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始新世中期安宁河断裂冲断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来自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的证据
1
作者 童馗 李智武 +9 位作者 刘树根 I.Tonguç UYSAL 施泽进 李金玺 Andrew TODD 武文慧 王自剑 刘升武 李轲 华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13,共17页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变形方式和时限是验证高原形成众多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端员模型的关键。近年发展起来的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技术为精确限定褶皱-冲断带变形时限提供了有效手段。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系作为伴随...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变形方式和时限是验证高原形成众多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端员模型的关键。近年发展起来的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技术为精确限定褶皱-冲断带变形时限提供了有效手段。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系作为伴随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和高原物质侧向挤出过程形成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系,其变形过程可为解译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应力向东传递方式提供关键证据。本文选取安宁河断裂冕宁—西昌段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构造解析以明确其构造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研究,以期精确限定安宁河断裂脆性变形的时间。构造解析表明安宁河断裂在近EW向挤压作用下经历了冲断变形,断层带发育碎斑岩和断层泥,指示为脆性变形。安宁河断裂不同粒级断层泥样品的黏土矿物学和伊利石K-Ar定年分析揭示,随着样品粒级减小,高温2M1型伊利石含量相对低温1M/1Md型伊利石含量逐渐减少,其K-Ar年龄总体呈变年轻趋势,表明不同粒级伊利石K-Ar年龄是由碎屑2M1型和自生1M/1Md型两个多型端员组成的混合年龄。伊利石年龄分析获得自生1M/1Md型伊利石的年龄为(42.6±9.4)Ma,表明安宁河断裂经历了始新世中期的冲断变形。结合前人构造变形、沉积学、低温热年代学和古地磁等研究,我们认为始新世中期青藏高原腹地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发生准同期的构造挤压变形,其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硬碰撞以及青藏高原地块的陆内俯冲所导致的先存构造带活化有关。始新世中期安宁河断裂发生冲断变形直接证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初期的远程应力已传递至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 断层泥 自生伊利石 K-Ar定年 始新世中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地应力方向的差异:来自钻孔成像测井的启示
2
作者 唐荣 李金玺 +4 位作者 罗超 蔡鸿燕 谢荣洁 刘傲东 公子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7-562,共16页
华蓥山断裂带作为四川盆地内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两侧地质构造存在较大差异,历史上该断裂带上频发5级左右地震,现今仍具一定活动性,扰动着盆地的地应力场。明确华蓥山断裂带的地壳应力状态可以提高对该地区活动变形、构造活动以及地震活... 华蓥山断裂带作为四川盆地内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两侧地质构造存在较大差异,历史上该断裂带上频发5级左右地震,现今仍具一定活动性,扰动着盆地的地应力场。明确华蓥山断裂带的地壳应力状态可以提高对该地区活动变形、构造活动以及地震活动性的认识,并对后续华蓥山断裂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在收集整理华蓥山断裂带南段8处钻孔测井成像(钻孔崩落与钻孔诱发张裂缝)数据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地应力场和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对其地应力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南部地区大多数钻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向,与四川盆地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仅1处钻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在南段中部地区钻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均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对比四川盆地区域应力场呈逆时针偏转。应力方向发生偏转主要是由华蓥山断裂带基底性质变化、构造应力和区域应力场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成像 地应力场 华蓥山断裂带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李金玺书法作品
3
作者 李金玺 《草原》 2014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孪金玺简历 李金玺,男,汉族,1953年2月生。1972年2月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学习,1975年2月毕业留枝。一直在大学任教。2006年在首都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一年。
关键词 书法作品 1975年 专业学习 师范学院 访问学者 书法文化 艺术系 内蒙古
原文传递
川中—川西北加里东期古隆起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涛 李智武 +4 位作者 李金玺 童馗 王自剑 蔡鸿燕 袁梦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5-687,共13页
