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材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兴振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6期14-15,共2页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同的朝代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经过时间的不断推移,陶瓷具备了独有的艺术价值。在开展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陶瓷材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体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原料充足、色彩丰富、实...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同的朝代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经过时间的不断推移,陶瓷具备了独有的艺术价值。在开展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陶瓷材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体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原料充足、色彩丰富、实用美观等。陶瓷材料自身具备的一些优势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特点使得陶瓷材料在我国一直能够得到发展与延续。本文对陶瓷材质在公共环境艺术中的表现意蕴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陶瓷材料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质 公共环境 艺术设计 优势
下载PDF
陶瓷艺术设计中纹饰的功能性探讨
2
作者 李兴振 《上海包装》 2023年第5期135-137,共3页
陶瓷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陶瓷艺术更是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一。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纹饰手法多样,为陶瓷艺术注入了独特的审美意蕴。不同的纹饰,其内涵与寓意纷呈,这些纹饰本身凝聚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者的思想追求与美好的愿望。... 陶瓷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陶瓷艺术更是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一。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纹饰手法多样,为陶瓷艺术注入了独特的审美意蕴。不同的纹饰,其内涵与寓意纷呈,这些纹饰本身凝聚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者的思想追求与美好的愿望。通过对陶瓷艺术纹饰设计手法的梳理,从设计美学视角,挖掘陶瓷纹饰艺术的多种功能性表现,探讨其蕴藏的艺术价值与人文意蕴,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陶瓷艺术纹饰内涵,更好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纹饰设计 功能性表现
下载PDF
卧式气浮器设计及流场仿真研究
3
作者 王英 李兴振 +3 位作者 程光玮 胡徐彦 李艳坤 尹凝霞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了提高卧式气浮器的除油效率,对卧式气浮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计算。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流场变化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卧式气浮器流场仿真过程显示出阶梯分层效果,可以处理含油废水;当入水口... 为了提高卧式气浮器的除油效率,对卧式气浮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计算。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流场变化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卧式气浮器流场仿真过程显示出阶梯分层效果,可以处理含油废水;当入水口在左中间轴向,挡板高度为120 mm和出水口在右中间轴向时,卧式气浮器的除油率最高可达9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气浮器 碰撞 除油率 气浮效果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地区主要结合带的对比与连接 被引量:72
4
作者 李兴振 刘朝基 丁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2,共12页
大湄公河次地区有多条结合带。根据它们及相关构造单元的时空演化和配置关系,对其南北延伸和连接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1)印缅山脉结合带向北延与葡萄 密支那结合带汇合后,西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2)葡萄 密支那结合带西接雅鲁藏布江结合... 大湄公河次地区有多条结合带。根据它们及相关构造单元的时空演化和配置关系,对其南北延伸和连接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1)印缅山脉结合带向北延与葡萄 密支那结合带汇合后,西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2)葡萄 密支那结合带西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向南西被实皆右行断裂错断,其错断部分为西缅中央火山弧带北段的夏杜苏 隆东带,其南段可能潜没在古近纪沉积层之下;(3)班公湖 怒江结合带南延接潞西 抹谷结合带,再南可能潜伏在墨吉群和抹谷群推覆体之下;(4)昌宁 孟连结合带南延接清迈结合带,并在南奔一带与澜沧江结合带相交汇,原先的昌宁 孟连 清迈洋可能与西藏地区的马利 同卡裂谷盆地和双湖 冈玛错小洋盆构成一个类似现今日本海、东海海槽和南海那样呈串珠状分布的盆地带;(5)澜沧江结合带主体为一隐伏在东达山 临沧 景栋花岗岩带推覆体之下的隐伏结合带,向南接清莱—湄他一带的隐伏结合带和马来半岛的文冬 劳勿结合带,向北在西金乌兰湖一带与可可西里 金沙江结合带相交汇,可可西里 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构成晚古生代冈瓦纲大陆和劳亚大陆的分界;(6)难河 程逸结合带向北延至思茅西边小黑江一带,可能终止在小黑江以北地区,向南接沙缴和贡布 何仙结合带;(7)哀牢山 斯雷博河结合带是新厘定的结合带,从哀牢山向南经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地区 结合带 特提斯构造域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51
5
作者 李兴振 刘朝基 丁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3-20,共8页
