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对柑桔黑点病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蒲占湑 季卫东 +2 位作者 黄振东 董方圆 李红叶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柑桔黑点病(由Diaporthe citri引起)是危害柑桔果实商品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需要喷施4~5次杀菌剂进行防治。为明确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6.25%噁唑菌酮和62.5%代森锰锌的混剂)对柑桔果实黑点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浙江黄岩... 柑桔黑点病(由Diaporthe citri引起)是危害柑桔果实商品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需要喷施4~5次杀菌剂进行防治。为明确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6.25%噁唑菌酮和62.5%代森锰锌的混剂)对柑桔果实黑点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浙江黄岩和常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黄岩试验点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全程5次用药对黑点病的防治效果为84.79%,常山试验点800倍液全程4次用药对黑点病的防治效果为74.10%,效果不亚于常规推荐的杀菌剂代森锰锌。认为,生产中采用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500~800倍液在柑桔谢花2/3进行第1次树冠喷雾,此后隔20~25 d喷1次,共喷4~5次,可有效防治柑桔黑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黑点病 噁酮·锰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柑橘沙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峰 彭埃天 +4 位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凌金锋 陈霞 李红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2-33,共12页
柑橘沙皮病是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在柑橘上引起的一系列病害的统称。已报道柑橘间座壳属真菌超过30种,包括多种重要的病原真菌、内生真菌和腐生真菌,以及具有内生和腐生生活史的潜在病原真菌。其中,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citri)导... 柑橘沙皮病是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在柑橘上引起的一系列病害的统称。已报道柑橘间座壳属真菌超过30种,包括多种重要的病原真菌、内生真菌和腐生真菌,以及具有内生和腐生生活史的潜在病原真菌。其中,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citri)导致的症状最为复杂,在柑橘果实和叶片上产生的黑点和沙皮症状对柑橘危害最严重。目前,针对柑橘间座壳菌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方法已建立,可用于病菌田间动态监测和病害发生规律研究。柑橘间座壳菌在田间的侵害与柑橘受自然伤害的伤口以及连续降雨密切相关,柑橘沙皮病的防治应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同时结合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应注重清理由果园枯枝败叶等产生的病菌侵染源,合理修剪和施肥以增强树势;物理防治应注重减少低温冻害、日灼和连续降雨等气象灾害造成的病害暴发;化学防治需注意早期预防、适期防治以及精准用药;生物防治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筛选的拮抗菌和有效的抗菌物质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有一定效果,未来可作为化学药剂的重要补充。综述了国内外柑橘沙皮病的主要研究进展,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沙皮病 柑橘间座壳菌 致病机制 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湘中人文研究的重要成果——评李夫泽《湘中现代作家研究》
3
作者 李红叶 《娄底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湖南 人文研究 李夫泽 《湘中现代作家研究》 谢冰莹 成仿吾 蒋牧良
下载PDF
金子美铃童谣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4
作者 邓雅晴 李红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金子美铃童谣通过翻译和出版、评介和研究、入选小学教材的方式,突破了中国21世纪初儿童诗出版冷遇的重围,在中国各界广泛传播。金子美铃童谣的主题意蕴、语言形式也帮助当代中国儿童诗人深化了自身对儿童主体性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丰富... 金子美铃童谣通过翻译和出版、评介和研究、入选小学教材的方式,突破了中国21世纪初儿童诗出版冷遇的重围,在中国各界广泛传播。金子美铃童谣的主题意蕴、语言形式也帮助当代中国儿童诗人深化了自身对儿童主体性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丰富了他们对童年精神的表达,成为当代中国儿童诗创作的重要养分和有效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子美铃童谣 中国儿童文学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血清CCN5与房颤患者左房低电压面积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李红叶 王春筱 +2 位作者 任蒙蒙 龚磊 仲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219-228,共10页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血清CCN5水平是否可以预测左房低电压面积(LVZ)的大小。方法:选取2023年6月到2024年1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窦性心律患者(对照组) 79例以及首次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房颤组)114例。收集一般资料、生化、...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血清CCN5水平是否可以预测左房低电压面积(LVZ)的大小。