四川盆地加里东期经历了桐湾、郁南、都匀、广西等多期次构造运动,于盆地中西部和西北部分别形成了川中古隆起和川西北古隆起。重建加里东期川中古隆起和川西北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关联性可以为四川盆地中西部和西北部深层海相层系... 四川盆地加里东期经历了桐湾、郁南、都匀、广西等多期次构造运动,于盆地中西部和西北部分别形成了川中古隆起和川西北古隆起。重建加里东期川中古隆起和川西北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关联性可以为四川盆地中西部和西北部深层海相层系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已有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开展了不同构造区的震旦系—早古生代地层对比分析,识别出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古隆起各套地层尖灭点分布范围、不整合削截点和上超点。利用地震、连井剖面相结合的方法,重塑了川中和川西北地区古隆起的形成演化过程。综合研究认为,加里东期古隆起的构造形态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初步形成,在晚志留世广西运动中经历了细微调整,古隆起在早志留世达到最大展布范围,于二叠纪沉积前定型,郁南运动和都匀运动对加里东期古隆起的变形起着重要作用;二者总体经历了“隆-凹”分异阶段(Z—∈_(1)m)、隆起定型阶段(∈_(1)q—S_(1))、联合隆升阶段(S_(2)—C)、稳定埋藏阶段(P—T_(2))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加里东古隆起 地震解释 形成演化 关联性
下载PDF
四川LZ页岩储层现今地应力方向及主控因素——以龙一段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佟恺林 蔡鸿燕 +6 位作者 李金玺 何建华 罗超 刘傲东 唐荣 戴赟 胡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24-3236,共13页
现今地应力场方向是影响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行现今应力场方向展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页岩气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古地磁结合波速各向异性法、微地震监测法、测井资料3种方法来判别地应力方向,对LZ... 现今地应力场方向是影响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行现今应力场方向展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页岩气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古地磁结合波速各向异性法、微地震监测法、测井资料3种方法来判别地应力方向,对LZ地区地应力方向平面展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宽缓向斜处3种解释方法都适用,准确度和可信度排序为岩心实验测试、偶极横波测井、电成像测井。断裂影响区域偶极横波测井不再适用,岩心实验测试结果可信度大于电成像测井。裂缝发育强构造变形区域对3种方法解释结果均有影响,需多种方法结合分析;LZ地区龙马溪组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范围在90°~125°。得胜、宝藏、云锦向斜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在约115°,福集向斜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偏转最大,在80°~100°,可能与西侧华蓥山断裂逆冲兼具走滑有一定关系。断裂规模越大其扰动范围和强度越大。Ⅰ、Ⅱ、Ⅲ、Ⅳ级断裂最大扰动范围分别为1100、850、500、300 m。紧闭背斜褶皱变形区,受褶皱顶部派生的拉张应力影响,地应力方向沿着褶皱轴向偏转,靠近褶皱顶部,受拉张应力影响大,偏转角度最大。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水平井井位轨迹优化及压裂改造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波速各向异性 井壁崩落 微地震 地应力方向 构造变形 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下载PDF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主要断裂带变形岩石显微组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金玺 李智武 +4 位作者 刘树根 邓宾 孙东 汤聪 武文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7-600,共14页
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和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构造带以其独特的弧形特征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显微组构方面对石泉–安康断裂和城口–房县断裂附近的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旨在为扬子与华北板块穿时斜向碰撞及陆内造... 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和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构造带以其独特的弧形特征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显微组构方面对石泉–安康断裂和城口–房县断裂附近的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旨在为扬子与华北板块穿时斜向碰撞及陆内造山作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大巴山石泉–安康断裂带两侧样品主要发育矿物鱼、压力影、旋转碎(残)斑系,运动学指示标志以右旋为主,石英颗粒呈波状消光和带状消光,定向拉伸明显,以亚颗粒旋转(SGR)动态重结晶为主,具有韧性变形特征,石英c轴点极密大多数分布边缘,少数位于中心,指示了底面滑移为主或底面滑移与菱面滑移共同作用,Flinn指数K值大于1表明应变样式为拉长型椭球体。城口–房县断裂带东段样品石英碎斑波状消光较弱,弱定向或无,无动态重结晶,石英c轴点极密均为位于边缘,指示了底面滑移为主,呈现脆韧性变形特征,Flinn指数K值小于1表明应变样式为压扁型椭球体。综合分析认为大巴山变形变质温度以中–低温为主,相当于绿片岩相;南、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存在显著差异性,后者变形变质温度比前者的相对较高,且变形强度呈现由北而南的递减趋势。