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部震动法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贾伟 李召晨 刘晓微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32-135,165,共5页
目的 探讨头部震动法在后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4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投币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头部震动法,共285例;对照组采用Eple... 目的 探讨头部震动法在后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4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投币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头部震动法,共285例;对照组采用Epley法,共25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前庭症状指数量表(VSI)、眩晕残障量表(DHI)显效状况和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率的差别。结果 头部震动法治疗组治疗后第2天总有效率为95.79%、第3天总有效率为98.60%、第4天总有效率为99.30%;均高于Epley法治疗组的74.51%、88.24%、9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两组患者VSI评分和DH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观察组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率为9.12%,低于对照组的11.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头部震动法在后半规管BPPV的临床疗效优于Epley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震动法 EPLEY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头部震荡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瑞艳 张薇 +2 位作者 李召晨 刘晓微 贾伟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头部震荡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眩晕门诊经Dix-Hallpike和Roll Test试验... 目的探讨头部震荡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眩晕门诊经Dix-Hallpike和Roll Test试验确诊的单侧HC-BPPV患者2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其中试验组给予头部震荡法联合常规复位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复位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效果。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受累耳侧、耳石分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死病史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1 d和1周后,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部震荡法联合常规复位法治疗HC-BPPV短期效果显著,且操作简洁,但中期效果并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头部震荡法 手法复位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李召晨 杜瑞艳 +1 位作者 王洪娟 彭玉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80例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80例,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粥样斑块性质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两组颈动脉斑块均...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80例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80例,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粥样斑块性质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BIF)最为多见,脑梗死组双侧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以混合斑最多,脑梗死组混合斑、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率比较显示两组中均以轻度狭窄比例最高,脑梗死组中度、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非梗死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本研究发现所有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合并症患者。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应早期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和追踪观察,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血管超声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召晨 刘艺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治疗 疗效对照观察 神经内科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召晨 杜瑞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30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5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加奥扎格雷钠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钠常规治疗。经20天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51例(32.9%),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30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5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加奥扎格雷钠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钠常规治疗。经20天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51例(32.9%),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痊愈仅35例(23.3%),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一般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召晨 于福英 杜瑞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损伤时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方法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行心电图检查,检测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79例(60.8%),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发生率最高,...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损伤时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方法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行心电图检查,检测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79例(60.8%),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发生率最高,脑出血组次之;血清心肌酶升高86例(66.2%),脑梗死组与出血组之间血清心肌酶升高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患者比较心电图异常变化及血清心肌酶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死亡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血清心肌酶水平增高显著,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心脏损伤,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其异常程度与意识障碍、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监测心电图变化及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轻重与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急性 心脏损伤 心电图 心肌酶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召晨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7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 心肌酶 脑心综合征
下载PDF
