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 被引量:123
1
作者 李元昊 刘池洋 +2 位作者 独育国 王秀娟 黄锦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受西北沉积体系控制,沉积期构造背景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大量的岩心观察表明,煤线、植物叶片、根系、虫孔、沉积构造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反映了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受西北沉积体系控制,沉积期构造背景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大量的岩心观察表明,煤线、植物叶片、根系、虫孔、沉积构造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反映了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沉积微相。与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不同,其沉积相带分布范围宽广,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在平面上平缓相接,无明显的转折。其中,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长8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延伸较远,规模较大,具有顺河道方向局部厚层砂体呈坨状分布、垂直河道方向坨状砂体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展布的特征,这种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湖岸线位置控制,即湖岸线控砂,与拗陷湖盆坡折带控砂特征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长组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湖岸线控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下部幕式成藏特征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元昊 刘池洋 +1 位作者 王秀娟 独育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7,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时产生较强的异常高压,在盆地西北部长7段与下部长8段地层之间存在10MPa以上的过剩压力差,这成为石油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表明,超压导致源岩及其下部地层发生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时产生较强的异常高压,在盆地西北部长7段与下部长8段地层之间存在10MPa以上的过剩压力差,这成为石油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表明,超压导致源岩及其下部地层发生流体压裂,流体以混相通过裂隙快速排出。在长7段烃源岩和长8段、长9段储层中发现的沸腾油气包裹体,是油气幕式排烃、幕式充注的直接证据。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主要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幕式充注过程,主要成藏时期为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幕式成藏 流体压裂 沸腾油气包裹体 成藏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震积岩特征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元昊 刘池洋 王秀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2-779,共8页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记录的岩层。根据大量岩心观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广泛发育震积岩沉积标志,如液化砂岩脉、阶梯状小断层、液化卷曲变形、砂球枕构造、泥岩撕裂屑、滑揉构造等。详细分析了各种震积岩特征及其分布,初步建立了...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记录的岩层。根据大量岩心观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广泛发育震积岩沉积标志,如液化砂岩脉、阶梯状小断层、液化卷曲变形、砂球枕构造、泥岩撕裂屑、滑揉构造等。详细分析了各种震积岩特征及其分布,初步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震积岩垂向沉积序列,包括:A段为下伏未震层;B段为微同沉积断裂层;C段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层;D段为液化砂岩脉和砂岩墙段;E段为砂球枕及碎块层;F段为液化均一层和G段上覆未震层。震积岩的首次发现为研究盆地周边构造演化强度和期次提供了佐证,同时震积岩也是一种潜在的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垂向沉积序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物理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元昊 刘建平 +3 位作者 梁艳 独育国 黄锦绣 曾溅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6-712,共7页
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为陆相坳陷盆地,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油藏主要为低-特低渗透岩性油藏。研究表明,长7生烃作用形成的异常高压是石油向低渗透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运移方式主要为幕式运移。通过成藏物理模拟手段分析不同压力... 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为陆相坳陷盆地,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油藏主要为低-特低渗透岩性油藏。研究表明,长7生烃作用形成的异常高压是石油向低渗透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运移方式主要为幕式运移。通过成藏物理模拟手段分析不同压力条件下低渗透成藏过程及成藏特征,同时对比不同注入压力、不同充注方向下幕式成藏特征及与稳态成藏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无论烃源岩向上还是向下排烃,异常压力越大越有利于低渗透储层成藏,成藏效率越高,含油饱和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成藏物理模拟 低渗透岩性油藏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墙(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元昊 刘池洋 +1 位作者 王秀娟 郭正权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笔者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野外砂岩墙和岩心砂岩脉的特征,初步阐明了砂岩墙(脉)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早期沉积的未固结细粒砂岩在后期地震诱发下液化,同时砂体内压力迅速增加,在围岩层的裂隙处闪电般贯入,形成砂岩墙(脉... 