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文俊 孙鑫 +5 位作者 雷启云 龚志康 王银 刘兴旺 李传友 冯子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24,共19页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定量、地震孕育机制及活动特征等的已有研究结果,对地块周缘断裂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进行系统总结。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不同边界带断裂第四纪晚期活动特征的不同是强震孕育环境差异的最直接的证据。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边界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影响,西边界南段断裂以走滑、逆走滑和逆冲为主要特征。而向北到西边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要特征;以青藏高原最新扩展前缘的三关口-牛首山断裂为界,北部的银川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断陷盆地,边界断裂有右旋走滑特征,地震活动多以正走滑型为主。北边界的河套盆地以北侧的正断层为其控盆构造,历史和古地震多集中在北侧边界断裂上。南边界的渭河盆地构造特征相对较为复杂,由两组正断层组成,历史大地震多发生在盆地南缘,盆地中北部有中强地震发生。东边界的山西地堑系由多个裂谷型盆地斜列组成,历史大地震表现为南强北弱,北部盆地受张-渤构造带的影响,盆地走向和断层运动性质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多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构造条件。综合认为,断裂活动特征典型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各边界带,未来强震多发生在大地震离逝时间长的地震空区/空段,或是构造带的转换和交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强震 孕震机制 活动地块边界带 鄂尔多斯
下载PDF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治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邰剑敏 李秀 +4 位作者 李传友 刘聪伟 唐桂琴 张亚敬 赵莹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简称石景山疾控结防所)初诊肺结核病例痰标本检测结果,探讨影响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2023年石景山疾控结防所初诊疑似肺结核病例资料151例,其...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简称石景山疾控结防所)初诊肺结核病例痰标本检测结果,探讨影响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2023年石景山疾控结防所初诊疑似肺结核病例资料151例,其中确诊肺结核病例60例,病原学阳性病例32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对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下简称涂片法)、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法(以下简称培养法)及GeneXper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3种检测方法的效能。结果:痰涂片、培养法、GeneXper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67%、30.00%、51.67%。用χ^(2)检验分别比较GeneXpert与痰涂片、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72,4.117,P<0.05)。GeneXpert灵敏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67%、80.79%、75.83%,优于痰涂片、培养法。对痰涂片、培养法、GeneXpert与临床诊断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25、0.361、0.563,GeneXpert与临床诊断最终结果中度一致,优于痰涂片、培养法。结论:GeneXpert的应用提高了石景山区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和利福平耐药诊断效率,仍需采取措施,提高本区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XpertMTB/RIF 结核 检测
下载PDF
温室草莓不同喷药方式作业质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莉 刘京蕊 +3 位作者 李震 李传友 滕飞 赵景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68,共6页
为筛选出适用于温室草莓病虫害防治植保作业机具和喷药方式,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基础上,选出一种进口新型温室草莓植保机械,该机配有静电喷枪和垄上草莓仿形喷杆两种喷雾装置,并将该机与目前草莓温室常用喷枪作业性能进... 为筛选出适用于温室草莓病虫害防治植保作业机具和喷药方式,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基础上,选出一种进口新型温室草莓植保机械,该机配有静电喷枪和垄上草莓仿形喷杆两种喷雾装置,并将该机与目前草莓温室常用喷枪作业性能进行对比测试。测试两种机型三种喷雾装备在不同喷药方式下的雾滴沉积分布、温室草莓冠层雾滴沉积分布规律、药液沉积量、农药有效利用率及地面流失数据。结果表明,在流失率和农药利用率方面,使用静电喷枪、仿形喷杆、传统喷枪施药的行间地面的药液流失率依次增大。使用静电喷枪,不同作业方式施药的农药利用率在40%~65%之间,使用仿形喷杆施药的农药利用率为29.87%,使用传统喷枪的农药利用率最小,为8.18%。静电喷枪的施药效果优于仿形喷杆施药和传统喷枪;静电喷枪的不同作业方式有其各自的优点,其中直线直喷的作业方式沉积率最高,直线直喷的作业方式更适合温室草莓病虫害的防治。该研究为草莓植保机械的选型和作业方式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草莓 喷药方式 喷雾机 作业质量 沉积量 农药利用率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与敏感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对比分析
4
作者 张泓泰 任怡宣 +6 位作者 胡培磊 王嫩寒 李洁 田丽丽 赵琰枫 陈双双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5-633,共9页