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葛建亮 刘晓微 +3 位作者 曹红玉 王洪娟 李召晨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神经内科发病4.5 h内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4例,根据发病年龄分...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神经内科发病4.5 h内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4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观察组70例(≥80岁)和对照组154例(<80岁)。比较2组基线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2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2组出血情况、其他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7.1%vs 18.8%,P=0.003)。2组溶栓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溶栓后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黏膜出血分别为2例(1.3%)、3例(1.9%)、3例(1.9%)、5例(3.2%)和3例(1.9%),观察组溶栓后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黏膜出血分别为2例(2.9%)、2例(2.9%)、3例(4.3%)、4例(5.7%)和7例(10.0%)。观察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vs 10.4%,P=0.003)。结论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同样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输注 静脉内 血栓溶解疗法 心房颤动 出血
下载PDF
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二例误诊为脑干梗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召晨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误诊 脑干 脑梗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源成像颈动脉斑块临床影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忠国 张丽英 +11 位作者 蔡成仕 王雪梅 李召晨 刘英峰 胡满意 刘长春 李萍 宋舸 王珏 范占明 赵锡海 李睿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多源技术显示颈动脉斑块的能力,并对斑块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评价超高场强MR的图像质量。方法以3.0TMR多源成像技术配合颈动脉专用线圈对36例超声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行MR多序列检查...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多源技术显示颈动脉斑块的能力,并对斑块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评价超高场强MR的图像质量。方法以3.0TMR多源成像技术配合颈动脉专用线圈对36例超声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行MR多序列检查,分析斑块的成分,对MR图像质量进行分级评分。结果共发现36例脂质核(100%),30例钙化(83%),36例纤维帽(100%),6例斑块内出血(20%)。软斑块纤维帽平均最大厚度(0.7±0.2)mm,混合斑块纤维帽平均最大厚度(1.2±0.3)mm,两者纤维帽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6例混合斑块内出血,其中5例出血斑块的纤维帽破裂。图像质量达到3级的患者有2例,占1.7%;4级5例,占14.1%;5级29例,占84.2%。结论 3.0T MR结合多源射频发射技术,提高了信噪比,可以消除抗电伪影,使颈动脉斑块显示更为清晰,组织对比较好,有助于判断颈动脉斑块成分,为临床评估其风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 多源成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建亮 刘晓微 +3 位作者 曹红玉 孙延春 李召晨 胡文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6例我院住院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均急性起病,既往有糖尿病史或新发现血糖高,症状均为偏身舞蹈动作... 目的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6例我院住院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均急性起病,既往有糖尿病史或新发现血糖高,症状均为偏身舞蹈动作,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基底节区片状或条状高密度影,治疗后好转或消失;核磁共振T_(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_(2)多数则表现为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主要与高血糖有关,影像学常有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偏身舞蹈症 核磁共振 锥体外系
下载PDF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5例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建亮 刘晓微 +3 位作者 曹红玉 孙延春 李召晨 胡文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C-N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5例确诊HC-N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结果5例患者均急性起病,既往有糖尿病史或新发现血糖...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C-N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5例确诊HC-N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结果5例患者均急性起病,既往有糖尿病史或新发现血糖高,症状均为偏身舞蹈动作,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基底节区片状或条状高密度影,治疗后好转或消失;磁共振T1WI表现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WI多数表现为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HC-NH与高血糖有关,发病机制复杂,CT或MRI常有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身舞蹈症 糖尿病 锥体外系 磁共振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联合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伟 刘晓微 +1 位作者 李召晨 王玉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Epley法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gi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3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为手...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Epley法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gi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3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为手法复位治疗联合口服贝前列素钠组118例、对照组1为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组114例、对照组2为手法复位治疗联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组106例,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和复发率上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 w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1的73.68%和对照组2的8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1 w及1 m的前庭症状指数评分(VSI)、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m内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为观察组18.64%、对照组1的34.21%和对照组2的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联合口服贝前列素钠治疗后半规管BPPV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联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B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素钠 甲磺酸倍他司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疗效
下载PDF
血清TNF-α、IL-6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延丽 于福英 李召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2期58-58,共1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2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同时与33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和I...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2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同时与33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NF-α和IL-6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并且TNF-α和IL-6的含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建亮 曹红玉 +1 位作者 李召晨 胡文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80岁的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低剂量rt-PA 0.6mg/kg(观察组)及标准剂量rt-PA 0.9mg/kg(... 目的观察低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80岁的高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低剂量rt-PA 0.6mg/kg(观察组)及标准剂量rt-PA 0.9mg/kg(对照组)静脉溶栓,最大剂量均不超过90mg。比较两组治疗后24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1周内出血率、3个月死亡率及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有效性、预后情况、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脑梗死安全有效,总出血率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高龄 低剂量 阿替普酶
