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项目”为中心的环境科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1
作者 管秀娟 陈平 +1 位作者 李中阳 余应新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71-172,128,共3页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培养目标,文章阐述了以“项目”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从实验教学的对象、方案设计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培养目标,文章阐述了以“项目”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从实验教学的对象、方案设计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学习自主性,强调知识整合而不是割裂,促进了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项目结合,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提升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新工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聚焦教学质量的高三数学微专题复习设计——以函数的最值问题为例
2
作者 李中阳 纪晖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12期62-64,共3页
本文以函数的最值问题为例,探讨高三数学微专题复习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及帮助.
关键词 高三数学微专题 复习设计 函数最值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守强 宋纪斌 +4 位作者 刘春成 晓彤 刘源 黄鹏飞 李中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灌溉年限及其他处理模式共5个方面对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认为,长期再生水灌溉下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不足,缺乏交互因子的影响研究,系统化不强,改良再生水措施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建议,加强开展长期再生水灌溉下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农艺措施等方面结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还要加强改良再生水灌溉对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风险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灌溉 次生盐渍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生物特征及物种组合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影响
4
作者 任文 嗣艺 +3 位作者 李中阳 孙玖明 王广帅 刘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69,共11页
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廉、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及便于回收的特点,常被用于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区域的修复工作中。文章总结了各类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的特殊机制,介绍了植物生物特征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然后阐述了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性及... 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廉、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及便于回收的特点,常被用于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区域的修复工作中。文章总结了各类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的特殊机制,介绍了植物生物特征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然后阐述了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性及其对动物活动习性的影响,分析了可用于重金属修复的动物种类及其对构建平衡网络结构的意义,最后还汇总了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适应机制及应对策略。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物组合、植物与动物组合及植物与微生物组合中,物种间作用关系对重金属修复的影响。该综述表明了合理搭配物种可以扩大物种适用区间,增强物种抗胁迫能力,同时提升重金属修复效率,但如何有效协调不同物种间作用关系及充分发挥各物种特征是生物组合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性 重金属修复 生物组合 种间作用关系 生物修复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赵守强 刘源 +4 位作者 刘春成 孙玖明 宋纪斌 晓彤 李中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探究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进行了2季上海青栽培试验。第1季设置了猪粪(P_(30)、P_(15)、P_(9))分别为30、15、9 t/hm^(2);鸡粪(C_(5)、C_(3))分别为5、3 t/hm^(2);羊粪(S_(... 为探究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进行了2季上海青栽培试验。第1季设置了猪粪(P_(30)、P_(15)、P_(9))分别为30、15、9 t/hm^(2);鸡粪(C_(5)、C_(3))分别为5、3 t/hm^(2);羊粪(S_(11)、S_(6))分别为11、6 t/hm^(2);不施肥对照(CK)。在第1季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第2季试验,利用通气法采集NH_(3),粪肥添加处理均为等氮添加,猪粪、鸡粪、羊粪分别为31.9、25.4、31.3 t/hm^(2),设置了黄腐酸(H)、猪粪+黄腐酸(P_(31.9)H)、猪粪(P_(31.9))、鸡粪+黄腐酸(C_(25.4)H)、鸡粪(C_(25.4))、羊粪+黄腐酸(S_(31.3)H)、羊粪(S_(31.3)),不施肥对照(CK),2季试验的处理分别为猪粪30+黄腐酸(P_(30)-H)、猪粪15+猪粪31.9+黄腐酸(P_(15)-P_(31.9)H)、猪粪9+猪粪31.9(P_(9)-P_(31.9))、鸡粪5+鸡粪25.4+黄腐酸(C_(5)-C_(25.4)H)、鸡粪3+鸡粪25.4(C_(3)-C_(25.4)),羊粪11+羊粪31.3+黄腐酸(S_(11)-S_(31.3)H)、羊粪6+羊粪31.3(S_(6)-S_(31.3)),共计7个处理和不施肥对照(CK),监测了不同肥料施加下土壤NH3挥发速率、NH3累积挥发量、蔬菜产量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高NH3挥发速率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1~3 d,单施粪肥条件下,NH_(3)累积挥发量表现为P_(9)-P_(31.9)>(C_(3)-C_(25.4)≈S_(6)-S_(31.3)),粪肥配施黄腐酸条件下,NH3累积挥发量表现为C_(5)-C_(25.4)H>S_(11)-S_(31.3)H>P_(15)-P_(31.9)H;在产量方面,羊粪、猪粪的增产效果要优于鸡粪,羊粪配施黄腐酸的增产效果最好,为27.48 t/hm^(2);在环境因子方面,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与土壤NH_(3)挥发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P<0.001、P<0.05)。