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40年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与空间异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国恩 刘耀彬 +3 位作者 李汝资 李硕硕 骆康 刘澄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08-2322,共15页
洞察快速城市化进程下三生空间的转型规律和空间异质驱动机制,是湖域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和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地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系统韧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 洞察快速城市化进程下三生空间的转型规律和空间异质驱动机制,是湖域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和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地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系统韧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020年土地覆被遥感影像数据,从“空间结构-分布格局-空间功能”演变视角分析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规律,并定量识别环湖区、近湖区和远湖区格局转型的空间异质机制。结果表明:(1)近40年鄱阳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动态异质性,生产空间持续聚焦于湖滨及河流沿岸平原区,生活空间向各城市建成区蔓延集聚,生态空间存续于湖域及边缘山区丘陵地带。县域尺度格局转型同样呈显著的差异化演进格局,其中生态空间的收缩趋势呈现出由环湖向远湖逐渐衰减的态势;(2)尽管以生态空间为主导的结构基本面未改变,但生态空间在生产和生活空间侵占下持续减损,突出表现为大规模水域和林地生态空间被农业生产、工矿和城镇建设空间侵占;(3)功能指数转型中持续呈现出由环湖区向远湖区的梯度变化过程,证实了三生空间功能转型“湖泊效应”现象的存在;(4)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环湖区和近湖区三生空间格局转型的关键驱动因子,而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主导了远湖区的三生空间格局转型,而城市人口集聚、经济增长、产业经济规模增长和农机使用水平等二级细分因素通过不同情景组合塑造了鄱阳湖区不同地域差异化的三生空间格局转型机制。研究结果为认识湖域地区独特的国土空间演进规律和因地而异的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构建面向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产-生活-生态”协同的生态文明新格局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格局转型 驱动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 鄱阳湖区
下载PDF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及其特征成因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汝资 宋玉祥 +1 位作者 李雨停 于婷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8,共9页
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不同转型阶段内涵及特征,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体系。引入具有隶属函数性质的分段函数模型,识别转型阶段、分析转型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 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不同转型阶段内涵及特征,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体系。引入具有隶属函数性质的分段函数模型,识别转型阶段、分析转型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转型效果均有所提升,总体进入基本转型阶段,经济转型特征最为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石油类城市转型较好,森工类、煤炭类城市转型较差,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其他城市转型难度大;同时城市的资源依赖特征仍然突出。评价结果符合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最后从中央政策、产业基础与空间区位、资源禀赋、地方财政等方面分析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征成因,并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阶段识别 分段函数 转型特征 吉林省
下载PDF
近10a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汝资 宋玉祥 +1 位作者 李雨停 陈晓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5-941,共7页
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具有人地相互作用短时限、高强度特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熵值法系统评价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特征,结果显示:①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 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具有人地相互作用短时限、高强度特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熵值法系统评价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特征,结果显示:①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呈波动减小趋势,生态环境状态逐渐趋于好转,生态环境响应得分降低,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②东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提高,但生态环境演变的省际差异显著,同时环境改善效果与生态建设成效差距突出;③近10 a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具有显著的时间、空间、结构特征。并从重点工程实施、区域组织协调、环境治理投入、产业结构演变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演变的成因,最后提出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东北振兴
下载PDF
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汝资 王文刚 宋玉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2,89,共6页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呈明显的倒...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呈明显的倒"U"型,但金融危机过后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区域内部差异远大于各省区之间差异,各省区内部差异明显不同,黑、辽与吉、蒙东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水平匹配的"高高"、"低低"俱乐部发展趋势;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T"字型空间格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南北差异明显,辽中南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对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主体功能区划将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差异演变 空间格局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基于人地关系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汝资 宋玉祥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基于人地关系视角,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及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恶化逐渐趋于缓和;城市产业结构、职能、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历史基础、技术与... 基于人地关系视角,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及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恶化逐渐趋于缓和;城市产业结构、职能、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历史基础、技术与制度变迁、空间区位以及资源禀赋差异等综合作用机制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发展路径 人地关系 东北地区
下载PDF
1978年以来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汝资 刘耀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2,共6页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二元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关键转型期,系统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动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应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78-2013年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运...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二元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关键转型期,系统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动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应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78-2013年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改革释放期、震荡调整期、平稳增长期、结构调整期,发现不同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很大差异;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优势明显,西部地区表现次之,中部地区最差,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凹"字型空间格局;总体上,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西部优势-东部优势-弱均衡发展"的变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资本存量 全要素生产率 时间演变 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用地扩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土地财政的门槛效应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汝资 吕芸芸 +1 位作者 王文刚 刘耀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82,共7页