方法:选取2023年6月到2024年1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窦性心律患者(对照组) 79例以及首次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房颤组)114例。收集一般资料、生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临床资料。按术中行基质电压标测所得的LVZ是否大于6%将患者分为A组(LVZ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um CCN5 levels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osis can predict LVZ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79 patients with sinus rhythm (control group) and 114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who received radiofrequency cardiac abl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23 and January 2024 were enrolled. General data, biochemistry, electrocardiogram, cardiac ultrasound and other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Left atrial stroma voltage mapping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LVZ area ratio was calcula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LVZ < 6%) and group B (LVZ ≥ 6%) according to whether LVZ was greater than 6%.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CN5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CN5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Pearson or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CN5 and clinical dat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LVZ,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nalysis was down to determine the cut-off value of CCN5 to predict LVZ. Results: The level of CCN5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low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32.43 ± 6.15 vs. 25.46 ± 4.97, P < 0.001).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ith LVZ < 6%, blood CCN5 expression levels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 LVZ ≥ 6% (30.10 ± 6.75 vs. 24.75 ± 3.49, P < 0.001).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CCN5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NP level, left atrial diameter and left atrial low-voltage area ratio (P < 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blood CCN5 level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LVZ. ROC curve showed that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optimal blood concentration of CCN5 to predict LVZ ≥ 6% was 27.22 ng/ml, sensitivity was 0.707, specificity was 0.773,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was 0.785 [P < 0.001, CI: (0.696, 0.873)]. Conclusion: Serum CCN5 can independently predict the proportion of left atrial low-voltage area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射频消融术 CCN5 左房低电压区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考虑外包选择的分批处理与配送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6
作者 李红叶 刘乐 《物流科技》 2023年第24期132-135,共4页
对生产(服务)与配送环节实施一体化调度,是当今企业基于供应链视角促进整体运营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提升多转包商在可供外包选择条件下作业处理与配送的一体化决策水平,关注基于单机批处理环境,考虑延误惩罚的服务商作业外包、... 对生产(服务)与配送环节实施一体化调度,是当今企业基于供应链视角促进整体运营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提升多转包商在可供外包选择条件下作业处理与配送的一体化决策水平,关注基于单机批处理环境,考虑延误惩罚的服务商作业外包、内部处理与分批配送联合调度问题。文章建立了一个在满足服务商内部批处理硬时间窗约束、车辆载荷量和批处理设备容量均有上限的条件下,以内部批处理成本、外包成本、配送成本及延误惩罚金之和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在优化软件CPLEX中实现了该模型,最后,利用已实现的程序对来自某医疗灭菌服务商的实例进行优化求解,以期为相关服务商考虑外包选择的作业分批处理-配送联合调度工作提供有效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批配送 外包 联合调度 批处理机
下载PDF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7
