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7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慢性呼吸疾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阐释中医治疗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
1
作者 李建生 谢洋 赵鹏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中医药防治重大慢性呼吸疾病优势明显,如何科学彰显其疗效优势、阐释其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医疗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中医学特点,建议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方法,完善高级别证据体系,科... 中医药防治重大慢性呼吸疾病优势明显,如何科学彰显其疗效优势、阐释其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医疗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中医学特点,建议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方法,完善高级别证据体系,科学诠释中医药疗效;重视病证结合模式下的证候疗效评价,创新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技术,使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更加客观、标准、规范;基于中医药理论,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技术,阐释中医药疗效物质与机制的科学内涵,为科学评价中医药疗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疾病 疗效评价 机制
下载PDF
基于真实问题的深度校本教研
2
作者 李建生 《现代教学》 2024年第7期12-13,共2页
在“双新”背景下,通过升级优化学校“三主”式校本教研模型,构建以课例研修为载体的“课—研—修”的运作模型,学校各学科开展了深度校本教研,构建了深度校本教研的运行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深度校本教研 真实问题 “课—研—修”模型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航 韩伟红 +2 位作者 毕丽婵 杨江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07,共7页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5家医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结果纳入120例患者中,脱落8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11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辨证治疗方案 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度
下载PDF
烟雾暴露联合克雷伯杆菌感染诱导大鼠肺小动脉病变的评估
4
作者 任周新 赵鹏 李建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6,共10页
目的分析烟雾暴露联合克雷伯杆菌感染诱导大鼠的肺小动脉形态结构的变化,评估肺小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烟雾暴露联合克雷伯杆菌感染大鼠的肺组织切片(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分析。维多利亚蓝染色切片用于肺小动脉肌化、血管壁厚度... 目的分析烟雾暴露联合克雷伯杆菌感染诱导大鼠的肺小动脉形态结构的变化,评估肺小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烟雾暴露联合克雷伯杆菌感染大鼠的肺组织切片(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分析。维多利亚蓝染色切片用于肺小动脉肌化、血管壁厚度、血管阻塞分值、肌性血管的内膜和中膜厚度以及新生内膜增殖度的检测;HE染色切片用于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及丛状病变等形态的观察和检测;VG染色切片用于内膜胶原纤维和肺小动脉胶原纤维面积百分率的观察和检测。综合以上结果,按照Heath-Edwards标准对肺小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级。结果对于血管直径≤50μm的肺小动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非肌性血管百分率显著减少(P<0.01),肌性血管百分率显著增加(P<0.01),部分肌性血管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肌性血管壁厚度和肌性血管壁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P<0.01),非肌性和肌性肺小动脉血管的阻塞分值均显著增加(P<0.05,P<0.01)。对于50μm<血管直径≤100μm的肺小动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非肌性血管百分率显著减少(P<0.05),肌性血管百分率和部分肌性血管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性血管壁厚度和血管阻塞分值均显著增加(P<0.05),非肌性血管壁厚度和血管阻塞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血管直径≤50μm或50μm<血管直≤100μm的肺肌性小动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P<0.01),血管周围炎症浸润分值均显著增加(P<0.05,P<0.01)。对照组(n=9)仅1个切片发现新生内膜,新生内膜增殖度为1.61%。模型组(n=10),5个切片存在新生内膜,新生内膜增殖度从1.04%到17.14%。所有切片均未发现丛状病变。对于血管直径≤100μm的肺小动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膜胶原纤维表达未观察到变化,血管胶原纤维面积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照Heath-Edwards标准,模型大鼠的肺小动脉病变未达到Ⅲ级。结论模型大鼠出现了肺小动脉肌化、内膜和中膜增厚等病理表现,血管周围存在轻度到中度的炎症反应。较低的新生内膜增殖度和未出现胶原纤维表达的变化及未出现丛状病变,提示该模型属于Heath-Edwards标准的II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动脉重构 Ⅱ级病变(Heath-Edwards分级) 病理学评估 新生内膜 丛状病变 香烟烟雾暴露复合克雷伯杆菌感染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高炉出铁量预测方法
5
作者 李建生 盛钢 张硕 《河北冶金》 2024年第10期55-58,70,共5页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基于高炉流出的铁水量,选择指定数量的铁包进行装载和运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整体调度线的能耗。准确预测出铁量,对于后续生产调度有着重要意义。但一方面高炉炼铁涉及大量的物理化学反应和参数...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基于高炉流出的铁水量,选择指定数量的铁包进行装载和运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整体调度线的能耗。准确预测出铁量,对于后续生产调度有着重要意义。但一方面高炉炼铁涉及大量的物理化学反应和参数变化,且炼铁过程无法从外部实时观测,难以通过直接进行机理分析实现准确的自动控制;另一方面,炼铁过程中记录的鼓风参数、焦炭比、炉渣成分等参数丰富的测量数据,可被用于数据驱动的建模分析。本文旨在通过机理模型分析理想状态下的铁水流速,并设计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高炉出铁量进行预测。对某日产8000 t铁量高炉的出铁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出铁量的平均误差在200 t以内,且平均误差、预测标准差等指标优于其它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表现出了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性,能够对实际的高炉炼铁分析和建模提供指导作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并提高整体钢铁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出铁量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回归 数据驱动
下载PDF
