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防沙带大型露天煤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全生 李淋 +4 位作者 方杰 周伟 雷少刚 包玉英 崔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3,共11页
北方防沙带是我国防治沙化和荒漠化的关键地带,是“三北”工程的核心区,区内土壤贫瘠、风速大、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生态恢复力低,而大型露天煤矿开采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国家能源保供,迫切需要开展大型露天矿... 北方防沙带是我国防治沙化和荒漠化的关键地带,是“三北”工程的核心区,区内土壤贫瘠、风速大、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生态恢复力低,而大型露天煤矿开采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国家能源保供,迫切需要开展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研究。针对北方防沙带大型露天煤矿区开采引起的土地破坏、扬尘起沙、水位下降、土壤沙化、植被退化等问题。以北方防沙带面积和露天煤炭产量占比均最大的内蒙古的大型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区,秉承“减损开采-立体保水-造土活土-系统修复-集成监管”的研究思路,揭示大型露天矿岩土损伤-生态退化传导机理、生态减损开采机制、重建生态自维持机制,研发生态保护型减损开采、生态化设计、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抗侵蚀地貌重塑、排土场活土层精细重构、土壤改良与提质增容、菌-藻-草联合修复、生态系统退化监管等关键技术,形成适合北方防沙带露天煤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建成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集成示范区。创建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可复制的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为保障我国北方防沙带大型露天矿区科学开采与生态安全提供支撑,实现煤炭开发能源保供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防沙带 露天矿 生态保护 减损开采 系统修复
下载PDF
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全生 李淋 +4 位作者 方杰 郭俊廷 李军 徐祝贺 李晓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7,共10页
针对生态脆弱区煤炭规模化高效开采造成生态影响范围大、周期长和强度高,缺乏统筹开采全周期源头减损与生态全要素系统技术,导致矿区生态修复成本高、效率低和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理念,露天开采损伤传导途径和井工开... 针对生态脆弱区煤炭规模化高效开采造成生态影响范围大、周期长和强度高,缺乏统筹开采全周期源头减损与生态全要素系统技术,导致矿区生态修复成本高、效率低和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理念,露天开采损伤传导途径和井工开采损伤传导模型、生态损伤定量分析方法和矿区生态修复决策方法,研发了露天矿节地减损开采、生态型地层重构、分布式水资源集−储−用、基于“生态修复窗口期”协同修复技术;研发了井工开采损伤传导控制、含水层生态功能恢复、装配式楔形地下水库坝体构筑、沉陷区分时分区生态修复技术。建成蒙东矿区生态保护型露天开采示范工程,宝日希勒露天矿示范区植被盖度由开发前30%提高到59%,胜利露天矿示范区植被盖度由开发前5%提高到39%;建成神东井工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示范工程,植被盖度由开发前不足10%提高到70%。研究成果为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提供了科技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井工开采 生态保护 减损开采 生态修复 绿色开采
下载PDF
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概念内涵、理论与技术框架 被引量:2
3
作者 鞠金峰 李全生 +1 位作者 许家林 王晨煜 《绿色矿山》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针对我国保水采煤研究现状及煤矿区采损生态修复的技术需求,提出应开展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研究,并将其纳入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中。在充分阐述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采动含水层失水流动规律及水径流阻隔... 针对我国保水采煤研究现状及煤矿区采损生态修复的技术需求,提出应开展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研究,并将其纳入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中。在充分阐述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采动含水层失水流动规律及水径流阻隔关键技术为主的理论与技术框架,分析了当前相关研究进展与未来攻关方向。含水层的损伤失水与生态功能退化本质源于采煤引起的岩层运动与裂隙发育,应在充分掌握含水层失水机制与规律的基础上对其开展生态功能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深入揭示含水层失水路径分布与水流动力耗散规律,将失水流量集中分布的采动影响区作为重点修复的靶区,合理运用“边采边修”、“采后再修”等方式实施水流通道封堵与修复。同时,应充分利用采动岩体裂隙自修复机制及其引起的含水层自恢复效应,开展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引导修复研究与实践;基于水-气-岩相互作用产生化学沉淀促进导水裂隙自修复的降渗机理,提出了向含水层下方裂隙岩体中灌注可与地下水产生化学沉淀的修复试剂,以诱导沉淀物在裂隙中吸附-固结并封堵通道的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利用铁/钙质化学沉淀进行导水裂隙修复降渗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应重点研究形成利于不同类型导水通道高效封堵的化学沉淀诱导生成对策。研究可望为西北部生态脆弱矿区煤炭开采地下水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 失水路径 修复靶区 导水裂隙自修复 绿色开采
下载PDF
井工煤矿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全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8-1002,共15页
煤炭开采改变了覆岩边界条件,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和覆岩变形、运动、破断,造成覆岩损伤自下而上传导,引起含水层、地表附属物、矿区生态系统等损伤。现代开采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同时,也对矿区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建/构筑... 煤炭开采改变了覆岩边界条件,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和覆岩变形、运动、破断,造成覆岩损伤自下而上传导,引起含水层、地表附属物、矿区生态系统等损伤。现代开采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同时,也对矿区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建/构筑设施造成较大损伤。为解决规模化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协调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以及长期实践基础上,根据“源头减损”理念和“采前源头损伤控制、采中优化减损、采后生态要素系统修复”的开采全过程减损思路,提出了以“基于开采工艺参数优化的源头减损、硬岩采前预裂-软岩注浆改性与采后导水裂隙封堵控水、采中覆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维持减损”的采前、采中、采后3类4项技术为主导的开采全过程减损技术措施,创建了井工煤矿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明确了减损开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在开采损伤监测方面,由于监测技术时空差异大,难以实现地表变形与裂缝的同时空监测和地表生态环境多要素一体化同步监测,仍需针对性地提出煤矿井工开采损伤多源监测异步数据的同时空校正与处理方法。在损伤传导理论方面,基于覆岩损伤传导理论,从能量出发提出了采动损伤场模型,并结合岩层软硬组合、岩土层介质的差异,提出了涵盖“覆岩-含水层-地表-生态”多因素指标的煤炭井工开采覆岩损伤场量统一与跨界面传导理论。神东矿区上湾矿12401工作面采用采前开采参数优化,采中垮落带注浆等减损技术,地表最大沉降值相对减小25%,地表裂缝由台阶型裂缝调控为动态小裂缝;此外,神东矿区自2010年实施减损开采技术以来,植被覆盖度由原来平均31%上升到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损伤传导 源头减损 减损理论与技术 绿色开采