目的:利用16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利福平耐药与利福平敏感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0份)和湖南省胸科医院(10份)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共80份)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痰液样本GeneXpert MTB/RIF检... 目的:利用16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利福平耐药与利福平敏感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0份)和湖南省胸科医院(10份)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共80份)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痰液样本GeneXpert MTB/RIF检测、靶向rpoB高通量测序(tNGS测序)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将80例患者分为利福平耐药组(RFP-R组,41例;利福平耐药决定区突变)和利福平敏感组(RFP-S组,39例;利福平耐药决定区无突变)。对痰液微生物16S 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RFP-R组和RFP-S组共获得41950224个原始16S rRNA序列。RFP-R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为344个,RFP-S组的平均OTU为342个。厚壁菌门(47.72%)、拟杆菌门(22.36%)、变形菌门(14.67%)、放线菌门(7.57%)、梭杆菌门(6.46%)是肺结核患者痰液中检出的主要细菌门,占微生物群落的98.78%。与RFP-S组相比,RFP-R组梭杆菌门(7.531%vs.5.167%;t=2.218,P=0.030)和螺旋体门(0.596%vs.0.246%;t=2.128,P=0.038)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与RFP-S组相比,RFP-R组颤杆菌克属(0.690%vs.0.326%;t=3.112,P=0.003)、产线菌属(0.135%vs.0.030%;t=2.171,P=0.035)、Allisonella菌属(0.046%vs.0.006%;t=3.237,P=0.002)、假单胞菌属(0.205%vs.0.054%;t=2.040,P=0.046)和密螺旋体属(0.601%vs.0.242%;t=2.155,P=0.036)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0.351%vs.0.772%;t=―2.044,P=0.046)和Pauljensenia菌属(2.314%vs.3.706%;t=―2.660,P=0.010)相对丰度显著减少。结论:利福平耐药与敏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影响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菌群的整体结构,但利福平耐药与敏感患者在2个门(梭杆菌门、螺旋体门)和7个属(颤杆菌克属、产线菌属、Allisonella菌属、假单胞菌属、密螺旋体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Pauljensenia菌属)的丰度中存在差异,其中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和Pauljensenia菌属在利福平敏感患者中丰度较高,其余在利福平耐药患者中丰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平 抗药性 生物多样性 细菌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型耐药与其基因突变的一致性研究
5
作者 于兰 陈双双 +6 位作者 王嫩寒 田丽丽 赵琰枫 樊瑞芳 刘海灿 李传友 代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50,共9页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FQs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21年北京市结核病防...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FQs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21年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及定点医院收治的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resistant tuberculosis,RR-TB)患者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微孔板法药物敏感性检测,总结RR-TB患者菌株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MIC值;同时进行一代测序。分析FQs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gyrB突变特征与FQs MIC之间的关系;以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ph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pDST)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基因型药物敏感性试验(g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gDST)对FQs耐药的检测效能;探讨RR-MTB对FQs表型耐药与基因型耐药差异的原因。结果:303株RR-TB患者菌株中,FQs pDST耐药率为27.7%(84/303),gyr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5.1%(76/303),未检测到gyrB基因突变。以pDST结果为参照标准,gDST检测RR-MTB的FQs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71/84;95%CI:74.6.1%~91.2%)和97.7%(214/219;95%CI:94.5%~99.1%)。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菌株有25株,不一致率为8.3%(25/303)。FQs耐药菌株的MIC主要为2μg/ml,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发生在第94位点(53.9%,41/76),gyrA基因在第88和94位点突变与pDST耐药完全一致,而第90和91位点突变的pDST耐药一致率分别为95.8%(23/24)和3/5。第88位点的突变与Lfx pDST耐药相关,与Mfx pDST高浓度耐药相关;第90位点的突变以丙氨酸转变为缬氨酸为主(92.3%,24/26),该突变发生的Lfx和Mfx最低MIC为临界浓度(1μg/ml和0.25μg/ml)。第94位点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均为Lfx和Mfx高浓度耐药(1/1),该位点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与Lfx耐药(1/1)相关,与Mfx高浓度耐药相关(1/1)。结论:北京地区RR-MTB的FQs耐药的主要机制是gyrA基因突变,不同gyrA基因突变提示FQs耐药水平存在差异。FQs pDST和gDST检测RR-MTB的结果高度一致,可及早应用gDST检测RR-TB患者的FQs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荧光喹诺酮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DNA突变分析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17种抗生素对北京地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分析