大湄公河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是西南三江构造带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向南或南西的延伸。在理清了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作了统一划分和对比。以印缅山脉结合带、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金沙江 ... 大湄公河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是西南三江构造带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向南或南西的延伸。在理清了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作了统一划分和对比。以印缅山脉结合带、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金沙江 哀牢山 马江结合带作为主结合带,将该区划分为印澳板块、中缅马陆块、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4个一级单元。然后在亲冈瓦纳的中缅马陆块和亲华南型的印支陆块内再以次级结合带分别划分出4个二级构造单元:亲冈瓦纳型的西缅微陆块、腾冲 毛淡棉微陆块,保山 掸泰微陆块、临沧 景栋微陆块,亲华南型的景洪 帕府 东马来西亚微陆块、思茅 大叻微陆块、昆嵩微陆块和长山微陆块;华南陆块以越北斋江结合带为界分为扬子和华夏两微陆块。简要论述了各构造单元的基本地质特征,提出将可可西里 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作为南部冈瓦纳大陆和北部劳亚大陆的分界,指出昆嵩微陆块和长山微陆块是华夏微陆块的南西延伸,其西部的对应体可能是昌都微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地区 构造单元划分 陆块
下载PDF
东昆仑与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之刍议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兴振 尹福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77-783,共7页
初步总结了昆仑造山带地质构造的四大特点和东、西昆仑地质对比的三大线索,重新厘定了构造单元,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昆仑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指出昆仑造山带是在老的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重新解体裂解为洋又拼合的地... 初步总结了昆仑造山带地质构造的四大特点和东、西昆仑地质对比的三大线索,重新厘定了构造单元,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昆仑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指出昆仑造山带是在老的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重新解体裂解为洋又拼合的地带,是一个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转换承接地带。昆仑造山带保存了从原特提斯洋消亡后,由碰撞造山到山脉老化再次裂解这一大陆构造演化阶段的许多信息,可能是我们认识中国大陆乃至欧亚大陆如何通过这种转换承接实现洋陆转换,把各个陆块拼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昆仑造山带的解剖对现今仍处于碰撞后发展阶段的青藏高原的研究及今后的找矿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昆仑造山带 构造单元对比 造山带解体 洋陆转换 转换承接带
下载PDF
泛华夏大陆群与东特提斯构造域演化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兴振 许效松 潘桂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13,共13页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全球各大陆陆块和微陆块的相对亲缘性、统一性和独立性,提出晚前寒武纪末一早古生代初泛大陆解体后,整个古生代期间,全球大陆可划分为三大陆块群,即冈瓦纳大陆群、劳亚大陆群,和泛华夏大陆群。论述...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全球各大陆陆块和微陆块的相对亲缘性、统一性和独立性,提出晚前寒武纪末一早古生代初泛大陆解体后,整个古生代期间,全球大陆可划分为三大陆块群,即冈瓦纳大陆群、劳亚大陆群,和泛华夏大陆群。论述了三大陆块群,特别是泛华夏大陆群的形成演化及其作为独立大陆群存在的统一性。指出泛华夏大陆群的独立性和统一性表现在:①早古生代末,扬子、华夏(包括黄海-东海-南海古陆)、中朝、柴达木、塔里木、昆仑-北羌塘-昌都-印支等陆块曾一度拼贴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大陆;②晚古生代中晚期形成独立的华夏植物群区系;③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泛华夏大陆群主体部分的扬子-华夏和中朝陆块向西运移楔入,导致其南北两侧古特提斯洋的同步消亡和全球泛大陆的最终形成。泛华夏大陆群的形成演化历经了晚前寒武纪末-早古生代初各陆块的裂离、割据;早古生代末的拼贴、统一;晚古生代的再次分裂和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与南北大陆群拼贴4个发展阶段。同时指出在东特提斯构造域内,古特提斯既表现出对原将提斯的继承性,又有新生性;中特提斯不是古特提斯的延续和发展,它是标志还大陆裂-聚巨旋回演化中另一旋回的开始。最后讨论了显生宙地球上大陆由南聚北散到北聚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特提斯构造域 泛华夏大陆群 软流层水平涡旋
下载PDF
盆山转换及其成矿作用——以昌都-思茅盆地和金沙江-哀牢山带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兴振 杜德勋 王义昭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A01期5-20,共16页
大陆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仍是当代地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由造山带系统和盆地系统构成。造山带系统是古洋盆地、古岛弧与古大陆边缘系列盆地的俯冲、消减和碰撞而产生的盆地向山脉的转换带,并叠加有... 大陆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仍是当代地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由造山带系统和盆地系统构成。造山带系统是古洋盆地、古岛弧与古大陆边缘系列盆地的俯冲、消减和碰撞而产生的盆地向山脉的转换带,并叠加有继生或衍生的盆地,以及碰撞造山期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转换 兰坪-思茅盆地 造山带 晚古生代 哀牢山 前陆盆地 沉积盆地 拉分盆地 昌都 弧后盆地
下载PDF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兴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X期41-51,共11页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李兴振(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引言板块构造学说自诞生以来已届30年。30年来它风靡全球,大大促进了地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带动了其它许多相关边缘学科的发展。有人认为就其理论的影响程度...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李兴振(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引言板块构造学说自诞生以来已届30年。30年来它风靡全球,大大促进了地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带动了其它许多相关边缘学科的发展。有人认为就其理论的影响程度和完善程度,可以跟12世纪的哥白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岩石圈 构造演化 软流圈 地球内部 板块运动 质心偏移 大陆漂移 造山带 超级大陆
下载PDF
