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理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498-501,共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高分泌,部分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自主性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高分泌,部分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自主性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钠潴留和钾排出增多。长期且严重的钾排出增多可导致低血钾的发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 醛固酮 肾上腺静脉取血
下载PDF
家族性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遗传机制
2
作者 朱理敏 Roger VRANCKX +11 位作者 Philippe KHAU VAN KIEN Alain LALANDE Nicolas BOISSET Flavie MATHIEU Mark WEGMAN Luke GLANCY Jean-Marie GASC Francois BRUNOTTE Patrick BRUNEVAL Jean-Eric WOLF Jean-Baptiste MICHEL Xavier JEUNEMAITRE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5-65,共1页
目的在16p13-12.1位点20 cm的区域内明确致病基因,了解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DNA直接测序法筛选候选基因;运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等了解突变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质粒重组及体外表达方法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 目的在16p13-12.1位点20 cm的区域内明确致病基因,了解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DNA直接测序法筛选候选基因;运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等了解突变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质粒重组及体外表达方法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使用免疫共沉淀法了解这两者的结合程度。结果在两个家系中发现编码平滑肌肌球蛋白的MYH11基因突变,所有TAAD和PDA患者均为突变基因携带者。在法国家系中发现两个突变。前者为剪切点供体杂合子突变,导致编码71个氨基酸的第32外显子完全缺失:第2个突变为第37外显子上的1个点突变,导致精氨酸变为谷氨酸。在美国家系中发现1个杂合子突变,为第28外显子上编码24个氨基酸的72个碱基缺失。在法国患者的病变动脉标本上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发现野生型和突变型肌球蛋白蛋白共存,但有异常免疫组化表现。体外实验显示重组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不能正常结合。结论MYH11基因突变导致家族性TAAD合并PDA,野生型和突变型平滑肌肌球蛋白不能正常结合,推论杂合子突变导致“Dominant-negative”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瘤 蛋白免疫印迹法 平滑肌肌球蛋白 族性 突变型 野生型 免疫共沉淀法 基因突变 体外表达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3
作者 朱理敏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33-437,共5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自主性高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血压升高、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钠潴留和钾排出增多。PA主要的两种病理类型为肾上...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自主性高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血压升高、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钠潴留和钾排出增多。PA主要的两种病理类型为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和肾上腺增生。目前PA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确,有研究发现肾上腺醛固酮腺瘤中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RNA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低血钾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初探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欢 杜联军 +7 位作者 宋琦 潘自来 凌华威 方文强 朱理敏 吴振芳 董海鹏 陈克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45例患者 (32例有冠心病病史 ,其余 13例无症状 )行多层螺旋 CT(MSCT)钙化积分检查 ,其中 10例另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为 480 .5± ...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45例患者 (32例有冠心病病史 ,其余 13例无症状 )行多层螺旋 CT(MSCT)钙化积分检查 ,其中 10例另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为 480 .5± 42 .3,与无症状组的 12 6 .3± 2 3.9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将 10例进行血管造影的患者 4的结果与多层螺旋 CT所得的冠状动脉钙化分数作对比 ,以积分大于 40 0者统计为阳性 ,发现两者之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MSCT整合心电门控扫描可较准确地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多层螺旋CT 心电门控 冠心病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庞小芬 巩云霞 +2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沈倍倍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 2型糖尿病( T2DM)及糖尿病肾病( DN)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PCR三条引物法对 172例正常老年人(年龄≥ 60岁), 140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其中 62例合并 DN)...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 2型糖尿病( T2DM)及糖尿病肾病( DN)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PCR三条引物法对 172例正常老年人(年龄≥ 60岁), 140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其中 62例合并 DN)的 AC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 ACE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在 T2DM组中, DD基因型在合并 DN患者中显著增高( P< 0.05)。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易感性无关,但与并发症 DN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ACE基因 老年人 DN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清 吴方 +1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检测老年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止、凝血指标 ,包括血浆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 :Ag)、蛋白C抗原 (PC :Ag)、蛋白S抗原 (PS :Ag)、P ...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检测老年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止、凝血指标 ,包括血浆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 :Ag)、蛋白C抗原 (PC :Ag)、蛋白S抗原 (PS :Ag)、P 选择素 (P selectin)、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PA :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PAI 1:A)及D 二聚体 (D D)。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老年糖尿病组的PC :Ag、PS :Ag和D D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vWF :Ag、TAT、t PA :A、PAI :A、P selectin增高更为明显 (P <0 0 1)。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商 凝血 纤溶 老年人
下载PDF
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钱珠 王宪衍 +3 位作者 金翠燕 朱理敏 黄体钢 吴国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塞利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并与阿替洛尔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 ,入选 2 1~ 60岁血压为 ( 160~ 2 0 0 )mmHg/ ( 95 ~ 114 )mmHg( 1mmHg =0 .13 3kPa)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2 4 0例进行 ... 目的观察塞利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并与阿替洛尔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 ,入选 2 1~ 60岁血压为 ( 160~ 2 0 0 )mmHg/ ( 95 ~ 114 )mmHg( 1mmHg =0 .13 3kPa)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2 4 0例进行 8周的观察 ,随机服用塞利洛尔 10 0~ 4 0 0mg/d或阿替洛尔 2 5 ~ 10 0mg/d。  结果塞利洛尔组 ( 114例 )血压从 ( 163 .9± 2 0 .3 )mmHg/ ( 10 5± 11.3 )mmHg降至 ( 13 9.1± 17.2 )mmHg/ ( 86.0± 7.3 )mmHg ;阿替洛尔组 ( 112例 )血压从 ( 164.5± 2 0 .0 )mmHg/ ( 10 4 .0± 8.1)mmHg降至 ( 13 8.2± 17.4 )mmHg/ ( 84 .2± 8.3 )mmHg。控制 2 4h血压 ,塞利洛尔较阿替洛尔为佳。 结论 β 受体阻滞剂塞利洛尔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降压药 ,比阿替洛尔有更好的控制 2 4h血压的作用 ,推荐剂量为 10 0~ 3 0 0m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利洛尔 阿替洛尔 高血压 药物疗法 治疗 对比研究 疗效
