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压高浓度氧致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延迟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易娟 刘美娜 +3 位作者 余慕雪 庄思齐 刘泳冬 车丽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脑组织MBP(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和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166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空气对照组和80%高氧模型组,新生鼠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72 h被处死,TUNEL法观察不同高氧暴露...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脑组织MBP(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和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166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空气对照组和80%高氧模型组,新生鼠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72 h被处死,TUNEL法观察不同高氧暴露时间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高氧暴露72 h组在生后10、15 d,完成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组织MBP表达,空气组新生鼠处死日龄与高氧组相同。【结果】高氧2 h组脑细胞凋亡指数较高氧0h组(空气对照组)增加(P<0.01),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逐渐增多,以12~24 h组细胞凋亡最明显,72 h下降,但仍较0 h组增加(P<0.01)。高氧72 h组第10天、第15天MBP的表达较空气组低(137±5 vs.131±6,128±5 vs.122±5)(P<0.05)。高氧暴露72 h组新生大鼠听觉惊愕、负趋地性、前肢抓握反射、空中翻正的发育在一定日龄较空气对照组延迟(P<0.05)。【结论】常压高浓度氧可以引起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组织MBP的表达;导致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发育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大鼠 新生 脑细胞凋亡 神经行为
下载PDF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易娟 曾瑜 +1 位作者 庄思齐 陈玮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3年第9期554-555,共2页
目的 :分析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VAP)的高危因素、致病菌及药敏的特点 ,探讨防治早产儿 VAP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1年机械通气时间≥ 48h的 66例早产儿的临床特点 ,将患儿分为 VAP及非 VAP组 ,比较两组间胎... 目的 :分析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VAP)的高危因素、致病菌及药敏的特点 ,探讨防治早产儿 VAP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1年机械通气时间≥ 48h的 66例早产儿的临床特点 ,将患儿分为 VAP及非 VAP组 ,比较两组间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的时间、再插管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发生率有无差异。所有病原学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 :VAP的发生率为 76.8% ,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 VAP组 ,反复插管的发生率高于非 VAP组 ,差异有显著性 ;胎龄≤ 3 2 w、出生体重≤ 150 0 g的早产儿 VAP的发生率高于胎龄 >3 2 w、出生体重 >150 0 g的早产儿 ,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不能降低 VAP的发生率。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研究 致病菌 药敏
下载PDF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6、s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易娟 曾瑜 +1 位作者 林穗珍 关智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 6、sI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出生时、第 3天、第 7天血清IL 6、sICAM 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 【目的】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 6、sI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出生时、第 3天、第 7天血清IL 6、sICAM 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8例 ,重度 6例。对照组血清IL 6的水平生后 1周内无明显变化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组血清IL 6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生后第 3天达高峰 ,第 7天下降 ,较出生时水平低 ,随着HIE程度的加重 ,IL 6水平呈上升趋势。对照组血清sICAM 1水平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重度HIE组各天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窒息组及轻度、中度HIE组各天的水平 (P <0 0 5或 0 0 1) ,其余 4组间各天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血清IL 6水平与血清sICAM 1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IL 6、sICAM 1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围生期窒息 血清 IL-6 SICAM-1
下载PDF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易娟 林穗珍 关智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为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 IL- 6水平的动态变化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 0、 3、 7d血清 IL- 6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 为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 IL- 6水平的动态变化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 0、 3、 7d血清 IL- 6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8例 ,重度 6例。对照组血清 IL- 6的水平生后 1w内无明显变化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血清 IL- 6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生后第 3天达高峰 ,第 7天下降 ,较 0 d水平低 ,随着 HIE程度的加重 ,IL- 6水平呈上升趋势。IL- 6参与 HIE的发病过程 ,血清 IL- 6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新生大鼠常压高体积分数氧致脑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易娟 庄思齐 +1 位作者 陈述枚 刘美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7日龄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性脑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体质量12~18g的7日龄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高氧组与其乳母一起置于氧箱中,调节氧流量(3L/min),使箱内氧体积分数维持(80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7日龄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性脑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体质量12~18g的7日龄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高氧组与其乳母一起置于氧箱中,调节氧流量(3L/min),使箱内氧体积分数维持(800±50)mL/L,用数字式测氧仪进行监测。