笔者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野外砂岩墙和岩心砂岩脉的特征,初步阐明了砂岩墙(脉)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早期沉积的未固结细粒砂岩在后期地震诱发下液化,同时砂体内压力迅速增加,在围岩层的裂隙处闪电般贯入,形成砂岩墙(脉)。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砂岩墙具有构造指示意义,同时对油藏的形成和破坏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砂岩墙(脉) 地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复合油藏成藏机理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元昊 张铭记 +1 位作者 王秀娟 独育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2期32-36,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是近年来石油重点勘探层系之一。长7段油页岩为烃源岩,生烃增压作用是长7段烃源岩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机制,异常高压是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原油通过流体压裂缝、断层和叠置砂...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是近年来石油重点勘探层系之一。长7段油页岩为烃源岩,生烃增压作用是长7段烃源岩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机制,异常高压是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原油通过流体压裂缝、断层和叠置砂体进行运移,压力越大越有利于低渗透储层成藏。长7段烃源岩具有连续式生烃、幕式排烃、多点式充注成藏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岩特征等表明,烃源岩先向下再向上排烃,二次运移具有垂向运移为主、短距离侧向运移特征。利用声波时差测井曲线计算了长7段向下排烃厚度平均约10m,向上排烃厚度平均约30m,向下与向上排烃量之比约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异常高压 幕式成藏 排烃厚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油田氨氮废水的纳米TiO_2光催化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元昊 丁忠浩 +1 位作者 陶小明 尹俊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186-5188,共3页
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对氨氮废水进行光催化反应,分别考察了常温下TiO2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外加H2O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00 mg/L的含NH3-N废水,当催化剂纳米TiO2用量为2.5 g/L、废水初始pH 8.5... 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对氨氮废水进行光催化反应,分别考察了常温下TiO2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外加H2O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00 mg/L的含NH3-N废水,当催化剂纳米TiO2用量为2.5 g/L、废水初始pH 8.5、反应时间为180 min、H2O2投加量为0.5 mg/L时,氨氮废水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处理 油田氨氮废水
下载PDF
火电厂配煤技术在气膜封闭式煤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元昊 武宝会 +3 位作者 吕晨峰 李刚 谢军 蔡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为满足环保要求,火电厂逐步实现了对煤场的全封闭改造,对大型火电机组储煤场高效储煤与配煤掺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配煤掺烧相关参数指标和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气膜封闭煤场提出了相应的掺配方案,并结合某火电厂储煤场气膜封闭... 为满足环保要求,火电厂逐步实现了对煤场的全封闭改造,对大型火电机组储煤场高效储煤与配煤掺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配煤掺烧相关参数指标和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气膜封闭煤场提出了相应的掺配方案,并结合某火电厂储煤场气膜封闭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气膜结构形式下的配煤掺烧方案及设计成果。结果表明,采用气膜封闭煤场和合适的配煤掺烧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电厂灵活多样的掺烧方法,满足安全、环保及灵活配煤掺烧需求,保持原有燃料及燃烧的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储煤场 气膜封闭 配煤掺烧 掺配方案 环保性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的多层墙体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元昊 齐全 +1 位作者 殷结峰 孟曦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6年第6期684-689,704,共7页
研究以焓值-多孔介质的相变传热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复合PCM层的多层墙体节能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PCM层可以降低建筑年负荷,增大时间延迟,降低温度的衰减因子进而提高居住者舒适度。当PCM层设在外墙内侧时,获得较好的节... 研究以焓值-多孔介质的相变传热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复合PCM层的多层墙体节能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PCM层可以降低建筑年负荷,增大时间延迟,降低温度的衰减因子进而提高居住者舒适度。当PCM层设在外墙内侧时,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且此时成都气象条件下最佳的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为14℃和26℃。与未复合PCM相比,PCM层为30mm和20mm时,内表面热流平均值分别减少13.36%和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 热物理属性 建筑节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元昊 蔺昉 +2 位作者 杜金良 黄锦绣 程党性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3期19-24,共6页