文章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财政作用下,城市用地扩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得到强化,并随土地财政规模增大,呈非线性负向“阶梯型”,与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性特征相吻合。同时... 文章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财政作用下,城市用地扩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得到强化,并随土地财政规模增大,呈非线性负向“阶梯型”,与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性特征相吻合。同时,城市用地扩张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可见,长期以来,土地财政驱动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倾斜,这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土地财政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发展,通过城乡用地转换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须从城市-乡村系统角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因此,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经济转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业生产潜力,是未来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用地扩张 诺瑟姆曲线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江西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变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汝资 潘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04,212,共6页
运用DEA-BCC模型测度了2000—2015年江西省各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并运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绿色经济效率在全省层面及城市层面呈现波动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逐步提升,但规模效率波动起伏较大,仍... 运用DEA-BCC模型测度了2000—2015年江西省各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并运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绿色经济效率在全省层面及城市层面呈现波动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逐步提升,但规模效率波动起伏较大,仍未具备理想的规模报酬优势;南昌、九江、赣州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具备组织管理和制度优势,但尚未形成规模化。新兴城市萍乡、新余等因地制宜,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较好;从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上看,实证结果符合"波特假说"及"污染天堂假说",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劳动力资本合理配置对江西省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DEA-TOBIT模型
下载PDF
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汝资 宋玉祥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7期797-800,共4页
自2003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进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体制机制全面转型期。建立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模型,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自2003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进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体制机制全面转型期。建立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模型,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测度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态势。评价结果显示:①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提升;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态势上升显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但波动较大,资源环境并未得到根本好转。因此,从制度建设、区域协作、循环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东北振兴 东北地区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脱钩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汝资 白昳 +4 位作者 周云南 黄淑琪 晏振宁 李英姿 赵宏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水资源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识别流域水资源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结构视角测度黄河流域水足迹变化,进而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Kaya-LMDI分解模型,解析水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并从技术效应、... 水资源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识别流域水资源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结构视角测度黄河流域水足迹变化,进而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Kaya-LMDI分解模型,解析水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并从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禀赋效应、城市化效应和人口效应识别水资源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水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水足迹占比高达85%,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倒挂问题突出。②黄河流域上下游水资源量与水足迹空间分布不匹配,中下游面临更严重水资源约束。③水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主要表现为弱脱钩,但2015—2019年各省区开始向强脱钩转变。④规模效应、城市化效应和人口效应对水足迹变化起拉动作用,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禀赋效应对水足迹变化起抑制作用,但仍有提升潜力,各省区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为此,需要强化水资源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推动农业集约式发展,提升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缓解水资源约束困境,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水足迹 Tapio脱钩 Kaya-LMDI模型
下载PDF
吉林省区域农地生产效率及其变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文刚 李汝资 +1 位作者 宋玉祥 王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吉林省2001~2009年农地要素资源的投入生产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农地生产效率研究显示,2001-2009年吉林省农地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在未达到DEA有效的年份,... 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吉林省2001~2009年农地要素资源的投入生产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农地生产效率研究显示,2001-2009年吉林省农地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在未达到DEA有效的年份,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区域特征上看,2001~2009年中部地区平均综合效率水平高于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平均综合效率水平相当;②农地生产效率变化研究显示,吉林省各地区2001~2009年相邻年份农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变动相对较小,历年全要素生产率则在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趋势;2001~2009、2001~2005和2005~2009三组对比时间点的农地生产效率变化显示东中部地区的农地生产平均综合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综合效率呈增长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要素生产率均呈增长趋势,西部地区变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MALMQUIST 区域 农地 生产效率
下载PDF
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文刚 庞笑笑 +1 位作者 宋玉祥 李汝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采用变异系数、希尔指数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2002—2008年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2002—2008年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变化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差异仍较为明显。(2)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增长... 采用变异系数、希尔指数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2002—2008年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2002—2008年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变化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差异仍较为明显。(2)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东部地区"高高"聚集,西部地区"低低"聚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处于"倒U"型变化曲线的顶部区域,土地利用的压力依然很大,应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及空间相关性,科学地制定区域土地供给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区域差异 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 空间自相关 中国