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空气中,氧体积分数为210mL/L,饲养条件与高氧组相同。高氧/空气开始暴露30min后,各取3只大鼠,麻醉后采血,行动脉血气分析。高氧/空气暴露12h后2组大鼠各处死8只,化学比色法检测其脑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SG/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高氧/空气暴露12h后2组各处死10只大鼠,取其脑组织常规脱水、包埋、切片(经海马),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空气组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87.0±2.71)mmHg(1mmHg=0.133kPa),高氧组为(219.0±10.7)mmHg,高氧组明显高于空气组[(87.0±2.71)mmHg](P〈0.05)。高氧组暴露12h脑细胞凋亡指数[(39.20±7.59)%]较空气组[(4.50±1.87)%]显著增加(P〈0.01)。高氧暴露12h组GSH[(0.994±0.230)μmol/g]较空气组[(1.210±0.210)μmoL/g]明显下降(P〈0.05),高氧组暴露12h SOD[(124.60±4.14)×10^3 U/g]也较空气组[(145.0±6.62)×10^3 U/g]明显下降(P〈0.01);高氧组GSSG[(0.0283±0.0043)μmol/g]、GSSG/GSH(0.0296±0.0045)、MDA[(5.21±0.41)μmol/g]均较空气组[(0.0212±0.0029)μmol/g,0.0181±0.0031,(4.85±0.25)μmol/g]显著升高(Pa〈0.05)。结论常压高氧可引起新生大鼠脑细胞的凋亡及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高氧性脑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高体积分数氧 脑损伤 凋亡 大鼠 新生
下载PDF
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易娟 曾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37-638,共2页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皮肤粘膜完整性的破坏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诊断的关键在于及时行血培养检查及结合临床。万古霉素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抗生素。强调...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皮肤粘膜完整性的破坏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诊断的关键在于及时行血培养检查及结合临床。万古霉素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抗生素。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败血症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儿科学序贯性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易娟 黄越芳 +4 位作者 庄思齐 马华梅 杜敏联 古玉芬 蒋小云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儿科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生。通过坚持序贯性双语教学的理念及实践,不断提高儿科学双语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儿科学 双语教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临床跟踪教学在儿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易娟 孙良忠 罗学群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S1期85-87,共3页
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影响了教学质量。本研究在 1998级儿科见习中采用临床跟踪教学 ,通过问卷调查及临床技能考核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超过 80 %的学生赞成新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表现为病... 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影响了教学质量。本研究在 1998级儿科见习中采用临床跟踪教学 ,通过问卷调查及临床技能考核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超过 80 %的学生赞成新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表现为病历书写、体检及理论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 ,差别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跟踪教学在儿科见习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跟踪教学 儿科学 见习
下载PDF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易娟 曾健 翁德儒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639-640,共2页
目的 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 s 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 0、3、7d血清 s ICAM-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 ... 目的 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 s 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 0、3、7d血清 s ICAM-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8例 ,重度 6例。对照组血清 s ICAM-1水平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重度 HIE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窒息组及轻度、中度 HIE组的水平 (P<0 .0 5或 0 .0 1) ,其余 4组间的水平相差无显著性。结论  ICAM-1参与 HIE的发病过程 ,血清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治疗的新模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易娟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全球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一直稳定于7‰左右,而败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宿主防御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易感性增高。传统的免疫疗法为血制品的使用。当前新的治疗模式为利用重组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应答... 全球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一直稳定于7‰左右,而败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宿主防御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易感性增高。传统的免疫疗法为血制品的使用。当前新的治疗模式为利用重组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来提高宿主的防御机能,阻断机体的炎症反应,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治疗模式 免疫疗法 细胞因子调节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越芳 庄思齐 +3 位作者 陈东平 李易娟 陈冬梅 李晓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近3年88例培养阳性的新生儿NICU内感染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94株(87.9%),革兰阳性球菌13株(12.1%)。革...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近3年88例培养阳性的新生儿NICU内感染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94株(87.9%),革兰阳性球菌13株(12.1%)。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产ESBL菌株比例高,占60%(24/40)。大肠杆菌产ESBL株占40%(4/10)。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均高(44.6%~79.5%),显著高于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P<0.05)。