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铁刚所长题词
1
作者 李铁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铁死亡对敌草快中毒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2
作者 魏学婷 李铁刚 曹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敌草快(Diquat,DQ)是一种高肾毒性联吡啶除草剂,进入人体内后,迅速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氧化应激损伤、脂质过氧化等,诱发铁死亡,造成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槲皮素(Quercetin,QCT... 敌草快(Diquat,DQ)是一种高肾毒性联吡啶除草剂,进入人体内后,迅速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氧化应激损伤、脂质过氧化等,诱发铁死亡,造成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槲皮素(Quercetin,QCT)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铁螯合和直接清除ROS的能力,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和天然的铁螯合剂。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深入阐述QCT通过抑制铁死亡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为DQ中毒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寻找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敌草快 铁死亡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床基本特征、研究现状及在中国前景
3
作者 刘军 王晓彤 +1 位作者 何军成 李铁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共28页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理、找矿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该类金矿的研究难点及其在中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具有以下特征:(1)独特的Au-Bi-Te-As±Co元素组合,缺乏Cu等贱金属;(2)矽卡岩以钙铁辉石为主,其次为石榴子石;(3)成矿岩体属于还原性钛铁矿系列,包括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4)代表性低硫逸度的金属矿物,包括斜方砷铁矿、黑铋金矿、贫S的Te-Bi矿物。关键问题或薄弱环节主要有:(1)还原性岩浆存在温度、盐度、氧逸度、硫逸度、含水量、还原性组分类型及含量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对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的形成有哪些影响?(2) Au可能以氯络合物、硫络合物、Bi-Te熔体、纳米絮状物等多种方式运移,还原性岩浆流体中Au的高效迁移及富集方式有哪些?(3)还原性成矿岩浆的氧化-还原性质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岩浆始终为还原性,另一些学者认为母岩浆为氧化性,后期混入还原性物质;(4)存在深部W-Mo矿化、浅部Au-Sb-Bi矿化的金属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分带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总之,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在中国有着良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其中中国东部W/Sn成矿区(带)和Au成矿区(带)的叠加区域、西部还原性岩体分布区是该类金矿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岩浆 矽卡岩 金矿床 岩浆成因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冰期旋回中南大洋与热带太平洋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
4
作者 熊志方 王家凯 +2 位作者 秦秉斌 郭景腾 李铁刚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53,共16页
南大洋翻转环流推动南半球高低纬度之间水团的交换,热带太平洋是全球水汽和热量的重要源区,推动着哈德利和沃克环流以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关键过程的发生。这些过程有效地将热量从热带地区传送至高纬度地区,也在年际至年代际时... 南大洋翻转环流推动南半球高低纬度之间水团的交换,热带太平洋是全球水汽和热量的重要源区,推动着哈德利和沃克环流以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关键过程的发生。这些过程有效地将热量从热带地区传送至高纬度地区,也在年际至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促进了南半球高低纬度之间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热带太平洋与南大洋之间在冰期旋回中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海洋与大气环流间的相互作用,涉及物质、能量与水汽的交换,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明显影响。迄今为止,高纬冰芯和沉积岩心记录已深入地揭示了冰期旋回中受类ENSO过程影响出现南大洋海水温度和海冰与南极降雪等的演变过程。同时,热带沉积岩心记录也显示在冰期旋回期间,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次表层的升温是南大洋积累的过剩热量,通过浅层翻转环流向北,经由亚热带环流向低纬度传输的结果。这些记录不仅支持南大洋流通性增强会影响低纬度大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观点,同时也表明冰期旋回中,印-太暖池升温引发的类ENSO式变化可能主导着热带太平洋大气环流模式,并对南大洋地区的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然而,由于目前在多时间尺度上与热带遥相关有关的古海洋记录有限,使得目前对南大洋与热带太平洋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的理解与评估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持续开展多指标环南极柱状沉积物的调查分析工作可以为热带遥相关气候模型提供更真实的环境变化参数,从而减少这些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ENSO/SAM 大气桥梁 海洋隧道 热带遥相关 古海洋记录 南大洋 热带太平洋
下载PDF
黏结剂对铝基复合封严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秦治平 王江 +4 位作者 纪唯丽 王彦军 张思源 阴荫 李铁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4,共5页
铝基复合涂料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温部件封严涂层。采用机械混合工艺制备了铝基复合涂料并喷涂了可磨耗封严涂层,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密度的磷酸盐黏结剂制备的铝基复合涂料及涂层性能。结果表明:黏结剂密度对铝基复合封严涂料的黏度影... 铝基复合涂料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温部件封严涂层。采用机械混合工艺制备了铝基复合涂料并喷涂了可磨耗封严涂层,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密度的磷酸盐黏结剂制备的铝基复合涂料及涂层性能。结果表明:黏结剂密度对铝基复合封严涂料的黏度影响较大,涂料黏度适宜有利于喷涂施工,并获得组织结构均匀的涂层;采用密度为1.45 g/cm^(3)的磷酸盐黏结剂制备铝基复合涂料黏度适中,喷涂工艺稳定,以此制备的涂层组织均匀,硬度为67.3 HR15Y,结合强度为6.18 MPa,作为封严涂层性能良好;磷酸盐加热脱水聚合形成网状的结构是涂层具有较强结合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磷酸盐的密度越大,分布于涂料中的磷酸盐分子数量越多,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越致密,有利于提升涂层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剂 封严涂层 喷涂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铁刚 江波 +3 位作者 孙荣涛 张德玉 刘振夏 李青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5-954,共10页