与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浅水型三角洲没有明显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层结构,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煤线、植物根、虫孔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 与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浅水型三角洲没有明显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层结构,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煤线、植物根、虫孔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三角洲前缘亚相相带较宽,根据水深可将三角洲前缘细分为内前缘和外前缘。由于在不同前缘相带河道的稳定程度及砂体特征不同,将长8三角洲前缘砂体分为3种类型:内前缘等厚型,主要为分流河道:内外前缘过度型.砂体为分流河道和改造的席状砂;外前缘极端不等厚型,砂体横向厚度以透镜状和多层薄砂层为主.主要为受波浪改造的席状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下载PDF
陆相湖盆沉积中心迁移特征及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元昊 王秀娟 +3 位作者 梁艳 白嫦娥 王亚玲 邵晓洲 《低渗透油气田》 2016年第2期12-17,共6页
陆相湖盆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和沉积物源的控制,前人对构造沉积中心的迁移研究较多,而物源对沉积中心的迁移作用研究相对薄弱,在构造稳定时期物源方向和供屑能力是决定沉积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入湖河流的多少,沉积物源... 陆相湖盆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和沉积物源的控制,前人对构造沉积中心的迁移研究较多,而物源对沉积中心的迁移作用研究相对薄弱,在构造稳定时期物源方向和供屑能力是决定沉积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入湖河流的多少,沉积物源可分为单源型和双源型,沉积中心主要受供屑能力强、进积快的物源控制,迁移方向与沉积物进积方向一致一同时。河流入湖方向和湖盆长轴方向不同沉积中心迁移特征也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早期(长10-长7)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影响,具有逆时针迁移特征,中晚期(长6-长1)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物源控制,具有拉锯式迁移特征。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空间分布和成藏组合方式,进而控制了油藏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沉积中心迁移 物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元昊 张东阳 +1 位作者 吕剑文 王秀娟 《低渗透油气田》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记录的岩层。根据大量岩心观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广泛发育震积岩沉积标志,如液化砂岩脉、阶梯状小断层、液化卷曲变形、砂球枕构造、泥岩撕裂屑、滑揉构造等。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种震积岩特征及其分布,初步...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记录的岩层。根据大量岩心观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广泛发育震积岩沉积标志,如液化砂岩脉、阶梯状小断层、液化卷曲变形、砂球枕构造、泥岩撕裂屑、滑揉构造等。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种震积岩特征及其分布,初步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震积岩垂向沉积序列,包括:A段为下伏未震层;B段为微同沉积断裂层;C段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层;D段为液化砂岩脉和砂岩墙段;E段为砂球枕及碎块层;F段为液化均一层和G段上覆未震层。震积岩的首次发现为研究盆地周边构造演化强度和期次提供了佐证。同时震积岩也是一种潜在的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垂向沉积序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备圈闭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元昊 张雪峰 王秀娟 《低渗透油气田》 2006年第1期23-28,共6页
储备圈闭的数量和资源量是决定一个油气田发展潜力的关键和基础。通过详细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近6年来油气储备圈闭的层位分布、区域分布、类型、规模、埋深、资源量等情况,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储备圈闭特征,表现在层位分布多,具有古生... 储备圈闭的数量和资源量是决定一个油气田发展潜力的关键和基础。通过详细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近6年来油气储备圈闭的层位分布、区域分布、类型、规模、埋深、资源量等情况,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储备圈闭特征,表现在层位分布多,具有古生界产气和中生界产油4套含油气层系;平面分布广,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都有分布;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构造运动对油气圈闭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储备圈闭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圈闭 圈闭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 资源量
下载PDF
鄂尔多斯湖盆西北部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元昊 向慧 +3 位作者 罗安湘 黄锦绣 独育国 粱艳 《低渗透油气田》 2009年第1期5-13,共9页
长7优质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时产生较强的异常高压,研究区长7与下部长8地层之间存在10MPa以上的压力差,过剩压力差成为石油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超压导致烃源岩及其下部地层发生流体压裂,在岩心、显微镜下和成像测井中发现了大量的流体... 长7优质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时产生较强的异常高压,研究区长7与下部长8地层之间存在10MPa以上的压力差,过剩压力差成为石油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超压导致烃源岩及其下部地层发生流体压裂,在岩心、显微镜下和成像测井中发现了大量的流体压裂缝,流体以混相通过裂隙快速排出。在长7烃源岩和长8、长9储层中发现了沸腾油气包裹体,是油气幕式排烃、幕式充注的直接证据。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研究区主要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幕式充注过程,主要成藏时期为旱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鄂尔多斯湖盆西北部延长组下部油藏形成及分布主要受“近源、低压、优相”三大因素控制;主要发育4种成藏类型:储层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成藏、通过叠置渗砂体运聚成藏、通过流体压裂缝运聚成藏、石油通过叠置渗砂体和流体压裂缝运聚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幕式成藏 流体压裂 沸腾油气包裹体 均一温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中心迁移特征及其对成藏的作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元昊 王秀娟 《低渗透油气田》 2010年第3期7-13,3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早期(长10-长7)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影响,具有逆时针迁移特征,中晚期(长6-长1)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物源控制,具有拉锯式迁移特征。