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1
作者 李茂楠 刘宪斌 +3 位作者 杨亚丽 张宝 段恩省 杨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9-44,50,共7页
以玉溪市城区生态植物园中结构和功能保护较好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地点,分别设置0、1、5、10、15和30 g/(m^(2)·a)共6个氮浓度试验处理,采用林冠下喷雾的方式处理2年,采集0~10 cm表层土壤测定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活性有机碳含... 以玉溪市城区生态植物园中结构和功能保护较好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地点,分别设置0、1、5、10、15和30 g/(m^(2)·a)共6个氮浓度试验处理,采用林冠下喷雾的方式处理2年,采集0~10 cm表层土壤测定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浓度大气氮沉降明显增加了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降低了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减少了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说明中高浓度大气氮沉降能够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进程,增加土壤碳库和氮库,改变土壤碳组分,延缓土壤碳转化过程,减少土壤微生物总量。数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碳含量与大气氮沉降浓度呈多项式关系,即土壤全碳含量随大气氮沉降浓度升高而增加,在10 g/(m^(2)·a)N水平达到最大值[(31.05±1.94)g/kg],之后随着大气氮沉降浓度的继续升高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与大气氮沉降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即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大气氮沉降浓度持续升高而不断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与大气氮沉降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大气氮沉降浓度持续升高而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全碳 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6种常见草坪草抗退化能力评估研究
2
作者 余长兴 刘宪斌 +3 位作者 李季冬 訾芳 李茂楠 杨亚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1期51-62,共12页
为探讨利用常规植物生长数据评估草坪草抗退化能力的可行性,选取6种常见草坪草为研究对象,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个试验处理,连续5年调查单位面积植物物种多样性、植株个体数量和植物年生长量,分析3组数据随建坪年限增长的变化趋... 为探讨利用常规植物生长数据评估草坪草抗退化能力的可行性,选取6种常见草坪草为研究对象,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个试验处理,连续5年调查单位面积植物物种多样性、植株个体数量和植物年生长量,分析3组数据随建坪年限增长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表明,人工去杂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各类草坪的杂草数量,保证草坪的整齐度和观赏性。随着建坪年限的增长,6种草坪单位面积植物物种多样性均呈衰减指数模型分布;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白花三叶草的衰变速率最快,说明人工去杂管理措施对白花三叶草草坪管理效果最明显;保持自然状态样地中狗牙根和高羊茅的衰变速率最快,且在样方中仍然为优势植物种,说明两者的竞争能力较强。由于繁殖方式不同,单位面积植株个体数量在狗牙根草坪2个试验处理中呈二项式模型分布,在其他5种草坪中呈衰减指数模型分布。植物年生长量在6种草坪中均呈二项式模型分布,其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在人工去杂样地中匍匐剪股颖最长,在保持自然状态样地中狗牙根时间最长,说明人工去杂管理措施延缓匍匐剪股颖草坪退化的效果最明显,保持自然状态下狗牙根的竞争能力最强。研究结果表明,用单位面积植物物种多样性、植株个体数量和植物年生长量3组数据均能评价和衡量草坪草的抗退化能力,可以作为不同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草坪建成后的使用目的选择相应草坪草品种提供科学建议和合理意见,以便提高草坪质量,延缓草坪退化现象,延长草坪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抗退化能力 狗牙根 匍匐剪股颖 多年生黑麦草 野牛草 高羊茅 白花三叶草 植物物种多样性 植株个体密度 植物年生长量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场滑坡及其对策 被引量:63
3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金属矿山》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8,12,共4页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时采场滑坡的几种现象 ,分析了各种滑坡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预防滑坡的多项对策 ,对实施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滑坡 对策 稀土矿 原地浸析
下载PDF
硫化矿石预氧化前后自燃倾向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勃 吴超 +2 位作者 李茂楠 王坪龙 李孜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79,共3页
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测定了10多种硫化矿石矿样预氧化前后的吸氧速度、自热特征和着火点变化情况,指出了在实验室中测定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时应同时测定矿样预氧化后的自燃倾向性,以便使研究结果更具实用性。
关键词 硫化矿石 预氧化 自燃倾向性 比较研究 自燃发火
下载PDF
阻化剂性能评价的氧化增重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孜军 吴超 李茂楠 《金属矿山》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3-45,共3页
