展期胃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癌外科治疗原则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元增 吴刚 +3 位作者 张建成 韩明洋 闫文锋 张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第6期538-540,共3页
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胸腹腔淋巴结转移。80%以上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预后差,5 a生存率低于30%。本文着重从手术入路、胃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腹腔镜手术的适... 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胸腹腔淋巴结转移。80%以上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预后差,5 a生存率低于30%。本文着重从手术入路、胃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是否保留脾脏5个方面,探讨该病外科治疗中存在的争议和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的规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癌 外科治疗 原则 问题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手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刚 闫文锋 +2 位作者 张建成 朱元增 孙培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手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210例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120例,手助腹腔镜手术9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手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210例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120例,手助腹腔镜手术9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随访。结果腹腔镜辅助组与手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21.0±2.1)min vs.(122.0±2.8)min]、术中出血量[(45.0±1.4)ml vs.(46.0±1.6)ml]、淋巴结清扫个数[(17.2±5.6)个vs.(16.8±6.6)个]、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2.0±5.6)h vs.(55.0±8.1)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8/120)vs.7.8%(7/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与手助腹腔镜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同样有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辅助 手助腹腔镜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激活Thy-1调控胃癌细胞发生间质转化及迁移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修乘波 吴刚 +2 位作者 孙培春 朱元增 银平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调控胃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迁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培养胃癌细胞系(SNU-1和MKN45)和原代成纤维细胞,分离和鉴定原代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内胸腺细胞分化抗...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调控胃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迁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培养胃癌细胞系(SNU-1和MKN45)和原代成纤维细胞,分离和鉴定原代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内胸腺细胞分化抗原(Thy-1)的表达情况;并且建立胃癌细胞和CAFs共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胃癌细胞组、共培养体系组(空白对照组)、共培养体系+同型Ig G抗体组(阴性对照组)、共培养体系+抗Thy-1抗体组。Transwell实验检测Thy-1对共培养体系中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hy-1对共培养体系胃癌细胞株的上皮(E-cad)及间质(N-cad和ZEB2)表型标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CAFs,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并无明显差异,均出现纺锤形态,发现CAF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配对NFs细胞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提示分离出的CAFs可以作为后续相关实验研究;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提示,CAFs中Thy-1的mRNA和蛋白质高表达,这与配对的NFs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Thy-1在胃癌细胞系中低表达;CAFs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后,与胃癌细胞组相比,胃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且E-cad的表达显著降低,N-cad和ZEB2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共培养体系中CAFs预先孵育Thy-1抗体后,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和EMT效应明显减弱。结论:CAFs细胞内过表达的Thy-1增强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EMT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胸腺细胞分化抗原-1 上皮间质转化 胃癌
下载PDF
过量的内脏脂肪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危险因素: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凯强 张伟 +2 位作者 朱元增 吴刚 孙培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水平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9月至202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前切除术并发生术后吻合口漏的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配对病例对照设计,以患者的年龄、肿瘤TNM分期、ASA分级、...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水平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9月至202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前切除术并发生术后吻合口漏的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配对病例对照设计,以患者的年龄、肿瘤TNM分期、ASA分级、直肠癌家族史、糖尿病史为筛选因素选取在同期开展、同组医生实施直肠前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以样本量1∶2的方式进行配对。比较两组在性别、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subcutaneous fat area,V/S)、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有无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共纳入样本153个,其中吻合口漏组样本51个,对照组样本102个。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VFA、V/S、术前新辅助放疗史、术中出血量、肿瘤距肛缘距离及肿瘤直径有关(P<0.05)。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VFA、V/S、术前新辅助放疗史、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及术中出血量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VFA可作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内脏型肥胖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积极干预,合理调控基础疾病及营养状况,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内脏脂肪面积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杨 张淋 +2 位作者 朱元增 吴刚 孙培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8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纳入标准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行快速康复路径的患者60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56例(对照...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纳入标准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行快速康复路径的患者60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56例(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天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CT)、CD4+/CD8+。结果两组患者CRP及PCT均较术前有所增高,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CRP:(17.24±10.16)mg/L,对照组CRP:(25.31±18.20)mg/L;术后第4天观察组CRP:(13.72±4.07)mg/L,对照组:(19.82±7.78)mg/L。术后第1天观察组PCT:(1.57±1.31)ng/m L,对照组PCT:(2.27±1.19)ng/m L;术后第4天观察组PCT:(1.43±1.13)ng/m L,对照组PCT:(1.85±0.96)ng/m L。CD4+/CD8+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CD4+/CD8+:(1.20±0.22),对照组CD4+/CD8+:(1.10±0.16);术后第7天观察组CD4+/CD8+:(1.24±0.19),对照组CD4+/CD8+:(1.13±0.17)。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康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快速康复 炎症 免疫
