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潮滩梯度下芦苇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虓 李德志 +5 位作者 计阳晴 李羚菱 Rasool Samreen Ghulam Tehreem Rafique 王莹 陈婧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64,共8页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崇明东滩湿地潮间带的优势种,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与净化功能。芦苇种群主要在中、高潮滩呈带状分布,但在低潮滩也有小斑块状分布。作为典型根茎型克隆植物的芦苇种群,在盐沼湿地不同潮滩表现出怎样的种群...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崇明东滩湿地潮间带的优势种,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与净化功能。芦苇种群主要在中、高潮滩呈带状分布,但在低潮滩也有小斑块状分布。作为典型根茎型克隆植物的芦苇种群,在盐沼湿地不同潮滩表现出怎样的种群动态特征,进而反映出怎样的差异化的适应能力,值得深入研究。以分布在崇明东滩湿地低、中、高3个潮滩上的芦苇种群为研究对象,全程定位追踪起始于4、6月的同生群在整个生长季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定量分析它们的动态生命表、生存曲线、生存率和累积死亡率,系统揭示分布于3个潮滩的芦苇种群典型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起始于4月的处于低、中、高3个潮滩上的芦苇同生群,其生存曲线存在差异,它们分别趋近于Deevey-Ⅰ型、Deevey-Ⅱ型和Ⅲ型的过渡型,以及Deevey-Ⅰ型和Ⅱ型的过渡型;(2)起始于6月的处于低、中潮滩上的芦苇同生群,其生存曲线呈现出与4月同生群相似的特征,高潮滩同生群则由Deevey-Ⅰ型和Ⅱ型的过渡型转变成Deevey-Ⅱ型和Ⅲ型的过渡型;(3)经综合分析,高潮滩芦苇同生群稳定性最强,低潮滩同生群相对不稳定,中潮滩同生群在生长初期不稳定而在生长中后期趋于稳定;(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针对东滩湿地沿潮滩梯度分布的芦苇种群的保育与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湿地 芦苇 动态生命表 种群动态
下载PDF
运用根形态及黄酮类成分鉴定不同年份黄芪品质
2
作者 贾鹏 贾静 +2 位作者 王玲丽 滕红梅 李德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给黄芪的规范化栽培和合理采收提供依据,对3~8年生6个不同年份黄芪根的形态进行比较,并对根中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规律进行研究.运用游标卡尺对黄芪根的最粗直径予以测量,通过显微切片染色方法观测其解剖结构并定位黄酮... 为了给黄芪的规范化栽培和合理采收提供依据,对3~8年生6个不同年份黄芪根的形态进行比较,并对根中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规律进行研究.运用游标卡尺对黄芪根的最粗直径予以测量,通过显微切片染色方法观测其解剖结构并定位黄酮类成分主要位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年份黄芪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进行测定.6个不同年份黄芪根直径差异显著,韧皮部是黄芪根黄酮类成分主要储存部位,且5年生黄芪根韧皮部所占比例最高,5年生黄芪根中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黄芪药材的合理采收应以5年生黄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形态 总黄酮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品质
下载PDF
滨海湿地土壤种子库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潜在价值
3
作者 贾鹏 贾静 李德志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共4页
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对其群落更新机制的理解,有助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土壤种子库是群落潜在更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储藏效应”缓冲外界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持... 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对其群落更新机制的理解,有助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土壤种子库是群落潜在更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储藏效应”缓冲外界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阐明土壤种子库形成机制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与地上植被以及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湿地土壤种子库的研究现状,以及土壤种子库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意义;提出将入侵种影响下的野外自然群落研究和土壤种子库结构研究相结合,深入了解群落更新能力、预测群落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开展被入侵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教学及探究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入侵 群落更新 生态恢复
下载PDF
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 被引量:152
4
作者 李德志 石强 +4 位作者 臧润国 王绪平 盛丽娟 朱志玲 王长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103,共9页
提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新定义及其若干测度模型。对不同学者提出的许多测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述。迄今为止,在国内限于单一生态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参数计测研究很多,随着多维生态位计测方法的不断发展,物... 提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新定义及其若干测度模型。对不同学者提出的许多测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述。迄今为止,在国内限于单一生态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参数计测研究很多,随着多维生态位计测方法的不断发展,物种或种群在多维生态空间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将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种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模型
下载PDF
现代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代表流派 被引量:45
5
作者 李德志 刘科轶 +5 位作者 臧润国 王绪平 盛丽娟 朱志玲 石强 王长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94,共7页
