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妙羡 王香玲 +4 位作者 吴晓康 卢洁 王小利 尹佳峰 孟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CV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HCV-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HCV抗...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CV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HCV-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技术(间接法),对4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HCV抗原和HCV-RNA检测。结果在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43.2%,HCV-RNA阳性检出率为82.5%;在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45.5%。结论三种丙肝标志物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是判断丙肝感染最可靠的方法而HCV抗原诊断丙肝,仍有54.5%的漏检率,其应用于临床还有距离。所以在没有条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的医院,在用HCV抗原对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来判断HCV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时,应结合肝功能指标及临床表现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HCV抗原 HCV抗体 HCV—RNA
下载PDF
联合检测H-FABP、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妙羡 吴晓康 王香玲 《当代医学》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02例患者,其中47例为AMI患者,55例为非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发病0~3h、6~9h及12~24h后血清中的H-FABP...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02例患者,其中47例为AMI患者,55例为非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发病0~3h、6~9h及12~24h后血清中的H-FABP,并与cTN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个心肌标志物在诊断AMI不同发病时间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h(93.33%)和6~9h(100%)时间段显著高于cTNI[(0)和(90%)];在诊断的特异性上二者相当(均为98.1%)。结论联合检测H-FABP、cTNI将在AMI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妙羡 吴晓康 +5 位作者 王香玲 耿燕 卢洁 王小利 张妮 魏雅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及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标志物(HBV-M),探讨HBV-LP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38例HBV-M阳性患者应用酶...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及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标志物(HBV-M),探讨HBV-LP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38例HBV-M阳性患者应用酶联免疫(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的HBV-LP、PreS1Ag及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结果:238例HBV-M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阳性(+)198例,阳性率为83.19%;Pre-S1-Ag1阳性(+)184例,阳性率为77.31%;HBV DNA阳性(+)174例,阳性率为73.11%,HBV-LP阳性率明显高于Pre-S1-Ag、HBV DNA。结论:HBV-LP可用于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敏感的新指标,与HBVDNA及Pre-S1-Ag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学 @HBV DNA 病毒复制
下载PDF
PCR检测26例血液病及皮肤病患者血清人巨细胞病毒
4
作者 李妙羡 王香玲 +1 位作者 田增爵 何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8例血液病及8例皮肤病患者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CMV-DNA)。18例血液病患者血清中HCMV-DNA阳性14例;8例皮肤病患者血清中HCMV-DNA阳性3例;24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CMV-DNA阳性7例。血液病患者血清...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8例血液病及8例皮肤病患者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CMV-DNA)。18例血液病患者血清中HCMV-DNA阳性14例;8例皮肤病患者血清中HCMV-DNA阳性3例;24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CMV-DNA阳性7例。血液病患者血清中HCM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皮肤病及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皮肤病 巨细胞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原学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香玲 王小利 +3 位作者 李妙羡 樊小燕 谢明 纪玉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现状 ,探讨合理有效的临床应用模式。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HCV抗体 ,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FQRT PCR)技术定量检测HCV RNA ,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结果  188... 目的 了解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现状 ,探讨合理有效的临床应用模式。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HCV抗体 ,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FQRT PCR)技术定量检测HCV RNA ,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结果  188份抗HCV IgG阳性标本中 10 3份HCV RNA阳性 (大于 10 3 拷贝·mL-1) ,阳性率 5 4 .7% ;10 7份HCV RNA阳性标本中 ,有 4份抗HCV IgG阴性 (3.7% ) ,二者一致率 6 9.8% ,不一致率 30 .2 % ;HCV RNA载量与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用ELISA检测抗HCV IgG筛查丙肝病人会有 3.7%的病毒血症者漏检 ,且有 4 5 .2 %的假阳性 (无传染性 ) ;用抗HCV IgG阳性加ALT升高作为诊断丙型肝炎现症患者价值有待探讨 ;抗HCV IgG的出现与否与HCV RNA载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抗HCV-IgG HCV-RNA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hs-CRP与NT-ProBN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侠 李雅莉 +4 位作者 冯向莉 张洁 李妙羡 张进召 张秋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探讨hs-CRP及NT-pro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3组,检测单纯COPD组(A组28例)、COPD并发PHD代偿期组(B组36例)和COPD并发PHD失代偿期组(C组33例)hs-CRP及NT-proBNP值... 