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瑞霞作品
1
作者 李瑞霞 《艺术教育》 2021年第9期286-286,共1页
原文传递
步态分析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与功能评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恩 马恺 +3 位作者 石春花 申玉坤 李瑞霞 张西正(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生理功能表现与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等直接体现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发展。这些参数的研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和关节功能评定有非...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生理功能表现与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等直接体现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发展。这些参数的研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和关节功能评定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步态分析技术的进展,以及步态分析应用在膝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参数评定进行探讨,着重从运动学特征参数、动力学特征参数和肌电活动特征参数等进行步态特征的研究,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借鉴与参考。尽管步态分析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此外,由于膝骨性关节炎致病机制和生理表征比较复杂,对于步态分析特征参数的选择、计算方法,以及技术本身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持续深入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 生物力学 诊断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周淑丽 卢立明 +1 位作者 张黎明 李瑞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试验组(n=42)。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试验组(n=42)。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抗精神病药物
下载PDF
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李瑞霞 马敏 +4 位作者 肖喜荣 徐嬿 顾超 何平 李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了解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妇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东城区和上海市杨浦区抽取1 312名40~55岁社区妇女为调查对象,应用Kupperman、SAS、SDS量表和自编... 目的了解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妇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东城区和上海市杨浦区抽取1 312名40~55岁社区妇女为调查对象,应用Kupperman、SAS、SDS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最优尺度回归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围绝经期症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检出率为50.8%,焦虑症表现的检出率为9.5%,抑郁症表现的检出率为25.9%。最优尺度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回归模型显示:家庭月收入、有无慢性病和性生活与Kupperman、SAS、SDS评分显著相关;文化程度与SDS评分显著相关。围绝经期症状是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则是焦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的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性生活、家庭月收入、慢性病等与此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妇女 围绝经期症状 KUPPERMAN评分 SDS评分 SAS评分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被引量:45
5
作者 李瑞霞 马洪靖 +2 位作者 闵建刚 郝俊鹏 关庆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7-812,共6页
探讨不同间伐强度林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溧水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中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11年对间伐1 a和5 a后各间伐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 探讨不同间伐强度林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溧水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中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11年对间伐1 a和5 a后各间伐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1 a和5 a后,与对照相比,中强度间伐林下植物种类、数量、丰富度Margalef指数、多样性Simpson、Shannon-Weiner指数和均匀度JSW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林下植物的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降低(P<0.05);弱度间伐林下各指数在间伐1a后显著降低(P<0.05),而在间伐5a后显著提高(P<0.05)。中强度间伐后林分各指数增幅最大,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对间伐措施更为敏感。间伐5a后,中强度间伐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比间伐1a后有所提高,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15、17和15种,总密度分别增加1.40、3.44和2.14倍。从短期和长期影响效果来看,中、强度间伐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强度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植物多样性 生态优势度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瑞霞 闵建刚 +4 位作者 彭婷婷 刘娜 郝俊鹏 王东 关庆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株数比例为20%)、中度(间伐株数比例为40%)和强度(间伐...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株数比例为20%)、中度(间伐株数比例为40%)和强度(间伐株数比例为60%),以未间伐为对照,间伐5年后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强度、中度和弱度间伐林分的植物种类分别增加15,17和15种,其中灌木种类增加14,13和12种,草本种类增加1,4和3种。强度与中度间伐林分的共有种最多,为23种,相似系数最大,为0.657 1;中度间伐林分与对照的共有种最少,为11种,相似系数最小,为0.343 8。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5),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相反变化趋势(P<0.05);均匀度Pielou指数(Jsi)仅在强度间伐林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著,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宜为1 41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强度 物种多样性 林下植被 生态优势度