以黑潮为主干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所携带的高温高盐水对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和大气环流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系统重建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演化过程,建立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 以黑潮为主干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所携带的高温高盐水对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和大气环流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系统重建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演化过程,建立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模式,对取自黑潮主流轴附近的DGKS9603孔、现代对马暖流边缘的CSH1孔和与黄海暖流相伴生的冷水体下面的泥质沉积区YSDP102孔的古海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东黄海暖流系统是伴随着末次冰消期以来黑潮的演化和海平面的脉冲式上升而形成与演化的,地理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16kaB.P.黑潮对冲绳海槽的影响开始加强,之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对马暖流开始发育,到8.5kaB.P.左右,现代对马暖流正式形成,期间黑潮暖流经历了Heinrich 1和Younger Dryas事件的两次减弱过程。7—6kaB.P.是黑潮暖流和对马暖流末次冰消期以来最强盛的时期;约6.4kaB.P.左右黄海暖流开始出现,至此东黄海暖流系统的基本格局已完全形成;在5.3—2.8kaB.P.期间,冲绳海槽发生了以“Pulleniatina低值事件”为标志的黑潮变弱过程,导致对马暖流主流轴在3kaB.P.左右发生了一次向太平洋方向的偏转事件,低温、高营养物质含量的陆架冷水团对冲绳海槽北部影响加强,期间在黄海暖流附近冷水体下面堆积了巨厚的泥质沉积体系。此后,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显著加强,直至达到现代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全新世 东黄海 暖流系统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甲乌拉铅锌银矿床Rb-Sr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3
7
作者 李铁刚 武广 +3 位作者 刘军 胡姸青 张云付 罗大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7-270,共14页
甲乌拉铅锌银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150km。矿床产于中蒙古-额尔古纳兴凯造山带南东缘之得尔布干断裂北西侧。本文在甲乌拉矿床选取7件闪锌矿和6件黄铁矿样品开展了Rb-Sr定年。获得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3.0±2.0M... 甲乌拉铅锌银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150km。矿床产于中蒙古-额尔古纳兴凯造山带南东缘之得尔布干断裂北西侧。本文在甲乌拉矿床选取7件闪锌矿和6件黄铁矿样品开展了Rb-Sr定年。获得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3.0±2.0Ma(MSWD=3.2),锶同位素初始值I Sr=0.71265;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2.0±3.0Ma(MSWD=5.7),锶同位素初始值ISr=0.71267;闪锌矿与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2.7±1.3Ma(MSWD=3.8),锶同位素初始值ISr=0.71266。上述定年结果表明,甲乌拉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初期。甲乌拉矿床硫化物的Rb和Sr含量分别介于0.1034×10-6~7.367×10-6和1.301×10-6~7.148×10-6之间,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介于0.71238~0.71277之间,平均值为0.71264,暗示甲乌拉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甲乌拉矿床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Rb-Sr定年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甲乌拉铅锌银矿床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YSDP102钻孔有孔虫动物群与南黄海东南部古水文重建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铁刚 李绍全 +2 位作者 苍树溪 刘健 Jeong Hae Chang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8-595,共8页
所研究的YSDP1 0 2钻孔岩心 (33°49.496′N ,1 2 5°45.0 0 9′E)是由韩国能源研究所和中国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于 1 995年 8月联合取自南黄海东南部水深 62m的巨厚泥质沉积区内 ,岩心长 60 65m。通过对岩心沉积物中浮... 所研究的YSDP1 0 2钻孔岩心 (33°49.496′N ,1 2 5°45.0 0 9′E)是由韩国能源研究所和中国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于 1 995年 8月联合取自南黄海东南部水深 62m的巨厚泥质沉积区内 ,岩心长 60 65m。通过对岩心沉积物中浮游和底栖有孔虫动物群的分析 ,结合相应的AMS1 4 C测年数据 ,对黄海暖流及与其相伴生的南黄海东南部冷水体的形成及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黄海暖流及与其相伴生的南黄海东南部冷水体形成于距今约640 0日历年前。形成伊始 ,冷水体处于明显的强势状态 ,而暖流的强度却相对较弱 ,这一过程约持续了 2 2 0 0年左右 ,是南黄海东南部巨厚泥质沉积区的主要堆积期。直到距今 42 0 0日历年前后 ,黄海暖流的影响强度开始加强 ,冷水体相对减弱 ,直至达到现代的水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有孔虫 古水文 南黄海东南部 浮游有孔虫
下载PDF
豫西银家沟杂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铁刚 武广 +3 位作者 陈毓川 李宗彦 杨鑫生 乔翠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66,共21页
