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S1等位基因的差异表达参与弄岛野茶低咖啡碱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飞 庞丹丹 +4 位作者 陈春林 田易萍 孙云南 李友勇 陈林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研究以弄岛野茶(MHLC)和云抗10号(YK10)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HPLC测定不同样品不同季节以及MHLC不同发育阶段叶和茎的生物碱含量;利用RT-PCR法克隆不同样品中的咖啡碱合成酶基因1(TCS1)的编码区,并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 本研究以弄岛野茶(MHLC)和云抗10号(YK10)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HPLC测定不同样品不同季节以及MHLC不同发育阶段叶和茎的生物碱含量;利用RT-PCR法克隆不同样品中的咖啡碱合成酶基因1(TCS1)的编码区,并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HLC是一份天然低咖啡碱、高可可碱茶树种质资源,不同季节其可可碱含量均大于23.00 mg/g,而咖啡碱的含量不足4.00 mg/g;另外,MHLC芽中积累的咖啡碱和可可碱最高,在同一发育阶段下,叶片比茎具有更高的咖啡碱和可可碱,并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叶片和茎中的咖啡碱和可可碱均逐渐减少。通过基因克隆和定量分析发现:MHLC具有2种TCS1等位变异:TCS1b(仅具有可可碱合成酶活性)和TCS1d(同时具有可可碱和咖啡碱合成酶活性),其中TCS1b的高表达、TCS1d的极低表达很可能是导致MHLC高可可碱、低咖啡碱的关键原因。本研究为低咖啡碱茶树育种提供材料,也为MHLC的有效利用提供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岛野茶 特异资源 TCS1 生物合成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新梢氮磷钾含量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
2
作者 孔垂思 李友勇 +3 位作者 孙云南 尚卫琼 刘本英 杨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63-2770,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高氮磷钾含量形成的机制和不同茶树品种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揭示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高氮磷钾含量与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关系,为优化茶叶种植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目的】研究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高氮磷钾含量形成的机制和不同茶树品种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揭示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高氮磷钾含量与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关系,为优化茶叶种植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不同茶树品种,测定其新梢氮磷钾含量,结合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茶树品种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并对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茶树品种新梢氮磷钾含量差异较大,氮含量高的茶树品种根际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含量均较高,磷含量高的茶树品种根际土壤的全磷、有效磷含量均较高,钾含量高的茶树品种根际土壤的全钾、速效钾含量较高。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根际土壤优势菌群在门水平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根际土壤pH、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变形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蓝藻门影响较大。【结论】不同茶树品种中,新梢氮磷钾含量高的茶树土壤pH、有机质、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进而引起细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较大,是茶树养分差异形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茶树品种中,高养分含量茶树根际土壤中变形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蓝藻门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氮磷钾含量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60年 被引量:5
3
作者 宁功伟 杨盛美 +4 位作者 宋维希 李友勇 唐一春 赵红艳 刘本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7-598,共12页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种质资源是保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茶科技原始创新、品种选育和特色新产品研发的物质基础。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推动茶树种业创新和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云南...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种质资源是保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茶科技原始创新、品种选育和特色新产品研发的物质基础。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推动茶树种业创新和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悠久的种茶历史与低纬高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分布有众多的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资源,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和中国茶组植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省份。经过60年的研究,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系统阐述了60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茶树种质资源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茶树种质资源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滇南古树晒青茶品质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友勇 方成刚 +9 位作者 孙雪梅 刘本英 周萌 蒋会兵 段志芬 成浩 汪云刚 赵才美 矣兵 杨兴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74-1883,共10页
