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家锋 崔群 +3 位作者 孙秀英 许蕾 孙晋虎 韩建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2557-2562,共6页
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 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骨。拔除6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在钛钉颊侧制作三壁骨缺损,两侧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化骨与Bio-Oss小牛无机骨粉,并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即刻、4周、8周、12周X射线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灰度值;12周后完整取出下颌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缺损区的微观结构,新生骨量、形态结构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密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材料在促进骨再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基本一致。组织工程化骨组骨缺损区内形成致密板状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哈弗氏管,新生骨-种植体结合较紧密;Bio-Oss小牛无机骨粉组板层骨致密,新骨中有少量Bio-Oss颗粒分布,成骨细胞较组织工程化骨组少,部分哈弗管结构内可见到毛细血管,新骨与植入材料之间形成桥形连接,与种植体结合紧密。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即刻种植 骨缺损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骨 引导再生术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家锋 万美容 +4 位作者 刘小云 管海虹 万延俊 贺文鹏 张扬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为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治疗的新方法——利用体外分离纯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stromal cells,MSCs),诱导向成骨细胞转化后再用于临床。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经连续传代培... 目的为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治疗的新方法——利用体外分离纯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stromal cells,MSCs),诱导向成骨细胞转化后再用于临床。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经连续传代培养,加入10-7mol/L地塞米松,10-2mol/Lβ-甘油酸钠,500 ug/L的维生素C诱导液。结果 MSCs诱导后细胞形态向成骨细胞转化,经RT-PCR、流式细胞仪、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糖原染色鉴定为成骨细胞。结论 hMSCs经定向诱导显示成骨细胞特性,为临床下颌骨缺损组织工程修复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诱导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下载PDF
78例男性性病性尿道炎患者中滴虫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家锋 陆洪光 +1 位作者 程波 魏羽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8-368,共1页
关键词 尿道炎 性传播性疾病 滴虫 男性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家锋 徐金霞 +4 位作者 管海虹 崔群 孙秀英 陈丽娟 韩建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8期7042-7046,共5页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典型生物复合材料。目的: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薄膜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薄膜,将其与第3...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典型生物复合材料。目的: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薄膜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薄膜,将其与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维生素C成骨诱导剂诱导下,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具有合适的微孔结构,且孔道相互贯通。①倒置显微镜观察:复合培养7d后细胞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开始分裂;14d后,细胞生长比较旺盛,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分泌基质并黏附于支架上。②扫描电镜观察:复合培养7d后大量细胞位于支架孔隙内生长,增殖良好,细胞大多呈梭形,双极突起,形态较佳,呈立体状生长,并分泌基质,有纤维连接蛋白生成。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骨组织工程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支架 骨髓间充干质细胞 诱导成骨 生物相容性 电纺薄膜
下载PDF
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2 位作者 宋晓陵 陶震江 陈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观察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 ,以寻求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好方法。方法 :6只实验兔造成口腔粘膜缺损 ,用胸骨乳突肌瓣移植修复缺损区 ,对肌组织瓣的愈合分别于术后 1、2、3、4、8、12周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裸... 目的 :观察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 ,以寻求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好方法。方法 :6只实验兔造成口腔粘膜缺损 ,用胸骨乳突肌瓣移植修复缺损区 ,对肌组织瓣的愈合分别于术后 1、2、3、4、8、12周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裸露于口腔内的肌组织瓣表面 3~ 4周后上皮化愈合 ,愈合后的修复性粘膜呈粉红色、光滑 ,类似正常口腔粘膜上皮 ,但有轻度瘢痕。结论 :无覆盖的肌组织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能完全被一层平滑的修复性粘膜覆盖。此法可减少病人供区皮肤缺损畸形 ,不影响美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瓣 愈合 上皮化 口腔粘膜缺损 修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2 位作者 管海虹 贺文鹏 张红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3-774,共2页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 肿瘤 缺损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家锋 王秀平 +2 位作者 管海虹 张兴云 贺文鹏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和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行DSA检查,选择供血动脉栓塞,然后再行手术治疗。结果DSA可清晰显示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以及回流静脉,栓塞后再...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和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行DSA检查,选择供血动脉栓塞,然后再行手术治疗。结果DSA可清晰显示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以及回流静脉,栓塞后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病变切除彻底,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DSA及栓塞技术可对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栓塞 血管瘤 颌面部
