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动执行器系统节能研究概述
1
作者 李奉奇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146-148,共3页
气动系统具有简单可靠、传递介质易获取等优势,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但其能量利用率最低仅有20%,限制气动技术进一步发展。本文总结当前国内外气动系统节能技术进展,发现合理利用排气可显著提升节能效率,并将排气利用分类为直接利用排气、... 气动系统具有简单可靠、传递介质易获取等优势,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但其能量利用率最低仅有20%,限制气动技术进一步发展。本文总结当前国内外气动系统节能技术进展,发现合理利用排气可显著提升节能效率,并将排气利用分类为直接利用排气、回收利用排气、转化能量形式三种节能方式,分析了不同节能方式的优势,为后续气动系统节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排气利用 回收利用 能量转换
下载PDF
两种声门下吸引方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文龙 彭祝军 +3 位作者 周源 王清 蒋启鑫 李奉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5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声门下吸引方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并给予MV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术...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声门下吸引方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并给予MV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术(IASS);对照组给予持续下声门吸引术(CASS)。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分泌物引流量、气道黏膜损伤情况、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泌物引流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和VAP发生时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声门下吸引方式均具有预防VAP发生的作用,而IASS对MV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外科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文龙 周源 +3 位作者 彭祝军 王清 李奉奇 卿晨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10-41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治疗结果将56例病患分为两组,分别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每组28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的...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治疗结果将56例病患分为两组,分别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每组28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对比。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的APACHEⅡ、年龄、SIRS、动脉压、血液感染、白蛋白与MODS数目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分析发现,造成病患死亡的最为关键性因素为APACHEⅡ评分、SIRS、白蛋白与MODS数目。结论为了有效避免和减少死亡现象的发生,提升病患的存活率,必须在病患进行ICU感染性休克治疗期间,对病患的各项特征进行严密的观察,积极调控病患的炎症反应,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治疗措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持续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文龙 彭祝军 +3 位作者 周源 王清 蒋启鑫 李奉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4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分次集中喂食,观察组给予持续肠...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分次集中喂食,观察组给予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第1天ALB、Hb、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0天,两组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与第1天(P<0.05)。第21天,对照组三项指标仍呈下降趋势,而观察组三项指标显著升高,与第1天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第21天,观察组三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优于分次集中喂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脑卒中 鼻饲 预后
下载PDF
清化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文龙 周源 +4 位作者 王清 蒋启鑫 卿晨 崔玮栋 李奉奇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清化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并在接受... 目的:观察清化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并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后即刻鼻饲中药清化活血汤,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4h、48h的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和PaCO2,并统计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48h观察组的pH值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鼻饲清化活血汤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清化活血汤 血气分析
下载PDF
气动执行器排气利用系统无因次效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虞启辉 李奉奇 +3 位作者 张立从 耿延歧 谭心 张业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6,共9页
为实现气缸排气回收再利用,提出气动执行器排气利用系统。根据系统工作过程,利用能量方程、气体状态方程等建立气动执行器排气利用系统基础特性模型。将基础特性模型转换为无因次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无因次模型进行仿真,并... 为实现气缸排气回收再利用,提出气动执行器排气利用系统。根据系统工作过程,利用能量方程、气体状态方程等建立气动执行器排气利用系统基础特性模型。将基础特性模型转换为无因次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无因次模型进行仿真,并分析了影响排气再利用效率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排气再利用效率主要由供气气罐无因次体积、无因次进气口有效面积、无因次有杆腔面积及无因次固有周期决定,影响率分别为30.45%,17.44%,13.55%,13.21%;对确定的气动执行器系统,可以通过增大供气气罐供气压力、减小供气切换判据来提高再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 排气再利用 无因次仿真 效率 影响率
下载PDF
PiCCO联合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文龙 王双琴 +3 位作者 周源 王清 李奉奇 卿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2期94-9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脉搏轮廓温度稀释法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 CCO)联合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准确性及对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40例...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脉搏轮廓温度稀释法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 CCO)联合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准确性及对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10例,A组单以Pi 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B组单以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C组同时使用Pi CCO及超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D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比较四组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A、B、D组比较,C组休克纠正时间、住ICU的时间明显缩短,28 d病死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 CCO联合超声监测指导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纠正休克,改善患者的组织灌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法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超声诊断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文龙 王双琴 +3 位作者 周源 王清 李奉奇 卿晨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0期66-67,共2页
脑出血主要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脑出血急性期常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38%,该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应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控制[1]。由于传统西医治疗对脑出血... 脑出血主要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脑出血急性期常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38%,该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应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控制[1]。由于传统西医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故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发现,清金化痰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效果确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肺部感染 清金化痰汤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文龙 周源 +4 位作者 潘沐勇 王清 李奉奇 卿晨 王双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33-33,36,共2页
目的:探索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30 min、60... 目的:探索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创伤患者镇痛、镇静中应用瑞芬太尼能够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瑞芬太尼
下载PDF
辨证治疗不孕症1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奉奇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5-56,共2页
辨证治疗不孕症100例疗效观察北京市通县新华医院(101100)李奉奇笔者从1987年4月至1992年6月,用中药治疗100例不孕症。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均为婚后二年... 辨证治疗不孕症100例疗效观察北京市通县新华医院(101100)李奉奇笔者从1987年4月至1992年6月,用中药治疗100例不孕症。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均为婚后二年为不孕年限。凡婚后同居二年以上,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不育症 女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丽瑾 汤新颜 +1 位作者 黄丁 李奉奇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0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率及苏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电图分级、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脑脊液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与乳酸(lactic acid, L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图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脑电图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Vm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V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IL-1β、LA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脑脊液IL-1β、L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可提高苏醒率,缩短苏醒时间,改善意识障碍及脑电活动,提升脑血流速度,降低脑脊液IL-1β、L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高血压 脑出血 昏迷 苏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