对来自云南省南部普洱茶主产区的35份古树晒青茶进行研究,检测古树晒青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等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晒青茶咖啡碱和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晒青茶进行动态... 对来自云南省南部普洱茶主产区的35份古树晒青茶进行研究,检测古树晒青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等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晒青茶咖啡碱和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晒青茶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古树晒青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值分别为46.95%、22.76%、2.49%、3.45%、8.73%和0.13%,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58%、8.14%、22.24%、24.06%、19.31%和29.85%;SNK多重比较表明,同一化学成分不同地区古树晒青茶间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茶样共分为6类;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云南古树晒青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丰富且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晒青茶 品质生化成分 特征
下载PDF
小麦BNS雄性不育系及其转换系花药差异蛋白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友勇 茹振钢 +1 位作者 苏晴 付庆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40-1550,共11页
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核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它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转换性,被认为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重要价值。为探讨BNS的不育机制,以不育系及其转换系的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花药为材料,用2-DE和MALDI-TOF-MS方法分离鉴定2个... 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核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它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转换性,被认为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重要价值。为探讨BNS的不育机制,以不育系及其转换系的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花药为材料,用2-DE和MALDI-TOF-MS方法分离鉴定2个系的差异蛋白。结果发现,在转换系中,ATP合酶α和β亚基、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醛脱氢酶亚基、Rubisco亚基等呼吸、光合能量代谢蛋白表达丰富,但在不育系中这些蛋白缺失或下调。在不育系中还分离出山梨醇脱氢酶、组蛋白H2B.2、Harpin诱导子1、延伸因子TU等非小麦正常代谢蛋白。根据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推测ATP合酶α、β亚基蛋白最可能是BNS不育的源头蛋白,它的表达可能受其上游的温度感应子调控。BNS的温度感应子隐性突变后转录启动温度阈值上调,在较低温下,α、β亚基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小,导致ATP合酶数量减少,继而影响ATP合成。ATP数量减少,使小孢子ATP供应短缺,进一步影响到小孢子的发育,使代谢异常,花粉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S小麦雄性不育 花药差异蛋白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ATP合酶
下载PDF
云南台地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友勇 梁名志 +5 位作者 夏丽飞 马伟 韩丽 蔡丽 杨盛美 王平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为提高云南省台地茶园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等方法测定云南省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保山等地区台地茶园土壤大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云南省台地茶... 为提高云南省台地茶园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等方法测定云南省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保山等地区台地茶园土壤大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云南省台地茶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88%,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全铬和全铅平均含量分别为133.55、6.78、83.56、177.55、64.39、24.04、11.35、0.70、0.68、1.22、70.64、83.6mg/kg。云南省台地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较低,建议在加强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施用量的同时,加大微量营养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符合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台地茶园 土壤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友勇 梁名志 +6 位作者 田易萍 徐丕忠 孙云南 陈林波 杨毅坚 孙雪梅 夏丽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72-8975,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Pb、Cr、Hg和Cd的含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茶园茶叶和土壤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茶叶和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Pb、Cr、Hg和Cd的含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茶园茶叶和土壤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茶叶和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低,其中茶叶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茶叶重金属最低限值,土壤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6,茶叶质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土壤中除As的综合污染指数为1.11,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土壤处于安全等级或警戒线等级,为清洁水平或尚清洁水平。建议今后在进行无公害茶园的布局和建设时,应对基地适当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 茶叶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下载PDF
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友勇 王家金 +7 位作者 梁名志 刘本英 田易萍 孙雪梅 包云秀 徐丕忠 蒋会兵 周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4-1347,共4页