下载PDF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以及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瑞霞 凌宁 +3 位作者 郝俊鹏 闵建刚 陈信力 关庆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量转化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分析了3种林龄下(40、48和55 a)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乔木层碳储量在系统碳储量中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层碳储量比例呈下降趋势,灌草...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量转化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分析了3种林龄下(40、48和55 a)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乔木层碳储量在系统碳储量中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层碳储量比例呈下降趋势,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加无明显变化。整个系统的碳储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其中55年生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09.55 t/hm2,分别是40和48年生的1.22倍和1.09倍,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差异引起。(2)细根生物量方面,细根中低级根(1~3级根)生物量在不同林龄林分中无显著差异,高级根(4、5级根)和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少。细根形态方面,与40 a的相比,在表层土壤中,48年生林5级根的直径显著降低,5级根的根长和1级根的比根长显著提高;55年生林4级根的直径和根长以及1级根的比根长显著提高。在亚表层土壤,48年生林3级根的直径和4级根的根长显著增加,1级和2级根的比根长显著降低;55年生林3~5级根的直径和5级根的根长显著提高,3级根的根长以及1级和5级根的比根长显著降低。(3)3级根的直径与土壤层碳储量显著负相关,5级根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显著正相关。2级和3级根的比根长与土壤层碳储量显著正相关,而3级根的比根长与乔木层碳储量、枯落物层碳储量和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显著负相关。4级和5级根的生物量与枯落物层碳储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层碳储量极显著负相关;细根总生物量与乔木层碳储量和总碳储量极显著负相关,与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显著负相关。因此,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人工林 碳储量 林龄 细根生物量 细根形态
下载PDF
布敦岩沥青改性机理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瑞霞 郝培文 +1 位作者 王春 张庆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0,38,共6页
为了揭示布敦岩沥青(BRA)改善基质沥青性能的内在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克拉玛依70#沥青和BRA改性沥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BRA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钙,显著提高了沥青与集料的... 为了揭示布敦岩沥青(BRA)改善基质沥青性能的内在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克拉玛依70#沥青和BRA改性沥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BRA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钙,显著提高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和抗剥离能力;在BRA改性沥青中,沥青和BRA颗粒相互包容、渗透,形成了彼此交错的两相连续结构;将BRA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混溶过程;BRA改性沥青中聚集态转变数量减少,温度稳定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BRA 热分析 改性机理 化学组成与结构
下载PDF
贵州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瑞霞 陈巍 +3 位作者 蔡枫 赵政 高仁维 隆小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472,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农户习惯施肥处理(C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处理(B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普通有机肥处理(O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孢子悬液处理(SS)。[结果]相对于CF处理,BF处理番茄增产15%以上,且番茄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硝酸盐含量降低。接种木霉的BF和SS处理,根际土壤中木霉的数量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减施25%的化肥同时配施功能木霉菌NJAU4742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调控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来改善盐土的可耕种性,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木霉 生物有机肥 促生作用 番茄
下载PDF
各向同性湍流内颗粒碰撞率的直接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瑞霞 柳朝晖 +2 位作者 贺铸 陈胤密 郑楚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32,共8页
对Reλ约为51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内Stk(=τp/Tk)为0-10.0的有限惯性颗粒的碰撞行为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以研究湍流对有限惯性颗粒碰撞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一定惯性颗粒的湍流碰撞率完全不同于零惯性的轻颗粒(Stk=0)和可忽略湍流作用的... 对Reλ约为51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内Stk(=τp/Tk)为0-10.0的有限惯性颗粒的碰撞行为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以研究湍流对有限惯性颗粒碰撞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一定惯性颗粒的湍流碰撞率完全不同于零惯性的轻颗粒(Stk=0)和可忽略湍流作用的重颗粒(Stk→∞),其变化趋势极其复杂:在Stk为0-1.0之间,颗粒的碰撞率随St的增加而近乎线性地剧烈增长,在Stk≈1.0和3.0(对应的StE=τp/Te≈0.5)附近,颗粒碰撞率出现两个峰值,在Stk>3.0以后,颗粒的碰撞率随惯性增大而逐渐趋向于重颗粒极限;在峰值处,有限惯性颗粒的平均碰撞率的峰值较轻颗粒增强了30倍左右.为进一步分析湍流作用下颗粒碰撞率的影响因素,分别使用可能发生碰撞的颗粒对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径向相对速度来量化颗粒的局部富集效应和湍流掺混效应,表明Stk≈1.0时局部富集效应最为强烈,使得颗粒的碰撞率出现第1个峰值;湍流掺混效应则随着颗粒Stk的增大而渐近增大;局部富集和湍流掺混联合作用的结果,使得颗粒碰撞率在Stk≈3.0附近出现另一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湍流 惯性颗粒 碰撞率 局部富集效应 湍流掺混效应 直接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碳储量变化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瑞霞 郝俊鹏 +3 位作者 闵建刚 陈信力 卢雯 关庆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2-1397,共6页