目的:探讨hs-CRP及NT-pro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3组,检测单纯COPD组(A组28例)、COPD并发PHD代偿期组(B组36例)和COPD并发PHD失代偿期组(C组33例)hs-CRP及NT-proBNP值及COPD并发失代偿期PHD患者治疗后hs-CRP及NT–proBNP值。结果:3组患者hs-CRP及NT-proBNP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s-CRP及NT-proBNP值为:C组>B组>A组。COPD并发失代偿期PHD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s-CRP水平增高与PHD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对判断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有指导意义。NT-proBNP浓度能较好反应COPD患者是否并发PHD及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肺心病/病因学 肺心病/血液 C反应蛋白质/代谢 @NT—ProBNP
下载PDF
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HBsAg与HBV DN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凤萍 李妙羡 +3 位作者 王怡恺 鲁瑞 刘怡欣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7-1052,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单用恩替卡韦(ETV)治疗5年血清HBsAg和HBV DNA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ETV治疗≥5年的CHB患者918例,其中初始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556例,HBeA...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单用恩替卡韦(ETV)治疗5年血清HBsAg和HBV DNA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ETV治疗≥5年的CHB患者918例,其中初始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556例,HBeAg阴性患者362例。收集患者在治疗基线、1年、2年、3年、4年、5年时的血清HBsAg水平和HBV DNA载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重复测量资料先进行log10对数转换,组内或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随着ETV治疗时间的延长,HBsAg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168、49.845,P值均<0.001)。HBeAg阳性患者基线HBsAg水平为18043.1(7868.9~26342.4)IU/ml,ETV治疗5年后降至1397.6(626.4~3419.4)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阳性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为(6.7±1.7)log10 IU/ml,ETV治疗5年后HBV DNA阴转率为100%。HBeAg阴性患者的基线HBsAg水平为2420.0(662.6~5621.2)IU/ml,ETV治疗5年后降至407.2(56.7~1104.7)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阴性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为(4.9±1.4)log10 IU/ml,ETV治疗5年后HBV DNA阴转率亦为100%。HBeAg阳性患者的中位HBsAg水平在各时间点上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值均<0.001)。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HBsAg下降均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ETV治疗前两年的HBsAg年均下降速率显著大于后3年(HBeAg阳性:Z=-13.605,P<0.001;HBeAg阴性:Z=-5.950,P<0.001)。HBeAg阳性患者除ETV治疗1年时HBV DNA阴转率显著低于HBeAg阴性患者外(χ2=71.013,P<0.001),其余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均为100%。此外,ETV治疗5年,累计HBsAg转阴、<200 IU/ml、<1000 IU/ml、<1500 IU/ml的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6%、23.9%、57.0%、67.3%。结论ETV治疗CHB、HBsAg和HBV DNA水平逐渐下降,并且HBsAg水平的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单用ETV治疗5年,67.3%的患者可以达到HBsAg<1500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病毒载量 恩替卡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乳酸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定量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晓康 马超峰 +4 位作者 余鹏博 王香玲 韩蕾 李妙羡 徐纪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7,134,共6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乳酸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提取肠道菌群总DNA,利用菌属特异性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制作菌属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定量分析两种优势菌属在糖尿病患者和健...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乳酸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提取肠道菌群总DNA,利用菌属特异性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制作菌属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定量分析两种优势菌属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肠道消化链球菌的数量均显著减少,而乳酸菌属的数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作为研究肠道菌群的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方法;糖尿病患者肠道优势菌属发生变化,提示肠道优势菌群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乳酸菌属 消化链球菌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血清T-PSA和F-PS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淑群 强水云 +2 位作者 王西京 纪宗正 李妙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997-999,共3页