下载PDF
煤炭生态型露天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全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6-2444,共19页
煤炭大规模露天开采会引起土地挖损与压占、地下水疏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大气污染、区域景观破损等生态问题。针对现有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技术较为单一,缺乏从开采源头减损和生态全要素系统性修复技术的难题,提出了“减损开采与生态... 煤炭大规模露天开采会引起土地挖损与压占、地下水疏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大气污染、区域景观破损等生态问题。针对现有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技术较为单一,缺乏从开采源头减损和生态全要素系统性修复技术的难题,提出了“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的理念,阐述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关键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框架,研发了“采前生态化设计−采中减损开采−生态系统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减损开采和生态全要素(水、土、大气、植被、景观)系统修复技术,创建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露天矿生态型开采模式。研究成果应用表明,半干旱区胜利露天矿生态型开采示范区减少土地挖损和压占面积60003 m^(2)/a,排土场生态修复期提前1 a以上,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41.78%,地面水库(蓄水量40万m^(3))实现了矿井水的分季节、分级分质利用;酷寒区宝日希勒露天矿生态型开采示范区减少土地挖损和压占面积106672 m^(2)/a,新生物种从14种增加到21种,土壤含水率提升10%,土壤年侵蚀率降低59.6%,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37.96%,露天煤矿地下水库(储水容量122万m^(3))实现了矿坑水“冬储夏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生态型开采 减损开采 系统修复 全周期
下载PDF
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技术的岩层采动损伤监测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全生 李晓斌 +6 位作者 张凯 曹志国 郭俊廷 阎跃观 张村 徐祝贺 赵勇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2-413,共12页
矿区采动损伤监测是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开采损害预警、减损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西部特殊开采地质条件、生态损伤累积效应和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技术在观测精度、数据处理、成本投入和监测效率等方面的缺陷,从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 矿区采动损伤监测是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开采损害预警、减损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西部特殊开采地质条件、生态损伤累积效应和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技术在观测精度、数据处理、成本投入和监测效率等方面的缺陷,从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提出采动损伤科学内涵并构建矿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以神东矿区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BDS+GPS进行控制测量,为地表形变监测提供高精度空间三维坐标;基于InSAR技术探究地表沉降量和形变速率的时空演化规律;采用无人机与现场实测方法厘清地裂缝发育规律与工作面推进速度、来压步距的对应关系;运用固定站式三维激光扫描精确获得地表下沉量;通过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揭示地下深层隐伏裂缝的发育趋势与部分岩层的离层现象。研究成果发现开采后地表存在抬升现象,在抬升与下沉交界处容易形成地裂缝。中部动态裂缝宽度变化存在“单峰裂隙”与“双峰裂隙”演化规律,前峰裂缝宽度约为后峰的1.5倍,前后峰值间隔10 d左右。通过InSAR精细观测区、GNSS控制点与三维激光扫描结果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得到工作面地表沉降云图和采动损伤数据信息,厘清基本顶周期来压、主关键层破断与地表主裂缝的周期性传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损伤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 地表沉降 地裂缝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观初探——基于CSS201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全生 胡婷婷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利用CSS2019年度调查资料,获取了农民工社会观的基本数据,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社会公平公正情况的评价、对社会遵纪守法水平的评价、对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对社会普遍道德水平的评价、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评价五个因素依次... 本文利用CSS2019年度调查资料,获取了农民工社会观的基本数据,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社会公平公正情况的评价、对社会遵纪守法水平的评价、对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对社会普遍道德水平的评价、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评价五个因素依次对农民工的社会观产生影响。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观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地方革命军事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胶东地区为例
8
作者 李全生 赵宁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地方革命军事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从一般到特殊的三个层次的意义。胶东革命军事故事,是指与军事战略区域的胶东地区有关的、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真实的军事历史掌故和往事,将其融入胶东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有着更为... 地方革命军事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从一般到特殊的三个层次的意义。胶东革命军事故事,是指与军事战略区域的胶东地区有关的、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真实的军事历史掌故和往事,将其融入胶东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有着更为突出和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融入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中融入,课堂视频播放,纳入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课堂学生交流,在革命文化场馆和遗迹实地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革命军事故事 地方红色文化 思政课教学 胶东地区
下载PDF
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探索
9
作者 李全生 邓小草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三十多年时间里,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有: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三十多年时间里,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有: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借鉴这些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推进渐进式建设,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经验 乡村全面振兴
下载PDF