COPD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燕勤 刘含 李建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COPD病理机制复杂,细胞微环境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COPD病理机制及药效药理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文介绍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COPD病理机制复杂,细胞微环境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COPD病理机制及药效药理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文介绍了肺内细胞微环境的基本构成,COPD病理进程中细胞微环境变化,总结了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在COPD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提出COPD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细胞微环境 体外模型 细胞共培养 气-液面培养 气血屏障 肺类器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肺结节常见证候诊断依据分析
7
作者 孙雪鸽 赵虎雷 +6 位作者 焦莉 周淼 王中超 黄艳 蒋艳丽 刘元元 李建生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29-834,共6页
[目的]初步确立肺结节常见证候诊断依据。[方法]基于746份肺结节临床资料,采用关联规则结合贝叶斯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肺结节常见证候中关联较强的症状群及其对该证候诊断的贡献度。[结果]各常见证候关系密切的症状群及其对证候的贡... [目的]初步确立肺结节常见证候诊断依据。[方法]基于746份肺结节临床资料,采用关联规则结合贝叶斯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肺结节常见证候中关联较强的症状群及其对该证候诊断的贡献度。[结果]各常见证候关系密切的症状群及其对证候的贡献度分别为:1)肺气虚证:乏力&神疲(0.22);2)肺脾气虚证:咳嗽&痰色白(0.27)、咳嗽&气短(0.19)、舌苔白腻&舌质淡(0.57)、舌质淡&脉细弱(0.36)、乏力&纳呆(0.14);3)痰浊阻肺证:咳嗽&痰色白(0.32)、胸闷&气短(0.19)。瘀阻肺络证尚未得到关系密切的症状群。[结论]基于症状群对常见证候的贡献度,初步确立诊断条件与依据,可为肺结节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对瘀阻肺络证有贡献度的症状群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常见证候 症状 贡献度 诊断依据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
8
作者 李春阳 王佳佳 +1 位作者 卫梦雨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96-3904,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69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69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的测评工具共23个,除COPD急性加重自我报告结局(EXACT-PRO)外均直接采用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可分为普适性、疾病特异性及症状特异性测评工具,主要涉及症状、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情绪、日常活动等领域。建议未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存质量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加强特异性测评工具研究,重视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及概化理论联合应用,重视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研究,合理选择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量表 患者报告结局 呼吸道疾病 测评工具 综述
下载PDF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组分配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研究
9
作者 秦燕勤 董浩然 +3 位作者 杨静帆 李海博 赵鹏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96-4203,共8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重大慢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补肺益肾方对COPD疗效较好,其有效成分组成的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Ⅲ)与之疗效相当,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但其组分配伍规律尚待揭示。目的基于COP...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重大慢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补肺益肾方对COPD疗效较好,其有效成分组成的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Ⅲ)与之疗效相当,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但其组分配伍规律尚待揭示。目的基于COPD大鼠模型评价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将ECC-BYFⅢ组分分成补气、补肾、化痰、活血4类,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分配伍组。2018年5—9月进行动物实验。将2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ECC-BYFⅢ、不同组分配伍及氨茶碱组,共18组,每组12只。第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第9~16周,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观察气道壁及气道平滑肌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胶原蛋白(COL)-1、COL-3、MMP-12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水平。Region(R)值综合评价各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大鼠气道壁厚度均降低,ECC-BYFⅢ组、补气化痰组、扶正化痰组、扶正活血组、补气祛邪组、氨茶碱组大鼠平均气道平滑肌细胞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ECC-BYFⅢ组、补肾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化痰组、补肾活血组血清b FGF水平降低,ECC-BYFⅢ组、扶正组血清MMP-12水平降低,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BALF MMP-12、BALF COL-1水平均降低,ECC-BYFⅢ组、补肾组、化痰组、活血组、扶正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活血组、扶正化痰组、补气祛邪组、补肾祛邪组及氨茶碱组BALF COL-3水平均降低(P<0.05)。对COPD大鼠气道壁厚度、气道平滑肌增生情况、血清及BALF中所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进行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除化痰、祛邪组分配伍外,ECC-BYFⅢ及其余组分配伍和氨茶碱组均可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P<0.05),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组分配伍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效果较好。结论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可不同程度干预COPD大鼠气道重塑,其中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均含补气类组分:人参皂苷Rh1和黄芪甲苷)组分配伍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 气道重塑 组分配伍 大鼠
下载PDF
香烟烟雾联合PolyI:C诱导COPD模型小鼠气道上皮屏障损伤的机制
10
