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氮冷冻和钬激光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钬激光治疗 液氮冷冻 疗效观察 跖疣 临床资料 治疗组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特异性抗原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燎 雷莉 +1 位作者 冯瑞元 阎和平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用胃蛋白酶消化旋毛虫感染鼠肌肉,获得肌肉期幼虫。37℃,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幼虫,控制虫体死亡率低于5%。每24hr收集上清培养液,即为分泌排泄抗原(ESA)。共获10天次ESA(ESA_(1d~10d))。... 用胃蛋白酶消化旋毛虫感染鼠肌肉,获得肌肉期幼虫。37℃,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幼虫,控制虫体死亡率低于5%。每24hr收集上清培养液,即为分泌排泄抗原(ESA)。共获10天次ESA(ESA_(1d~10d))。应用SDS-PAGE及氨银染色技术进行蛋白组份分析显示:各天次ESA的主要蛋白区带数及位置基本相同,分子量范围在96~14kd,主带3条,分别为48,53和58kD蛋白组份。应用Western-blot技术进行免疫识别分析显示:旋毛虫病人血清对各天次ESA的免疫识别结果相似,识别的抗原组份有7~8条区带,均有上述3条主带。正常人、蛔虫病人和囊虫病人血清均未能识别任何区带。肺吸虫病人血清能识别2~3条抗原区带,但其分子量位于24~14kD之间。血吸虫病人血清也能识别2~3条抗原区带,其分子量位于18~14kD之间。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死亡虫体抗原污染条件下,较长期内培养肌肉期幼虫获得的各天次ESA,其成份和免疫识别效果基本无改变,各天次ESA中的46~58kD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分泌 排泄物 特异性抗原 分析
下载PDF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并发间质性肺病36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2-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点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SS合并ILD的临床特点。[结果]PSS患者中,36例合并ILD组初发症状中发热(33.33%)显著多于178例无ILD组(6.74%),P﹤0.05。病程中ILD组的发... [目的]探讨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点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SS合并ILD的临床特点。[结果]PSS患者中,36例合并ILD组初发症状中发热(33.33%)显著多于178例无ILD组(6.74%),P﹤0.05。病程中ILD组的发热、关节炎、皮肤溃疡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明显增高,分别为72.22%、61.11%、38.89%和27.78%,无ILD组分别为34.83%、30.34%、13.48%和7.87%,两组比较,P值均﹤0.05。而两组患者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吞咽困难、肌肉痛、抗核抗体阳性和抗Scl-70抗体检出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LD组36例中死亡14例(38.89%),病情改善18例(50.00%),缓解而停用皮质类固醇4例(11.11%);178例PSS无ILD者死亡32例(17.98%),两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S患者有ILD者发热、关节炎、皮肤溃疡和类风湿因子明显增多。这组患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 肺疾病 间质性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46-58kD抗原诱发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燎 张锡林 +1 位作者 王光西 詹柏林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8年第3期97-99,共3页
为探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用该纯化抗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 为探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用该纯化抗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肠道成虫数、第30天肌肉幼虫数和血清抗体IgG滴度。结果:4658kD抗原免疫鼠的肠道成虫减虫率、肌肉幼虫减虫率和血清抗体IgG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分别为418%、461%和28412;与TsL1ES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483%、502%和34586)水平接近;显著高于佐剂对照组(48%、83%和7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分泌排泄物 46-58kD抗原
下载PDF
PCR和RPR法检测58例梅毒患者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燎 杜宇 吕晓雅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520-521,共2页
关键词 梅毒 聚合酶链反应 RPR法 诊断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3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燎 钟桂书 颜丹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比较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定量PCR(FQ-PCR)在解脲支原体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和治愈判定价值。方法:对240例疑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者,取尿道或宫颈内分泌物,同时进行培养、PCR和FQ-PCR法检测,并对三种方法均阳性的78例患... 目的:比较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定量PCR(FQ-PCR)在解脲支原体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和治愈判定价值。方法:对240例疑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者,取尿道或宫颈内分泌物,同时进行培养、PCR和FQ-PCR法检测,并对三种方法均阳性的78例患者作治疗后的随访检测。结果:以2种以上(包括2种)检测方法检测的阳性结果为真阳性,2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定为真阴性。培养法的敏感性为78.57%(88/112),特异性为100%(128/128);PCR的敏感性为96.43%(108/112),特异性为93.75%(120/128);FQ-PCR的敏感性为100%(112/112),特异性为100%(128/128)。78例确诊患者经有效治疗后1周、2周、3周随访检测显示:培养法阴转快,1周的阴转率即为100%(78/78);PCR和FQ-PCR阴转均慢,2周后的阴转率分别为69.23%(54/78)和74.36%(58/78)。结论:培养法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必然产生假阴性;PCR敏感性高,但特异性稍差,易产生假阳性;FQ-PCR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好,适宜于推广运用。