下载PDF
中老年HIV/AIDS患者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家锋 肖玉凤 +1 位作者 何勤 陈玉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7-358,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经性传播4例(57.14%),血液传播1例(14.29%),不详2例(28.57%)。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胃肠道症状,咳嗽、胸...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经性传播4例(57.14%),血液传播1例(14.29%),不详2例(28.57%)。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胃肠道症状,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病变累及多个系统。结论对中老年患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主要考虑肺部感染、沙门氏菌感染、肿瘤等,缺乏对中老年人感染HIV的警惕性。提示对中老年患者作病情检查时,应考虑HIV/AIDS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胸大肌双叶肌皮瓣转移一期重建颊部大型洞穿性缺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陶震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总结应用胸大肌双叶肌皮瓣一期重建颊部大型洞穿性缺损的体会。方法 所用胸大肌肌皮瓣制作成横形并列双叶瓣形式进行转移。结果  16例胸大肌双叶肌皮瓣 ,13例全部成活 ,3例出现部分坏死 ,1例术后疤痕粘连二期松解 ,2例复发。结... 目的 总结应用胸大肌双叶肌皮瓣一期重建颊部大型洞穿性缺损的体会。方法 所用胸大肌肌皮瓣制作成横形并列双叶瓣形式进行转移。结果  16例胸大肌双叶肌皮瓣 ,13例全部成活 ,3例出现部分坏死 ,1例术后疤痕粘连二期松解 ,2例复发。结论 一期重建颊部洞穿性缺损 ,胸大肌双叶肌皮瓣仍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缺损 重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配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家锋 万美蓉 +4 位作者 管海虹 贺文鹏 张红闯 张扬 陈丽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并经传代培养第5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cm2的密度与不同配比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支架在培养...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并经传代培养第5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cm2的密度与不同配比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支架在培养板内共培养,同时以nPCL电纺纤维非取向薄膜材料作为对照,初步观察hBMSCs在不同配比nPCL/HA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hBMSCs与3种电纺薄膜支架材料均有细胞相容性,细胞能在不同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分化增殖。但是PCL/HA的配比为20:1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35.3±2.6)%,为3中材料中黏附率最高的一种,材料表面细胞生长良好,体积变大,有伪足生长。结论:PCL/HA的配比为20:1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较适合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hBMSCs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己内酯 羟基磷灰石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颊脂垫移植即刻修复口腔上颌窦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万林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0-700,共1页
关键词 口腔上颌窦瘘 修复 颊脂垫移植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颞肌筋膜瓣在上颌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2 位作者 管海虹 张红闯 贺文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颞肌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并对其颌面外形和功能进行评议。方法:1999年10月-2004年4月,11例病人因上颌骨肿瘤进行部分切除,术后即刻采用颞肌筋膜瓣修复重建。结果:11例组织瓣全部成活,与周围创口愈合良好。随访3月~4年,... 目的:研究应用颞肌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并对其颌面外形和功能进行评议。方法:1999年10月-2004年4月,11例病人因上颌骨肿瘤进行部分切除,术后即刻采用颞肌筋膜瓣修复重建。结果:11例组织瓣全部成活,与周围创口愈合良好。随访3月~4年,患者语言、吞咽、呼吸功能恢复满意。少数患者术后张口度和咀嚼效率欠佳。结论:颞肌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筋膜瓣 上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头皮半冠状联合下颌下切口治疗颞下窝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家锋 张晓斌 +3 位作者 万延俊 贺文鹏 管海虹 张扬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窝肿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和手术方法。方法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大小,对1998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的9例患者,全部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联合下颌下切口进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9例患者,3例良性肿瘤手术后3年随访无1例复发;6例恶... 目的探讨颞下窝肿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和手术方法。方法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大小,对1998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的9例患者,全部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联合下颌下切口进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9例患者,3例良性肿瘤手术后3年随访无1例复发;6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均进行50Gy~70Gy的放射治疗,经过最长3年随访,1例因肿瘤再次复发大出血而死亡,1例带瘤生存,1例1年后失访,3例未见有明显复发,转移组织未有坏死。结论颞下窝肿瘤位置较深,发现较晚,瘤体较大,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联合下颌下切口进路进行手术,肿瘤相对较易切除彻底,风险小,安全,并能有效修复遗留死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目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家锋 管海虹 +2 位作者 贺文鹏 张杨 张红闯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3期675-676,共2页