以徐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量转化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探讨了1 679、2 250和3 074株.hm-2的3种密度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①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均随林... 以徐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量转化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探讨了1 679、2 250和3 074株.hm-2的3种密度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①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草层碳储量在低林分密度最大,而枯落物层碳储量在中林分密度最大。低林分密度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94.11 t.hm-2,分别是中密度和高密度生态系统的碳储量1.19倍和1.28倍,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差异引起的。②林分密度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细根形态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表现为低级根中1、2级根直径变粗,根长先变长后变短,比根长变短(P<0.05);而高级根中的5级根直径显著变细,根长和比根长变长(P>0.05)。③林分密度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与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规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为低密度下最大,高密度下最小。因此,细根生物量可能是导致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人工林 碳储量 林分密度 细根 形态 生物量
下载PDF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以及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瑞霞 彭婷婷 +3 位作者 刘娜 王东 闵建刚 关庆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8,共5页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间伐(55年生)、1次间伐(1998年,强度11%)和2次间伐(2005年,强度43%)对其碳储量、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规律为,2次间伐(76.36 t.hm-2)>1次间伐(73.30 t.hm-...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间伐(55年生)、1次间伐(1998年,强度11%)和2次间伐(2005年,强度43%)对其碳储量、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规律为,2次间伐(76.36 t.hm-2)>1次间伐(73.30 t.hm-2)>未间伐(68.54 t.hm-2),其中乔木层碳储量1次间伐>2次间伐>未间伐,土壤层碳储量和枯落物层碳储量2次间伐>未间伐>1次间伐,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与系统碳储量的变化一致。②与未间伐相比,1次间伐显著增加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根长、显著减小亚表层1级根的根长、显著增加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比根长;2次间伐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4、5级根的直径变粗、根长变长,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比根长变短,亚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比根长显著变长。③与未间伐相比,2次间伐显著增加了1级根和亚表层5级根生物量,而两种间伐显著减少了表层细根生物量,亚表层4级根生物量和细根总生物量。④生态系统各层次碳储量与1级根的直径、根长和生物量显著相关,土壤层碳储量与4级根的比根长显著正相关,而草本层碳储量与5级根的比根长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人工林 碳储量 间伐 细根 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FME的GIS到CAD数据“无损”转换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李瑞霞 杨敏 邓喀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9,共5页
以FME为转换平台,通过数据源分析、图元数据转换映射、转换方案设计、转换流程及模型参数的设置等研究,构建了基于语义转换的GIS到CAD数据"无损"转换模型。以某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转换模型实... 以FME为转换平台,通过数据源分析、图元数据转换映射、转换方案设计、转换流程及模型参数的设置等研究,构建了基于语义转换的GIS到CAD数据"无损"转换模型。以某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转换模型实现了GIS到CAD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快速、无损的语义转换,为地图数据的共享与维护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 数据转换 无损 语义转换
下载PDF
2019—2022年某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14
作者 卢立明 李瑞霞 +1 位作者 张黎明 周淑丽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6-8,共3页
目的:统计某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提取2019—2022年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中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相关数据,分析总金额、金额构成比、年增长率、用药频度(D... 目的:统计某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提取2019—2022年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中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相关数据,分析总金额、金额构成比、年增长率、用药频度(DDDs)等。结果:2019—2022年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销售总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苯二氮䓬类DDDs最高,2019—2022年,巴比妥类和苯二氮䓬类DDDs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5-羟色胺激动剂和非苯二氮䓬类DDDs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前三名分别为劳拉西泮片、坦度螺酮胶囊、佐匹克隆片,其余药物中,奥沙西泮片增长明显。结论: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应用呈现逐年上涨趋势,说明睡眠障碍人群逐年扩大,临床需要医院加强监管的力度,提高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使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下载PDF
酯-酰胺交换反应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胺66共混体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瑞霞 解孝林 +1 位作者 谢新光 吴大诚 《高分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采用不同的共混方式-溶液法、熔融法Ⅰ(简单机械共混)和熔融法Ⅱ(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聚酰胺66(PA66)共混,研究了共混体的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探讨了对甲苯磺酸(TsOH)催化下的... 采用不同的共混方式-溶液法、熔融法Ⅰ(简单机械共混)和熔融法Ⅱ(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聚酰胺66(PA66)共混,研究了共混体的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探讨了对甲苯磺酸(TsOH)催化下的酯-酰胺交换反应和PET/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流变性 共混体 PET 聚酰胺66
下载PDF