目的:检测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和F-PSA的含量,探讨其和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8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和30名健康女性血清中T-PSA和F-PSA的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F-PSA水... 目的:检测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和F-PSA的含量,探讨其和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8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和30名健康女性血清中T-PSA和F-PSA的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F-PS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女性(P<0.05),F-PSA优势患者占37.6%,而健康女性中仅占3.3%。女性乳腺癌患者的T-PSA和F-PSA阳性率分别为23.5%和27.1%。T-PSA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较多(70%,P>0.05),而F-PSA优势患者中,早期(Ⅰ、Ⅱ期)发病率较高(68.8%,P>0.05)。结论:血清检测T-PSA和F-PSA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SA 诊断
下载PDF
西安地区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晓康 张妮 +5 位作者 尹佳锋 刘海龙 靳莉 吴晓玲 李妙羡 耿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10772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反向杂交法对受...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10772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反向杂交法对受检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28种HPV亚型检测,并将该研究结果与省内及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的10772例样本中,有952例HPV阳性,感染率为8.84%;共检出27种HPV亚型,感染例次前四位的基因型别依次为HPV52,HPV53,HPV16和HPV42;在HPV感染类型中,单一型感染最多,共769例,占比80.78%;各年龄段中,<25岁和54~<64岁年龄段女性HPV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HPV基因型别以高危型别为主,除<25岁组(χ^(2)=5.17,P=0.075)外,其他5个年龄组高危型别感染例次与中危型、低危型别感染例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60,98.41,77.01,37.71,8.76,均P<0.05);该研究结果与省内及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比较发现,国内女性HPV感染均以单一型感染、高危基因型别为主,而在HPV感染率、主要基因型别及高发年龄段上,结果有所不同。结论西安地区女性人群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单一感染最多,青年和中老年女性群体HPV感染率相对较高。及时了解该地区HPV感染流行状况,做好HPV筛查工作,对于女性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率 基因分型
下载PDF
2台生化分析仪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验证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宁 王香玲 +1 位作者 刘军 李妙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通过对2台生化分析仪上相同检测项目的可比性验证,评估同一医院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C54-A指南建立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案,用患者新鲜血清对2台仪器OLYMPUS AU2700和HITACHI7600... 目的通过对2台生化分析仪上相同检测项目的可比性验证,评估同一医院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C54-A指南建立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案,用患者新鲜血清对2台仪器OLYMPUS AU2700和HITACHI7600上的ALT、AST、GGT、ALP、CK、LDH和Amy7个项目进行可比性验证,判断2个检测系统的可比性是否可接受。结果基于生物学变异性可比性的评价标准,ALT、GGT、CK、LDH在2台仪器上的可比性是可接受的;基于CLIA′88的允许总误差的1/3的评价标准,AST、ALP、Amy具有可比性。结论极差检验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统计学上有效的方案,为评估在一个医疗机构内检测同一患者样本的不同系统的可比性提供了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系数 极差检验 可比性验证 结果互认
下载PDF
乙肝病毒PreS1抗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步荣 李丽华 李妙羡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评价检测乙肝病毒PreS1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送检的1000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PreS1抗原检测,同时用FQ-PCR进行HBV-DNA测定.结果:PreS1总阳性率为52.0%,HBV-DNA阳性率为50.8%,HBeAg阳性率为21.0%.P... 目的:评价检测乙肝病毒PreS1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送检的1000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PreS1抗原检测,同时用FQ-PCR进行HBV-DNA测定.结果:PreS1总阳性率为52.0%,HBV-DNA阳性率为50.8%,HBeAg阳性率为21.0%.PreS1总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PreS1与HBV-DNA的总符合率为94.4%.结论:PreS1抗原作为乙肝感染和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敏感性高于HBeAg,对提示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转归有重要临床意义.PreS1可以作为一项新的乙肝病毒复制的传染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DNA PRES1抗原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尿液中mALB、α1-M和NAG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宁 李妙羡 +3 位作者 许楠 杨锐华 赵丽华 王香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620-2621,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以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散射比...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以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中mALB、α1-M水平,采用终点比色法测尿液中NAG活性。结果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液中mALB、α1-M水平和NAG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液中mALB、α1-M水平和NAG活性的单项检测阳性率均低于50.0%,任意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50.0%,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则高于70.0%。结论尿液中mALB、α1-M及NAG联合检测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清蛋白 Α1-微球蛋白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肾脏早期损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leptin、TNF-α、IL-6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秀丽 章琳 +1 位作者 梁春联 李妙羡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67-770,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家系中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134例、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NFDR)组128例、正常对照(NC)组120例... 