煤矿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敏感性及高度预测研究
10
作者 李晓斌 李全生 +6 位作者 李金松 刘小庆 李井峰 方杰 张勇 王路军 张传玖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1,共9页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和埋深的内在联系,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并在现场得到应用。通过研究可知: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硬岩中传导更快,而软岩可以抑制导水裂隙带高度。软岩与硬岩组合(下软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硬岩与软岩组合(下硬上软)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方法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薄煤层开采、单一中厚煤层开采。各因素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程度为: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采深>工作面长度。与“三下”规程经验公式相比,利用多因素拟合公式可以较好地实现乌兰木伦煤矿124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误差仅为−2.54%,研究成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组合 多因素分析 导水裂隙带高度 敏感性 预测公式
下载PDF
新时代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依据与路径思考
11
作者 胡婷婷 李全生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第7期32-36,共5页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农村发展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彰显,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但从实然来看,当前促进农民农村共...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农村发展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彰显,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但从实然来看,当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仍然面临城乡发展差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精神文化动能缺乏、人才储备薄弱等难题。为此,新时代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进一步弥合城乡发展鸿沟,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文化主体性,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民 农村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12
作者 丁祥建 李全生 《乡村论丛》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健全,但仍存在着外部环境困境、主体自生能力不足、运行机制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健全,但仍存在着外部环境困境、主体自生能力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人才缺口问题凸显、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滞后等问题。结合该市实际,应从营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的保障环境、加强新型服务主体培育、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推进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改革等方面提升水平,从而有效助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社会化服务
下载PDF
农业强国目标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困境与对策
13
作者 丁祥建 李全生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7期93-97,共5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所需,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农情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统筹推进。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村产业融合...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所需,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农情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统筹推进。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村产业融合韧性不足,发展效益受限;农村人才缺口问题凸显,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潜能有限;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现代化治理不足。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人才队伍、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建强基层党组织,从而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推动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强国
下载PDF
新时代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意义、困境及破解方略
14
作者 赵宁 李全生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29-37,共9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致力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的禁锢。城乡融合发展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城乡关系新的趋向和模式创新,对于突破二元制度壁垒,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城乡要素流动不通... 进入新时代,我国致力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的禁锢。城乡融合发展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城乡关系新的趋向和模式创新,对于突破二元制度壁垒,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城乡要素流动不通畅、农村产业发展不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存在偏向性、农民与市民存在主体性差距等依旧是影响城乡关系融合发展的障碍。未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在体制机制、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进行调整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益气通脉颗粒对高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全生 张东伟 +3 位作者 贾连群 宋囡 张会永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研究益气通脉颗粒对高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膳食喂养的方法复制高脂大鼠模型,再通过夹闭冠状动脉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选取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 目的:研究益气通脉颗粒对高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膳食喂养的方法复制高脂大鼠模型,再通过夹闭冠状动脉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选取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高脂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GI/R)、益气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药物治疗组(1.352、0.676、0.338 g/mL)。