浅谈园林道路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兴振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8期85-87,共3页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骨架,是引导游客观景的重要元素,与地形、山水、植物、建筑等景观要素一起共同组成了多样的园林景观。园林道路更是园林的灵魂,园林道路的规划与布局及走向除了必须满足所处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骨架,是引导游客观景的重要元素,与地形、山水、植物、建筑等景观要素一起共同组成了多样的园林景观。园林道路更是园林的灵魂,园林道路的规划与布局及走向除了必须满足所处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统一。它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沟通联系各个景观节点的重要支撑。园林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可以反映不同的园林主题面貌和历史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道路设计 协调统一 环境景观 构成要素 景观节点 规划 布置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兴振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0期99-100,共2页
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化景观设计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景观设计,并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对景观建设计中的影响、对景观水设计的影响、对景观铺装设计的影响... 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化景观设计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景观设计,并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对景观建设计中的影响、对景观水设计的影响、对景观铺装设计的影响以及对景观视觉设计的影响4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景观设计 水景设计
下载PDF
由“器”向文化创意的转变——环艺设计中陶瓷元素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兴振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6期76-77,共2页
陶瓷最初作为“器”物,以实用性为主,而随着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文化创意成为展现精神和文化世界的重要载体,也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大放异彩。将陶瓷艺术融入到环艺设计中,发挥陶瓷艺术的独特文化、工艺、风格等优势,赋予环艺设计极... 陶瓷最初作为“器”物,以实用性为主,而随着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文化创意成为展现精神和文化世界的重要载体,也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大放异彩。将陶瓷艺术融入到环艺设计中,发挥陶瓷艺术的独特文化、工艺、风格等优势,赋予环艺设计极富创新的审美价值。陶瓷元素在建筑环境、室内陈列、生活等领域的运用,既彰显了陶瓷文化理念,又提升了环艺设计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文化创意 环境艺术 应用设计
下载PDF
基于园林美学的公园景观形态设计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兴振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9期73-74,共2页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风景优美,为人们搭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公园景观形态设计具有抽象性,但却是构筑公园景观系统的重要部分。文章基于园林美学,探讨景观形态设计的构成要素,明确公园景观形态设计的原则,着重从景观形态的感性与理性视角提...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风景优美,为人们搭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公园景观形态设计具有抽象性,但却是构筑公园景观系统的重要部分。文章基于园林美学,探讨景观形态设计的构成要素,明确公园景观形态设计的原则,着重从景观形态的感性与理性视角提出构建策略,满足人的审美体验,通过公园景观形态设计给人以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美学 景观形态 设计实践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转变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兴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36期48-50,共3页
新时代的今天,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也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较大的改变。高职院校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新时代的今天,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也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较大的改变。高职院校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此篇文章结合了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转变的思考,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改革探讨,改革过去的教学方式,阐述新型的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进行加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并且重点梳理出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主要讲述了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转变的思考,以及发展现状和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体系转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教育体系转变 公司化运作
下载PDF
城市街道景观的生态性设计与实践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兴振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11期67-68,共2页
为构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生态性设计,需要充分利用街道景观要素,突出城市特征,营造宜人、鲜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探析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绿色街道理念,突出生态街道的设计手法,如缩小街道宽度... 为构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生态性设计,需要充分利用街道景观要素,突出城市特征,营造宜人、鲜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探析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绿色街道理念,突出生态街道的设计手法,如缩小街道宽度、增加生物滞留池等,实现街道景观生态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 景观设计 生态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被引量:480
16