但在治愈判定中,培养法的价值更大,PCR和FQ-PCR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腺支原体 培养法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224例STD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燎 陈德字 吕晓雅 《皮肤病与性病》 2000年第2期48-49,共2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对 2 2 4例STD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进行了检测。结果 :STD门诊患者的EB病毒感染率为 2 3 3 % (52 /2 2 4 )。另对EB病毒阳性的患者 ,同时检测了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对 2 2 4例STD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进行了检测。结果 :STD门诊患者的EB病毒感染率为 2 3 3 % (52 /2 2 4 )。另对EB病毒阳性的患者 ,同时检测了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 ,发现单一EB病毒感染率为 1 7 3 % (9/52 ) ,混合感染占 82 7% (43/52 )。并追踪检测了 32例配偶有EB病毒感染的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 ,结果有 62 5% (2 0 /32 )的标本检出EB病毒存在。上述结果表明 :EB病毒有可能成为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 (NGU)的又一重要病因之一 ,其混合感染的比例较大 ,可以通过性行为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泌尿生殖道 EB病毒 检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MCTD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MC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CTD患者、非MCTD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法测定抗鸡卵核中72000蛋... 目的:通过检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MCTD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MC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CTD患者、非MCTD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法测定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及其滴度。结果:88例MCTD患者血清中有71例检出该抗体,阳性率为80.7%(71/88);正常对照人群100例均为阴性;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76份,硬皮病(PSS)48份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6份血清无交叉反应出现。在MCTD患者血清中,该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治疗前高于治疗后,与疾病活动指数、ANA滴度及抗nRNP抗体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MCTD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检测,对MCTD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在治疗随访中也可起到一定的临床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年龄48 ̄72岁,平均62.5岁,18例表现为恶性红斑,8例并有皮肤坏死。患者血清肌酶均升高,程度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结论:皮肌... 目的: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年龄48 ̄72岁,平均62.5岁,18例表现为恶性红斑,8例并有皮肤坏死。患者血清肌酶均升高,程度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结论:皮肌炎合并肿瘤,与皮肤坏死、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血清肌酶升高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恶性红斑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恶性肿瘤 恶性红斑 皮肤坏死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46-58kD蛋白的纯化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燎 雷莉 +1 位作者 冯瑞元 闫和平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6年第2期59-61,共3页
本研究以常规SDS-PAGE和电洗脱技术相结合,分离纯化旅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I-ES)中46-58kD的蛋白组份,并用于Dot-ELISA诊断旋毛虫病.检测结果:旋毛虫病人血清34份,阳性32份,阳性反... 本研究以常规SDS-PAGE和电洗脱技术相结合,分离纯化旅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I-ES)中46-58kD的蛋白组份,并用于Dot-ELISA诊断旋毛虫病.检测结果:旋毛虫病人血清34份,阳性32份,阳性反应率为94.12%;正常人血精100份未发现假阳性;对蛔虫病人(12份)、囊虫病人(15份)、血吸虫病人(15份)及肺吸虫病人(20份)血清亦无交叉叵应出现;建立的Dot-ELISA易于操作.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用Dot-ELISA比较纯化抗原和TsL1-ES的诊断效果,结果经卡方检验后显示:用纯化抗原和用TsL1-ES检测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纯化抗原的特异性显著优于TsL1-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排泄物 纯化蛋白 DOT-ELISA 旋毛虫病
下载PDF
不同品种肉牛与黄牛杂交屠宰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燎 梅淑凤 耿进怡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年第2期29-30,共2页
随机抽取西门塔尔、黑白花、利木赞与黄牛杂交二代优质牛各3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并分析三个品种杂交肉牛的屠宰指标、分割部位所占比例、不同牛肉价格等指标。在屠宰指标上,西门塔尔×黄牛的屠宰率为54.48%,胴体出肉率为86.16%,分... 随机抽取西门塔尔、黑白花、利木赞与黄牛杂交二代优质牛各3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并分析三个品种杂交肉牛的屠宰指标、分割部位所占比例、不同牛肉价格等指标。在屠宰指标上,西门塔尔×黄牛的屠宰率为54.48%,胴体出肉率为86.16%,分割后产品率为96.4%,肉骨比为6.22,黑白花×黄牛的屠宰率为53.31%,胴体出肉率为84.88%,分割后产品率为92.52%,肉骨比为5.61,利木赞×黄牛的屠宰率为54.63%,胴体出肉率为83.30%,分割后产品率为93.9%,肉骨比为7.54。结果表明利木赞×黄牛胴体最佳,其次是西门塔尔×黄牛,最后是黑白花×黄牛。在胴体出肉率这一指标上,西门塔尔×黄牛胴体最好,其次是利木赞×黄牛,最后是黑白花×黄牛。屠宰排酸后分割,分割产品中利木赞×黄牛的高档部位较西门塔尔×黄牛和黑白花×黄牛所占比例高0.1和0.9个百分点。牛前部肉利木赞×黄牛比西门塔尔×黄牛和黑白花×黄牛高2.4和4.8个百分点。而黑白花×黄牛的后部位比例较西门塔尔×黄牛和利木赞×黄牛高1.2和1.7个百分点。筋类黑白花×黄牛比西门塔尔×黄牛和利木赞×黄牛高0.3和1.