下载PDF
房颤脑卒中风险评分可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洪娟 李召晨 刘延丽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房颤脑卒中风险(CHA_(2)DS_(2)-VASc)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收治的108例进行rt-PA静脉溶栓的AC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HA_(2)DS_(2)-VASc评分标准,将其分为低危组(34例... 目的:探讨房颤脑卒中风险(CHA_(2)DS_(2)-VASc)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收治的108例进行rt-PA静脉溶栓的AC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HA_(2)DS_(2)-VASc评分标准,将其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40例)及高危组(34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及预后不良组(59例)。比较CHA_(2)DS_(2)-VASc评分低、中、高危组及mRs评分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一般资料;观察CHA_(2)DS_(2)-VASc评分低、中、高危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ACI预后的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ROC曲线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对ACI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高危组的年龄、糖尿病、心力衰竭、卒中史的患者比例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中危组的年龄、糖尿病、卒中史、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高于低危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年龄、卒中史、CHA_(2)DS_(2)-VASc评分指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高危组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少于低危组(χ^(2)=8.589,P=0.003);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卒中史、心力衰竭、糖尿病、CHA_(2)DS_(2)-VASc评分为ACI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CHA_(2)DS_(2)-VASc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3。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对ACI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预后呈现出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_(2)DS_(2)-VASc评分 T-PA 急性脑卒中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红 李珍珍 李召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A0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价值。方法:在2017年5月15日至2018年5月15日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HP值结果,分为50例对照组(PH阴性)、50例观察组(PH阳性),且均进行血清同型...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价值。方法:在2017年5月15日至2018年5月15日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HP值结果,分为50例对照组(PH阴性)、50例观察组(PH阳性),且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观察组hs-CRP(7.85±1.39)mg/L、LDL-C(3.76±0.19)mmol/L、TG(3.52±0.54)mmol/L、TC(6.48±0.75)mmol/L、Hcy(28.46±2.75)umol/L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1.11±0.05)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存在一定相关性,HP感染、Hcy水平均可提示病情发生、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头部震动法在水平半规管BPPV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伟 李召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9期90-95,共6页
目的 探讨头部震动法在水平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80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目的 探讨头部震动法在水平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80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头部震动法,共190例;对照组采用Barbecue法,共1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和复发情况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1次治疗有效率为94.74%、2次治疗有效率98.42%、3次有效率99.47%,均高于对照组的73.68%、86.84%、94.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VSI评分及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月内复发率分别为13.16%和15.79%,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头部震动法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的疗效优于Barbecue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震动法 Barbecue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手法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头部震荡法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伟 李召晨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法及头部震荡法+常规复位法治疗BPPV的疗效差异,得出后者可以提高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750例患者采用常规耳石复位方法治疗750例患者,1226例患者采用头部震荡法+常规复位法,统计两部分患者... 目的比较常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法及头部震荡法+常规复位法治疗BPPV的疗效差异,得出后者可以提高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750例患者采用常规耳石复位方法治疗750例患者,1226例患者采用头部震荡法+常规复位法,统计两部分患者的治疗次数。结果对于BPPV的患者采用头部震荡法+常规复位法治疗后,患者复诊的次数及复发的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头部震荡法可以提高BPPV(尤其前半规管和嵴顶结石型BPPV)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振荡法 复位治疗
下载PDF
冷热水实验中眼震离散度研究对于前庭中枢性疾病诊断的意义
20
作者 贾伟 李召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眼震电图检查中冷热水实验时所诱发眼震强度数值的离散度分析,找出非前庭中枢性病变患者及前庭中枢性病变患者存在哪些差异,从而为鉴别患者是否为前庭中枢性病变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94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50例,均为前庭周... 目的通过研究眼震电图检查中冷热水实验时所诱发眼震强度数值的离散度分析,找出非前庭中枢性病变患者及前庭中枢性病变患者存在哪些差异,从而为鉴别患者是否为前庭中枢性病变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94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50例,均为前庭周围性疾病,二组44例,均为前庭中枢性疾病。每名患者均行眼震电图冷热水实验,选取其中一段眼震,应用统计软件分别计算所选取眼震数值的标准差,比较二组患者眼震标准差差异。结果非前庭中枢性患者组眼震标准差除1例为5.26,其余患者均<5;前庭中枢性疾病患者眼震标准差除1例为3.82,其余患者均>5。结论眼震标准差越大(通常>5),提示中枢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震电图 冷热水实验 离散度 标准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