目的研究糖尿病家系中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134例、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NFDR)组128例、正常对照(NC)组120例。每组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5)和非肥胖组(BMI<25)。测定空腹血清leptin、TNF-α、IL-6、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C、NFDR、T2DM组的HOMA-IR依次增高;TG在NC、NFDR、T2DM组中依次递增;HDL-C依次递减(P<0.05),T2DM、NFDR、NC各组中肥胖组leptin、TNF-α、IL-6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leptin、TNF-α、IL-6在T2DM组、NFDR组、NC组的肥胖组中依次递减(P<0.05)。各组非肥胖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NFDR组HOMA-IR与BMI、TG、leptin、TNF-α、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与血清leptin、TNF-α、IL-6正相关,肥胖组中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一级亲属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下载PDF
高速离心对传染病四项复检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哲 张妮 +2 位作者 李思鹏 李妙羡 王香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高速离心对HBs Ag、HIV-Ag/Ab、抗-HCV、TP-Ab复检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Bs Ag、HIV-Ag/Ab、抗-HCV、TP-Ab四项初检低值阳性样本,分别采用低速离心和高速离心分离血清,然后进行复检并对复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低速离心和高速... 目的观察高速离心对HBs Ag、HIV-Ag/Ab、抗-HCV、TP-Ab复检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Bs Ag、HIV-Ag/Ab、抗-HCV、TP-Ab四项初检低值阳性样本,分别采用低速离心和高速离心分离血清,然后进行复检并对复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低速离心和高速离心后复检,HBs Ag的复检阳性率分别是58.62%和27.59%,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069,P=0.017),HIVAg/Ab的复检阳性率分别是34.78%和8.70%,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600,P=0.032),抗-HCV的复检阳性率分别是79.17%和75.00%,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0.118,P=0.731),TP-Ab的复检阳性率分别是96.00%和92.00%,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0.355,P=0.552);低速离心后复检阳性样本68例经高速离心后的复检阳性率为69.12%(47/68),低速离心后复检阴性样本33例经高速离心后的复检阴性率为87.88%(29/33);低速离心后夹心法检测项目和间接法检测项目的复检阳性率分别为48.08%和87.26%,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8.055,P<0.001),高速离心后夹心法检测项目和间接法检测项目的复检阳性率分别为19.23%和83.67%,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1.911,P<0.001),提高离心速度后夹心法检测项目和间接法检测项目的复检阳性率分别下降了28.85%和3.59%,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246,P=0.004)。结论提高离心速度可以明显降低HBs Ag和HIV-Ag/Ab的复检阳性率;HBs Ag、HIV-Ag/Ab、抗-HCV、TP-Ab低值阳性时经低速离心后复检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免疫学方法不同的项目其复检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提高离心速度对夹心法检测项目的复检结果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 丙肝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低速离心 高速离心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颈部及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秀丽 于俊霞 +1 位作者 章琳 李妙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年龄及各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超声显像仪检测双侧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无下肢动脉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44例,B组颈部和或下肢动...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年龄及各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超声显像仪检测双侧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无下肢动脉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44例,B组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86例。B组根据斑块形成部位进一步分为:B1组颈部动脉斑块形成组66例;B2组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84例。测定三组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L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mAIb)。同时记录病程、年龄及是否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结果:①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高达66.2%。②B组病程、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A组。③B组TG高于A组(P<0.05);TC、HDL-C、LDL-C、尿微量白蛋白(MAU)、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年龄轻、病程短,B2与B1比较年龄、病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B1、B2组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A组(P<0.05)。且B1组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B2组(P<0.05)。⑥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高血压史、高TG是血管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高,年龄、病程、高血压史、高TG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随年龄、病程的增加及并发高血压,其发生率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并发症 血管疾病/病因学 血管疾病/血液 胆固醇/代谢 甘油三酯类/代谢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芳 王香玲 +1 位作者 耿燕 李妙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62例NSCLC患者、36例肺部炎性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BALF和血清中IL6的水平。