全面而深入地评析生态位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和最新发展动态及其代表性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指出在这些流派当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并分析各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优点与不足,同时,对迄今为止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阶段划分,最后,... 全面而深入地评析生态位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和最新发展动态及其代表性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指出在这些流派当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并分析各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优点与不足,同时,对迄今为止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阶段划分,最后,对现代生态位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理论 发展 流派
下载PDF
克隆植物结缕草在两种环境中的生长发育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德志 申芳芳 +6 位作者 王长爱 柯世朕 王超华 范旭丽 宋云 李红 周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4,共8页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为对象,研究了其在温室内、外两种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主匍匐茎上的复合节、根、Ta和Tb分蘖的形成顺序依次后移,且形成速率均呈相互平行的直线关系.但在温室内,主匍匐茎上的复合节及...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为对象,研究了其在温室内、外两种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主匍匐茎上的复合节、根、Ta和Tb分蘖的形成顺序依次后移,且形成速率均呈相互平行的直线关系.但在温室内,主匍匐茎上的复合节及其它器官的形成时间一般均较温室外晚.复合节间的形成是逐渐完成的,在温室外,一个复合节间的70%完成于该复合节形成后和下一个复合节间形成前,而其余则完成于下一个复合节间形成之后.在温室外,二级匍匐茎上复合节及其它器官的形成规律与主匍匐茎相似,但Tb的形成速率较慢.这与各级匍匐茎之间以及各相应构件器官之间资源传输与分配格局存在差异有关.通过主匍匐茎的向前直线型生长和次级匍匐茎的侧向伸展,结缕草分株被放置到更加广阔的生态空间,分株种群规模扩大,资源摄取能力增强,从而有助于提高结缕草的生态适应性和种间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结缕草 匍匐茎 复合节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德志 秦艾丽 +1 位作者 杨茂林 刘鹏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本文通过对3个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几个主要树木种群的RA、RD、RF及Ⅳ值的比较分析以及种间联结系数的求算,较深入地研究了各主要树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种间联结星座图对此种关系作了较直观的反映。计算结果表明3个群落类... 本文通过对3个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几个主要树木种群的RA、RD、RF及Ⅳ值的比较分析以及种间联结系数的求算,较深入地研究了各主要树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种间联结星座图对此种关系作了较直观的反映。计算结果表明3个群落类型中大多数种对间都表现出正的或负的联结关系,然而通过X2检验,各种对间的联结关系均未达到极显著的程度,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群落 种群 联结系数
下载PDF
森林冠层结构与功能及其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8
8
作者 李德志 臧润国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
林冠是森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和最活跃的界面层 ,同时 ,它本身又承载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体部分。森林冠层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而促进了有关林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这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林冠结构与光... 林冠是森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和最活跃的界面层 ,同时 ,它本身又承载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体部分。森林冠层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而促进了有关林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这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林冠结构与光能截获以及群落干物质积累之间关系的认识 ,同时 ,对于森林冠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以及冠层内各营养级之间相互关系动态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考察森林冠层的结构与功能及其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及其运作机制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冠层 结构 功能 时空变化 生物多样性 光能截获 干物质积累 物质循环 能量传输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联合CT扫描对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德志 赵新明 +4 位作者 张敬勉 王建方 王颖晨 张召奇 戴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84-3886,共3页
目的评价全身骨显像联合CT扫描对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有恶性肿瘤病史且全身骨显像有异常放射性分布但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的454例患者,于骨显像后行骨病变部位同期CT扫描。对两种影像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全身骨显像联... 目的评价全身骨显像联合CT扫描对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有恶性肿瘤病史且全身骨显像有异常放射性分布但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的454例患者,于骨显像后行骨病变部位同期CT扫描。对两种影像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CT扫描对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 454例受检者中,经两种影像技术检查后诊断骨转移271例,占59.69%(271/454);良性病变163例,占35.90%(163/454)。本组全身骨显像联合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98.92%,特异度为97.27%,准确度为98.22%。全身骨显像联合CT扫描使骨病变的诊断率从单纯全身骨显像的71.19%(1 122/1 576)提高到了98.73%(1 556/1 576)。结论全身骨显像与CT技术融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是骨良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骨转移 诊断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德志 蒲萍 +2 位作者 傅尚志 李启明 张玉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线刀 )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 ,结合SL 75直线加速器对 5 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线刀 )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 ,结合SL 75直线加速器对 5 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癌为对照。