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肉牛 胴体率 胴体出肉率 肉骨比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42000蛋白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鸡卵核4 2 0 0 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SLE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方法测定抗鸡卵核4 2 0 0 0蛋白...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鸡卵核4 2 0 0 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SLE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方法测定抗鸡卵核4 2 0 0 0蛋白抗体及其滴度。结果:116例SLE患者血清有78例检出该抗体,其阳性率为6 8.2 % (78 116 ) ;正常对照人群10 0例未见假阳性;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 PM) 76份、硬皮病(PSS) 4 8份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88份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出现。该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在活动期高于缓解期,与疾病活动指数和ANA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与抗ds-DNA抗体滴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抗鸡卵核4 2 0 0 0蛋白抗体的检测,对SLE诊断和随访可起到一定的临床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鸡卵核提取物中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特异性抗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燎 许扬 熊霞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分析鸡卵核提取物中检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的特异性抗原成份。方法 :应用SDS PAGE及考马斯亮兰染色技术对鸡卵核提取物进行蛋白组份分析 ;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鸡卵核蛋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分析。结果 :鸡卵核提取物中可见... 目的 :分析鸡卵核提取物中检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的特异性抗原成份。方法 :应用SDS PAGE及考马斯亮兰染色技术对鸡卵核提取物进行蛋白组份分析 ;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鸡卵核蛋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分析。结果 :鸡卵核提取物中可见 1 3个蛋白成份 ,分子量分别为 78,76 ,72 ,64 ,57,55 ,50 ,48,46 ,42 ,38,32和 2 4KD。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 (DM/PM)及硬皮病 (PSS)病人血清识别的抗原区带相同 ,有 2个组份 ,其分子量为 78和 50 / 4 6KD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血清识别的抗原区带有 3个 ,其分子量分别为 78,50 / 4 6和42KD ;正常人血清未见识别带 ;MCTD病人血清识别的抗原区带有 3个 ,其分子量分别为 78,72和 50 / 4 6KD ;其中72KD抗原仅被MCTD病人血清所识别 ,与MCTD血清出现的阳性反应率为 76 .47% (2 6/ 34)。结论 :鸡卵核提取物中 72KD蛋白是诊断MCTD的特异性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卵核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PCR和RPR法检测106例早期梅毒患者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燎 杜宇 吕晓雅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9年第2期22-22,共1页
梅毒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本文比较了PCR和RPR对不同病期梅毒患者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6例梅毒患者中男69例,女37例,年龄21~64岁,病程5天~7月。其中硬下疳58例。
关键词 PCR RPR 检测 早期梅毒
下载PDF
人旋毛虫病血清与诊断抗原的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燎 雷莉 +1 位作者 闫和平 冯瑞元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以旋毛虫肌肉期幼虫的分泌排泄抗原(ES)和纯化ES中46~58KD抗原(P-ES)为诊断抗原,用Dot-ELISA同时检测34份旋毛虫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18%和94.12%(P>0.05).而10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其它4种蠕虫病人血... 以旋毛虫肌肉期幼虫的分泌排泄抗原(ES)和纯化ES中46~58KD抗原(P-ES)为诊断抗原,用Dot-ELISA同时检测34份旋毛虫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18%和94.12%(P>0.05).而10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其它4种蠕虫病人血清62份,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9.3%和0%,P-ES的特异性明显优于ES(P<0.05)。另外,以P-ES为珍断抗原,比较Dot-ELISA和间接ELISA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人的检测效果,实验表明:Dot-ELISA不仅有间接ELISA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简便、快速、经济,更适合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线虫病 诊断 抗原 血清
下载PDF
抗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排泄分泌物中46-58kDa蛋白IgM和IgG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燎 钟桂书 颜丹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寻求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及疗效考核。方法建立检测抗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排泄分泌物(TsL1-ES)中46-58kDa蛋白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目的寻求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及疗效考核。方法建立检测抗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排泄分泌物(TsL1-ES)中46-58kDa蛋白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旋毛虫病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特异IgM和IgG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94.83%(55/58)和91.38%(53/58);正常人血清(100份)、囊虫病(25份)、血吸虫病(20份)、肺吸虫病(20份)及蛔虫病(22份)病人血清均未检出该两类特异性抗体。52例两类抗体均阳性的旋毛虫病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连续采血,经DIGFA检测连续观察的结果表明,IgM抗体出现较早,阴转较为明显和迅速,治疗后3月的阴转率达46.15%(24/52),1年的阴转率可达88.46%(46/52);而IgG抗体则出现较晚,阴转缓慢,治疗后1.5年的阴转率仅为23.08%(12/52)。结论DIGFA为检测抗TsL1-ES中46-58kDa蛋白抗体的有效方法,检测IgM抗体可用于诊断及疗效考核,而IgG抗体的检测不宜用来判断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排泄分泌 抗体 IGM IGG