粪肥配施黄腐酸具有降低土壤NH_(3)挥发及增加蔬菜产量的趋势,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及NH3累积挥发量,认为羊粪配施黄腐酸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粪肥种类 腐殖酸 氨挥发 产量 猪粪 羊粪 鸡粪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专业植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何师国 杨阳 +3 位作者 李中阳 谢宜飞 黄桂艳 徐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278-282,共5页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学教学改革着重解决3个重点问题,包括理论实践环节脱节、创新创业内容匮乏及思政价值引领忽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有效解决路径,基于此,提出全方位“三...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学教学改革着重解决3个重点问题,包括理论实践环节脱节、创新创业内容匮乏及思政价值引领忽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有效解决路径,基于此,提出全方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重构与优化课程内容,综合应用混合式教学手段,探索过程性课程考核方式,推动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并呈现出一定辐射推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艺 植物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福建省4种蕨类植物新记录
7
作者 王慧 田黎雪 +5 位作者 吴锦平 卫然 刘彬彬 徐超 李中阳 金水虎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及石松类植物的全面野外调查,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属——裂禾蕨属Tomophyllum(E.Fourn.)Parris,及4个新记录种——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Fraser-Jenk.&Parris、针毛... 通过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及石松类植物的全面野外调查,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属——裂禾蕨属Tomophyllum(E.Fourn.)Parris,及4个新记录种——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Fraser-Jenk.&Parris、针毛鳞盖蕨Microlepia trapeziformis(Roxb.)Kuhn、长叶巢蕨Asplenium phyllitidis D.Don、草叶耳蕨Polystichum herbaceum Ching&Z.Y.Liu。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的植物多样性,为该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梅花山 蕨类 新记录
下载PDF
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6种
8
作者 邱相东 黄敬文 +1 位作者 李中阳 谢宜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6种,分别为小铁线蕨(Adiantum mariesii Baker)、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er)、盾叶冷水花(Pilea peltata Hance)、显脉黄芩(Scutellaria reticulata C.Y.Wu et W.T.Wa...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6种,分别为小铁线蕨(Adiantum mariesii Baker)、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er)、盾叶冷水花(Pilea peltata Hance)、显脉黄芩(Scutellaria reticulata C.Y.Wu et W.T.Wang)、双片苣苔〔Didymostigma obtusum(C.B.Clarke)W.T.Wang〕、毛乌蔹莓〔Causonis mollis(Wall.ex M.A.Lawson)G.Parmar et J.Wen〕。此外,双片苣苔属(Didymostigma W.T.Wang)为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维管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中阳 余应新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128-130,共3页
针对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危险源情况复杂、全面安全意识不足、硬件配套水平相对滞后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亟需完善等实际问题,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逐级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硬件配套设施的升级... 针对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危险源情况复杂、全面安全意识不足、硬件配套水平相对滞后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亟需完善等实际问题,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逐级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硬件配套设施的升级,以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安全管理 危险源
下载PDF
家庭家教家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李中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助于帮助其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为实现党员干部家庭监督提供重要载体,推动地方形成风清气正的优良政治生态。当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助于帮助其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为实现党员干部家庭监督提供重要载体,推动地方形成风清气正的优良政治生态。当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还存在政治认识不足、社会参与不足、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应当以“联”“实”“久”为主线,通过压实主体责任、优化活动内容、拓展社会参与、完善保障机制等手段,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家庭家教家风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乡村民主监督的时代新路
