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台东北缘寒武系芙蓉统叠层石生物丘中的钙化蓝细菌 被引量:36
1
作者 梅冥相 张瑞 +1 位作者 李屹尧 接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3-1093,共21页
华北地台东北缘的芙蓉统,大致为长山组和凤山组所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个三级沉积层序;层序划分主要基于沉积相序列的旋回性所代表的沉积趋势,较深水的陆棚相钙质泥岩和深缓坡相条带状泥晶灰岩和泥灰岩组成的凝缩作用序列、与高水位... 华北地台东北缘的芙蓉统,大致为长山组和凤山组所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个三级沉积层序;层序划分主要基于沉积相序列的旋回性所代表的沉积趋势,较深水的陆棚相钙质泥岩和深缓坡相条带状泥晶灰岩和泥灰岩组成的凝缩作用序列、与高水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的中至浅缓坡相碳酸盐岩组成的总体向上变浅序列,是这些三级沉积层序的基本构成,从而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淹没不整合型层序。那些典型的叠层石生物丘,类似于微生物礁,主要发育在长山组和凤山组下部构成的三级层序的强迫型海退体系域之中,代表了缓坡型台地中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沉积记录。这些叠层石生物丘中的叠层石,泥晶和微亮晶是其基本构成,最为特征的是发育着一些典型的钙化蓝细菌化石,表明了这些寒武纪芙蓉世的叠层石生长于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的钙化作用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构成叠层石生物丘的粗糙纹层柱状和穹窿状叠层石中,较为普遍地发育着"石松藻(Lithocodium)";这种谜一样的钙化蓝细菌化石,与其他的钙化蓝细菌化石一起,表明了寒武纪叠层石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沉淀作用,成为窥视叠层石生长和石化过程中重要的微生物作用信号。就像其名称所蕴含着的高级绿藻中的松藻(Codium)的涵义一样,"石松藻(Lithocodium)"状的钙化蓝细菌,多描述于中生代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而且还常常被解释为结壳状有孔虫或"海绵骨针的网状物",其生物亲和性还存在着剧烈的争论。因此,华北地台东北缘寒武系芙蓉统中的叠层石生物丘,特殊的层序地层位置代表了较为典型的强迫型海退沉积记录,特别的钙化微生物构成代表着叠层石生长和石化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作用信号,成为深入了解"寒武纪-早奥陶世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和"显生宙早期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中的微生物造礁和成丘作用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组构 叠层石生物丘 寒武系芙蓉统 华北地台东北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龙 梅朝佳 +1 位作者 李屹尧 赵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6,112,共12页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结合钻井和野外露头等资料,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根据层序地层四分模式划分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分析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油气藏分布和发育规律。结果...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结合钻井和野外露头等资料,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根据层序地层四分模式划分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分析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油气藏分布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马家沟组可以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由马一段至马三段构成,SQ2由马四段和马五_(10)至马五_6亚段构成,SQ3由马五_5至五_1亚段构成,SQ4由马六段构成,只在局部残存;每个层序内部的地层叠加形式有3种,分别为海侵、正常海退及强迫型海退成因的沉积;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明显受层序格架控制,主要形成于海退阶段,层序SQ4或SQ3顶部的区域不整合面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控制风化壳型储集层的发育。该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藏的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层序地层 频谱趋势属性分析 储集层 烃源岩
下载PDF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被引量:3
3
作者 辛浩 肖恩照 +2 位作者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5,共12页
山东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构成了7个三级层序。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单元中,以徐庄组凝块石、张夏组核形石、长山组叠层石、凤山组均一石为代表,是研究早古生代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良好实... 山东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构成了7个三级层序。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单元中,以徐庄组凝块石、张夏组核形石、长山组叠层石、凤山组均一石为代表,是研究早古生代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良好实例。多样化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可见大量保存精美的附枝菌(Epiphyton)、葛万菌(Girvanella)以及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微生物残余物,指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与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此外,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反映了生长环境的分异性:均一石、凝块石分别生长在潮下带下部、上部;柱状叠层石主要发育在能量较高的潮间带环境;核形石指示了沉积环境浅且能量高的鲕粒滩相沉积环境。邓家庄寒武系剖面微生物碳酸盐岩为了解寒武纪地球微生物、古环境、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岩石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钙化微生物 沉积序列 沉积模式 寒武系
下载PDF
湖南桃源瓦尔岗剖面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寒武系第10阶旋回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梅冥相 王龙 +3 位作者 李屹尧 彭善池 朱学剑 左景勋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32,共18页
很多地层学与沉积学特征,如显生宙较高的海平面位置以及最高的大气圈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性温暖的气候(温室效应条件)、后生动物骨骼生物礁的贫乏、三叶虫的主导性、典型的方解石海、SPICE碳同位素事件所代表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气圈增氧... 很多地层学与沉积学特征,如显生宙较高的海平面位置以及最高的大气圈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性温暖的气候(温室效应条件)、后生动物骨骼生物礁的贫乏、三叶虫的主导性、典型的方解石海、SPICE碳同位素事件所代表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气圈增氧事件,将寒武纪芙蓉世特征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全新的芙蓉统年代地层格架已经得到了系统的确立,芙蓉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排碧阶、江山阶和没有得到最后定义的第10阶。湖南桃源县瓦尔岗剖面,以丰富的斜坡相三叶虫的发育著称,是全球寒武系芙蓉统第10阶底界GSSP的候选剖面。为了配合第10阶层型剖面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层序地层学框架内,对该剖面第10期地层为主的地层序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旋回地层学研究。基于基本的岩相和沉积相的观察与研究,将该剖面沈家湾组中主要归为第10期的大部分地层归为一个三级沉积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四级海平面变化层序;该三级沉积层序大致包含48个准层序级别的六级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常常4个一组构成五级旋回(准层序组)而表现出明显的沉积旋回的1∶4的叠加样式,成为较为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而可以作为代表性的"定时器"。结果表明,第10期地层的形成时限大致为4.80Myr(百万年),稍大于地球化学测年得出的4.10Myr(~495.0-489.5Ma);而且层序界面代表的沉积环境变化要超前于阶的界面代表的生物变化。因此,层序地层学框架内的旋回地层学研究,丰富了瓦尔岗剖面的地层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旋回地层学 芙蓉统第10阶 瓦尔岗剖面 湖南省桃源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