作者 李红叶 蒋文娟 张小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随后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112例、激素... 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随后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112例、激素耐药组(RNS患儿)38例。另选取同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簇状分化抗原(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CD3^(+)、CD8^(+)、Treg水平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激素敏感组与激素耐药组患儿CD3^(+)、CD8^(+)、Treg水平比较,激素耐药组均高于激素敏感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激素敏感组、激素耐药组患儿治疗后CD3^(+)、CD8^(+)、Treg水平均降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在各组间、组内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CD8^(+)、Treg水平同PNS、RNS的发生发展呈现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来评估患儿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不同抗性柑橘对野生型和柑橘链格孢毒素合成受阻褐斑病菌侵染的转录响应差异
8
作者 马慧 马海杰 +1 位作者 焦晨 李红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7-801,812,共16页
为探讨不同抗性柑橘在与褐斑病菌互作过程中对柑橘链格孢毒素的响应差异,以抗病品种克里曼丁(Citrus clementina Hort.ex Tan.cv.Clementine)和感病品种丹西红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Dancy)为材料,分别接种野生型产毒菌株Z7和... 为探讨不同抗性柑橘在与褐斑病菌互作过程中对柑橘链格孢毒素的响应差异,以抗病品种克里曼丁(Citrus clementina Hort.ex Tan.cv.Clementine)和感病品种丹西红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Dancy)为材料,分别接种野生型产毒菌株Z7和毒素合成基因ACTT6双敲除突变体菌株ΔΔACTT6,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接种24 h和48 h后的叶片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比较2种柑橘对产毒和不产毒菌株侵染后的转录差异发现,2个品种的先天免疫通路(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反应和效应子触发的免疫反应)、病程相关蛋白、WRKY转录因子、次生代谢途径等基因均受产毒菌株诱导表达。在接种后期(48 h),产毒菌株主要激活感病品种的脂质和蛋白质等大分子降解过程,说明其细胞完整性因毒素产生而遭到破坏;而抗病柑橘则主要富集解毒和茉莉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其中特异激活的多药及毒素化合物外排蛋白(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 protein,MATE)基因与其抵御褐斑病菌毒素的能力有关。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柑橘对褐斑病菌毒素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关键功能基因,可为柑橘抗褐斑病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褐斑病 链格孢菌橘致病型 柑橘链格孢毒素 转录组
下载PDF
葡萄扇叶病毒移动蛋白在寄主体内的动态检测和免疫金标记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红叶 周雪平 +1 位作者 洪健 陈力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0-554,T001,共6页
利用葡萄扇叶病毒法国分离物F1 3 (Grapenivefanleafvirus,GFLV F1 3 )移动蛋白抗体对杭州分离物 (GFLV H)移动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移动蛋白在接种GFLV H 3d后的苋色藜 (Chenopodiumamaranticolor)系统叶中就可检测到 ,随着时... 利用葡萄扇叶病毒法国分离物F1 3 (Grapenivefanleafvirus,GFLV F1 3 )移动蛋白抗体对杭州分离物 (GFLV H)移动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移动蛋白在接种GFLV H 3d后的苋色藜 (Chenopodiumamaranticolor)系统叶中就可检测到 ,随着时间推移 ,其积累量逐渐升高 ,接种 1 6d后达到最高值。接种 3 2d后的病叶已经枯黄 ,但移动蛋白积累量并没有减少。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 ,在感染GFLV H的昆诺藜 (C .quinoa)和苋色藜的叶肉组织薄壁细胞中 ,病毒粒子呈纵列整齐地排列在小管状结构中 ,在胞间连丝中也发现有管状结构。免疫金标记显示胶体金能定位在细胞质、细胞壁和胞间连丝上 ,在管状结构也发现有少量的金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扇叶病毒 移动蛋白 寄主 动态检测 免疫金标记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红叶 鲍巧云 徐莉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070-3071,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患牙在术后1 w内发生疼痛的情况以及在术后随访12个月时的疗效。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发生疼痛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术治疗慢性老年性根尖周炎与多次根管治疗术临床疗效相同,且不会加重患者术后疼痛,且较多次根管治疗术疗程短、费用低,省时省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法根管 多次法根管
下载PDF
脱乙酰壳多糖对桃软腐、褐腐病菌的抑制和采后软腐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红叶 黎军英 曹若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87-92,共6页
