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尿嘧啶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忠桥 王丽丽 +1 位作者 刘蓓 王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32例132眼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病例选择标准为玻璃体手术后PVR高危因素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32例132眼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病例选择标准为玻璃体手术后PVR高危因素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只眼.干预组术中灌注液中加入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药物灌注时间控制在60m in,对照组术中灌注液不用任何药物,平均随访6 mo,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 mo,干预组及对照组的视网膜复发率分别为6.1%(4/66),18.2%(12/66),术后6 mo分别为7.6%(5/66),19.7%(13/66),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mo干预组及对照组的PVR发生率分别为7.6%(5/66),22.7%(15/66),术后6 mo分别为10.6%(7/66),28.8%(19/66),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视力及视网膜电流图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mo与6 mo视网膜脱离复发、PVR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可以抑制PVR发生,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低分子肝素 玻璃体视网膜病 增殖性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48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朱忠桥 王丽丽 朱赛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61-262,共2页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 ,探讨治疗方法 ,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 48例 (4 8只眼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术后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48例 (4 8只眼 )人工晶状体视网膜脱离术后随访半年至 1年...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 ,探讨治疗方法 ,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 48例 (4 8只眼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术后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48例 (4 8只眼 )人工晶状体视网膜脱离术后随访半年至 1年。单纯视网膜复位术 (环扎 +外垫压术 ) 18只眼 ,14只眼复位 (77.8% ) ;视网膜复位术+玻璃体切割术 +注气 6只眼 ,5只眼复位 (83 .3 % ) ;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取出人工晶状体 +注油或注气 7只眼 ,7只眼复位 (10 0 % ) ;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注油 17只眼 ,15只眼复位 (88.2 % )。所有未复位眼中 ,除 2例因年龄及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 ,其余均行二次玻璃体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视网膜脱离 临床分析 术后 玻璃体切割术 随访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巨大异物
3
作者 朱忠桥 田芳 王丽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内巨大异物(直径≥8mm)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16例(16只眼)眼内巨大异物,采取透明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割经前房取出异物,其中10例植入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内巨大异物(直径≥8mm)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16例(16只眼)眼内巨大异物,采取透明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割经前房取出异物,其中10例植入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内,4例注入硅油,2例注入长效气体。结果 16例巨大眼内异物均经角膜缘切口取出,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0.8。结论经角膜缘切口取出眼内巨大异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而植入人工晶状体则有严格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切除 玻璃体切割 人工晶状体 巨大异物
下载PDF
先天性无虹膜症一家系
4
作者 朱忠桥 叶璐 刘红卫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系调查 先天性无虹膜症
下载PDF
曲安奈德预防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丽丽 朱忠桥 +1 位作者 王勇 王海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85-687,共3页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m,TA)在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4-03/2004-10行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8眼,分为...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m,TA)在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4-03/2004-10行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8眼,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眼.治疗组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TA 0.5~1mL(4mg),对视网膜表面残存的玻璃体进行标识,将黏附曲安奈德的玻璃体皮质完全剥除.手术结束玻璃体腔内再注入TA 0.1mL 4mg).对照组未用TA.平均随访6.8mo,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PVR发生率分别是8%和28%,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5%,对照组为20%,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mo眼压≥21mmHg分别是31%和1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无差异.未见明显与药物有关的眼部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可以帮助显示透明的玻璃体皮质,容易辨认和剥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有抗炎和抗增殖的作用,可以预防PV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药物预防 术后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手术治疗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皮质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丽丽 宋虎平 +1 位作者 刘蓓 朱忠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IVT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17眼接受IVTA(4mg)单次及重复注射的CRVO性黄斑水...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IVT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17眼接受IVTA(4mg)单次及重复注射的CRVO性黄斑水肿患者,均为人工晶状体眼或无晶状体眼(男/女=10/7),重复注射时间均为首次注射后16wk。在术前及术后1,2,3,4mo,分别测量单次注射组和重复注射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次注射组与重复注射组术前BCVA和CFT相比无显著差异。两次注射后BCVA及CFT均有短暂提高,虽然在随访结束时两组的BCVA及CFT与注射前仍有显著差异(单次注射组:P=0.032,0.049,重复注射组:P=0.01,0.008)。但重复注射组每个时间点BCVA均显著低于单次注射组(P值分别是0.043,0.011,0.010和0.012)。在注射后1,2,3mo,重复注射组CFT均显著高于单次注射组(P值分别是0.040,0.015和0.025)。单次及重复注射后眼压最高水平分别是20.0mmHg(SD2.06)和18.56mmHg(SD3.65),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67)。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时,4mgIVTA重复注射效果要差于单次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 重复 回顾性