治疗组中 42例为外照射上纵隔、同侧肺门、隆突下及原发灶 5 0Gy/ 2 5F后加用X线刀治疗原发灶 5Gy/次× 5次 ;14例为肺转移癌或手术后外周孤立性复发病灶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 12Gy/次× 5次。结果  5 6例患者共 78个病灶 ,X线刀治疗后 1、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 (病灶消失、病灶缩小 )分别为 79.5 % (62 / 78)、89.8% (70 / 78)、87.2 % (68/ 78)和 78.2 % (61/ 78) ,3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复发 ,3、6、12个月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 2 .6% (2 / 78)、5 .1% (4/ 78)和 9% (7/ 78)。 2个治疗后无变化的病灶 (肾癌术后肺转移 )又行第 2次X线刀治疗。治疗组原发性肺癌初次治疗 3 6例 ,1年生存率 89.1% ,2年生存率 5 3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77.4%和 3 9.6% ,P <0 .0 5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适应症包括 :①用于初次病例外照射后原发灶缩小在 5cm以下者补量 ,以减少肺组织受量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②用于放疗后、手术后肺内复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肺癌 放射治疗 X线刀治疗
下载PDF
外照射加用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食管癌3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德志 李启明 +1 位作者 傅尚志 张玉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外照射加用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1996年12月间采用了外照射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98例,与同期单纯外照射食管癌病例220例进行对照研究,外照射剂量... 目的:探讨外照射加用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1996年12月间采用了外照射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98例,与同期单纯外照射食管癌病例220例进行对照研究,外照射剂量60Gy,腔内治疗单次剂量为5~8Gy,2~3次。结果:①外照射加后装治疗食管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8%、21%,高于同期单纯外照射组1、3、5年生存率(53.18%、21.81%、16.36%),1、3年生存率相差显著(P<0.05);②外照射前或后加用腔内治疗的1、3、5年生存率差异不显著;③加用腔内治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多;④并发症发生与腔内治疗的单次剂量有关,单次剂量为8Gy比5Gy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高剂量率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但并发症增多。应严格选择食管癌腔内放疗的适应症,控制单次剂量及照射次数,确保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治疗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脑干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德志 吴震 +6 位作者 郝淑煜 王宇 阴鲁鑫 万伟庆 武文浩 张俊廷 张力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脑干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中脑1例,中脑脑桥1例,脑桥7例,延髓1例。均行MRS检查,对肿瘤区、肿瘤边缘区和正常对照区进行对...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脑干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中脑1例,中脑脑桥1例,脑桥7例,延髓1例。均行MRS检查,对肿瘤区、肿瘤边缘区和正常对照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RS均显示肿瘤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峰值下降,胆碱(Choline,Cho)峰上升。与肿瘤边缘区和正常对照区比较,肿瘤区NAA/Cr明显减低,Cho/Cr和Cho/NAA明显升高。星形细胞瘤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另3例根据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脑干胶质瘤。结论MRS可检测到脑干胶质瘤的代谢改变,具有无创、敏感、诊断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干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胸骨单发浓聚灶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德志 赵新明 +3 位作者 张敬勉 王建方 王颖晨 张召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82-1784,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胸骨单发浓聚灶的特点及联合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近7个月全身骨显像中发现的胸骨单发浓聚灶42例,并行胸骨局部CT检查。按核素浓聚灶位置、形状及CT影像表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42例胸骨单发浓聚灶患...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胸骨单发浓聚灶的特点及联合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近7个月全身骨显像中发现的胸骨单发浓聚灶42例,并行胸骨局部CT检查。按核素浓聚灶位置、形状及CT影像表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42例胸骨单发浓聚灶患者中有骨转移瘤37例(占88.1%),退行性变3例,手术创伤2例。胸骨单发浓聚灶胸骨体多见(28处),其次是胸骨柄(16处)和诸切迹(5处),形状以团块状为主。结论核素骨显像胸骨单发浓聚灶联合CT有助于对胸骨病变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胸骨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德志 蒲萍 +1 位作者 李启明 张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线刀 )肝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深圳奥沃 (OUR)公司生产的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 ,结合英国菲利蒲公司SL 75直线加速器对 3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0例肝...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线刀 )肝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深圳奥沃 (OUR)公司生产的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 ,结合英国菲利蒲公司SL 75直线加速器对 3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0例肝癌中 ,原发性肝癌 1 8例 ,40个病灶 ;转移性肝癌 1 2例 ,2 3个病灶。 