结果:(1)NSCLC患者BALF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肺部炎性病患者...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62例NSCLC患者、36例肺部炎性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BALF和血清中IL6的水平。结果:(1)NSCLC患者BALF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肺部炎性病患者及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NSCLC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IL6含量水平(P<0.01),略高于肺部炎性病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2)NSCLC患者BALF中IL6的水平稍高于血清IL6的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Ⅲa、Ⅲb及Ⅳ期NSCLC患者血清IL6的水平显著高于ⅠaⅡb期;而BALF中IL6的水平则无显著增加。(4)NSCLC患者血清IL6的水平与急性炎症反应呈正相关(r=0.74);而BALF中IL6的水平与急性炎症反应无关。结论:BALF中IL6水平的测定可作为NSCLC早期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血清IL6的水平可作为判断NSCLC分期的指标。血清IL6水平的增加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IL-6 非小细胞性肺癌 C反应性蛋白
下载PDF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全清 郑国玺 +2 位作者 汪立 李妙羡 韦俊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2,284,共3页
目的 研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豚鼠动物模型的方法 ,为渗出性中耳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悬液制备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了解渗出性中耳炎对听阈及中耳炎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听阈升... 目的 研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豚鼠动物模型的方法 ,为渗出性中耳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悬液制备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了解渗出性中耳炎对听阈及中耳炎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听阈升高者 16耳 ,以低频为主 ,鼓膜呈浅黄色 ,病理改变主要在中耳腔 ,有不同程度的渗出 ,以浆液性为主。结论 细菌的分解产物———内毒素 ,导致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腔渗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分泌性中耳炎 动物模型 听阈 内毒素
下载PDF
抗HBs对HBsAg和抗HBs共存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哲 李思鹏 +2 位作者 张妮 李妙羡 王香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研究抗HBs对HBsAg/抗HBs共存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样本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抗HBs、HBeAg,用RTPCR法检测HBVDNA,按HBsAg和抗HBs水平分组,分析其分布特征;采用X^2检验比较抗HBs不同水平组HBeAg阳性率和HBVDNA... 目的研究抗HBs对HBsAg/抗HBs共存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样本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抗HBs、HBeAg,用RTPCR法检测HBVDNA,按HBsAg和抗HBs水平分组,分析其分布特征;采用X^2检验比较抗HBs不同水平组HBeAg阳性率和HBVDN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76例HBsAg/抗HBs共存慢性HBV感染者中,抗HBs低水平者(<100mIU/mL)7.9%,中等水平者(100~1000mIU/mL)21.1%,高水平(>1000mIU/mL)者未见;抗HBs中等水平组的HBeAg阳性率(93.8%)明显高于抗HBs低水平组HBeAg阳性率(58.3%),抗HBs中等水平组的HBVDNA阳性率(100%)明显高于抗HBs低水平组HBVDNA阳性率(67.9%)。结论在HBsAg/抗HBs共存的慢性HBV感染者中,抗HBs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表现为:大多数呈低水平且不可能出现高水平抗HBs;抗HBs水平与HBeAg和HBVDNA所反映的HBV复制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S HBSAG 共存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血清sICAM-1测定在判定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香玲 王小利 +4 位作者 赵丽华 李妙羡 张西英 谢明 纪玉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8-680,共3页
目的 :观察血清sICAM - 1水平在HBV感染者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 ,对 74例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及 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1)进行了定量测定 .结果 :急性肝炎... 目的 :观察血清sICAM - 1水平在HBV感染者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 ,对 74例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及 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1)进行了定量测定 .结果 :急性肝炎 13例血清中sICAM - 1含量 (680± 2 4 8)μ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0 4± 4 6) μg·L-1(P <0 0 1) ;4 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ICAM - 1含量 (675± 3 11) μ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中慢性肝炎轻度 19例 ,sICAM - 1含量 (445± 12 0 ) μg·L-1;慢性肝炎中度 18例 ,sICAM - 1含量为 (63 4± 182 ) μg·L-1,明显高于慢性轻度组 (P<0 0 1) ;慢性肝炎重度 9例 ,sICAM 1含量 (93 1± 2 80 ) μg·L-1,明显高于慢性轻度组 (P <0 0 1) .5例无症状携带者sICAM 1含量 (2 12± 72 ) μg·L-1,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10例自然恢复组含量为 (2 4 3± 86) μg·L-1,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血清中sICAM 1含量与ALT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而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血清中sICAM - 1水平测定可作为判别乙型肝炎临床类型的指标 ;sICAM 1含量与肝脏损伤程度成正比 ,s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M-1 肝炎乙型 临床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