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7个茶树品种l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犬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上述地区7个茶树品种中氟含量均值为62.07-... 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7个茶树品种l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犬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上述地区7个茶树品种中氟含量均值为62.07-113.50mg/kg,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平均含量最低。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LSD多重比较表明,在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的含量均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内尤以勐海县茶树品种中氟的含量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居多。因此,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树对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王作的模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茶树品种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云南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友勇 王家金 +2 位作者 孙雪梅 刘本英 汪云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3期201-206,共6页
为弄清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茶园提供科学依据,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溶量法和碱解扩散法等方法测定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 为弄清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茶园提供科学依据,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溶量法和碱解扩散法等方法测定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高,而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Ⅰ级茶园土壤标准,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Ⅱ级茶园土壤标准。景迈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六大茶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其中景迈山有机质和碱解氮均较六大茶山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均较六大茶山小。LSD多重比较表明,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共16个地方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六大茶山 古茶园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离体小麦胚胎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生长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友勇 刘金枝 陈利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4-85,共2页
试验了小麦离体胚胎对 10种必需氨基酸在不同浓度下的生长反应 ,结果指出 ,不同氨基酸对小麦胚胎有专一性作用浓度。按照试管植株的生长表现 ,10种必需氨基酸对试管植株的生长抑制强度 (或者说是酶的反馈抑制强度 )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 ... 试验了小麦离体胚胎对 10种必需氨基酸在不同浓度下的生长反应 ,结果指出 ,不同氨基酸对小麦胚胎有专一性作用浓度。按照试管植株的生长表现 ,10种必需氨基酸对试管植株的生长抑制强度 (或者说是酶的反馈抑制强度 )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 ,强作用型、中等作用型和弱作用型。试验还发现 ,相同族的氨基酸对试管植株有基本相同的作用强度。这些结果为小麦离体氨基酸抗性选择提供了起始抑制浓度、半生长浓度和临界生长浓度等重要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氨基酸 反馈抑制 小麦 离体胚胎 抗性选择
下载PDF
氨基酸L-和D-异构体对离体小麦胚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友勇 孙海丽 罗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5种氨基酸L-和D-异构体对离体小麦胚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mmol·L^-1浓度范围内,脯氨酸异构体均不抑制植株生长;缬氨酸和蛋氨酸的L-型严重抑制生长,D-型不抑制或轻微抑制;丙氨酸则相反,L-型无抑制作用,D-型是严重... 5种氨基酸L-和D-异构体对离体小麦胚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mmol·L^-1浓度范围内,脯氨酸异构体均不抑制植株生长;缬氨酸和蛋氨酸的L-型严重抑制生长,D-型不抑制或轻微抑制;丙氨酸则相反,L-型无抑制作用,D-型是严重抑制类型;丝氨酸的L-型轻微抑制生长,D-型严重抑制生长。生长结果也表明,DL-异构体的抑制作用介于D-型和L-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氨基酸 D-氨基酸 DL-氨基酸 小麦胚胎 反馈抑制
下载PDF
大麦DNA导入小麦引起叶耳颜色变异的遗传学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友勇 茹振刚 王巧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40,共5页
将二棱大麦(叶舌、叶耳红色)DNA通过花粉管途径导入小麦品种“百农3217”(叶舌、叶耳无色),获得叶耳、叶舌颜色红色的变异植株。观察其后代(T2、T3*),以及“百农3217×叶耳红色T4株”杂交的F2。结果表... 将二棱大麦(叶舌、叶耳红色)DNA通过花粉管途径导入小麦品种“百农3217”(叶舌、叶耳无色),获得叶耳、叶舌颜色红色的变异植株。观察其后代(T2、T3*),以及“百农3217×叶耳红色T4株”杂交的F2。结果表明,变异植株的叶舌、叶耳红色性状表现单基因显性遗传,同时也发现,普通小麦叶舌、叶耳红色性状遗传非一对基因控制(导入处理产生的红色∶无色=3∶1是叶舌叶耳遗传的一个特例),颜色深浅还有数量基因的累加效应,并且一定环境条件(稀植、低温)可诱导叶舌、叶耳红色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小麦 叶耳颜色 遗传
下载PDF
一种新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友勇 李晓琳 +2 位作者 赵祥生 王永霞 张自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小麦雄性不育系(MSTE型雄性不育,分蘖穗不育male sterility in till-ers ears)。该不育系主茎穗可部分结实,结实率10%~40%,但分蘖穗不育不实。该不育系与普通小麦品种杂交,绝大多数后代育性得到恢复,恢复度达80%以... 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小麦雄性不育系(MSTE型雄性不育,分蘖穗不育male sterility in till-ers ears)。该不育系主茎穗可部分结实,结实率10%~40%,但分蘖穗不育不实。该不育系与普通小麦品种杂交,绝大多数后代育性得到恢复,恢复度达80%以上。不育系的主茎穗结实籽粒保持其不育特性。晚秋到早春分期播种不改变不育系育性特点。细胞学观察发现,该不育系减数分裂中有较高频率的花粉母细胞出现单价体、落后、染色体桥、微核等结构和数目变异现象,说明该不育系的不育性与染色体的变异有关,与光温反应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下载PDF