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空问分布和成藏组...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早期(长10-长7)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影响,具有逆时针迁移特征,中晚期(长6-长1)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物源控制,具有拉锯式迁移特征。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空问分布和成藏组合方式。进而控制了油藏分布规律..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纽在不同区域、不同层位形成不同成藏组合特征的大油田奠定了基础。最终建立了研究区陕北烃源岩向上排烃聚集、陇东向下排烃聚集、西北既向上又向下排聚集的3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沉积中心迁移 物源 成藏组合
下载PDF
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元昊 丁忠浩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指出了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助凝、杀菌、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阐述了高铁酸钾的制备、特性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特点,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展望了研究其高效、低耗、联用技术的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高铁酸钾 水处理药剂 强氧化性
下载PDF
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17
作者 王娟 朱虹全 +1 位作者 李元昊 朱文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RDD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男12例,女5例,年龄12~71岁。结果:病变位于头颈部9例,胸部6例,腹部1例及下肢1例。研究发现部分RD... 目的:分析总结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RDD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男12例,女5例,年龄12~71岁。结果:病变位于头颈部9例,胸部6例,腹部1例及下肢1例。研究发现部分RDD的发病与IgG4等免疫相关疾病或淋巴瘤密切相关。影像表现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信号,无坏死及囊变,中度弥散受限及18F-FDG高摄取,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及非中枢神经系统RDD影像表现有所不同。另外发现3例罕见病例:颅内外非沟通性RDD,全身广泛性腺体及淋巴结受累的混合型RDD,及MR表现类似“肝细胞癌”的肝脏RDD。结论:RDD发病部位广泛且影像表现多样,了解其共同特点及不同之处,有助于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摆动腿技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元昊 《南平师专学报》 2007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全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并与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摆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他们对速度利用率、踏板速度、腾起初速度、起跳角等技术参数的对比,从中找出差异。
关键词 跳远 摆动腿技术 对比 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负载构造类型及特征
19
作者 李元昊 史立川 +1 位作者 雷秀洁 淡卫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负载构造是一种重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具有重力(密度差)作用是主要驱动力、变形发生在密度倒置的岩性界面等特征。根据变形构造与母体是否分离把负载构造分为3类:一是未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重荷(模)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水... 负载构造是一种重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具有重力(密度差)作用是主要驱动力、变形发生在密度倒置的岩性界面等特征。根据变形构造与母体是否分离把负载构造分为3类:一是未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重荷(模)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水滴状构造及底辟(挤入)构造;二是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砂球(假结核)、砂球层、泥球;三是复合型负载构造。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岩心及露头中发现了大量的负载构造,通过对不同类型负载构造的特征描述、形成条件及触发机制分析,认为负载构造是地震和重力作用双重机制作用的结果,除了重力作用外,地震扰动是形成多种变形构造的主要原因,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三叠世印支期构造活动较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构造 砂球构造 地震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墙(脉)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20
作者 李元昊 刘池阳 +1 位作者 王秀娟 郭正权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野外砂岩墙和岩心砂岩脉的特征,初步弄清了砂岩墙(脉)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早期沉积的未固结细粒砂岩在后期地震诱发下液化,同时砂体内压力迅速增加,在围岩层的裂隙处闪电般贯入,形成砂岩墙... 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野外砂岩墙和岩心砂岩脉的特征,初步弄清了砂岩墙(脉)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早期沉积的未固结细粒砂岩在后期地震诱发下液化,同时砂体内压力迅速增加,在围岩层的裂隙处闪电般贯入,形成砂岩墙(脉)。结合区域构造背蒂,认为砂岩墙具有构造指示意义,同时对油藏的形成和破坏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砂岩墙(脉)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