近成熟的桃果实预先以软腐病菌(Rhizopusstolinifer)孢子悬浮液接种,再以5、10mg/ml脱乙酰壳多糖处理后,室温下贮藏4~8天,4℃下贮藏30天,防治效果明显,4或8天后的防效与05mg/ml的杀... 近成熟的桃果实预先以软腐病菌(Rhizopusstolinifer)孢子悬浮液接种,再以5、10mg/ml脱乙酰壳多糖处理后,室温下贮藏4~8天,4℃下贮藏30天,防治效果明显,4或8天后的防效与05mg/ml的杀菌剂施宝克相当。室内离体培养发现脱乙酰壳多糖对桃软腐病菌(Rstolonifer)和桃褐腐病菌(Moniliniafructicola)的菌丝生长、孢子形成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试验还发现高于2mg/ml的脱乙酰壳多糖能诱导这两种病菌的形态学变化,表现为菌丝过度分枝、肿胀,菌体细胞变短,分隔增多;Rstolonifer畸形的菌丝还产生质壁分离等现象。两者比较Rstolonifer形态变化比Mfructicola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壳多糖 桃软腐病 桃褐腐病
下载PDF
葡萄扇叶病毒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红叶 洪健 +1 位作者 周雪平 陈力耕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79,共15页
电镜观察了葡萄扇叶病毒杭州分离物 (Grapevine fanleaf virus Hangzhou isolate,GFLV- H)侵染苋色藜 (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昆诺藜 (C.quinoa)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病毒粒子存在于叶肉组织薄壁细胞的细胞质内 ,常成单纵列排列... 电镜观察了葡萄扇叶病毒杭州分离物 (Grapevine fanleaf virus Hangzhou isolate,GFLV- H)侵染苋色藜 (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昆诺藜 (C.quinoa)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病毒粒子存在于叶肉组织薄壁细胞的细胞质内 ,常成单纵列排列在小管结构中 ,小管形成聚集体。在系统感染的昆诺藜细胞中位于管状结构中的病毒粒子穿过胞间连丝。 2种感病寄主细胞质内膜结构增生 ,在核周围形成含细纤维状物质的小囊泡。液泡边缘存在少许小泡 ,有多泡体和髓鞘样结构伸入液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 细胞病变 葡萄 扇叶病毒 细胞病理学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的发生危害风险和治理对策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红叶 梅秀凤 +5 位作者 符雨诗 黄峰 陈再廖 杨小平 王一光 黄海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9-976,共8页
由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Alternaria alternata pathotype tangerine)引起的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主要危害部分橘,以及橘与柚、橘与橙的杂交柑橘,葡萄柚等,引起落叶、落果、枯梢,致使带病斑果实难以鲜销,常给感病... 由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Alternaria alternata pathotype tangerine)引起的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主要危害部分橘,以及橘与柚、橘与橙的杂交柑橘,葡萄柚等,引起落叶、落果、枯梢,致使带病斑果实难以鲜销,常给感病的柑橘品种生产带来巨大的困难。鉴于该病害对中国柑橘产业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以及国内对该病害知识的需求,本文结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总结和归纳了柑橘链格孢褐斑病在国内外发生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柑橘产业面临该病害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增强柑橘产业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人员、柑橘生产者对该病害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 潜在风险 治理对策
下载PDF
丝状真菌对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抗性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红叶 朱国念 +1 位作者 朱金文 谢青云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关键词 丝状真菌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抗性 分子机制 ABC运输体基因 CYP51基因 真菌病害
下载PDF
抑霉唑敏感与抗性指状青霉菌株CYP51基因序列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红叶 谢清云 宋爱环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关键词 抑霉唑 CYP51基因 敏感菌株 抗性菌株 指状青霉菌株 基因序列 杀菌剂
下载PDF
果蔬产后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红叶 曹若彬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4期176-180,共5页
产后果蔬贮存条件的可控制性、稳定性及其经济价值,使这些商品病害的生物防治成功率高于大田作物病害的防治。已发现有不少拮抗细菌和真菌可有效地控制挑、柑桔、苹果、葡萄和番茄等的腐烂病,并已批量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和产后商品抗... 产后果蔬贮存条件的可控制性、稳定性及其经济价值,使这些商品病害的生物防治成功率高于大田作物病害的防治。已发现有不少拮抗细菌和真菌可有效地控制挑、柑桔、苹果、葡萄和番茄等的腐烂病,并已批量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和产后商品抗病性也表现出对产后病害的控制能力。本文对果蔬产后病害生物防治途径、作用机制、方法等方面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果 贮藏 病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梅树流胶病病原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红叶 曹若彬 +1 位作者 方华生 申屠广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1-16,共6页