产ESBL菌株对碳青霉烯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显著低于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新生儿NICU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比例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碳青霉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严重院内感染经验用药,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败血症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越芳 庄思齐 +4 位作者 陈冬梅 陈东平 李易娟 陈玮琪 李晓瑜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 4年来 31 33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 2 74例 ,总的医院感染率为 8 7%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占医院感染的 5 0 7% ,其中...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 4年来 31 33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 2 74例 ,总的医院感染率为 8 7%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占医院感染的 5 0 7% ,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 2 0 8%。医院感染患儿中 1 0 5例病原菌培养阳性 ,共检出 1 31株病菌 ,革兰阴性杆菌 1 0 9株 (83 2 % ) ,革兰阳性球菌 2 2株 (1 6 8% )。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胎龄 <37周早产儿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胎龄 >37周足月儿医院感染率 ,OR值为 3 98(95 %可信区间 :3 0 7~ 5 1 5 ,P <0 0 0 1 )。结论 早产儿是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患儿。坚持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监测医院感染率和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预防 对策 早产
下载PDF
26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晓瑜 陈东平 +3 位作者 庄思齐 陈伟琪 李易娟 黄越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特点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经痰、血液及尿培养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26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生儿中73....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特点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经痰、血液及尿培养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26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生儿中73.1%为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部位常见为呼吸道,其次为败血症及泌尿道。早产、低体重、机械通气治疗为新生儿感染的易患因素。共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30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18株(60%),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普遍敏感;对他唑仙、舒普深耐药率低(11.1%~22.2%);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88.9%~100%,明显高于ESBLs阴性组。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易患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亚胺培南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药物为新生儿病房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克雷伯菌感染 耐药性 亚胺培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先捷 李易娟 +2 位作者 曾瑜 汤洁如 余慕雪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生儿、婴儿的影响。方法 分析了 98例母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所产下的新生儿 ,其中 48例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儿 (感染组 ) ,50例为非感染儿 (对照组 ) ,对比研究两组围产期的合并症和临床疾...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生儿、婴儿的影响。方法 分析了 98例母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所产下的新生儿 ,其中 48例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儿 (感染组 ) ,50例为非感染儿 (对照组 ) ,对比研究两组围产期的合并症和临床疾病情况。结果 感染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是 1 6 .7% (8/ 4 8) ,对照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是 4 % (2 / 5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4.2 9,P <0 .0 5)。感染组有新生儿黄疸 1 8例 ,对照组有 1 5例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感染组发生CMV肝炎 3例、血小板减少 1例、小头畸形 1例、脑瘫 1例、癫痫 1例。且有 3例新生儿黄疸发生CMV肝炎 ,2例CMV肝炎出现肝硬化。结论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胎儿先兆流产。黄疸不是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症状 ,但表现黄疸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可能会发生CMV肝炎 ,且预后不良。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 临床研究 影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美娜 庄思齐 +2 位作者 陈玮琪 张红宇 李易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在早产儿和足月儿之间的差异。【结果】总死亡率1.139%,其中早产儿死亡率6.088%,足月儿死亡率0.265%,差异有显著性(p〈...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在早产儿和足月儿之间的差异。【结果】总死亡率1.139%,其中早产儿死亡率6.088%,足月儿死亡率0.265%,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产儿占死亡总数的80.22%,肺透明膜病和/或肺出血是早产儿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早产儿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早产儿死亡总数的36.986%和30.137%,而先天畸形和窒息是足月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足月儿死亡总数的44.44%和22.22%;加强早产儿管理后,早产儿死亡率由1999~2002年的7.678%下降至2003~2006年的4.8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孕母和胎儿监测,预防早产儿和先天畸形儿的出生,完善早产儿管理是降低住院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病因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小儿囊肿性肾病47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美娜 陈述枚 +2 位作者 卢亚亚 张红宇 李易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17-1318,132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囊肿性肾病的常见病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本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7例囊肿性肾病患儿。男31例,女16例;诊断时年龄1h~14岁;回顾分析其病因和临床特点。