11
作者 李中阳 《三晋基层治理》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必然路径,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实现乡村民主监督,对于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必然路径,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实现乡村民主监督,对于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更好彰显中国之治的潜能与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更好推动乡村民主监督发展,应当以发挥乡村民主监督的常态性、广泛性、治理性为核心,从坚持党的领导、突出主体地位、实现上下贯通、聚焦民生导向等方面入手,有效推动乡村民主监督同民主治理、民生建设、纪法监督相结合,构建全链条全覆盖的民主监督机制,更好地凸显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乡村治理 民主监督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12
作者 李中阳 《福州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传播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地区旅游品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文化挖掘力度有待加大、景区参与体验有待提升等问题。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挖掘宣传与体系... 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传播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地区旅游品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文化挖掘力度有待加大、景区参与体验有待提升等问题。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挖掘宣传与体系扩张相结合的总方针,从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培育扩展产业体系、创新体验形式、提升网络宣传热度、增强夜间红色体验等方面入手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高质量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县域政治生态评价:指标构建与有效实施
13
作者 李中阳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7,42,116,共15页
县域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态的基层系统,既具有政治生态共性的运行逻辑特征,又在强烈的地方影响下表现出独特的质性特征。从政治系统论视角及县域政治生活实际分析,可将县域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归纳为经济、制度、主体与文化四类。从党的十... 县域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态的基层系统,既具有政治生态共性的运行逻辑特征,又在强烈的地方影响下表现出独特的质性特征。从政治系统论视角及县域政治生活实际分析,可将县域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归纳为经济、制度、主体与文化四类。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建设实践看,已有实践尚存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局限。文章预设政治责任、政治文化、权力监督、干群关系、服务发展、社会公正六大类评价要素,构建了县域政治生态内部与外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评价原则、评价方式和结果运用的完善优化推动评价活动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政治生态 评价指标 有效实施
下载PDF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植物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植物输导组织”为例
14
作者 杨阳 何师国 +2 位作者 李中阳 谢宜飞 黄桂艳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4期130-132,共3页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以植物的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为主要内容。为达到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目标,对“植物学”教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以“植物输导组织”教学设计为例...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以植物的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为主要内容。为达到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目标,对“植物学”教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以“植物输导组织”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解决方案以及具体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园艺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创新创业
下载PDF
豫东潮土区近14年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演变及其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成士 谢坤 +5 位作者 丁大伟 刘安能 任文 陈金平 雍蓓蓓 李中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90-1299,共10页
【目的】土壤肥力是作物产量的基础和科学施肥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了豫东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最近14年的监测数据,以明确常规化肥施用模式下农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演变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为潮土区农田科学合理施肥及农业可持续... 【目的】土壤肥力是作物产量的基础和科学施肥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了豫东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最近14年的监测数据,以明确常规化肥施用模式下农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演变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为潮土区农田科学合理施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数据来自河南商丘实验站6个定位监测点,基于2006—2019年对0—20、20—40 cm土层9个土壤肥力指标(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pH、土壤容重)的监测结果以及农田施肥量和作物产量的调查结果,运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采用通径系数方法分析农田氮磷钾化肥施用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6个农田监测点0—20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及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均逐渐增加,2019年较2006年分别增加了84.1%、165.0%、28.0%、57.0%、61.6%、277.3%、0.37,速效磷含量总体变化不显著;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及IFI总体表现为逐渐增加,全氮、速效磷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0—10、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14年间,氮、磷化肥和氮磷钾化肥总施用量呈增加趋势,2019年较2006年分别增加了79.0%、186.0%和73.8%。