下载PDF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1 位作者 李国柱 李汝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4期477-479,共3页
以吉林省12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景区点密度布局不均衡。2旅游景区在各个行政区之间呈现非均匀的集中分布态势。3吉林省... 以吉林省12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景区点密度布局不均衡。2旅游景区在各个行政区之间呈现非均匀的集中分布态势。3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经济腹地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交通条件和政府行为决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分布结构 吉林省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2 位作者 李汝资 李国柱 卢万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城镇体系首位城市万州的垄断特征不明显,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城镇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关联程度一般.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从优化区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角度,提出了培育万州增长极、开发沿江城镇带、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完善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分形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演进格局及其竞争份额潜力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耀彬 喻群 李汝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9,共9页
本文从市场一体化、产业分工、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与保障六方面构建了城市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演进格局进行了测度,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方法进一步对各城市群产业融入份额及潜力进行了分... 本文从市场一体化、产业分工、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与保障六方面构建了城市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演进格局进行了测度,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方法进一步对各城市群产业融入份额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总体上还处于初中级发展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程度的分维度过程不仅体现在整个城市群发展的水平上,而且体现在各个子城市群的空间分异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群经济总量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长江中游城市群三次产业内部竞争不仅体现在竞争份额不同上,而且体现在发展潜力上也存在较大差距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成立跨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建立跨区域合作共享机制、拓展城市群产业链融通机制、推进产业一体化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一体化演进格局 竞争份额潜力 动态偏离-份额方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路径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耀彬 易容 李汝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1,F0002,共10页
本文基于“环境-认知-实践”分析框架梳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的现实逻辑,并理清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内涵与新要求。长江经济带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之一,具有独特的区域政策体系、一体化发展共识、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本文基于“环境-认知-实践”分析框架梳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的现实逻辑,并理清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内涵与新要求。长江经济带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之一,具有独特的区域政策体系、一体化发展共识、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城市群支撑空间格局、生态大保护安全格局五个新特征。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比较优势驱动、关键技术创新协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全面绿色转型五个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环境-认知-实践 长江经济带 区域政策体系
下载PDF
经济与管理学类社团培养拔尖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为例
17
作者 李汝资 陈亦兵 《科技广场》 2016年第12期82-85,共4页
大众化教育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园地,承担着育人使命。如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而经济与管理型学术科研社团的设立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开... 大众化教育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园地,承担着育人使命。如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而经济与管理型学术科研社团的设立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本文拟从综合类高校经济与管理学本科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困境以及经济与管理型社团培养拔尖人才的创新模式与制度保障等方面予以分析,以期能够有助于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与管理学术社团 拔尖人才培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逻辑、内涵演进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耀彬 易容 +1 位作者 姜俐君 李汝资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文章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怎么来”和“到哪里去”,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文章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怎么来”和“到哪里去”,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导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源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其内涵丰富,蕴含了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民行动观和共赢全球观,其演进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据此,文章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个维度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逻辑与内涵 最新进展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发展阶段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李汝资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分析是城市群建设中需要认清的首要问题。分析了城市群发展生命周期和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对城市群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并以吉林省中...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分析是城市群建设中需要认清的首要问题。分析了城市群发展生命周期和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对城市群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并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处于成长阶段的中期,城市群内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是基础设施水平、城镇体系结构、城市群内部联系水平与外部联系水平尚处于城市群发展阶段中的萌芽期与成长期,需要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来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和演变,为吉林省内产业与人口的集聚提供支撑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中部 城市群 发展阶段 演进
下载PDF
中国头部民营企业总部区位空间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刚 崔承润 李汝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5,共9页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统计数据,探究中国头部民营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发现:①2005—2020年...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统计数据,探究中国头部民营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发现:①2005—2020年中国头部民营企业呈现东、中、西非均衡分布的空间特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空间分布结构由“单核、多点”转变为“一带、双核、多点”;②中国头部民营企业的主营行业结构集中度较高,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的行业部门结构总体与我国经济结构演化相一致;③省域视角下,经济发达省域头部民营企业的空间集中度与行业集中度均呈下降趋势,经济欠发达省域头部民营企业数量较少,集中度较高;④中国头部民营企业的空间分布受经济、政策、市场和地区驱动力等多因素影响,经济、政策和地区驱动力的影响呈增强趋势,市场驱动力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民营企业 总部区位 产业结构 空间演化 驱动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