综合研究认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早期受北东向挤压形成向南西逆冲推覆,后期经历了北北东向挤压发生强烈右旋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应变 运动学涡度 变形 显微组构 大巴山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水热型地热资源构造成因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金玺 孙东 +6 位作者 李智武 曹楠 童馗 廖俊 张正鹏 董建兴 章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8-460,共23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叠合型沉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四川盆地具有突变型和渐变型两类盆山结构,二者的构造样式存在明显差异,对盆地及周缘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解析盆地及周缘...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叠合型沉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四川盆地具有突变型和渐变型两类盆山结构,二者的构造样式存在明显差异,对盆地及周缘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解析盆地及周缘地质构造,明确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样式;详细对比分析已有的地热勘查案例的异同性,提出了褶皱型、单斜型和褶皱—断裂复合型等3大类水热型地热资源的构造成因模式;认为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与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频繁不均匀升降运动导致构造—沉积格局分异,控制着地热储盖层岩性、组合及区域展布;2)构造抬升形成的不整合面和古岩溶作用极大改善了地热储层的孔渗物性和流体输导能力,形成了优质的碳酸盐岩孔洞型热储;3)断裂可能是地下热水的补给通道和输导系统,亦或是阻隔屏障,取决于断裂类型和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4)地下热水易于沿具走滑分量断层和张性断层进行补给和输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构造样式 地热储层 地下热水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南美洲沉积盆地类型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金玺 刘树根 +4 位作者 戴国汗 雍自权 韩翀 孙东 罗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南美大陆构造多样、演化复杂。众多的沉积盆地在东西向具显著分带性,而在南北向具有分段性。各类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在时间上也有一定规律:古生代发育克拉通内盆地;中生代早期开始发育弧前、弧后(前陆)盆地;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发育大西洋... 南美大陆构造多样、演化复杂。众多的沉积盆地在东西向具显著分带性,而在南北向具有分段性。各类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在时间上也有一定规律:古生代发育克拉通内盆地;中生代早期开始发育弧前、弧后(前陆)盆地;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发育大西洋被动边缘盆地和扭压盆地。通过剖析和对比各类盆地构造、沉积、油气地质特征后认为,南美板块油气主要聚集在弧后(前陆)盆地和大西洋被动边缘盆地,占到南美油气资源量95%以上。白垩系烃源岩是南美油气聚集的一级控制因素。另外,南美克拉通内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板块 安第斯 盆地 构造 油气聚集
下载PDF
采用高密度电法预测矿山堆积体滑坡面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金玺 吴有亮 +1 位作者 韩翀 刘祖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介质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特点对滑坡进行监测.采用温纳α、β、γ3种排列装置对废石堆联合勘探.利用同一设备在同一位置分别在雨季前后进行两次数据采集,以降低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在测区的浅表部3种装置测量结果变... 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介质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特点对滑坡进行监测.采用温纳α、β、γ3种排列装置对废石堆联合勘探.利用同一设备在同一位置分别在雨季前后进行两次数据采集,以降低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在测区的浅表部3种装置测量结果变化较大,但在深部视电阻率比较吻合;同时,在分辨率和性噪比方面,温纳α装置相对其它两种装置具有一定优势.雨季前后两次视电阻率变化很大,平均降低67.62%,呈现出浅表层视电阻率变化率较小,中深层次视电阻率变化较大的趋势,表明雨季前潜在滑坡面含水量很小,雨季后降水使堆积体富含水分,特别是中深部含水量分数剧增,同时也使摩擦系数大大降低,极可能诱发滑坡,该滑坡面深度约2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灾害 高密度电法 视电阻率 降水 空隙 对比 滑坡面
下载PDF
温纳α和β装置探测输水管道的应用效果和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金玺 王怀坤 +1 位作者 王玉玺 王喜迁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23-326,288,共4页
重点介绍高密度电法在输水管道的应用,比较温纳α装置与温纳β装置勘探效果,通过研究对比表明:在输水管道的探测上采用温纳β装置比温纳α装置效果好。而后对一条输水区采用电极距离分别为2 m和4 m的温纳β装置进行详细探测,查明输水渠... 重点介绍高密度电法在输水管道的应用,比较温纳α装置与温纳β装置勘探效果,通过研究对比表明:在输水管道的探测上采用温纳β装置比温纳α装置效果好。而后对一条输水区采用电极距离分别为2 m和4 m的温纳β装置进行详细探测,查明输水渠的位置大小以及其下的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纳α 温纳β 探测
下载PDF