通过1986~1988年对浙江、江苏两省主要产梅区的梅树流胶病病害标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明了引起梅树流胶病的病原真菌有两种: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ng. ex Fr.)Ces. & de Not(Syn B. ribis Gro... 通过1986~1988年对浙江、江苏两省主要产梅区的梅树流胶病病害标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明了引起梅树流胶病的病原真菌有两种: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ng. ex Fr.)Ces. & de Not(Syn B. ribis Gross & Dugg.)]和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Syn.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 & Maub 1.)]分别引起枝腐型流胶和干腐型流胶。两种病菌的菌落只有在有光照射下才能形成分生孢子。B.dothidea的分生孢子萌发后通过皮孔、伤口和叶痕侵入枝干、枝梢,该病原除危害梅树外,还能危害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Bd.theobromae在梅树上的寄生危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 流胶病 病原真菌
下载PDF
杨梅根腐病病菌营养和分泌果胶酶及纤维素酶的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红叶 曹若彬 +2 位作者 徐德胜 胡毅敏 任如红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杨梅(MyricarubraSieb.etZucc.)根腐病病原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Fr.)Ces.&deNot.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生孢子器量也最多。对碳源... 杨梅(MyricarubraSieb.etZucc.)根腐病病原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Fr.)Ces.&deNot.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生孢子器量也最多。对碳源利用以蔗糖和甘露糖为最佳,乳糖最差。氮源以蛋白陈、L-天门冬酰胺为最佳,半胱氨酸为最差,矿物质元素中以钾、钠等大量元素缺乏对菌丝生长影响最大,缺镁影响最小。微量元素中以锰、硼等对菌丝生长影响最大,钼影响最小。病菌在诱导培养基中能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不同菌株,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产酶能力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葡萄座腔菌 营养特性 果胶酶 纤维素酶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凝状态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红叶 王华 +1 位作者 素兰 孙福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状态。方法 :对 36例单纯性肾病 ,2 0例肾炎性肾病和 4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凝状态进行检测。利用日本E 2锥板粘度计检测血液粘度 ;利用毛细玻璃管粘度计检测血浆粘度 ;利用玻璃珠柱法检测血小板...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状态。方法 :对 36例单纯性肾病 ,2 0例肾炎性肾病和 4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凝状态进行检测。利用日本E 2锥板粘度计检测血液粘度 ;利用毛细玻璃管粘度计检测血浆粘度 ;利用玻璃珠柱法检测血小板粘附功能 ;利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 ;利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烷B2 (TXB2 )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a)。结果 :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与对照组比较 ,3.8s- 1 ,9.6s- 1 ,19.2s- 1 ,38.3s- 1 ,76 .8s- 1 ,192s- 1 和 382s- 1 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加 ;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快 ;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多 ,血小板粘附率、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增高 ;血浆TXB2 ,TXB2 6 Keto PGF1a明显增高 ,P均 <0 .0 5。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存在血液粘滞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增多及功能增强、血TXA2 PGI2 平衡失调 ,存在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液凝固 儿童
下载PDF
杨梅(Myricarubra)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红叶 曹若彬 +1 位作者 任如红 胡毅敏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98-402,共5页
杨梅根腐病发病时自细根开始变褐坏死,并逐渐向支根、侧根、根颈部和主干扩展,引起地上部树冠抽梢量减少,抽发时期延迟,盲芽增多,最后导致全树生长衰弱和急性青枯。解剖病根发现其维管束和形成层坏死。病原菌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 杨梅根腐病发病时自细根开始变褐坏死,并逐渐向支根、侧根、根颈部和主干扩展,引起地上部树冠抽梢量减少,抽发时期延迟,盲芽增多,最后导致全树生长衰弱和急性青枯。解剖病根发现其维管束和形成层坏死。病原菌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以及寄主范围的研究,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tFr.)Ces。&deNot.,异名为茶子葡萄座腔菌B.ribisGross.&Dugg.无性阶段为小穴壳菌Dothiorellasp..病菌人工接种时还能侵染桃、梨的根和枝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根腐病 症状 葡萄座腔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