作者 谢媛 梅晓峰 +3 位作者 陶柳颖 江宇航 李建生 赵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2-1229,共8页
目的:用香烟烟雾(CS)暴露联合聚肌胞苷酸(Poly I:C)滴鼻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探讨COPD气道上皮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1)将9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组、Poly I:C组和CS+Poly I:C组,每组24只。第1~8周造模,... 目的:用香烟烟雾(CS)暴露联合聚肌胞苷酸(Poly I:C)滴鼻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探讨COPD气道上皮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1)将9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组、Poly I:C组和CS+Poly I:C组,每组24只。第1~8周造模,每4周检测肺功能,于第4、8、16和24周末取材,每组取6只。测定每分钟通气量(MV)、气道狭窄指数(Penh)、肺泡平均截距(MLI)和支气管管壁厚度(BWT)的变化,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上皮钙黏素(E-Cad)水平。(2)用CS提取物(CSE)联合Poly I:C刺激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24 h,检测ZO-1、闭合蛋白(Occ)、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P3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第8周CS组和CS+Poly I:C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融合、气管壁增厚等病理变化,Penh、BWT、MLI、IL-1β和TNF-α显著升高(P<0.05或P<0.01),MV、ZO-1和E-Cad显著降低(P<0.05或P<0.01);第24周,CS+Poly I:C组以上病理变化仍较稳定存在。(2)与对照组相比,CSE联合Poly I:C显著诱导BEAS-2B细胞ZO-1和Occ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EGFR、P38和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且CSE联合Poly I:C组显著优于CSE组和Poly I:C组。结论:Poly I:C可以促进CS诱导的COPD模型小鼠病理改变和气道上皮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GFR/ERK/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香烟烟雾 聚肌胞苷酸 气道上皮屏障
下载PDF
基于基因集富集分析阐释补肺益肾方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机制
11
作者 关庆洲 赵鹏 +4 位作者 田燕歌 李康沉 彭岩 郭弘妍 李建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0-1496,共7页
目的从通路水平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方药补肺益肾方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基于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筛选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相关通路,通过富集评分(Normalized e... 目的从通路水平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方药补肺益肾方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基于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筛选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相关通路,通过富集评分(Normalized enrichment score,NES)筛选药物干预后发生逆转的通路,揭示补肺益肾方及其配伍的干预机制。结果补肺益肾方所含中药的NES为-1377.23,其中补肾配伍的为-485.07、活血配伍的为-351.86、化痰配伍的为-303.71、益气配伍的为-236.59;补肺益肾方显著逆转的通路为213条,其中活血配伍的为184条、补肾配伍的为147条、化痰配伍的为134条、益气配伍的为133条,逆转率分别为75.41%、60.25%、54.92%、54.51%。TGF-βproduction等90条通路在4个配伍中均被显著逆转。Positive regula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involved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等为配伍特异性逆转通路。结论补肺益肾方各配伍组逆转炎症信号通路的强度依次为补肾、活血、化痰、益气配伍,逆转通路数量依次为活血、补肾、化痰、益气。补肺益肾方可通过调控各配伍共性及特异性逆转通路干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益肾方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基因集富集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通塞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付子坚 李建生 +3 位作者 田燕歌 赵鹏 燕苗苗 芦晓帆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70-185,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通塞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1)预测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通塞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利用人类基因(Genecard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通塞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1)预测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通塞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利用人类基因(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系统(OMIM)等数据库检索AECOPD疾病基因;绘制韦恩图并获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构建通塞颗粒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根据网络关系筛选核心靶点;借助R语言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 1.5.6软件对通塞颗粒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2)实验验证。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AECOPD大鼠模型,并于急性加重前2 d及其后4 d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指标[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_(0.3))、用力肺活量(FVC)、0.3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0.3)/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气道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果:通塞颗粒治疗AECOPD的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芹黄素、木犀草素、山奈酚、β-谷甾醇,主要作用于肿瘤抑制蛋白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通塞颗粒治疗AECOPD与TNF、IL-17等信号通路干预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通塞颗粒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AECOPD的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FVC、FEV_(0.3)、FEV_(0.3)/FVC、PEF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药组、西药组以及联合组的FVC、FEV_(0.3)、PEF值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联合组FEV_(0.3)/FVC值较模型组升高(P<0.05)。