抗生素及bFGF,EGF,rhGH对人体外培养Hacat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金玺 刘旭盛 +2 位作者 唐辉 周新 黄跃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创面外用药物对Hacat(hum an adu lt sk in keratinocyte propagated under lowCa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传代,经创面外用药物作用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创面外用药物对Hacat(hum an adu lt sk in keratinocyte propagated under lowCa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传代,经创面外用药物作用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等的变化。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吸光度OD值(optical density)、细胞增殖指数[PI=(S+G2/M)/(G0/G1+S+G2/M)]值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较一致:庆大霉素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FGF)组、丁胺卡那霉素0.021μg/m l组Hacat细胞变化均不明显(P>0.05);其余各种剂量抗生素组及表皮生长因子(ep iderm al growth factor,EGF)组抑制Hacat细胞增值,数目较少,形态不规则,透明度低,细胞内多有颗粒样物质及空泡。OD值、PI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氯霉素组、丁胺卡那霉素组OD值存在组内差异,低浓度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中、高浓度低(P<0.05)。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 inant hum an growth hormone,rhGH)组促进Hacat细胞增值,OD值、PI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5),且存在组内差异,高浓度组对细胞增殖促进作用较中、低浓度低(P<0.05)。结论①不同创面外用药物对Hacat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各异。②氯霉素组、丁胺卡那霉素组、rhGH组对Hac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存在组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生长激素 HACAT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两种电法装置分辨率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金玺 付洪超 +1 位作者 刘强 吴有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74-177,7,共4页
通过对两异性点电流源电流密度的理论研究,探讨了高密度温纳α装置和温纳β装置在横向和纵向的分辨率,并通过模型实验和实际应用研究,证实了温纳β装置无论在横向还是在纵向,分辨率都优于温纳α装置。
关键词 温纳α装置 温纳β装置 分辨率
下载PDF
新疆民药黄松散在烧伤残余创面的应用(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玺 谷才之 +2 位作者 王锡华 夏来启 李惠杰 《新疆中医药》 1999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黄松散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生物膜在切痂创面的应用
14
作者 李金玺 谷才之 +2 位作者 王锡华 陈忠勇 李惠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4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生物膜 切痂创面 乌鲁木齐 创面修复 总医院 胶原蛋白 深度烧伤创面 解放军 新疆 半暴露
下载PDF
地震法在软弱地基勘察的应用
15
作者 李金玺 雷宛 +1 位作者 吴有亮 刘祖珉 《土工基础》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地基工程因为软弱地基会产生沉降、垮塌,给地面工程造成严重的后果。软弱地基勘察在地基工程前期进行,为地基工程处理提供依据,其主要任务是查明软弱地基的分布区域(范围)和地层中有无不良地质现象。
关键词 软弱地基 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 分布范围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74
16
作者 李智武 冉波 +8 位作者 肖斌1 宋金民 郑玲 李金玺 王瀚 肖斌2 叶玥豪 蔡其新 刘树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85,共27页
四川盆地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是继安岳气田发现和绵阳—长宁裂陷提出之后备受关注的另一重点勘探领域,但对其沉积-构造格局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文中基于露头剖面、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四川盆地北缘... 四川盆地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是继安岳气田发现和绵阳—长宁裂陷提出之后备受关注的另一重点勘探领域,但对其沉积-构造格局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文中基于露头剖面、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期间存在隆-坳并存的格局。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厚度、岩相、地震反射和地球化学等指标的详细分析表明:(1)沉积-构造格局表现为隆-坳相间的特点,即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裂陷→汉南—米仓山隆起→万源—通江裂-坳陷→达州—开江隆起→城口—开县裂-坳陷→东安—巫溪隆起→巴东—恩施裂陷→神农架—黄陵隆起;(2)发育台地、斜坡和盆地三种沉积环境,其中斜坡环境以发育大量风暴、重力流、滑塌角砾沉积及同沉积滑移变形等为主要识别标志;(3)经历了三个"隆-坳"旋回,即陡二段末期—灯二段早期、灯二段晚期—灯四段早期、灯四段晚期—筇竹寺组晚期。