硫化矿石氧化阻化材料的性能评价是一个难题 ,本文首次探讨了一种实验室评价的新方法———氧化增重法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阻化剂 性能 氧化增重法 硫化矿石 自燃发火
下载PDF
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开发的科技进步 被引量:28
6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6,共3页
从溶浸药剂、采矿方法的改善及技术经济指标、社会环境效益的提高等方面,综述我国特有离子型稀土矿床开采工艺变革过程。30多年的生产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开发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离子型 稀土矿 溶浸药剂 采矿方法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法 被引量:61
7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探讨了离子型稀土矿成矿富集规律和原地浸析采矿的原理;根据试验,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漫析采矿方法的工艺。实际应用证明,原地浸析这类矿床具有诸多优点。
关键词 稀土矿 原地浸析 工艺流程 采矿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的再吸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5
8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3-526,共4页
指出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过程中稀土离子再吸附现象,探讨了浸析过程中稀土离子的解吸与再吸附机理,分析了原地浸析采场稀土离子再吸附产生的原因和不恰当的注液方法对原地浸析采矿的影响,并介绍了解决浸析过程中稀土离子... 指出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过程中稀土离子再吸附现象,探讨了浸析过程中稀土离子的解吸与再吸附机理,分析了原地浸析采场稀土离子再吸附产生的原因和不恰当的注液方法对原地浸析采矿的影响,并介绍了解决浸析过程中稀土离子再吸附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原地浸析 再吸附 采矿 稀土矿
下载PDF
用原地浸析法回收离子型稀土露采残矿 被引量:5
9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1 位作者 杨殿 叶祥金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3,共3页
多年来,对离子型稀土矿一直采用传统的露采池浸工艺开采,残留了大量的矿石,充分回收这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残矿产生的原因及特征,重点阐述了利用原地浸析采矿方法回收残矿的技术措施,并对其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作了分析。
关键词 稀土矿 残矿回收 原地浸析 采矿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叙述了离子型稀土矿用原地浸析采矿开采时进行室内模拟浸析试验的原矿样采集与加工、试验装置、试验内容.论述和分析了试验情况.
关键词 模拟试验 稀土矿 浸析参数 原地浸析采矿 采矿
下载PDF
瑞典金属矿山通风系统及其研究概况
11
作者 李茂楠 《湖南冶金》 1989年第5期53-56,共4页
1987年底有幸前往瑞典进行为期半月的技术考察。主要访问了波立登公司的几个充填法和基鲁纳等崩落法采矿矿山以及阿特拉斯等制造厂。本文仅就所见和有关资料对其通风系统及研究动态作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通风系统 瑞典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的生产勘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叙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实施原地浸析采矿时进行生产勘探工作的必要性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在矿层垂直剖面与平面上的富集及其变化规律、矿石中离子相稀土品位、矿体顶底板界线、勘探区内断裂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对离子型稀土矿床时行勘探 ,... 叙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实施原地浸析采矿时进行生产勘探工作的必要性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在矿层垂直剖面与平面上的富集及其变化规律、矿石中离子相稀土品位、矿体顶底板界线、勘探区内断裂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对离子型稀土矿床时行勘探 ,有助于准确地实施原地浸析采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原地浸析采矿 生产勘探
下载PDF
原地浸析采矿中的水封闭工艺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介绍了为解决离子型稀土矿用原地浸析法开采时母液收集难的问题所采取的水封闭工艺.阐述了水封闭工艺原理、模拟试验,并全面分析了在矿山各种地形、地貌条件下,原地浸析采场实施水封闭工艺的要领.实践证明。
关键词 水封闭工艺 原地浸析 离子型稀土矿 采矿 稀土矿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场的监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2,共3页
叙述了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时的采场监测系统的重要性 ,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布置原则、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分析与应用 ,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原地浸析 监测系统 采矿 采矿
下载PDF
原地浸析采矿的顶水大循环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介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开采时顶水工艺的重要性 ,分析了不适当顶水工艺造成采矿技术经济指标低下的原因 ,重点剖析了顶水大循环技术各实施阶段的做法和作用 ,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已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关键词 原地浸析采矿 顶水大循环 稀土开采