下载PDF
内皮素-1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中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建洲 惠延年 +4 位作者 王丽丽 朱赛林 朱忠桥 马吉献 林国成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检测内皮素 1(ET 1)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RRD)不同病期玻璃体液中的水平。方法  2 0例RRD患者采取血液和玻璃体液 ,玻璃体液分为视网膜下液 (PVRA/B级 ) ,玻璃体液 (PVRC/D级 )各 10例 ;10例尸眼取玻璃体液 ,10例正常人取血液 ... 目的 检测内皮素 1(ET 1)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RRD)不同病期玻璃体液中的水平。方法  2 0例RRD患者采取血液和玻璃体液 ,玻璃体液分为视网膜下液 (PVRA/B级 ) ,玻璃体液 (PVRC/D级 )各 10例 ;10例尸眼取玻璃体液 ,10例正常人取血液 ,10例玻璃体积血 (VH)患者取血液和玻璃体液 ;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检测其质量浓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其意义。结果 玻璃体标本中除正常对照 10例、VH的 3例和PVR C/D级的 3例外均检测出ET 1质量浓度。血浆各组间除正常对照组与PVRC/D组、PVRA/B和PVR C/D组外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玻璃体各组间除正常对照组与VH组、VH与PVRC/D组外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T 1在视网膜脱离早期玻璃体内质量浓度较高 ,而在眼内增殖的晚期则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下液 玻璃体液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0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静 朱忠桥 +1 位作者 吕伯昌 周卓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评估27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RRD患者患眼30例30眼,裂孔均位于上方且裂孔偏后,裂孔处有血管骑跨或多个裂孔不在同一圆周,不适合行外路手术者,排除... 目的:评估27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RRD患者患眼30例30眼,裂孔均位于上方且裂孔偏后,裂孔处有血管骑跨或多个裂孔不在同一圆周,不适合行外路手术者,排除复发性RRD、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2及以上、巨大视网膜裂孔者,行27G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随访1周、1月、3月、6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玻璃体腔气体吸收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眼的术前平均BCVA(LogMAR)为1.10±0.40,术后1周为0.70±0.92,术后1月为0.60±0.31,术后3月为0.55±0.30,术后6月为0.6±0.30,手术前后术眼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12,P<0.01),术后1周、1月、3月、6月BCVA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的术前平均眼压为(11.2±3.6)mmHg,术后1周为(20.3±2.3)mmHg,术后1月为(17.3±2.3)mmHg,术后3月为(15.6±2.4)mmHg,术后6月为(16.4±3.2)mmHg,手术前后术眼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2,P<0.01),术后1周、1月、3月、6月眼压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一次性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者30眼,复位率达到100%,气体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10.7±3.6)d。在随访期间,有1眼在术后3月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术后3月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其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27G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治疗RRD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空气填充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丽丽 杜善双 +3 位作者 薛晓辉 朱忠桥 潘爱珠 王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21眼行玻璃体手术,术后1,3,6及12mo,进行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ERG)检查,应用...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21眼行玻璃体手术,术后1,3,6及12mo,进行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ERG)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12mo视力改善2行以上90%(19/21),视物变形改善81%(17/21),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CT显示前膜消失,手术前视网膜平均厚度496.8±93.0μm,术后12mo平均厚度176.1±28.0μ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MERG地形图可见中心峰下降,一级反应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降低,术后1 ̄12moMERG中央峰逐渐恢复;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可靠,OCT及MERG可以较好地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特发性黄斑前膜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格栅样光凝、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及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蓓 杜善双 +2 位作者 朱忠桥 杨新光 王丽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比较格栅样光凝、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及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87例90眼,随机分为3组各30眼,分别行格栅样光凝、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及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 目的:比较格栅样光凝、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及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87例90眼,随机分为3组各30眼,分别行格栅样光凝、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及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随访6个月。