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测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1 位作者 张晟 常剑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河流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三峡库区江段大多数支流的营养水平已达到富营养化状况,当三峡水库建成、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后,在支流河口等水域存在爆发“水华”的风险。为此,我们根据1998年枯水期,在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40条支流河口实测的总磷浓度,利用所建立的水库环境中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对三峡成库后在局部水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叶绿素A 总磷 水华
下载PDF
河流泥沙对石油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崇明 赵文谦 罗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河流泥沙对石油乳化油的吸附、解吸和极限残留量变化的基本规律。泥沙对石油乳化油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与解吸过程不可逆,在清水中不能完全解吸出来。吸附...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河流泥沙对石油乳化油的吸附、解吸和极限残留量变化的基本规律。泥沙对石油乳化油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与解吸过程不可逆,在清水中不能完全解吸出来。吸附量与油浓度、沙浓度、沙粒径及溶液中的电解质(盐)浓度等因素有关。根据实验资料建立了吸附等温式、解吸方程、极限残留方程、以及吸附量和极限残留量随泥沙粒径的变化关系式。最后对溶液盐度对吸附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吸附 解吸 河流泥沙 石油乳化液 残留量
下载PDF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Ⅰ)——蓄水前污染负荷现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622,共12页
分析蓄水前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包括库区污染负荷,如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船舶流动污染源;主要干支流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入库背景污染负荷,包括上游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污染贡献负荷,为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 分析蓄水前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包括库区污染负荷,如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船舶流动污染源;主要干支流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入库背景污染负荷,包括上游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污染贡献负荷,为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①进入三峡库区的污染源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输入的背景负荷,包括上游贡献负荷和天然背景负荷,其中:CODCr的天然背景负荷与上游污染贡献负荷较为接近,BOD5、NH3-N的上游贡献负荷略大于天然背景负荷;TP的上游贡献负荷远大于天然背景负荷。因此,“三江”上游区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应为今后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的重点;②库区内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TP、BOD5、TN、CODCr等有机污染物,其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98%以上。库区内的主要污染源为农田径流,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77.85%;其次为城市污水,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9.45%,工业废水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只占1.62%。因此,农田面源将是今后库区污染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污染源 污染负荷 污染负荷比 入库 蓄水 流动污染源 水污染防治 三峡库区 CODCR
下载PDF
泥沙吸附石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崇明 赵文谦 罗麟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40,共7页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河流泥沙(包括黄土)对石油乳化油吸附的基本规律,讨论了吸附等温关系及吸附量与含沙量、泥沙粒径、溶液盐度、温度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吸附动力反应过程。
关键词 吸附 石油 乳化油 泥沙 污染 海洋
下载PDF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在低、中、高三种负荷水平下,扣除天然背景值时,2010年低负荷水平时BOD。库区负荷占28.8%、中负荷占32.5%、高负荷占35.04%。总磷出现反常,库区的总磷的污染负荷在低负荷水平下,所占入库负荷的比例高于中负荷水平、但小于高负荷水平。2010年、2015年库区的主要污染物质和污染负荷排放分布与现状(1998年)基本相同。主要排污区域为重庆主城区,2010年预测重庆主城区COD“负荷占库区总负荷的比例,高、中、低负荷水平分别为:39.6%、36.2%、21.6%,低负荷比高负荷降低18%。库区的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2010年库区农业面源中CODCr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高、中、低负荷水平下分别为:38.9%、47.5%、70.4%。同时,随着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到2015年所有污染物及负荷水平,均大于2010年和199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污染源 污染负荷 预测
下载PDF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复杂系统 灰关联度 粗糙集理论 经济核算方法
下载PDF
复杂系统指标筛选模型及其在武汉市房地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45,共6页
为得到尽可能多的系统信息,通常是选择尽可能多的与系统有关的指标来描述系统,但大量的统计指标会带来统计、分析的难度,由于系统的元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若通过一些方法找到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指标就可以简化问题。利用... 为得到尽可能多的系统信息,通常是选择尽可能多的与系统有关的指标来描述系统,但大量的统计指标会带来统计、分析的难度,由于系统的元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若通过一些方法找到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指标就可以简化问题。利用系统核与核度理论可以对大量指标进行筛选,找出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关键指标,但对于如何将一些系统转化为图以及系统的核不唯一性问题造成了系统核理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本文利用相关分析给出了将实际系统转化为图的方法,结合关联聚类分析解决了系统核理论中的多核问题,提出了系统核的选择模型,利用模型得到了武汉市房地产系统的核元素,将这些核元素编制为扩散指数对武汉市房地产1990-2001年期间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扩散指数曲线与武汉市房地产在1990-2001年的发展变化是相一致的,因而利用模型得到的核元素能够很好地描述武汉市房地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系统核 关联聚类 房地产系统
下载PDF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内涵与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利用系统思想分析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将小城镇看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系统 ,结合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稳定、协调、持续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评价思想。
关键词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内涵 评价
下载PDF
房地产预警的误区及对策的方法论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崇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阐述了房地产预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对房地产预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房地产预警效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预警 误区 对策
下载PDF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将小城镇看作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对横店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图1,表4,参5。
关键词 小城镇 可持续发展 评价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崇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9-52,共4页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对城市化从发展度、持续性与协调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基于发展、持续与协调的三维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厦门市2000-2007年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评价。...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对城市化从发展度、持续性与协调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基于发展、持续与协调的三维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厦门市2000-2007年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市2000-2007年的城市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从持续性和协调性看,这种城市化状态是不持续的,不持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厦门市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源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在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的发展却呈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城市化 发展性 持续性 协调性