通过可逆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益气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给予不同浓度的益脉颗粒灌胃,3次/d,疗程1周,假手术组和GI/R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治疗完成后,取腹主动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通过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GI/R组比较,益气通脉颗粒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减少,其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GI/R组和益气通脉颗粒各组的血清CK-MB、LDH、TC、LDL-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GI/R组比较益气通脉颗粒高剂量组血清CK-MB、LDH、TC、LDL-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GI/R组大鼠基因蛋白Bax表达增强,基因蛋白Bcl-2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GI/R组大鼠比较,益气通脉颗粒各组大鼠基因蛋白Bax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基因蛋白Bcl-2表达上调,其中高剂量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益气通脉颗粒组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气通脉颗粒能够下调基因蛋白Bax表达,上调基因蛋白Bcl-2表达,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益气通脉颗粒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全生 杨和清 +2 位作者 杜景平 周总光 张肇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3年15例LC术后出血病例.结果该组15例患者LC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50~1200ml.其中6例腹腔内出血,9例腹壁穿刺孔出血.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3年15例LC术后出血病例.结果该组15例患者LC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50~1200ml.其中6例腹腔内出血,9例腹壁穿刺孔出血.6例腹腔内出血病例中,4例行剖腹探察止血,2例保守治疗.9例腹壁穿刺孔出血病例中,5例行局部压迫后止血,3例行切口缝合止血.结论LC术中确切止血是防止术后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出血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用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优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全生 俞志明 +2 位作者 张波 张永山 马锡年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3-317,共5页
自1995年5月9日—8月29日,每周一次采集了青岛城阳区上马镇对虾养殖池的水样并进行生物鉴定。结果表明,7月4日和7月11日该养殖场的北场3号小池水中浮游植物总量已达到赤潮密度,其优势藻种分别为三角揭指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 自1995年5月9日—8月29日,每周一次采集了青岛城阳区上马镇对虾养殖池的水样并进行生物鉴定。结果表明,7月4日和7月11日该养殖场的北场3号小池水中浮游植物总量已达到赤潮密度,其优势藻种分别为三角揭指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裸甲藻(Gmmnodiniumsp.)(7月4日)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新月菱形藻(Nitzchiaclosterium)、裸甲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及裸藻(Englenasp)(7月11日)。使用改性粘土絮凝样品中的赤潮生物,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去除赤潮生物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采用最佳条件进行去除处理时,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和裸甲藻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赤潮生物 正交试验 去除率 优化条件
下载PDF
多煤层开采相互采动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全生 张忠温 南培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针对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井工矿4号和9号煤层联合开采的特点,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研究了9号煤层开采对4号煤层工作面巷道的采动影响规律,以及在不同煤柱尺寸下9号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4号煤层工作面巷道周围应力变... 针对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井工矿4号和9号煤层联合开采的特点,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研究了9号煤层开采对4号煤层工作面巷道的采动影响规律,以及在不同煤柱尺寸下9号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4号煤层工作面巷道周围应力变化规律及巷道变形规律.同时优化煤柱尺寸,使4号煤层工作面巷道处于安全的采动影响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开采 采动影响 煤柱
下载PDF
中国气传致敏花粉的季节和地理播散规律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全生 江盛学 +2 位作者 李欣泽 朱晓明 魏庆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1-955,共5页
大量致敏花粉飘散于空气中会引发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使空气中致敏花粉的种类和分布不同,因此花粉症的发生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当的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和环... 大量致敏花粉飘散于空气中会引发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使空气中致敏花粉的种类和分布不同,因此花粉症的发生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当的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因素会使花粉致敏植物和花粉症的患者数量激增。本文综述最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理分区致敏花粉植物的种类及播散规律,为控制花粉症及合理绿化城市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植物种类 播散规律
下载PDF
雨蛙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全生 陈晓理 +2 位作者 周总光 刘续宝 张肇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36只雄性ICR小鼠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和实验组 (n =30 )。实验组予以雨蛙素腹腔注射 ( 5 0 μg/kg) ,每小时注射 1次 ,共 7次 ,并分别于首次注射后 9h、18h、...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36只雄性ICR小鼠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和实验组 (n =30 )。实验组予以雨蛙素腹腔注射 ( 5 0 μg/kg) ,每小时注射 1次 ,共 7次 ,并分别于首次注射后 9h、18h、2 4h、4 8h和 72h各处死 6只 ;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于注射后 18h处死。比较两组动物的血淀粉酶值、胰腺重量及胰腺组织学评分分值。结果 腹腔注射雨蛙素后 9h ,小鼠血淀粉酶值升高 ,胰腺重量增加 ,18h达峰值 ,2 4h后逐渐下降。二者与胰腺病理损害程度相一致。 18h胰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坏死明显 ,胰腺组织学评分值达到最大值 (P<0 .0 5 )。结论 大剂量雨蛙素腹腔注射能诱导ICR小鼠产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该模型制备方法简单 ,无创伤性 ,模型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蛙素 腹腔注射 小鼠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