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为97.1/10万,而心脏骤停患者出院生存率却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2]。如何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为97.1/10万,而心脏骤停患者出院生存率却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2]。如何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给予规范的综合救治,已成为急危重症领域的焦点和难点。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将患者分为建...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将患者分为建立前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和建立后组(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疾病谱、接受检查/治疗情况及院内死亡率。结果共350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组126例,建立后组224例(其中162例为医联体转诊患者)。建立前组患者疾病谱主要由常见的危重症疾病构成,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急性心血管疾病(34.1%)、重症肺炎(25.4%)、外科手术后(19.0%),建立后组患者疾病谱多样性增加,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重症肺炎(31.2%)、肾功能衰竭(13.8%)、急性脑血管病(9.8%)。相较于建立前组,建立后组年龄降低[68.50(57.00,79.00)岁比78.00(68.25,84.00)岁,P<0.001],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18.00(14.00,24.00)分比15.00(12.00,22.75)分,P=0.005],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5.00(3.00,7.25)分比3.00(2.00,6.00)分,P<0.001],中心静脉置管(52.7%比20.6%,P<0.00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2.3%比4.0%,P<0.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1.4%比11.9%,P=0.037)、去甲肾上腺素(17.0%比7.1%,P=0.015)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11.61±9.41)d比(10.06±7.63)d,P=0.260]、住院费用[(18982.35(9251.80,51677.59)元比39113.11(19500.03,68981.90)元,P=0.067]、院内死亡率(12.1%比10.3%,P=0.753)均无显著变化。此外,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收治了25例疑难病患者(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无疑难病患者),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其中实施床旁支气管镜操作9例,床旁超声检查10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SOFA评分等因素后,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对ICU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影响(OR=0.994,95%CI:0.401~2.464,P=0.990)。结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在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病种复杂程度及危重程度增加的同时,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增加。急诊专科医联体可能有助于提升下游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 构建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2.0中出院诊断包含心脏骤停且具有ICU入住经历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目的 构建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2.0中出院诊断包含心脏骤停且具有ICU入住经历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研究采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选取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P<0.05的变量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构建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分别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进行评价,并创建评估心脏骤停患者死亡风险的动态诺模图计算器。结果 共纳入17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4.93±16.52)岁,其中963例(54.3%,963/1772)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指标包括:心脏骤停病因诊断、经年龄调整后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评分、体质量指数、ICU入住24 h内的生命体征、ICU入住24 h内的乳酸水平最低值、ICU入住24 h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最低值、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创机械通气和血管升压素的使用。该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1%(95%CI:0.702-0.759)和71.6%(95%CI:0.683-0.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0.786-0.826)。结论 基于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预测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内死亡。展开更多
文摘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为97.1/10万,而心脏骤停患者出院生存率却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2]。如何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给予规范的综合救治,已成为急危重症领域的焦点和难点。
文摘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将患者分为建立前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和建立后组(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疾病谱、接受检查/治疗情况及院内死亡率。结果共350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组126例,建立后组224例(其中162例为医联体转诊患者)。建立前组患者疾病谱主要由常见的危重症疾病构成,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急性心血管疾病(34.1%)、重症肺炎(25.4%)、外科手术后(19.0%),建立后组患者疾病谱多样性增加,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重症肺炎(31.2%)、肾功能衰竭(13.8%)、急性脑血管病(9.8%)。相较于建立前组,建立后组年龄降低[68.50(57.00,79.00)岁比78.00(68.25,84.00)岁,P<0.001],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18.00(14.00,24.00)分比15.00(12.00,22.75)分,P=0.005],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5.00(3.00,7.25)分比3.00(2.00,6.00)分,P<0.001],中心静脉置管(52.7%比20.6%,P<0.00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2.3%比4.0%,P<0.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1.4%比11.9%,P=0.037)、去甲肾上腺素(17.0%比7.1%,P=0.015)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11.61±9.41)d比(10.06±7.63)d,P=0.260]、住院费用[(18982.35(9251.80,51677.59)元比39113.11(19500.03,68981.90)元,P=0.067]、院内死亡率(12.1%比10.3%,P=0.753)均无显著变化。此外,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收治了25例疑难病患者(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无疑难病患者),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其中实施床旁支气管镜操作9例,床旁超声检查10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SOFA评分等因素后,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对ICU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影响(OR=0.994,95%CI:0.401~2.464,P=0.990)。结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在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病种复杂程度及危重程度增加的同时,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增加。急诊专科医联体可能有助于提升下游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