中药组FVC、FEV_(0.3)、FEV_(0.3)/FVC、PEF值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VC、PEF值均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升高(P<0.05);联合组FEV_(0.3)较西药组升高(P<0.05)。模型组血清TNF-α、IL-17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的TNF-α、IL-17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血清TNF-α、IL-17含量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模型组肺组织磷酸化P65/非磷酸化P65、磷酸化AKT/非磷酸化AKT、磷酸化MAPK1/3/非磷酸化MAPK1/3和非磷酸化TP53/GAPDH蛋白表达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以及联合组上述蛋白表达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上述蛋白表达含量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通塞颗粒治疗AE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通塞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核心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致重症肺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程俞梦 江宇航 +5 位作者 万冉 程思远 邢小香 赵帅军 赵鹏 李建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5-2192,共8页
目的:建立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小鼠模型。方法:将102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72只),气管滴注5×10^(9) CFU肺炎克雷伯杆菌,于造模后第1、2、4、8、14天处死小鼠,考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死亡率、白... 目的:建立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小鼠模型。方法:将102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72只),气管滴注5×10^(9) CFU肺炎克雷伯杆菌,于造模后第1、2、4、8、14天处死小鼠,考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死亡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炎症因子水平、肺及心、肝、脾、肾、肠组织病理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造模后6 h~4 d出现呼吸急促、蜷缩聚集等表现且逐渐加重,体重持续下降,第5~14天上述表现逐渐缓解(P<0.01);模型组小鼠第1~8天动脉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80.7%(P<0.01),第9~14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小鼠第1~9天死亡23只,第10天后无死亡,死亡率达31.9%(P<0.01);模型组小鼠第1~2天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明显,第4~8天仍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与肺泡结构紊乱,第14天可见肺泡破裂融合(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第1~8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及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心、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脾、肾、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脾脏红髓与白髓界线不清,肾小球、肾小管及集合管周围间质明显充血、水肿,结肠黏膜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气管滴注5×10^(9) CFU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导肺炎模型小鼠表现出重症肺炎的临床病理改变,可以为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提供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动物模型 肺炎克雷伯杆菌
下载PDF
东黄海日本鲭资源和群体结构的年代际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张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1,共9页
为了解东黄海区域内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的资源动态,利用1980—2019年东黄海日本鲭渔业统计产量、机轮围网平均单位船组年产量(CPUE)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该群体捕捞产量、资源量指数和群体结构之间的年代际变动关系进行了研究。... 为了解东黄海区域内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的资源动态,利用1980—2019年东黄海日本鲭渔业统计产量、机轮围网平均单位船组年产量(CPUE)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该群体捕捞产量、资源量指数和群体结构之间的年代际变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黄海各年代日本鲭的平均产量以20世纪80年代最低,21世纪10年代最高为42.39×104 t,随着年代的推移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中东海区持续增加,黄渤海区先增加后降低。机轮围网平均CPUE前期在波动中上升,至1999年达到高峰值3776.00 t·单位船组^(-1),其后呈下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为1954.60 t·单位船组^(-1),20世纪90年代升高至2839.80 t·单位船组^(-1),21世纪00年代又急剧降低至1701.10 t·单位船组^(-1),21世纪10年代继续降低为1372.00 t·单位船组^(-1)。日本鲭的平均叉长、平均体质量和优势叉长组均随年代的推移表现出持续减小的趋势:平均叉长从1982年的337.15 mm减小为2009年的309.67 mm,到2019年再继续减小至265.90 mm;平均体质量从1982年的547.21 g减小为2009年425.55 g,其后到2019年又减小至226.40 g;优势叉长组从1982年的320~360 mm减小为2009年的290~330 mm,然后到2019年继续减小至250~280 mm。20世纪80—90年代,机轮围网平均CPUE可以作为指示日本鲭捕捞产量变化的依据,但21世纪以后已经不能作为判断日本鲭捕捞产量变化的依据。日本鲭捕捞产量维持在高位水平是捕捞强度的增加造成的,而非其自身资源量的增加所致。建议今后从科学层面建立日本鲭综合评价指数,合理评估资源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每年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渔业管理层面,建议在特定水域设立日本鲭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制定针对日本鲭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措施,尽快出台日本鲭总可捕量(total allowable catch,TAC)管理制度,达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黄海 日本鲭 捕捞产量 群体结构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的赋权研究——以肺气虚证为例
15