6
作者 陈双双 田丽丽 +4 位作者 王嫩寒 杨新宇 赵琰枫 李传友 代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分析17种抗生素对北京地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临床分离株的抑菌效果,为RGM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2016年1月至2020... 目的:分析17种抗生素对北京地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临床分离株的抑菌效果,为RGM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五年间分离保存的13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出的RGM临床分离株和相应标准株复苏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7种药物(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克拉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头孢西丁、替加环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和氯法齐明)的敏感性试验,记录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抑制50%或90%受试菌的MIC值(MIC90和MIC50)。结果:经菌种鉴定且复苏成功的RGM为37株,包括19株脓肿分枝杆菌、17株偶发分枝杆菌和1株龟分枝杆菌。已明确耐药折点的14种抗生素中,所检测的3种RGM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均敏感,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均敏感,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敏感。另外,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莫西沙星对均敏感。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3.7%(14/19),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2.4%(14/17)、88.2%(15/17)。所检测的19株脓肿分枝杆菌对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耐药,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妥布霉素均耐药。此外,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对RGM临床分离株的MIC90均小于药敏板最低检测限值,而德拉马尼的MIC90均高于药敏板最大检测限值。结论: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对RGM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而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德拉马尼几乎没有体外抑菌活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种间耐药谱差异较大,建议用药前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多抗高品质口感型番茄新品种京番309的选育 被引量:5
7
作者 苑国良 周明 +2 位作者 邓磊 李传友 李常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0,共4页
京番309是以自交系TB0286为母本,以自交系TB06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多抗粉果口感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圆形,有绿肩,单果质量80~120 g,口感酸甜,风味浓郁,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番茄红素含量31.0 mg·kg^(-1... 京番309是以自交系TB0286为母本,以自交系TB06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多抗粉果口感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圆形,有绿肩,单果质量80~120 g,口感酸甜,风味浓郁,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番茄红素含量31.0 mg·kg^(-1),VC含量158.2 mg·kg^(-1)。具有Ty1、Ty3a、Mi-1、Sm抗性基因位点,高抗TYLCV、南方根结线虫,抗To MV、灰叶斑病。每667 m^(2)产量4500 kg左右,适宜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等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感型番茄 京番309 一代杂种 高品质 多抗
下载PDF
粉果双抗番茄新品种宝禄富强的选育
8
作者 刘钊 郎丰孝 +5 位作者 宋正峰 徐振宁 刘树森 王傲雪 李传友 秦智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宝禄富强是2019年利用选育的优质母本FT1618F与选育的父本FT1602M配制而成的粉色番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高旺盛,中熟,叶片绿,果实圆,4心室,单果重260 g左右,产量高,硬度高,果色艳粉,商品性好,抗番茄TY病毒,极耐番茄褪绿病毒... 宝禄富强是2019年利用选育的优质母本FT1618F与选育的父本FT1602M配制而成的粉色番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高旺盛,中熟,叶片绿,果实圆,4心室,单果重260 g左右,产量高,硬度高,果色艳粉,商品性好,抗番茄TY病毒,极耐番茄褪绿病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8%。2021-2022年早春在山东寿光、淄博、聊城和菏泽等地大拱棚和日光温室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878.53 kg·hm^(-2),比对照喜来德高出10.40%;2021年秋季在山东寿光、山东聊城、内蒙古赤峰和宁夏吴忠等地日光温室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400.83 kg·hm^(-2),比对照喜来德高出10.18%。该品种适宜在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早春温室和大棚早春、秋延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新品种 宝禄富强 选育