云南茶树良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友勇 田易萍 +5 位作者 孙雪梅 梁名志 刘本英 徐丕忠 包云秀 周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185-6187,共3页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mg/kg,3地均种植的7个茶树品种总体上均以云抗10号氟含量最低。LSD多重比较表明,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7个茶树品种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的含量差异最不显著。[结论]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比较研究 云南
下载PDF
丝氨酸和脯氨酸离体诱导小麦超早抽穗无性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友勇 姬玉梅 杨靖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用丝氨酸和脯氨酸作诱变剂和选择剂,对10个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近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从97-7的近成熟胚中筛选出优良变异株(抗性-2)。该变异株的后代比亲本抽穗期提早10d左右,且也早于其他早熟品种。
关键词 丝氨酸 脯氨酸 离体诱导 小麦 抽穗时间 无性变异
下载PDF
基于特定时期温度因子的小麦成熟期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友勇 杜黎君 +1 位作者 杨靖 孙海燕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对河南北部地区近10a(2000-2009年)小麦全生育期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积温和特定温度累积天数等温度因子与成熟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月-翌年4月日平均气温≥15℃的累积天数(AD15)和日最高气温≥20℃的累积天数(HD20)与3种熟性小... 对河南北部地区近10a(2000-2009年)小麦全生育期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积温和特定温度累积天数等温度因子与成熟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月-翌年4月日平均气温≥15℃的累积天数(AD15)和日最高气温≥20℃的累积天数(HD20)与3种熟性小麦的生育期长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用基于日平均气温≥15℃累积天数的回归方程回代模拟历年成熟期,模拟结果与实际日期吻合,表明特定时期特定温度是影响该生态类型区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一个重要气象因子,用日平均气温≥15℃的累积天数的观测值可有效预测小麦成熟期和收获期,在小麦安全收获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期预报 日平均气温≥15℃的累积天数 日最高气温≥20℃的累积天数
下载PDF
高等农科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友勇 刘明久 《中国农业教育》 2003年第6期19-20,共2页
现行的高等农科实践教学体系在新时期必将遇到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对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在要求降低、实践教学内容前期越位、实践教学资源紧张等新问题。为此,要通过科学编排实践环节、建立高效实习基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 现行的高等农科实践教学体系在新时期必将遇到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对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在要求降低、实践教学内容前期越位、实践教学资源紧张等新问题。为此,要通过科学编排实践环节、建立高效实习基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加强实践课程教材建设等措施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教材建设 实习基地 农科高等教育 教学内容
下载PDF
也谈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友勇 刘明久 常景玲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高等农业教育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将相对稳定,但生源不足以及教育市场开放会使办学压力继续增大。新时期高等农科教育要坚持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必须要紧紧抓住农业巨大的用人市场,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同时调整培养目标,准确办学定位和确立... 高等农业教育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将相对稳定,但生源不足以及教育市场开放会使办学压力继续增大。新时期高等农科教育要坚持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必须要紧紧抓住农业巨大的用人市场,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同时调整培养目标,准确办学定位和确立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办学规模 办学特色
下载PDF
链孢霉四分体分析连锁基因距离矫正的一种简便方法和计算数据的修正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友勇 赵元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2,共3页
本文探讨一个在链孢霉四分体分析中连锁基因距离矫正的简便方法。并提出在计算交换值时,当遇到着丝粒在两基因中间的类型时,应该把基因与着丝粒之间发生的四线双交换类型分别计入两个单交换内。
关键词 链孢霉 四分体 连锁基因 着丝粒 单交换 计算数据
下载PDF
职技高师农科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友勇 刘明久 赵新亮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本文报道农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通过“顶岗实习”方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组织模式,该模式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学生能力得到加强,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9%以上。同时报道配合“顶岗... 本文报道农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通过“顶岗实习”方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组织模式,该模式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学生能力得到加强,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9%以上。同时报道配合“顶岗实习”的前期实践教学在时间、内容、教材、考核、指导教师等系统配套建设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顶岗实习 实践能力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