作者 李建生 谢洋 +1 位作者 冯贞贞 李宣霖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COPD-STES)肺气虚证为例,联合采用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及百分权重法确定条目权重,为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形成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568例COPD患者的临床调查数据,首先利用Python 3....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COPD-STES)肺气虚证为例,联合采用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及百分权重法确定条目权重,为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形成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568例COPD患者的临床调查数据,首先利用Python 3.8编程语言,采用Anaconda Navigator软件中的Spyder集成开发环境,调用Sklearn包中“随机森林分类器”建立初始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条目权重;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提取累计方差贡献度>80%的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及成分得分系数,计算条目权重。然后基于专家问卷中每位专家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计算条目权重。最后将以上3种方法分别赋以40%、30%、30%的比重,相加得出条目最终权重。结果基于前期已初步形成的COPD-STES,包含9个基础证候、46个条目,其中肺气虚证10个条目。通过随机森林法,计算出肺气虚证各条目的权重系数范围为0.019~0.473;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条目权重系数范围为0.042~0.152;通过百分权重法,计算出各条目权重系数范围为0.083~0.110。综合3种方法,计算出条目最终权重系数,分别为咳嗽0.188、喘息0.073、胸闷0.082、气短0.256、乏力0.054、恶风0.061、自汗0.073、少气懒言0.064、易感冒0.077、脉弱或脉沉细0.073。结论基于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百分权重法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赋权法具有可行性,可为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赋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量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权重 证候
下载PDF
基于ARCS模型的信息技术课程合作学习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建生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2-98,共7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会改变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但实施时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设计策略而流于形式。凯勒教授构建出ARCS模型,主张从注意、关联、信心和... 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会改变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但实施时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设计策略而流于形式。凯勒教授构建出ARCS模型,主张从注意、关联、信心和满意四个方面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将ARCS动机模型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合作学习,在各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动机策略,基于实际教学案例阐明设计方法和应用流程并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合理应用ARCS动机模型能提升学生的动机水平,实现有效合作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S模型 信息技术课程 合作学习 设计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细纹狮子鱼栖息地分布的季节变化
17
作者 李建生 袁兴伟 张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4-661,共8页
为了解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的生态学特征,根据2018—2019年4个季节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利用同步采集的表层水温(SST)、表层盐度(SSS)、底层水温(SBT)、底层盐度(SBS)和水深等5个环境因子以及资源密度数... 为了解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的生态学特征,根据2018—2019年4个季节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利用同步采集的表层水温(SST)、表层盐度(SSS)、底层水温(SBT)、底层盐度(SBS)和水深等5个环境因子以及资源密度数据,开展了细纹狮子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季节变化研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模型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各季节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春夏秋3个季节,对细纹狮子鱼适宜栖息地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底层水温,贡献率分别为84.05%、54.60%和60.74%;冬季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表层水温,贡献率为34.71%。春季,细纹狮子鱼最适栖息底层水温9.60~11.37℃;夏季,最适栖息底层水温7.64~10.46℃;秋季,最适栖息底层水温8.92~9.92℃;冬季,最适栖息表层水温9.82~12.34℃。根据交叉验证评估结果,春季和夏季选取AMM算法、秋季和冬季选取GMM算法且赋予权重的HSI模型研究其栖息地适宜性。细纹狮子鱼的最适栖息地(HSI≥0.7)随季节表现出一定的变化,春夏秋3个季节面积较小,占研究海域面积的13.43%~23.53%,主要栖息地位于受黄海冷水团控制的南黄海中央深水海域;冬季,最适栖息地相对其他季节明显扩大,占研究海域面积的45.31%,从黄海南部向东海北部延伸,南端达长江口近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 细纹狮子鱼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环境因子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见证候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军 张东 +4 位作者 冯贞贞 张树娟 赵贵香 张海龙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8,334,共9页
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VA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中医药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证候诊断标准。目的初步探究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方法... 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VA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中医药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证候诊断标准。目的初步探究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涉及CVA证候或症状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10-02。采用SPSS 25.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以建立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进行频数统计;选取频率>5%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结果推断潜在证候;采用孔明灯Lantern 5.0软件,基于双步隐树分析LTM-EAST算法,构建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以推断潜在证候。综合频数统计、系统聚类以及隐结构分析结果,得到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结果共纳入文献621篇,涉及症状115个,包括咳嗽、咽痒、痰量少等;涉及证候39个,频率较高的有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肺阴虚证等。