下载PDF
不同农机驾驶方式对玉米播种出苗率的影响——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测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岚俊 孙梦遥 +3 位作者 张传帅 王迪 李传友 吴才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47,共5页
为验证无人驾驶、辅助驾驶和人工驾驶对玉米播种出苗率的影响,以鲜食玉米为试验作物,划分区域进行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人工驾驶播种,在保障土壤条件和管理方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采集出苗期多光谱影像,利用超绿值(ExG)和最大... 为验证无人驾驶、辅助驾驶和人工驾驶对玉米播种出苗率的影响,以鲜食玉米为试验作物,划分区域进行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人工驾驶播种,在保障土壤条件和管理方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采集出苗期多光谱影像,利用超绿值(ExG)和最大类间差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农田背景中玉米苗特征图像,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基于实测计算的出苗率与区域NDVI,建立对应关系,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计算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人工驾驶方式下出苗率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测算方法的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人工驾驶播种出苗率分别为67.47%、66.30%、52.83%,实测出苗率分别为72.19%、66.23%、55.49%,差异度分别为-4.72%、0.07%、-2.66%。出苗率为无人驾驶区>辅助驾驶区>人工驾驶区,无人驾驶区出苗率最高,且出苗率较为均匀,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测算方法较为准确。该方法为实时估算玉米出苗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播种 出苗率 无人驾驶 多光谱影像 无人机
下载PDF
番茄新品种寿研905的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彩云 刘欣庆 +8 位作者 程琳 张尚斌 魏美甜 张娜 韩宇睿 理查德 李传友 许勇 国家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107,共3页
寿研905是以自交系M538为母本、F4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粉果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长势旺盛;果实圆形,果面光滑,着色均匀,单果质量220~250 g,果实硬度中等,耐贮运;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根结线虫;每667 m^(2)产量9 0... 寿研905是以自交系M538为母本、F4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粉果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长势旺盛;果实圆形,果面光滑,着色均匀,单果质量220~250 g,果实硬度中等,耐贮运;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根结线虫;每667 m^(2)产量9 000 kg左右,适宜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早春和秋延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寿研905 一代杂种 保护地栽培
下载PDF
粉果番茄新品种“宝禄富生”的选育
11
作者 宋正峰 郎丰孝 +6 位作者 徐振宁 孙娜 刘钊 刘树森 王傲雪 李传友 秦智伟 《蔬菜》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宝禄富生是以粉果番茄品种FT7327为母本,以FT1602M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粉果番茄一代杂种。其无限生长型,植株高且生长势旺盛,中熟,叶片绿,单支花居多;果实高圆形,4心室居多,果皮艳粉色;果实商品性好,价值高,硬度高,耐贮运;单果质量约270 g... 宝禄富生是以粉果番茄品种FT7327为母本,以FT1602M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粉果番茄一代杂种。其无限生长型,植株高且生长势旺盛,中熟,叶片绿,单支花居多;果实高圆形,4心室居多,果皮艳粉色;果实商品性好,价值高,硬度高,耐贮运;单果质量约270 g,产量高,平均667 m^(2)产量高达10370.1 kg;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和镰刀菌根腐病。适宜在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进行早春、秋延、越冬茬保护地种植及部分露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新品种 宝禄富生 选育
下载PDF
农机无人驾驶系统的构建及在耕种环节应用试验研究
12
作者 刘婞韬 徐岚俊 +3 位作者 张传帅 陈华 李传友 吴才聪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2期21-28,44,共9页
为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问题,提升京郊农机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水平,实现农机自动动力换挡、机具提升、自动掉头,实现农机在农田行驶、作业、质量监测的全程无人化,本试验对无人作业示范区内的地块进行了数字化规划,并开展... 为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问题,提升京郊农机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水平,实现农机自动动力换挡、机具提升、自动掉头,实现农机在农田行驶、作业、质量监测的全程无人化,本试验对无人作业示范区内的地块进行了数字化规划,并开展农机无人驾驶技术在耕整地及播种环节的可行性、关键控制模块研究,验证无人驾驶技术可行性及性能表现。试验表明:农机无人驾驶作业精度可控制在3 cm之内,与人工驾驶相比,无人驾驶拖拉机机车时间利用率提升约10%,减少油耗约3.5%;利用作业轨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有人作业覆盖率达94.38%,无人驾驶作业覆盖率达99.39%,无人驾驶进行作业土地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另外,在播种质量方面,无人驾驶作业后的播种粒距合格率为95%,漏播率为5%,符合精量播种机作业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无人驾驶 农机智能化 无人化作业 农机无人作业