下载PDF
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近端胃切除术后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彦旭 朱元增 +1 位作者 吴刚 孙培春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111-114,F0003,共5页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高病死率恶性肿瘤,近年全球范围内胃上部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治疗措施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但患者术后往往出现营养代谢障碍。近端胃切除术因能保留部分胃的功能,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态的改善有益,但破...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高病死率恶性肿瘤,近年全球范围内胃上部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治疗措施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但患者术后往往出现营养代谢障碍。近端胃切除术因能保留部分胃的功能,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态的改善有益,但破坏了贲门抗反流屏障,出现严重的反流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食管残胃前壁直接吻合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抗反流效果,适用于残胃较大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管状胃食管吻合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抗反流效果明显,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适用于食管切缘较高患者;食管胃侧壁吻合因对腹段食管及残胃大小的要求限制了临床上的应用,但操作相对简单,抗反流效果好;双肌瓣吻合抗反流效果确切,花费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间置空肠吻合对残胃大小要求不高,抗反流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操作复杂、花费高,存在胃排空障碍可能性,如果患者通过控制术后单次进食量以避免储袋内的食物淤积,空肠储袋间置吻合也是一种有利选择。双通道吻合术后抗反流效果十分确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术式复杂、费用相对较高、术后易出现吻合口漏。除上述常见的抗反流术式外,仍有部分抗反流术式在临床中应用,如管型胃+假穹隆吻合、“长颈鹿”吻合、间置回盲肠代胃吻合、间置胃吻合等,但由于这些术式相关研究及应用病例数较少,其术后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多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近端胃切除术 抗反流 消化道重建术式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修乘波 吴刚 +2 位作者 孙培春 朱元增 银平章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3期495-498,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胃癌患者88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开腹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胃癌患者88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开腹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根治术中出血量和肠胃功能复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24 h的TNF-α、WBC和IL-6测得值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能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术 胃癌 近期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表达情况及对淋巴结转移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元增 孙培春 +3 位作者 吴刚 廖晓南 薛英明 陈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5期433-435,43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6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6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表达情况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60例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表达,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有更高量的表达(P<0.01)。胃癌、癌旁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31/60),18.33%(11/60)(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胃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与胃旁路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元增 张涵 +2 位作者 吴刚 张建成 孙培春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6期20-22,2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与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行...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与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行腹腔镜减肥手术患者48例,按1∶1配比同期收集LSG组病人共24例及LRYGB组病人共24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在院时间,统计术后3、6、9、12个月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及Ca2+、Fe2+、Mg2+、VitB12。结果LSG组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在院时间均小于LRYG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9、12个月BMI、HGB及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G能达到与LRYGB同等的近期减肥疗效,并且具有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腹腔镜胃旁路术 单纯性肥胖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86
12
作者 董峰 牛跃平 +2 位作者 孙培春 吴刚 朱元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远端胃癌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A组49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B组44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道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远端胃癌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A组49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B组44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7,10d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吻合方式比例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7,10d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可靠,创伤小,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辅助 远端胃癌根治术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TGF-β_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东瑞 孙培春 +2 位作者 吴刚 韩斌 朱元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青春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和TGF-β1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肝、肠组织,利用RT-PCR技术测定TNF-αmRNA、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 目的:探讨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青春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和TGF-β1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肝、肠组织,利用RT-PCR技术测定TNF-αmRNA、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中有一定水平表达,失血性休克组中表达水平最高,TGF-β1处理组较失血性休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TGF-β1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通过抑制TNF-α,ICAM-1基因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而发挥对肝、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TGF-β1 TNF-α ICAM-1 大鼠