2019年小麦和玉米总产量较2006年增加了4.2%,作物产量增幅明显小于化肥投入量的增幅。通径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9年间氮、磷、钾化肥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值分别为0.718、0.710、0.710,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值分别为1.091、1.087、1.087,而2010—2019年间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值分别为0.523、0.364、−0.620,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值分别为0.911、0.884、−1.108,明显低于2006—2009年。【结论】从2006到2019年的14年间,豫东潮土区农田化肥施用量增加了73.8%,而农作物产量仅增加了4.2%,且氮磷钾化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贡献呈降低趋势。14年间0—20 cm土层土壤pH无明显变化,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总体处于中等水平,0—20 cm土层土壤结构趋于紧实板结,2010年以后的氮磷钾化肥用量对耕层土壤紧实板结有显著影响,需进一步研究适当减少氮磷钾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通透性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长期定位监测 土壤肥力 化肥投入增加率 作物产量提高率 肥料贡献率
下载PDF
豫东农田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文 丁大伟 +7 位作者 刘安能 陈金平 雍蓓蓓 刘春成 郭成士 张志新 谢坤 李中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180,共9页
【目的】探究农田生态系统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方法】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固定区域内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盐分特征进行观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Piper图分析方法,研究观测区域中土壤及水... 【目的】探究农田生态系统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方法】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固定区域内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盐分特征进行观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Piper图分析方法,研究观测区域中土壤及水体盐分特征长期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结果】降水量增加是引发耕层土壤(0~20 cm)盐分离子升高的重要原因。耕层土壤电导率最大值通常出现在10—11月,其与8月降水量的线性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式为y=0.7943x+126.65,R2为0.6313,P<0.05)。2020年耕层土壤(0~20 cm)、浅层土壤(0~100 cm)及浅层地下水中Ca^(2+)、Mg^(2+)、Na^(+)、HCO_(3)^(-)、SO_(4)^(2-)、Cl^(-)及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同时,2020年耕层土壤浸出液、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水化学类型表现出高度相似性,表明耕层土壤与水体可溶性盐离子存在密切联系。【结论】豫东地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降水量、地下水位与10月的耕层及浅层土壤电导率表现为正向关系,且耕层土壤是水体可溶性盐离子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迁移 土壤可溶性盐 土壤电导率 耕层土壤 水环境
下载PDF
豫东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水体水质长期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任文 谢坤 +4 位作者 李中阳 刘安能 雍蓓蓓 张志新 丁大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6-1307,共12页
为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水体间水质状况差异特征及其与降雨量、地下水水位等因素的关系,本研究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周边4处流动地表水及5处浅层地下水进行监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时间序列分析方... 为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水体间水质状况差异特征及其与降雨量、地下水水位等因素的关系,本研究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周边4处流动地表水及5处浅层地下水进行监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两种水体水质状况长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更新能力较差的浅层地下水中Ca^(2+)、Mg^(2+)、Na^(+)、HCO_(3)^(-)、SO_(4)^(2-)、Cl^(-)含量及电导率通常高于流动地表水,降雨量增加时伴随的地下水位升高使表层土壤中的盐分离子更容易向地下水中迁移,进而导致两种水体水质的差异增大。在为期10年的监测中,所有离子均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其中Na^(+)、Ca^(2+)、SO_(4)^(2-)于2012年3月在流动地表水中率先达到最大值,K^(+)于2011年9月在浅层地下水中率先达到最大值。不同时期两种水体的水化学类型相似程度较高,季节因素对水体中不同离子含量的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小,而降雨及地下水位长期变化趋势是影响水化学类型和离子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当降雨量增加和地下水位上升时,浅层地下水中SO_(4)^(2-)和Cl^(-)含量易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临界值,此时不宜选择浅层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本研究证实了豫东地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质变化与降雨和地下水位的长期变化规律紧密相关,可为该地区农田环境水质风险管理及农业生产用水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 流动地表水 浅层地下水 水质状况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0