作者 潘桂棠 李兴振 +2 位作者 王立全 丁俊 陈智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1-707,共7页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演化转换的标志这一认识,将弧-弧、弧-陆及陆-陆碰撞结合带和夹持于其间的陆块、岩浆弧划分为一级单元,构成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基本骨架;以南昆仑俯冲碰撞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划分出:泛华夏大陆早古生带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三叠纪羌塘-三江构造区及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瓦纳-喜马拉雅构造区。这样的厘定不仅对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等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构造单元划分 洋陆转换 区域地质调查 成矿地质条件 大陆岩石圈 构造体制
下载PDF
东南亚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邻区地层分区及沉积演化历史 被引量:35
17
作者 施美凤 林方成 +2 位作者 李兴振 凌小明 石洪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4-1256,共13页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五国及毗邻的中国西南地区地层的对比研究,依据研究区构造演化、沉积岩石组合和古生物群特征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冈瓦纳型的印度地层区、过渡型亲冈瓦纳的滇缅马地...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五国及毗邻的中国西南地区地层的对比研究,依据研究区构造演化、沉积岩石组合和古生物群特征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冈瓦纳型的印度地层区、过渡型亲冈瓦纳的滇缅马地层区、过渡型亲华南的印支地层区、属劳亚大陆的扬子地层区和华夏地层区。论述了地层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层区间做了沉积演化对比,进而阐明了区域的重要构造事件与洋盆沉积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分区 沉积演化 东南亚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区域构造格局及其多岛弧盆系的空间配置 被引量:82
18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2 位作者 李兴振 王洁民 徐强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6,共26页
笔者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和综合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了特提斯的演化与三大陆块群相互裂变 聚变作用过程密切相关 ,特提斯洋从萌生、扩展、萎缩、消亡到汇聚造山的整个演化过程 ,受控于全球洋 陆时空结构的转换 ;阐述了... 笔者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和综合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了特提斯的演化与三大陆块群相互裂变 聚变作用过程密切相关 ,特提斯洋从萌生、扩展、萎缩、消亡到汇聚造山的整个演化过程 ,受控于全球洋 陆时空结构的转换 ;阐述了全球洋 陆构造体制的转换论、多岛弧盆系统论、造山作用过程论 ,并依此“三论”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 ,概要阐述了各个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岛弧盆系 时空结构 构造单元 洋-陆构造体制 区域构造格局
下载PDF
缅甸中北部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新特提斯构造演化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宏 林方成 +3 位作者 李兴振 施美凤 刘朝基 石洪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2-922,共11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特提斯研究是世界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缅甸及邻区作为滇藏新特提斯在东南亚的延伸地段,研究相对薄弱而分散。因此在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厘定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青藏高原东南部特提斯研究是世界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缅甸及邻区作为滇藏新特提斯在东南亚的延伸地段,研究相对薄弱而分散。因此在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厘定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并论述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构造-岩石组合的分布发育及时空属性特征,本文将该区划分为7个三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印度大陆东缘、印缅山脉结合带、西缅陆块、太公—密支那结合带、腾冲—毛淡棉陆块、潞西—抹谷结合带和保山-掸泰陆块。三条结合带的前身分别是该区新特提斯印缅山脉洋、太公—密支那洋和潞西—抹谷洋。这三支洋盆在晚三叠世时近同时开启,其形成、演化及闭合后的弧-陆、陆-陆碰撞拼合过程,构成了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环境演化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演化 缅甸 东南亚
下载PDF
老挝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57
20
作者 王宏 林方成 +1 位作者 李兴振 施美凤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4,共14页
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是世界构造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中北部,相比于周边邻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文章结合近年来参加项目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 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是世界构造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中北部,相比于周边邻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文章结合近年来参加项目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对老挝及邻区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并初步概括了老挝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史。基于区域构造-岩石组合的分布发育及时空属性特征,文章将该区划分为7个三级构造单元:景洪—素可泰火山弧、难河—程逸缝合带、思茅—彭世洛地块、奠边府—黎府缝合带、万象—昆嵩地块、色潘—三岐缝合带、长山地块。研究区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总体上经历了3个重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特提斯演化和中新生代陆内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时期,主体表现为昆嵩、长山古地块的形成,一直到早古生代都具有亲扬子—华南地块的大地构造属性。自中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为古特提斯演化时期,表现为以奠边府—黎府洋、色潘—三岐洋、难河—程逸弧后洋及邻区马江洋为主导的洋陆构造演化格局。晚中生代—新生代则为板内伸展、走滑、地壳物质均衡调整及伴生的盆地形成、碱性岩浆活动等作用期,也是区内现今地质构造格局的定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演化 老挝 东南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