下载PDF
原地浸析采矿方法在离子型稀土矿的应用及其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8年第4期5-7,共3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7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宝贵稀土资源。本文概述了其成矿与富集规律及其开采方式由露采池浸工艺发展为原地浸析采矿的演变过程,介绍了露天池浸与原地浸析采矿两种方法的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目前原地浸析采矿方法在...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7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宝贵稀土资源。本文概述了其成矿与富集规律及其开采方式由露采池浸工艺发展为原地浸析采矿的演变过程,介绍了露天池浸与原地浸析采矿两种方法的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目前原地浸析采矿方法在离子型稀土矿山的应用简况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浸析 稀土矿 化学采矿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分类之浅见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8年第6期1-4,共4页
从离子型稀土矿床的地质特征与原地浸析采矿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条件出发,首次时我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矿进行具体分类.阐述了分类的原则、各类别特征及在原地浸析采矿工艺中特点,最终提出了分类总表。
关键词 分类 离子型稀土矿 原地浸析
下载PDF
原地浸析采矿中的溶液毛细损失及其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汤洵忠 李茂楠 杨殿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9年第5期6-8,14,共4页
室内试验和现场观测分析探讨了离子型稀土矿实施原地浸析采矿时所发生的溶液毛细上升现象, 及因毛细之升所造成的采场内稀土资源与浸出电解质药剂的损失, 提出了避免毛细上升损失的在采场内人工降雨及加大顶水高度的对策。实践证明,... 室内试验和现场观测分析探讨了离子型稀土矿实施原地浸析采矿时所发生的溶液毛细上升现象, 及因毛细之升所造成的采场内稀土资源与浸出电解质药剂的损失, 提出了避免毛细上升损失的在采场内人工降雨及加大顶水高度的对策。实践证明,采用这两种对策,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毛细损失,取得良好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损失 对策 原地浸析采矿
下载PDF
心外膜房室旁路的经射频导管消融
19
作者 李茂楠 王祖禄 +3 位作者 梁延春 梁明 韩雅玲 金志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外膜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学及结果。方法本中心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AP患者1865例(共1972条AP)中,36例心外膜AP患者,男17例,年龄9-74岁,均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有1-3次...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外膜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学及结果。方法本中心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AP患者1865例(共1972条AP)中,36例心外膜AP患者,男17例,年龄9-74岁,均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有1-3次导管消融失败病史,经心内膜途径标测无理想消融靶点和(或)经导管消融失败后,分别经冠状静脉系统(尤心中静脉)、无冠窦、右心耳、右侧游离壁标测到理想AP电位或A-V(V-A)相对最近或融合处,应用普通射频导管或换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分别于上述部位消融。结果 36例中,在冠状静脉系统内消融成功28例,其中25例在心中静脉内或其口部附近消融成功,其余2例和1例分别在心后静脉内和心大静脉远端消融成功;无冠窦内消融成功1例,此例患者心动过速时消融导管标测提示逆向心房激动最早点位于前间隔希氏束附近,在此处及二尖瓣环前壁有较早心房激动时间处消融均无效,最后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应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右心耳内消融成功2例,其中1例复发后再次消融失败,最终经心外科手术成功;5例右侧游离壁心外膜AP,4例有1~2次消融失败或复发病史,其AP均位于三尖瓣环7~9点处,局部标测前向或逆向旁路传导均无理想消融靶点,换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和/或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沿三尖瓣环心房侧较大范围线性消融以试图电隔离AP传导,最后4例消融成功,失败1例。结论心外膜AP的发生率为1.9%,多数(78%)位于心脏静脉系统(尤心中静脉)内,部分位于右侧游离壁,心耳内或无冠窦内罕见。术前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极性可预测多数伴显性预激的心脏静脉系统心外膜旁路,在经心内膜标测或(和)导管消融AP过程中如有疑问时应注意排除心外膜AP。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可能有助于提高心外膜AP的消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心外膜 静脉系统 电解剖标测系统 心中静脉 游离壁 失败 盐水 右心耳 灌注
下载PDF
阻化剂性能评价的氧化增重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孜军 吴超 李茂楠 《工业安全与防尘》 2000年第11期29-32,共4页
硫化矿石氧化阻化材料的性能评价是一个难题。首次探讨了一种实验评价的新方法氧化增重法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阻化剂 氧化增重法 硫化矿石 性能评价 矿山防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