18
作者 李中阳 齐学斌 +4 位作者 樊向阳 吴海卿 杜臻杰 吕谋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为了探讨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该文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不同施用水平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根形态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冬小麦茎蘖数、有效穗数和产量(P〈0... 为了探讨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该文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不同施用水平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根形态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冬小麦茎蘖数、有效穗数和产量(P〈0.05),与对照相比,其增加比例范围分别为1.6%~4.9%、0.7%~1.5%、1.0%~5.9%。冬小麦耗水量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水分利用效率由对照的17.06 kg/(hm2·mm)提高到17.69~19.57 kg/(hm2·mm)。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冬小麦根系总根长和总表面积(P〈0.05),在0~20和≥20~40 cm范围内,总根长的增加比例范围分别为2.8%~14.6%、8.4%~21.2%;总表面积增加比例范围分别为5.6%~19.5%、1.9%~13.6%。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与冬小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各处理中以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0 t/hm2的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该研究可为科学施用生物质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水分 土壤 生物质炭 产量 根系形态
下载PDF
不同钝化材料对污灌农田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中阳 齐学斌 +4 位作者 樊向阳 吴海卿 胡超 赵志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钝化材料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其差异性,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钝化材料(赤泥、海泡石、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生物质炭)对夏玉米生长及其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钝化剂及其施用量均对玉米各部位干物质量及其含... 为了探讨不同钝化材料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其差异性,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钝化材料(赤泥、海泡石、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生物质炭)对夏玉米生长及其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钝化剂及其施用量均对玉米各部位干物质量及其含镉量以及根际土壤有效态镉量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1)。高量施用钝化剂对玉米各部位干物质增加比例最大,其中又以钙镁磷肥增加比例最大,根、茎叶、籽粒干物质量分别增加9.6%、7.0%、1.1%。5种钝化剂低量和高量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根、茎叶、籽粒含镉量以及根际土壤有效态镉量,其降低范围分别为10.8%~26.3%、9.0%~34.8%、15.7%~37.1%、5.1%~20.5%,其中高量赤泥处理降低玉米对镉的吸收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夏玉米 污染修复
下载PDF
城市污水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中阳 樊向阳 +3 位作者 齐学斌 乔冬梅 赵志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2-107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城市污水再生水的农业利用价值,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种植黑麦草,以自来水(clean water,CW)灌溉为对照,分别进行全再生水(reclaimed municipal wastewater,RW)和混合再生水(自来水+再生水,CW+RW,1∶1)灌溉处理,... 为了进一步明确城市污水再生水的农业利用价值,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种植黑麦草,以自来水(clean water,CW)灌溉为对照,分别进行全再生水(reclaimed municipal wastewater,RW)和混合再生水(自来水+再生水,CW+RW,1∶1)灌溉处理,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和土壤磷素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再生水灌溉显著增加了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CW+RW处理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在播种55 d后分别较对照(CW)增加18.92%和6.42%,RW处理分别增加26.79%和10.55%;黑麦草地上部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48%和10.93%。再生水灌溉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并有减少趋势,但土壤速效磷含量CW+RW和RW处理分别较对照(CW)增加29.15%和43.80%;CW+RW和RW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磷组分中的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与对照CW相比,其中活性有机磷增幅分别为50.30%和81.57%,中活性有机磷增幅分别为7.66%和13.68%;也显著增加了无机磷组分中的Ca2-P和Ca8-P,CW+RW和RW处理Ca2-P含量由对照的12.90 mg·kg-1分别增加到16.42 mg·kg-1和15.49 mg·kg-1,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7.29%和19.38%,Ca8-P增幅分别为19.94%和16.03%。再生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pH并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这可能是增加土壤磷活性的原因之一。再生水灌溉对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黑麦草 速效磷 有机磷 无机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