60 % 80 %的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边缘 ,肿瘤中心剂量为81 0Gy/次 (肿瘤直径小于 3cm的 1 0Gy/次 ,大于 3cm的 8Gy/次 ) ,隔日 1次 ,共 46次。 结果  30例患者共 63个病灶 ,X线刀治疗后 1、3、6、1 2个月复查有效率 (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 )分别为 2 5 4% (1 6/63)、44 5 % (2 8/63)、30 1 % (2 4 /63)和 2 8 6 % (1 8/63) ;病灶无变化比率分别为 :39 7% (2 5/63)、2 3 8% (1 5/63)、1 7 5 % (1 1 /63)和 7 9% (5/63)。 3个月时病灶缩小最明显 ,6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再增大 ,6、1 2个月复查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 1 2 7% (8/63)和 2 8 6 % (1 8/63)。 1例患者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又行第二次和第三次X线刀治疗。现已带瘤存活 1年以上。全部病例中位生存期 1 2 4个月 ,1年生存率 43 % (1 3/30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有较好的效果 ,副作用小 ,可作为肝癌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肝癌 X线刀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维系草原生态和谐的启迪与实证——评《狼图腾》中的生态学意蕴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德志 朱志玲 +2 位作者 王绪平 盛丽娟 王长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2-612,690,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和谐 图腾 生态学 2004年4月 意蕴 草原 人文意义 生态美学 出版社 读者群 小说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报道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德志 张绍东 孙为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02-403,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治愈 3例 ,好转 1例 ,死亡 4例 ,自动出院 1例。结论...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治愈 3例 ,好转 1例 ,死亡 4例 ,自动出院 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195例老年甲状腺癌的外科处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德志 吴跃煌 徐震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454,F0003,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老年 外科处理 预后
下载PDF
土壤氮素有效性与克隆整合性对结缕草分枝行为的影响效应(英文)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德志 高桥繁男 祝廷成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在一个生长季内,对生长于4种生境类型(其中土壤氮素含量呈4种水平)中的克隆植物结缕草的主匍匐茎采取了2种对照处理:保持连接状态和实施节间切断,并检验对其分枝行为产生的生态影响。随着生境内土壤氮素水平的降低,保持连接状态的结缕... 在一个生长季内,对生长于4种生境类型(其中土壤氮素含量呈4种水平)中的克隆植物结缕草的主匍匐茎采取了2种对照处理:保持连接状态和实施节间切断,并检验对其分枝行为产生的生态影响。随着生境内土壤氮素水平的降低,保持连接状态的结缕草植株的分枝强度(按照分枝数量、长度和生物量计测)趋于降低,而实施切断处理的结缕草植株的分枝强度趋于增加。复合节在产生分枝时的根系生物量通常高于未产生分枝时的根系生物量。着生于贫瘠土壤中的根系生物量与着生于肥沃土壤中的根系生物量相比趋于增加。从肥沃土壤斑块中生长出的分枝比从贫瘠土壤斑块中生长出的分枝在数量上占优势。以多个形态学指标衡量,结缕草克隆的A分枝比B分枝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方差分析结果揭示出结缕草克隆的分枝行为对于生境土壤氮素水平以及连接和切断两种处理的响应方式不同。分枝对于结缕草克隆总生物量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而其中A分枝占有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 切断 异质性 土壤氮素 结缕草
下载PDF
癌性疼痛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德志 陈正堂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综合治疗 综述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德志 蒲萍 陈正堂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988-990,共3页
目的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X线刀治疗 ,本文探讨其对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 ,对 2 4 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1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癌为对照。治疗组中1 8... 目的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X线刀治疗 ,本文探讨其对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 ,对 2 4 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1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癌为对照。治疗组中1 86例为外照射上纵隔、同侧肺门、隆突下及原发灶 5 0Gy/ 2 5F后用X线刀原发灶补量 6Gy/次× 5次 ;5 9例为手术后外周孤立性复发病灶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 1 2Gy/次× 5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放疗 ,纵隔剂量 5 0~ 5 5Gy ,原发灶剂量达 6 0~ 70Gy。结果 治疗组 2 4 5例患者共 346个病灶 ,X线刀治疗后 1、3、6、1 2、2 4和 36个月复查有效率 (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 )分别为 71 .6 %、93.6 %、90 .7%、81 .5 %、78.0 %和 70 .8% ,治疗后 3个月有效率最高 ,6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复发 ,6、1 2、2 4和 36个月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 3.5 %、6 .9%、1 5 %和 2 0 .8%。治疗组原发性肺癌初次治疗 1 86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1 %、6 8.7%和 5 4 .1 % ,高于对照组 (79.1 %、5 2 .8%和 4 0 .4 % )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中手术后复发 5 9例单纯X线刀治疗后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4 %、75 .6 %和 6 4 .1 %。和对照组相比 ,1年生存率差异不显著 ,2、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肺癌/放射治疗 X线刀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