原文传递
捆绑式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刚 张建成 +2 位作者 韩斌 朱元增 孙培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捆绑式胰胃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行捆绑式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淋巴瘘4例,胃排空障碍9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切口裂开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胰... 目的:观察捆绑式胰胃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行捆绑式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淋巴瘘4例,胃排空障碍9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切口裂开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胰瘘。出院3~6个月67例复查胃镜示胰胃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预防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少英 朱元增 +2 位作者 张建成 吴刚 孙培春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8期121-123,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FST)理念在临床的推广,大量研究证明,在结直肠癌手术中,FTS理念优化围术期处理,并与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优势整合,可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达到更好地保护机体营养及代谢的目的,加快患者... 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FST)理念在临床的推广,大量研究证明,在结直肠癌手术中,FTS理念优化围术期处理,并与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优势整合,可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达到更好地保护机体营养及代谢的目的,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手术 腹腔镜技术 围术期处理 应用 外科技术 应激反应 机体营养
原文传递
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英明 孙培春 +3 位作者 吴刚 朱元增 廖晓南 陈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CD133 mRNA在原发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 目的:观察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CD133 mRNA在原发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45±0.102与0.067±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在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阴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133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原文传递
腹腔镜根治联合术后热灌注并S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帅超 任柯 +4 位作者 朱元增 吴刚 张涵 李少英 孙培春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联合术后热灌注并S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8例进展期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患者术后即刻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4周行SOX化疗,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联合术后热灌注并S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8例进展期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患者术后即刻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4周行SOX化疗,对照组患者术后4周仅采用SOX化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3年复发率分别为4.29%比8.33%、12.86%比18.75%、22.86%比35.4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5.7%比91.66%、88.60%比77.08%、78.57%比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并术后S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热灌注化疗 SOX 进展期胃癌
原文传递
原发性空肠回肠肿瘤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伟 孙培焱 +5 位作者 朱元增 吴刚 张建成 张斌 花亚伟 孙培春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空肠回肠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至2016年经手术治疗的53例空肠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空肠回肠肿瘤中,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居多(26/53),其次为消化道出血(21/5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空肠回肠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至2016年经手术治疗的53例空肠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空肠回肠肿瘤中,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居多(26/53),其次为消化道出血(21/53),其他可伴有腹痛,腹胀等.术后病理类型: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44例,其中淋巴瘤19例,间质瘤13例,腺癌8例,肉瘤3例,类癌1例.结论 空肠、回肠肿瘤中以恶性肿瘤多见,恶性肿瘤中以淋巴瘤最多.空肠、回肠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警惕,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回肠肿瘤 回顾性分析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瘫44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乾 李红光 +1 位作者 马钊 朱元增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21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近5年来收治的125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GS发生是多因素形成。结论做好围术期处理,对预防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近5年来收治的125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GS发生是多因素形成。结论做好围术期处理,对预防胃大部分切除术后PGS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胃瘫综合征 多因素分析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刚 闫文锋 +2 位作者 张建成 朱元增 孙培春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8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kinase,Tu M2-PK)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患者306例(胃癌组),胃良性病变患者96例(胃良性病变组)及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血清Tu M2-PK水平,以Tu M2-PK>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kinase,Tu M2-PK)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患者306例(胃癌组),胃良性病变患者96例(胃良性病变组)及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血清Tu M2-PK水平,以Tu M2-PK>15 U/ml为阳性判定标准,分析胃癌组血清Tu M2-PK阳性率与临床参数的的关系。结果胃癌组血清Tu M2-PK水平[(26.23±5.36)U/ml]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18.52±3.66)U/ml L]及对照组[(17.68±4.02)U/ml](P<0.05),胃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Tu M2-PK阳性率在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u M2-PK在判定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上有一定价值,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