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的形成受控于震旦纪基底构造薄弱带、南秦岭地幔上隆底侵和原特提斯洋壳板片拖拽三者的联合作用,与罗迪尼亚大陆裂解和冈瓦纳大陆聚合的全球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并存格局的提出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时期扬子克拉通区域沉积-构造格局和演化,也为川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川东北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控制了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及源储配置关系,建议首先将裂-坳陷边缘带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早寒武世 隆-坳格局 裂陷作用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四川盆地:周缘活动主控下形成的叠合盆地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树根 邓宾 +4 位作者 孙玮 钟勇 李智武 李金玺 姜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8-326,共19页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缘,地震勘探资料等揭示盆地前寒武纪基底保存完整的古俯冲带和地堑-地垒结构,说明盆地基底后期构造活动非常稳定;显生宙以来经历晚震旦世-石炭纪、二叠纪-中三叠世两幕克拉通边缘强拉张-强挤压...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缘,地震勘探资料等揭示盆地前寒武纪基底保存完整的古俯冲带和地堑-地垒结构,说明盆地基底后期构造活动非常稳定;显生宙以来经历晚震旦世-石炭纪、二叠纪-中三叠世两幕克拉通边缘强拉张-强挤压,而克拉通内弱拉张-弱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体现出盆地内部稳定性结构沉积演化特征。克拉通内弱拉张初期以海相碳酸盐岩大面积稳定沉积(即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和随后的风化壳岩溶作用(即桐湾期、东吴期等不整合面)为特征,弱拉张期以拉张槽(如: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开江-梁平拉张槽等)的形成为典型特征;弱挤压则以古隆起(如: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印支期泸州古隆起等)的发育为典型特征。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后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受控于其周缘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是现今地貌和构造盆地的主要建造期,形成了四川l盆地周缘突变(线型)和渐变(弥散型)两种盆山结构。盆地西边界(龙门山)和北边界(米仓山-大巴山)即是线型突变边界,也是扬子地块(板块)的边界,边界几何形状和扬子板块刚性特征对盆山系统结构-构造特征等有较大的控制作用;四川盆地的东边界(齐岳山-大娄山)和西南边界(大凉山)即是渐变弥散型边界,同时也是板(陆)块内部的边界,它们受控于邻区(盆外)的构造变形和盆内沉积盖层中滑脱层的分布特征。受控于盆地(克拉通)周缘活动,四川盆地垂向上前寒武纪基底与盖层、盖层内早期和晚期构造具解耦特征。基底与盖层构造的解耦有利于盆地内部前寒武纪基底结构构造的保存和盖层内大型隆-坳结构的形成演化;盖层内早期和晚期构造的解耦有利于早期构造免遭后期破环,对深层油气藏的保存意义重大。总之,四川盆地可能是具独特形成过程和特征的叠合盆地新类型,其突出特征表现为周缘活动、内部稳定及早期和晚期构造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拉张-强挤压 弱拉张-弱挤压 突变型盆山结构 渐变型盆山结构 构造解耦叠合盆地
下载PDF
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和特征——以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8 位作者 宋金民 邓宾 王国芝 吴娟 焦堃 李金玺 叶玥豪 李智武 李泽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85,共29页
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油气产层,勘探历史超过50年。其有效烃源岩主要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储集层主要为灯影组微生物白云岩与受桐湾运动影响形成的风化壳储集层,直接盖层为筇竹寺组泥岩;生储盖组合从... 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油气产层,勘探历史超过50年。其有效烃源岩主要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储集层主要为灯影组微生物白云岩与受桐湾运动影响形成的风化壳储集层,直接盖层为筇竹寺组泥岩;生储盖组合从层位上来讲主要是上(新)生下(老)储顶盖型,从空间分布来讲主要是旁生侧储顶盖型。其油气成藏过程为"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耦合,生烃中心生成的油气运移至古构造形成古油藏(生气中心),古油藏内石油深埋裂解形成古气藏(储气中心),受盆地内晚期快速隆升和盆缘造山带影响,灯影组古气藏内的天然气沿灯影组顶不整合面再次发生长距离运移调整成藏或破坏,形成现今天然气藏(保气中心)。灯影组天然气成藏或破坏有5种模式,即高石梯型、威远型、通南巴型、焦石坝型和丁山-林滩场型。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的长期勘探和深入研究揭示出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是:(1)烃源岩生物类型低等化和有机质高演化;(2)储集层成岩强度大、演化时间长,趋于致密化,上覆负荷作用可能导致深层储集层质量变差;(3)油气成藏过程具烃态(固、液、气)转变和多阶段性,油气分布具有突出的差异性和多因素联控;(4)油气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因素是烃源充足、保存条件佳和构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埃迪卡拉系 灯影组 古老深层 碳酸盐岩 成藏过程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走向差异演化的变形、隆升和沉积记录及关键构造变革期讨论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智武 宋天慧 +6 位作者 王自剑 童馗 武文慧 冉波 李金玺 邓宾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82,共26页