下载PDF
STD门诊人群中EB病毒感染及其与性行为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门诊人群中EB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性行为的关系。方法:对STD门诊中有某些高危性行为的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检查。结果:359例被调查者中,283例患有不同种类STD。在所有被调查者、以及被调查中患有STD的患者... 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门诊人群中EB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性行为的关系。方法:对STD门诊中有某些高危性行为的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检查。结果:359例被调查者中,283例患有不同种类STD。在所有被调查者、以及被调查中患有STD的患者、未患有STD的高危性行为人群、男性和女性中,EB病毒的感染率分别是25.6%(92/359)、27.6%(78/283)、18.4%(14/76)、30.8%(74/240)和15.1%(18/119)。EB病毒感染与患者的终身性伴数和既往是否患STD有关,与患者的平均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3月内性伴数及性交方式无关。结论:在STD门诊人群中,确实存在一定比例患者感染EB病毒,性交传播可能是EB病毒的感染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D门诊人群 EB病毒 性行为
下载PDF
156例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42-342,344,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所收集的156例单纯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性乱与泌尿生殖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从事驾驶,供销及个体劳动人员中感染居多;EB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性...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所收集的156例单纯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性乱与泌尿生殖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从事驾驶,供销及个体劳动人员中感染居多;EB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均可处于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状态,部分出现类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或宫颈炎症状,少数出现类似生殖器疱疹(GH)症状,亦可同时出现类似NGU和类似GH症状;抗病毒加免疫调节剂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仍有少数病例可反复发作。结论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应归属于一种新的STD;其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NGU和GH混淆,注意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泌尿生殖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及治疗
19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女性STD患者生殖道中EB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单纯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用更昔洛韦和α-2b干扰素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2...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女性STD患者生殖道中EB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单纯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用更昔洛韦和α-2b干扰素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2500例女性STD患者的生殖道中,有465例检出EB病毒,阳性率为18.2%(465/2500);其中伴有其它STD者占75.9%(353/465),单纯EB病毒感染者占24.1%(112/465),单纯EB病毒感染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64.3%(72/112)出现类似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症状,25.0%(28/112)出现类似于生殖器疮疱(GH)症状,亦有10.7%(12/112)同时出现类似NGU和类似GH症状,4例伴有不孕症。更昔洛韦和α-2b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均有一定效果,但疗效有限。结论:EB病毒有可能成为影响女性生殖道健康的又一重要病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注意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尚急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 EB病毒 PCR STD
下载PDF
性罪错妇女EB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20
作者 李燎 颜丹 熊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3-874,共2页
[目的]了解性罪错妇女EB病毒感染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影响因素。[方法]被调查者在知情同意下接受问卷调查和实验检查。[结果]250例被调查者中,112例患有不同种类STD。在所有被调查者、以及被调查中有STD的患者和无STD者中,EB病毒的感染率... [目的]了解性罪错妇女EB病毒感染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影响因素。[方法]被调查者在知情同意下接受问卷调查和实验检查。[结果]250例被调查者中,112例患有不同种类STD。在所有被调查者、以及被调查中有STD的患者和无STD者中,EB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31.2%、39.2%和24.6%。EB病毒感染与患者从事卖淫的时间长短和既往是否患STD有关,与患者的平均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3月内性伴数及性交方式无关。[结论]在性罪错妇女中,感染EB病毒,其感染与高危性行为密切相关,性交传播可能是EB病毒的感染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罪错妇女 EB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