下载PDF
活动走滑断裂上断塞塘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含义——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断塞塘为例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传友 张培震 +2 位作者 袁道阳 王志才 郑德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105,共16页
活动断裂与地震和地质灾害紧密相关,对与其相关的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其活动习性与规律。通过揭露并分析典型断裂地貌——断塞塘的沉积建造特征,能够帮助识别活动走滑断裂作用的信息。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 活动断裂与地震和地质灾害紧密相关,对与其相关的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其活动习性与规律。通过揭露并分析典型断裂地貌——断塞塘的沉积建造特征,能够帮助识别活动走滑断裂作用的信息。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利用组合探槽对沿其发育的断塞塘及其沉积进行研究,分析其沉积特征,并建立断塞沉积序列。研究发现:断塞塘沉积层序由几个沉积韵律组成,一个沉积韵律组合分为下部的粗粒层与上部的细粒层,粒度下粗上细;粗粒层一般为细砂、粗砂和砾石层,具快速堆积的特征;细粒层均为含炭的粘土、亚粘土和粉砂,具湖塘相沉积的特点。断塞沉积层序是分期的,一个沉积韵律组合是一期断塞作用沉积。分析认为,断塞沉积粗细组合的韵律性结构是断裂周期性活动的产物。这一研究是揭示走滑断裂的构造演化与活动习性,反演断裂走滑活动历史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 断塞塘 沉积序列 韵律结构 断裂活动
下载PDF
四川省芦山M_S7.0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传友 徐锡伟 +8 位作者 甘卫军 闻学泽 郑文俊 魏占玉 许冲 谭锡斌 陈桂华 梁明剑 李新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1-683,共13页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 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 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双石断裂(前山断裂)和新开店断裂(大邑断裂南段)发现局部分布的NE向地表裂缝、沿地表裂缝分布的喷砂冒水和砂土液化,不规则的边坡开裂等地表变形,以及断裂沿线较严重的滑坡崩塌和房屋破坏。野外调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GPS测量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位于芦山县城附近或其以东,而芦山西侧的断裂也可能参与了部分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GPS观测、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余震分布等结果综合判定,芦山7.0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是芦山之下、大川-双石断裂和新开店断裂之间的龙门山前缘滑脱带。此滑脱带在该段的运动导致了这次地震的发生,并可能带动了它上面的大川-双石和新开店等断裂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发震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前缘滑脱带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等位突变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传友 郑洪刚 +4 位作者 翁曼丽 贾建航 牟同敏 HenryT.Nguyen 王斌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5,共5页
通过对NK58S和NK58F这一对光敏核不育水稻等位突变系的AFLP分析,比较了AFLP,RAPD及RFLP检测DNA多态性的相对效率。结果表明,这三种分子标记的DNA多态性检出效率依次为AFLP>RAPD>RFLP;找出了水稻AFLP分析的最适反应条件;通过AFLP... 通过对NK58S和NK58F这一对光敏核不育水稻等位突变系的AFLP分析,比较了AFLP,RAPD及RFLP检测DNA多态性的相对效率。结果表明,这三种分子标记的DNA多态性检出效率依次为AFLP>RAPD>RFLP;找出了水稻AFLP分析的最适反应条件;通过AFLP和集群混合分析(Bulkedsegregatinganalysis,BSA),筛选出了一批与水稻光敏核不育(PGMS)基因连锁的多态性AFLP产物,已完成了对4个多态性AFLP产物的克隆,Southern杂交证明其中2个为单拷贝顺序,另外2个为低拷贝顺序。对上述三种分子标记各自的优缺点及它们在DNA多态性检测中的适用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水稻 多态性检测效率 光敏核不育基因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 被引量:98
16
作者 李传友 宋方敏 冉勇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所采集的各条断裂之上的覆盖物或断层带物质的热释光 (TL)或电子自旋共振 (ESR)样品年龄 ,对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 :后山断裂在第四纪早 -中期曾有过活动 ,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所采集的各条断裂之上的覆盖物或断层带物质的热释光 (TL)或电子自旋共振 (ESR)样品年龄 ,对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 :后山断裂在第四纪早 -中期曾有过活动 ,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动 ;中央断裂早更新世或前第四纪是活动的 ;前山断裂在白龙江以北变成一些小的、零星分布的断裂 ,它们在第四纪早期以前有过活动。而已有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西南段晚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造成龙门山断裂带不同段落新活动时代不同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所导致的活动地块边界的变化。龙门山断裂带的北段现在已不构成活动块体的边界 ,加之岷山隆起对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屏障作用 ,使得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活动减弱。而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南段和岷山隆起构造带共同成为块体持续挤压作用的东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晚第四纪 活动性 动力学 地质构造