综合利用露头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沉降-沉积等资料,对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沿走向的构造变形、差异隆升-剥蚀和沉积记录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走向差异演化特征及其关键构... 综合利用露头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沉降-沉积等资料,对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沿走向的构造变形、差异隆升-剥蚀和沉积记录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走向差异演化特征及其关键构造变革期。受控于本身的地质结构差异及周缘多个构造带的多期交互作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构造、隆升和沉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走向差异。龙门山冲断带自北向南总体上具有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构造定型时间变新的趋势,龙门山北段和盆地北部定型于燕山期,而龙门山中、南段和盆地南部定型于喜马拉雅期。中生代期间,龙门山北段隆升较快;而新生代期间,龙门山中、南段隆升较快。川西前陆盆地同样表现出南北差异隆升的特点,北部隆升较早,大约在45 Ma B.P.;而南部隆升较晚,在20~25 Ma B.P.。川西(北)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经历了4次明显的迁移,即从晚三叠世的龙门山中段前缘向东北迁移,中侏罗世到大巴山-米仓山前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西迁移至米仓山-龙门山北段前缘,于晚白垩世-新生代期间再次向南迁移到龙门山中-南段前缘。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走向差异演化表现为印支期向南递进扩展、燕山早-中期南北分异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北隆南降。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古近纪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包括龙门山水下隆起和海相前陆盆地(马鞍塘组上部至小塘子组)、龙门山局部隆升和海陆过渡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二至第三段)以及龙门山全面隆升和陆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四至第五段)三大阶段,主要受控于扬子构造域并受秦岭构造域的强烈影响。中侏罗世构造变革表现为扬子构造域向秦岭构造域的转变;早白垩世构造变革表现为秦岭构造域向青藏高原构造域的转变;古近纪构造变革表现为川西前陆盆地由沉积向剥蚀状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隆升 沉积记录 走向差异 演化 构造变革 川西前陆盆地 龙门山冲断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生代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树根 李智武 +11 位作者 Peter J.J.Kamp 冉波 李金玺 邓宾 王国芝 Ganqing XU Martin Daniík 杨迪 王自剑 李祥辉 刘顺 李巨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共28页
40 Ma B.P."原青藏高原"的提出使得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历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向东的延伸情况不明。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原、龙门山冲断带和四川盆地有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山-盆体系,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的... 40 Ma B.P."原青藏高原"的提出使得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历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向东的延伸情况不明。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原、龙门山冲断带和四川盆地有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山-盆体系,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的理想场所,而位于高原内部若尔盖地块的红参1井更为此提供了宝贵素材。基于红参1井的构造恢复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上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数据,提出青藏高原东缘在早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之前就已形成了高原,称之为若尔盖古高原,并从基底构造属性、构造变形、地壳缩短与增厚、沉积记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红参1井钻井剖面构造恢复结果揭示所钻遇7 000余米的三叠系复理石层系实际上有46%的厚度是由构造重复所致,连同广泛发育的晚三叠世埃达克质花岗岩以及利用中性岩浆岩Sr/Y比值估算的地壳厚度,共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区在晚三叠世就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地壳加厚。红参1井多重低温热年代学[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测试结果揭示若尔盖地块分别在白垩纪中期(约120 Ma B.P.和约80 Ma B.P.)经历了2次快速的冷却事件,累计剥蚀厚度达5 km,之后转入极其缓慢的冷却过程,暗示其已进入高原化阶段;而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处于近乎"零"剥蚀的状态而被动地抬升到现今高度(不同于常见的山脉隆升,地块隆升代表了一定范围的区域整体抬升)。因此,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地块最晚在白垩纪末期就已形成高原,即若尔盖古高原,其范围可能包括三叠系复理石层系覆盖的大部分松潘-甘孜地区,并可能向西与羌塘古高原相连,构成羌塘-若尔盖古高原。若尔盖古高原的形成不仅造成四川盆地西缘在白垩纪中期出现了重要的物源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剧了青藏高原东缘白垩纪气候干旱化,出现了大量沙漠沉积和膏盐沉积。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过程的理解,也将引发对青藏高原形成机制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其气候-环境-资源效应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隆升剥蚀 沉积记录 地壳加厚 中生代 古高原 若尔盖地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