结果:①术后3组之间视力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分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组与其他两组N1波、P1波振幅密度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1波、P1波潜伏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分别与术前比较N1波、P1波振幅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N1波、P1波潜伏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术后黄斑区厚度,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分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栅样光凝组及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疗效较持久,但如果患者黄斑术中复发,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的重复性较好,是否可以再次进行格栅样光凝需谨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则不能重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除术 @格栅样光凝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蓓 邓瑾 +2 位作者 吕伯昌 朱忠桥 孙建华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6期3289-3292,3298,共5页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23-Gauge(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房角开放或虹膜前粘连<18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23-Gauge(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房角开放或虹膜前粘连<18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7例20只眼,所有患眼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 L(10 g/L),第3天行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或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51.5±5.5)mm Hg(1 mm Hg=0.133 k Pa)、(34.5±5.8)mm Hg、(27.6±4.6)mm Hg、(20.5±3.0)mm Hg、(19.4±4.1)mm Hg、(17.1±2.9)mm Hg、(17.7±3.0)mm 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随访应用降眼压药物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未见虹膜新生血管反复病变。结论康柏西普联合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小直径球内异物取出术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蓓 王丽丽 +1 位作者 朱忠桥 杜善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1/2010-01来我院治疗的眼内异物伤患者25例25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13例13眼术中部分或全部保留晶状体前囊膜。随访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1/2010-01来我院治疗的眼内异物伤患者25例25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13例13眼术中部分或全部保留晶状体前囊膜。随访6mo,18例18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或缝合固定,随访处理并发症。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术后疗效。结果:患者25例25眼均一期成功取出球内异物。睫状体脱离1例药物治疗痊愈。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注硅油术后视网膜复位。随访6mo时视力提高者23眼,无变化2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异物直径≤3mm)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眼球内异物伤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丽 黄玲 +2 位作者 薛小辉 杜善双 朱忠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疗效。方法:手术前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 ER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s fluorescein angiogra...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疗效。方法:手术前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 ER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检查确诊为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12例12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手术。切除已脱离玻璃体后皮质,松解玻璃体视网膜牵引。结果:黄斑部牵引解除12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9眼。手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治疗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VTS 视网膜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静 朱忠桥 +1 位作者 白淑玮 周卓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只眼)大直径MH(最小直径>400μ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翻转组(n=20,20只眼)和...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只眼)大直径MH(最小直径>400μ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翻转组(n=20,20只眼)和移植组(n=20,20只眼)。翻转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移植组采用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2周裂孔闭合率,术前和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最小视角对数视力表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 BCVA)、眼压的水平及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6个月的裂孔复发情况。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的图像观察MH直径(测量MH最小直径及基底部最大直径)及MH是否闭合。结果术后2周翻转组裂孔闭合率为100.0%,移植组为95.0%。2组术后2周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 MAR BCVA:翻转组术前为1.01±0.24,术后2周为0.82±0.32和术后1个月为0.72±0.45、术后3个月为0.52±0.25、术后6个月为0.53±0.42;移植组术前为1.09±0.32,术后2周为0.95±0.45和术后1个月为0.93±0.14、术后3个月为0.81±0.24、术后6个月为0.70±0.23。2组术后log MAR 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组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log MAR BCVA均较移植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均随访6个月,均无裂孔复发。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大直径MH效果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相当,但翻转组术后log MAR BCVA优于移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大直径 内界膜翻转覆盖术 游离内界膜移植术 玻璃体切割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虎平 田冰玉 +2 位作者 朱忠桥 杨新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方法38例DR患者,其中包括1期DR组10例,2~4期DR组14例,5期DR组14例。正常对照组10例。流式细胞仪测量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结果4个组CD18...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方法38例DR患者,其中包括1期DR组10例,2~4期DR组14例,5期DR组14例。正常对照组10例。流式细胞仪测量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结果4个组CD18平均荧光强度(MC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8的表达水平最高为5期DR组,其次为2~4期DR组及1期DR组,最低为正常对照组(趋势检验,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这种趋势仍然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D18的MCF水平与DR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β=0.33,P=0.01)。