下载PDF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巩云霞 庞小芬 +1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一步PCR 3条引物法 ,对 2 87例老年EH(高血压组 )和 30 1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分型 ,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一步PCR 3条引物法 ,对 2 87例老年EH(高血压组 )和 30 1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分型 ,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计数 ,组间采用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高血压组DD型基因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10 4 %和 30 5 %,对照组分别为 9 3 %和 31 2 %,经 χ2 检验 ,2组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 (EH)无关。一步PCR 3条引物法更准确可靠 ,可减少DD型错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老年人
下载PDF
骨化三醇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初步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巩云霞 庞小芬 +1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及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OP)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 40例患者随机分成骨化三醇组 ( 19例 )、骨化三醇与阿仑膦酸钠联合治疗组 ( 2 1例 )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并观察其疼...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及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OP)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 40例患者随机分成骨化三醇组 ( 19例 )、骨化三醇与阿仑膦酸钠联合治疗组 ( 2 1例 )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并观察其疼痛等症状。  结果  联合治疗组L1~ 4 及髋部骨密度均有升高 ,其中L2~ 4 骨密度升高 14 1% (P <0 0 5 ) ;骨化三醇组L1~ 4 ,其中L2~ 4 骨密度升高 7 3 % (P <0 0 5 ) ,髋部无明显升高。  结论 骨化三醇及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对骨密度均有明显上升作用 ,联合治疗好于单用骨化三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化三醇 阿仑膦酸钠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诊断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红峰 朱理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24-4226,共3页
目的比较卧立位对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影响,并通过盐水确诊试验研究较有效的筛查条件。方法将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严格换药后完成盐水确诊试验的8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盐水试验结果分为PA组(52例)和... 目的比较卧立位对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影响,并通过盐水确诊试验研究较有效的筛查条件。方法将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严格换药后完成盐水确诊试验的8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盐水试验结果分为PA组(52例)和原发性高血压(PH)组(32例),统计立卧位血浆醛固酮、肾素(PRA)数值,计算立卧位ARR比值,测定尿醛固酮。结果 PA组立位AAR>240(pg/mL)/(ng·mL-1·h-1)者42例(80.77%),PH组立位AAR>240(pg/mL)/(ng·mL-1·h-1)者14例(43.75%),尿醛固酮中位数14.34μg/24h,PH组AAR>240(pg/mL)/(ng·mL-1·h-1)且卧位血浆醛固酮大于150pg/mL者1例(3.13%)。PA组立位AAR>240(pg/mL)/(ng·mL-1·h-1)且卧位血浆醛固酮大于150pg/mL者34例(65.39%),此方法诊断PA的特异性为96.88%。PA组立位AAR>240(pg/mL)/(ng·mL-1·h-1)且卧位血浆醛固酮大于150pg/mL及尿醛固酮大于10μg/24h者31例(59.62%),此方法诊断PA特异性为100.00%。结论以立位ARR>240(pg/mL)/(ng·mL-1·h-1)且卧位血浆醛固酮大于150pg/mL及尿醛固酮大于10μg/24h为标准是有效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 尿醛固酮 盐水试验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晓虹 朱理敏 +4 位作者 李燕 牛文全 初少莉 朱鼎良 高平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研究组)与61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征,通过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血压参数的特点,计算AASI。... 目的观察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研究组)与61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征,通过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血压参数的特点,计算AASI。结果ABPM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研究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中,79.0%的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对照组(77.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AASI为0.45±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9±0.13(P=0.016)。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夜间血压降幅明显小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ASI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示嗜铬细胞瘤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巩云霞 庞小芬 +5 位作者 陶婷 陆顺元 朱理敏 王熠华 沈戈 沈倍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246-247,共2页
目的 探讨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死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P)对 90例老年性脑梗死 (脑梗死组 )和 10 1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 目的 探讨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死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P)对 90例老年性脑梗死 (脑梗死组 )和 10 1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计数。  结果  脑梗死组TT型基因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2 6 7%和 49 4% ,对照组分别为 12 8%和 44 0 % ,经 χ2 检验 ,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人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嗜铬细胞瘤患者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多娇 周晓鸥 +3 位作者 高平进 张怡 朱理敏 朱鼎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F0002,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开发的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包含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SDHB、SDHD、VHL和RET4个基因的87个突变位点),在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已测序证实的DNA样本中,验证...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开发的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包含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SDHB、SDHD、VHL和RET4个基因的87个突变位点),在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已测序证实的DNA样本中,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的符合率。结果91.4%的基因芯片杂交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基因测序证实的29例突变样本用基因芯片技术检出26例;在6例无突变的样本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基因芯片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嗜铬细胞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基因芯片 基因诊断