下载PDF
AFLP分析中多态性扩增产物的回收、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传友 伏健民 +2 位作者 金德敏 翁曼丽 王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本研究在摸索和优化了水稻AFLP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多态性AFLP产物的高效克隆方法。特异AFLP扩增产物直接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纯化,再经过一至二轮PCR扩增,即可高效地克隆于pGEM-Teasyvect... 本研究在摸索和优化了水稻AFLP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多态性AFLP产物的高效克隆方法。特异AFLP扩增产物直接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纯化,再经过一至二轮PCR扩增,即可高效地克隆于pGEM-Teasyvector系统中。本实验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克隆了水稻温敏核不育等位突变系5460S和5460F间的4个多态性AFLP产物,Southernbloting分析证明其中3个产物在水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另一个为低拷贝序列。AFLP技术强有力的多态性检出能力再结合多态性扩增产物的高效克隆方法,为寻找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FLP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传友 张培震 +2 位作者 张剑玺 袁道阳 王志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3,共10页
文章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的沉积建造、构造地貌等开展了野外调查与研究。冲沟位错、断裂剖面、山脊位错、线性槽地、洪积扇变形与断塞塘等详细的构造地貌分析,显示断裂带在黄香沟段晚第四纪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左旋走滑兼有倾滑... 文章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的沉积建造、构造地貌等开展了野外调查与研究。冲沟位错、断裂剖面、山脊位错、线性槽地、洪积扇变形与断塞塘等详细的构造地貌分析,显示断裂带在黄香沟段晚第四纪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左旋走滑兼有倾滑分量为特征。根据其中两条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冲沟左旋水平位错平均值30.5±3.0m,及其14C限定的冲沟发生位错的年龄为13480±240aB.P.,获得断裂晚第四纪的水平滑动速率为2.3±0.2mm/a。同时,由断裂位错洪积扇形成的1.05±0.30m垂直位移量,与该期洪积扇形成的14C年龄3690±100aB.P.,估算了断裂晚第四纪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28±0.0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构造地貌 滑动速率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水平位移特征及其微地貌响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传友 张培震 +2 位作者 袁道阳 王志才 张剑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左旋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带,其在黄香沟一段活动性较强,活动现象典型。对沿断裂带分布的地貌、地质体等晚第四纪位移量的研究表明,在黄香沟一带,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水平位移量最大为40~60...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左旋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带,其在黄香沟一段活动性较强,活动现象典型。对沿断裂带分布的地貌、地质体等晚第四纪位移量的研究表明,在黄香沟一带,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水平位移量最大为40~60m;最小为6~8m,可能是一次滑动事件的特征位错量。断裂带上的位移具有分组特征,各组位移值之间具有6~8m的稳定增量。位移值的分组性和增量特征反映了该段断裂具有特征地震的活动特征,而7组位错值则反映了断裂7次特征活动事件。关于黄香沟一带与断裂相关的微地貌分析,也获得了大致相对应的事件次数。并由此初步推测,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该断裂带有过多次强烈活动,活动期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水平位移 微地貌 特征事件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传友 张金玉 +2 位作者 王伟 孙凯 单新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6-721,共16页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构造较为复杂。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破裂面走向NW,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构造较为复杂。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破裂面走向NW,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在野外调查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只在漾濞县城西侧震中区一带发育一条NW向地表裂缝带,分为间隔约6km的北西和南东2段,长度分别为2.5~3km和3~3.5km,分析认为此裂缝带为本次地震发震断裂活动在地表的表现。而维西-乔后断裂在漾濞6.4级地震中未见同震变形,说明该断裂在此次地震中没有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并结合他人关于震源机制解、余震精定位、In SAR和GNSS形变观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维西-乔后断裂西侧的一条NW向次级断裂是此次漾濞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走向310°~320°,长约30km,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断裂面陡立,略向SW倾,可能为川滇块体西边界向W扩展中形成的较新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发震构造 地表裂缝带 维西-乔后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