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水平的提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DR进展的临床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D18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善双 段琼 +1 位作者 朱忠桥 刘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84-1985,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局部光凝术联合药物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效果。方法:利用532半导体绿激光机对III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进行局部光凝,应用药物控... 目的:探讨视网膜局部光凝术联合药物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效果。方法:利用532半导体绿激光机对III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进行局部光凝,应用药物控制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和血流变。结果:治疗后185眼中视力提高及稳定者168眼,有效率90.8%,视力下降及出现并发症者17眼(9.2%),治疗前后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局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药物治疗NPDR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局部激光光凝术 药物治疗 血糖 血压 血脂 血流变
下载PDF
氟尿嘧啶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勇 王丽丽 +3 位作者 朱忠桥 刘蓓 潘爱珠 黄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651-653,共3页
目的:利用视网膜电流图探讨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有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高风险视网膜脱离患者132例132眼,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眼。干预... 目的:利用视网膜电流图探讨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有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高风险视网膜脱离患者132例132眼,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眼。干预组术中灌注液中加入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灌注60min。对照组术中灌注液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6mo检查视网膜电流图,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各期视网膜电流图有无差异。结果:干预组术后PVR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期视杆细胞反应a波、b波;最大反应a波、b波;明视反应a波、b波幅值和潜峰时和∑Ops幅值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各期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可以预防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且对视网膜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视网膜微循环功能无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低分子肝素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流图
下载PDF
眼底荧光造影及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患者黄斑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蓓 李佩君 +2 位作者 孙建华 朱忠桥 郑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造影(FFA)及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3D-OCT)检查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患者黄斑特征,评价黄斑形态变化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仍主诉视物变形患者53例53...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造影(FFA)及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3D-OCT)检查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患者黄斑特征,评价黄斑形态变化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仍主诉视物变形患者53例53只眼,利用FFA及3D-OCT检查黄斑区,分析黄斑形态变化与视功能的关系。结果:术前与术后6月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6月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眼存在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92.5%),所有患眼均可见光感受器细胞的内节与外节(IS/OS)反射不连续,有中断现象。结论: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接受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的存在与IS/OS反射不连续有关,持续的黄斑区视网膜下液的存在对视功能也造成影响。FFA的结果与3D-OCT的结果并不完全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扣带术 视觉差异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黄斑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曦泉 朱忠桥 刘静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连续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高眼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P...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连续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高眼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中32例出现术后早期高眼压,占28.32%。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高眼压与临床分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以及激光光凝情况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以及眼内填充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出现高眼压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以及眼内填充等。临床上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并术后积极监测眼压,对症治疗,积极随访,以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 高眼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眼内炎致伤原因分析(附50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春灵 朱忠桥 樊新兵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1,共1页
目的 分析儿童外伤性眼内炎致伤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本科收治的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结果 在各类致伤物中以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比例最高。结论 预防儿童外伤性眼内炎 ,应严格加强废弃的一次性注射... 目的 分析儿童外伤性眼内炎致伤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本科收治的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结果 在各类致伤物中以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比例最高。结论 预防儿童外伤性眼内炎 ,应严格加强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回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致伤原因 眼内炎 眼外伤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