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包括风热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肺气虚证等。对频率>3%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获得隐变量21个,共计42个隐类,进一步综合聚类推断出12个潜在证候,包括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等。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最终确定11个常见证候,各证候具备一定症状特征,如风邪犯肺证包含咳嗽、喷嚏、鼻流涕、鼻塞等症状。结论CVA常见证候有11个,分别为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肝火犯肺证、寒饮伏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各证候的症状特征显著,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为临床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吸道疾病 证候 隐结构模型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贞贞 谢洋 +1 位作者 李宣霖 李建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1-350,共10页
目的 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Syndrome therapeutic evaluation scal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STES)条目权重,为COPD-STES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568例COPD患者临床调查数据,首先利用... 目的 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Syndrome therapeutic evaluation scal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STES)条目权重,为COPD-STES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568例COPD患者临床调查数据,首先利用Python 3.8编程语言,采用Anaconda Navigator软件中的Spyder集成开发环境,调用Sklearn包中“Random Forest Classifier”建立初始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条目权重;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提取累计方差贡献度>80%的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及成分得分系数,计算条目权重;然后基于专家问卷每位专家对每一条目的重要性评分,计算条目权重。最后将以上三种方法分别赋予40%、30%、30%比重,相加得出条目最终权重。专家问卷未涉及到的个别条目,将前两种方法分别赋以60%、40%比重,再做归一化处理,作为条目的最终权重。结果 基于三种条目赋权方法,寒饮证各条目权重范围为0.082-0.154,痰湿证为0.043-0.215、血瘀证为0.128-0.202、肺气虚证为0.054-0.256、脾气虚证为0.043-0.188、肾气虚证为0.051-0.127、肺阴虚证为0.088-0.150、肾阴虚证为0.074-0.202、肾阳虚证为0.073-0.166。结论 本研究通过计算COPD-STES各条目的权重,可为证候积分的计算提供依据,也为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赋权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权重 证候
下载PDF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对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周新 余海滨 +3 位作者 梅晓峰 董浩然 沈俊岭 李建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PⅢ)对烟雾和细菌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H)的改善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造模组(n=140)。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造模组大鼠给予香烟烟雾和克雷伯杆菌(Kp),制...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PⅢ)对烟雾和细菌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H)的改善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造模组(n=140)。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造模组大鼠给予香烟烟雾和克雷伯杆菌(Kp),制备PH模型。停止造模后,造模大鼠按照肺功能均匀的原则分为模型组(n=10)和低剂量(3.24 mg·kg^(-1)·d^(-1),n=9)、中剂量(6.48 mg·kg^(-1)·d^(-1),n=10)及高剂量(12.96 mg·kg^(-1)·d^(-1),n=10)ECC-BYPⅢ组。给药大鼠按照组别每天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ECC-BYP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第29天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和右心肥大指数(RVHI)。取大鼠肺组织,部分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肺小动脉周围炎症等病变;部分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肺小动脉血管中非肌性血管、部分肌性血管和肌性血管的百分比,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WT%)及血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百分比(LA%)。另取大鼠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AP、PASP和PADP明显升高(P<0.05或P<0.01),RVHI明显增加(P<0.01),肺小动脉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肺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肌性血管百分比和肺小动脉WT%明显升高(P<0.01),非肌性血管百分比和LA%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ET-1水平和ET-1/PGI2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mPAP和PADP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肺小动脉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改善,中和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IL-6水平、WT%及肌性血管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L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肺组织中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ET-1/PGI2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ECC-BYPⅢ组比较,中和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WT%和肺组织中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LA%明显升高(P<0.01);中剂量ECC-BYPⅢ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水平,高剂量ECC-BYPⅢ组大鼠肺组织中IL-6水平和ET-1/PGI2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ECC-BYPⅢ可降低PH,减小肺血管壁厚度,改善管腔狭窄和肺小动脉肌化,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肺血管周围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周围收缩血管因子水平/舒张血管因子水平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 大鼠 SD 肺血管重构 炎症反应 肺小动脉肌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