下载PDF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崇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8,29,共4页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结合两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发展指数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给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条件,建立了简单的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为例,对所建立...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结合两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发展指数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给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条件,建立了简单的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为例,对所建立的两者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协调性
下载PDF
“数字城市”及其认识与定位误区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崇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3年第4期13-16,12,共5页
本文从“数字城市”概念、特点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出发 ,辨证地分析了对“数字城市”的一些认识问题 ,指出“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思路、方法与工具 ,“数字城市”不是城市建设规划高级阶段也不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终极目标 。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城市信息化
下载PDF
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水流、水质演变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崇明 晁晓波 +1 位作者 吕平毓 贾亚飞 《环境影响评价》 2013年第6期54-60,共7页
采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科学计算和工程中心开发的CCHE2D二维水力学水质数学模型模拟了三峡回水变动区江段的非恒定流流场及污染物输移扩散过程。该模型采用"有效元"处理技术,模拟了从天然河流状态到三峡蓄水至175 m和从... 采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科学计算和工程中心开发的CCHE2D二维水力学水质数学模型模拟了三峡回水变动区江段的非恒定流流场及污染物输移扩散过程。该模型采用"有效元"处理技术,模拟了从天然河流状态到三峡蓄水至175 m和从三峡175 m水位下降至天然河流2种状态下回水变动区的水流、水质演变过程;模拟了长江、嘉陵江沿岸有30多个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污口及小型支流汇入状态下的水质状况;模型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了验证和标定。计算结果表明:受三峡水库运行调度的影响,处于回水变动区的长江、嘉陵江重庆段的水流特征及污染物输移受三峡水位涨落影响较大;数值模型可为长江三峡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 污染物输移 CCHE2D模型 三峡水库 回水变动区
下载PDF
论数字化城市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6-38,共3页
城市信息化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就成为数字化城市的首要问题。通过分析数字城市及信息资源的一些特点,对数字化城市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信息资源配置
下载PDF
小城镇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科技与管理》 2003年第6期56-59,共4页
通过对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经济结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并从经济角度提出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 经济结构调整 资源 环境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崇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7,共2页
本文对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关系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河流泥沙吸附石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崇明 赵文谦 《重庆环境科学》 1997年第5期39-43,共5页
研究河流中的泥沙对石油的吸附和解吸规律对建立水质数学模型及水质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水域石油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本文根据静态实验研究成果,建立了通用的吸附反应方程,在水槽中进行了均匀输沙吸附实验,并用解析解进行计... 研究河流中的泥沙对石油的吸附和解吸规律对建立水质数学模型及水质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水域石油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本文根据静态实验研究成果,建立了通用的吸附反应方程,在水槽中进行了均匀输沙吸附实验,并用解析解进行计算与动态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较为理想。最后对河流底沙的吸附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石油向底沙层扩散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石油 吸附
下载PDF
三峡水库成库后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 被引量:71
19
作者 张晟 李崇明 +2 位作者 付永川 张勇 郑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受成库影响的12条主要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库湾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范围为0.10-3.5m,TN含量范围为0.535-7.47mg...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受成库影响的12条主要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库湾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范围为0.10-3.5m,TN含量范围为0.535-7.47mg·L^-1,TP含量范围为0.016-0.835 mg·L^-1,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1.55-5.88 mg·L^-1,叶绿素a范围为1.38-23.7 mg·m^-3.支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42,p〈0.01).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5月和6月份分别有5条和8条支流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其余河流为中营养.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程度较成库前严重.12条次级河流排放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NH4^+-N分别为6682、6.7、890和99.2 g·s^-1.三峡水库完工后,因支流库湾区水体流速进一步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将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支流 库湾 营养状态 营养盐
下载PDF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影响 被引量:66
20
作者 张晟 李崇明 +3 位作者 郑丙辉 翟崇志 郑坚 张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0-505,共6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15条次级河流TP、TN、Chla、高锰酸盐指数、SD和浮游植物的测定,分析了次级河流的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结果表明,次级河流TN、TP、高锰酸盐指数、Chla含量和SD差异较大,SD范围为0.45~1.5m,TN含量范围为0.65~4.27mg... 通过对三峡库区15条次级河流TP、TN、Chla、高锰酸盐指数、SD和浮游植物的测定,分析了次级河流的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结果表明,次级河流TN、TP、高锰酸盐指数、Chla含量和SD差异较大,SD范围为0.45~1.5m,TN含量范围为0.65~4.27mg.L-1,TP含量范围为0.011~0.432mg.L-1,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0.657~5.37mg.L-1,Chla值范围为0.57~12.2mg.m-3.次级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3条达到轻度富营养化,2条为贫营养,10条河流为中营养.次级河流藻类7门67属129种,种类数以硅藻、绿藻和蓝藻最多.浮游植物的群落类型以硅-绿藻型、硅-蓝藻型和蓝-绿藻型为主,种类和数量随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水体营养特征为浮游植物响应型.15条次级河流年排放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3.14×105t、1.76×104t和2.74×105t.三峡水库完工后,由于次级河流河口区水体流速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可能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次级河流 营养状态 营养盐 输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