下载PDF
上海地区正常人ACE基因多态性频率的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庞小芬 巩云霞 +2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朱鼎良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 利用三条引物法对 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结果 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CEI/D基因型分布是 :II型 47 4%、ID型 43 5...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 利用三条引物法对 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结果 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CEI/D基因型分布是 :II型 47 4%、ID型 43 5 1%、DD型 8 79%。各基因型频率与新加坡人、日本人、台湾地区、香港的华人接近 ,但与英国白人和非洲籍人群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
下载PDF
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萱 朱理敏 钱剑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巩云霞 庞小芬 +2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沈倍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塞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方法 应用一步 PCR三条引物法对 1 2 6例老年性脑梗塞 (脑梗塞组 )和 30 1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血管紧张素 - 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并进行基因型...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塞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方法 应用一步 PCR三条引物法对 1 2 6例老年性脑梗塞 (脑梗塞组 )和 30 1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血管紧张素 - 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计数 ,组间采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梗塞组 DD型基因频率及 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2 0 .6%和 37.7% ,对照组分别为 9.3%和 31 .2 % (P<0 .0 5)。结论 血管紧张素 - 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梗塞有相关性 ,对老年人脑梗塞预后分析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脑梗塞 老年人 预后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NIDDM24小时动态血压和尿白蛋白的急性作用
17
作者 夏泳 宁光 +3 位作者 胡亚蓉 朱理敏 郭冀珍 罗邦尧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4-206,共3页
32例 NIDDM 和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依那普利(10mg,Bid)共3天,服药前后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和尿白蛋白(UAER)、转铁蛋白(UTER)、视黄醇结合蛋白(URER)排泄率。服药3天后,NIDDM 的24小时动态血压和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在原发性高血压... 32例 NIDDM 和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依那普利(10mg,Bid)共3天,服药前后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和尿白蛋白(UAER)、转铁蛋白(UTER)、视黄醇结合蛋白(URER)排泄率。服药3天后,NIDDM 的24小时动态血压和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 SBP 除外,依那普利并未能使24小时动态血压明显减低,但全天及白天、夜间的 UAER 明显降低。本研究认为依那普利对肾脏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而这一作用不单纯依赖于血压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动态血压 尿白蛋白 糖尿病 药理学
下载PDF
上海地区老年人ACE基因多态性频率的分布
18
作者 庞小芬 巩云霞 +2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沈倍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11-413,42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老年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利用PCR三条引物法对 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其中老年人 (>6 0岁 )34 4例。 结果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老年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利用PCR三条引物法对 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其中老年人 (>6 0岁 )34 4例。 结果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CEI/D基因型分布是 :II型 47.70 %、ID型 43.5 1%、DD型 8.79%。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47.0 9%、43.6 1%和 9.30 % ,各基因型频率与新加坡人、日本人、台湾地区、香港的华人接近 ,但与白种人和非洲裔人群差异显著。 结论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年龄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 上海 疾病 老年病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和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鼎良 朱理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1年第4期3-4,共2页
自1955年Conn报道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以后的30多年中,原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1957年上海瑞金医院诊断了我国首例原醛患者,1957—1985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的原醛患病率为2%。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普遍... 自1955年Conn报道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以后的30多年中,原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1957年上海瑞金医院诊断了我国首例原醛患者,1957—1985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的原醛患病率为2%。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普遍采用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作为原醛筛查指标,发现原醛不是少见病。在我科住院患者中,原醛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医院诊断 筛查指标 血浆醛固酮 住院患者 肾素活性比值 继发性高血压 内分泌科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止凝血变化及其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
20
作者 何清 沈戈 +2 位作者 吴方 朱理敏 吴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0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及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止、凝血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老年糖尿病组(包括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止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及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止、凝血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老年糖尿病组(包括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止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蛋白C抗原(PC:Ag)、蛋白S抗原(PS:Ag)、P-选择素(P-Selection)、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A)及D-二聚体(D-D)。结果老年糖尿病组的vWF、TAT、PC:Ag、PS:Ag、t-PA:A、D-D和P-选择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中,微量蛋白组vWF、TAT、t-PA:A、PAI和P-选择素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组患者,尤其是伴微量蛋白尿者,止、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的激活和纤溶亢进。这些止凝血的变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人 微量蛋白尿 止血 凝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