目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是将口腔医学生培养成为临床口腔外科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口腔医学生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管理不严,带教老师水平不高,轻视带教,口腔医学生忽视口腔外科实习等一些... 目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是将口腔医学生培养成为临床口腔外科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口腔医学生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管理不严,带教老师水平不高,轻视带教,口腔医学生忽视口腔外科实习等一些原因。本文分析了影响当前口腔颌面外科实习质量差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医学教育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医学生
下载PDF
贵医附院STD门诊2000~2004年梅毒、HSV-II、HIV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家锋 刘素琴 +1 位作者 季福玲 何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3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STD门诊 HIV抗体 梅毒 检测分析 HSV 艾滋病监测 高危人群 门诊就诊者
下载PDF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上前牙区美学种植23例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家锋 陈丽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9-89,共1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GBR,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在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上颌前牙区骨缺损患者的美学种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2008.02~2010.02在我科行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中,因骨缺损采用MGBR同...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GBR,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在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上颌前牙区骨缺损患者的美学种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2008.02~2010.02在我科行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中,因骨缺损采用MGBR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者16例,同期植入奥齿泰种植体者7例,术中严密缝合;4~6月后行二期手术暴露植体,更换愈合基台,1周后取模行烤瓷冠修复治疗。结果:术后6~24个月临床检查显示,全部23例种植体均显示出较好地骨结合,种植体稳定;3例ITI植体修复后6个月,出现少量唇侧牙龈退缩,种植体颈部光滑面暴露均值为0.4mm;1例奥齿泰植体修复后12个月因牙龈退缩致颈部金属暴露0.6mm。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骨缺损患者,采用辅助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进行种植修复,可以取得较好地临床短期疗效,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 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 上前牙区 美学 ITI种植体 上颌前牙区 同期植入
下载PDF
1999-2004年贵阳市STD门诊性病就诊情况分析
17
作者 李家锋 季福玲 +2 位作者 刘素琴 何勤 陆洪光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949-951,共3页
关键词 STDS 贵阳市 就诊情况 门诊性病 STD门诊 科学依据 艾滋病 控制性
下载PDF
肌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及组织学观察
18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1 位作者 万林忠 朱志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5-546,共2页
目的 为了解无皮肤的肌瓣转移修复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愈合过程。方法 用游离或带蒂胸大肌瓣转移修复 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 ,并对肌瓣移植后的临床愈合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 裸露于口腔... 目的 为了解无皮肤的肌瓣转移修复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愈合过程。方法 用游离或带蒂胸大肌瓣转移修复 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 ,并对肌瓣移植后的临床愈合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 裸露于口腔内肌瓣 8~ 12周后完全上皮化 ,平均术后 10个月到一年随访观察 ,效果良好。结论 单纯肌瓣移植不仅为口腔内软组织缺损的重建提供一安全可靠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瓣移植 临床应用 组织学 口腔内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性病门诊尿道(宫颈)UU、MH感染及药敏分析(附1758例分析)
19
作者 李家锋 何勤 +1 位作者 陆洪光 张敏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尿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不同nPCL/HA电纺纤维薄膜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率的影响
20
作者 李家锋 万美蓉 +4 位作者 管海虹 万延俊 贺文鹏 张扬 陈丽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观察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黏附生长的影响,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前景。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经传代培养第5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 目的:观察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黏附生长的影响,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前景。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经传代培养第5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的密度与不同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支架在培养板内共培养,同时以nPCL电纺纤维非取向薄膜材料作为对照,初步观察不同nPCL/HA支架材料与hBMSCs的复合培养情况,计算各材料的细胞黏附率。结果:hBMSCs与4种电纺薄膜支架材料均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能在不同材料表面黏附生长。但是nPCL/80℃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45.6±3.2)%,明显高于nPCL/180℃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36.5±3.0)%。结论:80℃条件下合成的nPCL/HA电纺取向薄膜材料细胞黏附率较高,较适合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hBMSCs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己内酯 羟基磷灰石 细胞黏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