上海市60~70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现状及生活质量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瑞霞 马敏 +2 位作者 肖喜荣 徐嬿 李斌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60~70岁社区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病现状和生活质量,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社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择上海市杨浦区和黄浦区共1962例60~7... 目的调查上海市60~70岁社区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病现状和生活质量,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社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择上海市杨浦区和黄浦区共1962例60~70岁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60~70岁妇女尿失禁患病率为16.92%,SUI患病率为12.08%,轻度SUI占84.81%。BMI、孕次、孕期漏尿、妇科疾病、便秘、尿路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S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SUI是社区老年妇女常见病,危害身心健康且影响生活质量,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老年妇女
下载PDF
基于D-H法的串联机械手臂工作空间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瑞霞 李粉 +1 位作者 杨洁明 周晋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0-73,152,共5页
以六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臂为研究对象,对机械手臂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基于D-H法,建立机器人手臂的连体坐标系,进而得到该机构的运动学正解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借助数学软件Matlab绘制了其工作空间,得到该机... 以六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臂为研究对象,对机械手臂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基于D-H法,建立机器人手臂的连体坐标系,进而得到该机构的运动学正解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借助数学软件Matlab绘制了其工作空间,得到该机构手臂末端的工作空间云点图以及截面形状。研究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可以用于水果采摘和农林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法 蒙特卡洛 工作空间
下载PDF
基于绝缘针探测技术的穴位内电阻检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瑞霞 刘堂义 +3 位作者 杨华元 高明 徐刚 唐文超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内电阻在留针过程中的变化及不同探针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安捷伦数字万用表(Agilent 34401A型)观察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并对穴位和非穴位的电阻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 目的观察穴位内电阻在留针过程中的变化及不同探针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安捷伦数字万用表(Agilent 34401A型)观察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并对穴位和非穴位的电阻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应用普通针进行的检测中,无论穴位或穴位旁,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增大的,即R留针后>R留针前;应用普通针测得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绝缘针检测的穴位或穴位旁电阻,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减小,即R留针后<R留针前;留针前、后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普通针和绝缘针两种探测方法检测的穴位(及穴位旁)内部电阻有显著不同,且R绝缘针>R普通针。结论应用两种探针检测穴位内电阻,无论是穴位还是穴位旁,在留针前后都出现电阻显著性变化,提示针刺治疗会改变穴位内电阻;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未发现穴位与穴位旁内部电阻的差异性;穴位内电阻值与探测的方式及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电阻抗 穴位研究 绝缘针探测技术
下载PDF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瑞霞 伊纪峰 +8 位作者 沈颂东 刘海勇 龚兴权 郑佳亮 张敏 胡传明 汤俊 张涛 许璞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1年第1期4-9,共6页
采用邻苯二甲醛/9-氯甲酸芴甲酯(OPA/FMO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江苏南通海区栽培的12个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样品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样品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9.82~38.91mg.g-1之间,共检... 采用邻苯二甲醛/9-氯甲酸芴甲酯(OPA/FMO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江苏南通海区栽培的12个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样品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样品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9.82~38.91mg.g-1之间,共检出1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Ala、Arg、Glu和Asp在所有测试样品中含量显著,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0%以上,Glu与Ala质量分数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样品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在9.48~13.06 mg.g-1之间,占总量的33.44~52.75%;呈味氨基酸以Ala、Asp、Glu和Gly等鲜甜味氨基酸为主,质量分数在10.23~25.86 mg.g-1之间,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7.53~6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游离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下载PDF
铝表面结霜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瑞霞 吴晓敏 王维城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15-318,共4页
实验研究了自然对流时水平铝表面上的结霜现象.实验中空气温度25 ℃、湿度50%,冷面温度-40~0 ℃.与先前的铜表面实验结果类似,在冷面温度高于-38 ℃时,结霜前铝面上首先出现水珠;冷面温度越低,过冷水珠存续的时间越短,冻结温度也越低;... 实验研究了自然对流时水平铝表面上的结霜现象.实验中空气温度25 ℃、湿度50%,冷面温度-40~0 ℃.与先前的铜表面实验结果类似,在冷面温度高于-38 ℃时,结霜前铝面上首先出现水珠;冷面温度越低,过冷水珠存续的时间越短,冻结温度也越低;冷面温度较高时,水珠冻结时引起的壁温回升较明显;不同冷面温度对应的初始霜晶形状不同;结霜过程中霜层表面新形成的霜晶形状随时间变化.将冷面温度降至-38 ℃后再与湿空气接触时,发现直接出现霜晶而未经过结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 过冷水珠 霜晶形状 冷面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