结果遗传性21例(44.68%)。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 目的探讨小儿囊肿性肾病的常见病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本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7例囊肿性肾病患儿。男31例,女16例;诊断时年龄1h~14岁;回顾分析其病因和临床特点。结果遗传性21例(44.68%)。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D)16例(34.04%),肾单位肾痨(NPH)5例(10.64%);发育异常24例(51.07%)。包括髓质海绵肾(MSK)13例(27.66%),囊肿性肾发育不良(CRD)10例(21.28%)及孤立多房性肾囊肿(SMC)1例(2.13%);获得性2例(4.25%),均为单纯性肾囊肿(SRC)。16例ARPKD囊肿分布于皮质和髓质,肾衰竭12例(75%),肾脏外损害9例(56.25%)。5例NPH囊肿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处,肾衰竭5例(100%),缺血性视网膜炎致盲1例(20%)。13例MSK囊肿局限于肾锥体,各有3例(23.08%)表现为继发性肾结石、泌尿系感染(UTI)和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另2例(15.38%)表现为继发性肾积水,肾衰竭2例(15.38%)与病程长、结石并反复感染有关。10例CRD均为单肾囊性变,表现为腹部包块7例(70%),宫内诊断5例(50%)。SRC2例和SMC1例均为局灶性肾囊肿,仅表现为腹部包块,手术切除后痊愈。结论小儿囊肿性肾病以遗传性及发育异常性疾病为主,常见病因有ARPKD、NPH、MSK和CRD;ARPKD和NPH为进行性肾衰竭或肾外病变,预后差;MSK和CRD属肾脏发育异常,尽早诊断和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肾单位痨 髓质海绵肾 囊肿性肾发育不良 儿童
下载PDF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庄思齐 刘美娜 李易娟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分析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早产儿HMD的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生后窒息程度、产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母亲合并症... 目的:分析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早产儿HMD的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生后窒息程度、产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母亲合并症、分娩方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情况、双胎或多胎儿等,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HMD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影响HMD发生的高危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性别、重度窒息、产前应用激素、母亲合并症,优势比分别为0.985、1.138、1.193、2.305、2.386、2.698(均为P<0.05);HMD发病与分娩方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否、双胎或多胎儿等无关(均为P>0.05);使用PS未降低HMD的发生率,但明显降低其严重程度,缩短机械通气、高浓度用氧时间,增加体重。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孕母产期合并症和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避免早产儿产时、产后窒息缺氧,适当采用促胎肺成熟药物,是降低早产儿HMD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HMD 发病 高危因素 肺透明膜病 发生率 合并症 使用 缩短 降低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越芳 庄思齐 +3 位作者 陈东平 陈玮琪 李易娟 李晓瑜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关系。方法: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收治的45例呼吸机...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关系。方法: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收治的4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其对抗茵药的耐药性。结果:45例新生儿VAP共检出病原茵67株,革兰阴性杆菌占90%,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占40%。其中59%(16/27)的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产ESBL菌株,这些菌株对青霉素类,第2、3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在50%~100%,对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含碳青霉烯环的硫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株。结论: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新生儿VAP的主要病原茵,对含碳青霉烯环的硫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低,前者可作为新生儿治疗VAP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杆菌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耐药性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余慕雪 李易娟 +4 位作者 蒋小云 司徒妙琼 古玉芬 庄思齐 李晓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适应了儿科学整合性的发展、儿科循证医学的进步、儿科学研究向各个分支纵深分化和儿科疾病谱变化等形势。指出思维导图的应用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上对儿...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适应了儿科学整合性的发展、儿科循证医学的进步、儿科学研究向各个分支纵深分化和儿科疾病谱变化等形势。指出思维导图的应用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上对儿科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儿科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致死性并发症诊治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裴瑜馨 李毓 +4 位作者 黄慧敏 徐玲玲 黄雪琼 李易娟 唐雯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250-325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外周血WBC>300×10^9·L^-1)早期致死性并发症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收治的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 13例患儿确诊时年龄5...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外周血WBC>300×10^9·L^-1)早期致死性并发症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收治的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 13例患儿确诊时年龄5个月至13岁,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最高达(301~1 350)×10^9·L^-1,骨髓MICM分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泼尼松治疗(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急性髓系白血病予羟基脲治疗,并予水化、别嘌醇降尿酸及对症治疗,7例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3例合并严重颅高压死亡,1例同时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肿瘤溶解综合征死亡;4例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2例死亡;2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死亡。结论儿童严重高白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率高,迅速降低循环中白细胞数量,密切监测并防治早期致死性并发症可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细胞白血病 儿童 致死性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