银家沟杂岩体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斑岩,并有少量呈脉状产出的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该杂岩体是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杂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 银家沟杂岩体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斑岩,并有少量呈脉状产出的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该杂岩体是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杂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银家沟杂岩体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47.5±2.1Ma、147.8±1.6Ma和142.0±2.0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产物。二长花岗斑岩和钾长花岗斑岩具有高的SiO2(65.17%~73.94%)和Al2O3含量(13.53%~15.96%)、非常高的K2O含量(5.03%~9.89%,多数大于6.0%),但具有低的Na2O(0.24%~1.86%,多数小于1.0%)、Fe2O3(0.82%~3.71%)、FeO(0.02%~1.62%)、MgO(0.23%~1.47%,多数小于1.0%)和CaO含量(0.08%~1.98%,多数小于0.4%),铝指数(ASI)为1.18~2.04,全部大于1.1,应为热液蚀变引起。杂岩体的稀土元素总量介于71.38×10-6~276.4×10-6,具有中等-微弱的Eu负异常(δEu介于0.57~0.88),稀土元素分馏强烈,其(La/Yb)N介于6.93~30.1之间,为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具有低Sr(104×10-6~461×10-6,多数<300×10-6)和Yb含量(0.90×10-6~2.10×10-6,绝大多数<1.9×10-6)。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蜘蛛网图中,银家沟杂岩体富集Rb、Ba、Th、U、K、La、Ce、Nd、Hf、Zr等,强烈亏损Sr、P、Ti等,具有中等Nb、Ta亏损。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属后碰撞花岗岩。杂岩体的锶初始比值(ISr)为0.7069~0.7091,多数<0.7085,εNd(t)值为-14.99~-10.57,亏损地幔单阶段Nd模式年龄为1.41~1.76Ga,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1.51~1.81Ga;钾长石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7.376~17.628、15.455~15.502和37.867~38.090,Nd、Sr和Pb同位素组成指示银家沟杂岩体最可能源自宽坪群、二郎坪群和太华群的混合物。银家沟杂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的EW向构造体制向NNE向构造体制转换环境,构造体制转换使东秦岭地区处于减压环境,下地壳大规模部分熔融,导致银家沟杂岩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岩石成因 银家沟杂岩体 东秦岭钼矿带
下载PDF
从源到汇: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 被引量:50
10
作者 李铁刚 曹奇原 +1 位作者 李安春 秦蕴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13-721,共9页
大陆边缘作为地球上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区域,其沉积层保存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岩石圈变形、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然而,尽管对大陆边缘沉积系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 大陆边缘作为地球上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区域,其沉积层保存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岩石圈变形、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然而,尽管对大陆边缘沉积系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尤其是没能实现对大陆边缘沉积物扩散系统和相关地层的定量解释。为此,近年来国际地学界开始构思源到汇———大陆边缘沉积作用的系统过程研究,以提高对大陆边缘物质扩散系统行为的预测能力。介绍了源到汇———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以及DSDP和ODP在大陆边缘沉积作用研究中的主要贡献和目前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到汇 沉积作用 大陆边缘
下载PDF
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ontong Java海台古生产力演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铁刚 赵京涛 +1 位作者 孙荣涛 南青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7-457,共11页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超过28℃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为评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域海洋生物泵的演化特征、规律与机制,本文以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0ntong Java海台的WP7柱状...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超过28℃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为评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域海洋生物泵的演化特征、规律与机制,本文以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0ntong Java海台的WP7柱状样为材料,通过提取浮游有孔虫δ^18C组成、底栖有孔虫群落和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等指标,反演该区250kaB.P.以来的古生产力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的古生产力演化与地球轨道变化控制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以及岁差控制的太阳辐照率密切相关。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距今250ka以来的生产力变化间冰期明显低于冰期,而且在间冰期阶段生产力相对稳定,冰期波动幅度较大。在冰期或间冰期背景下显著的岁差周期是该区古生产力演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而且在岁差波段生物生产力的变化可能领先极地冰体积变化2—4ka左右。热带东西太平洋的古生产力演化在冰期-间冰期变化和岁差尺度上存在ENSO式的变动机制,而且二者互相调谐,产生了似30ka和19ka周期,并出现了“半30ka周期”和半岁差周期。此外,WP7 孔 Neogloboqudrina dutertrei的δ^13C显示在MIS1/2,MIS3/4和MIS 5e/6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期的冰消期阶段存在变轻事件,可能与数千年尺度的大洋环流演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0kaB.P.以来 古生产力 地球轨道周期 古ENSO 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Younger Dryas事件与北黄海泥炭层的形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铁刚 常凤鸣 于心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2-329,共8页
形成于海平面变化处于停滞阶段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泥炭层是古环境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北黄海4个含泥炭层的沉积剖面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均集中在渤海海峡入口处,水深变化在50~54m。泥炭层的AMS14C年龄在10650~1010014 CaBP,与发生在1... 形成于海平面变化处于停滞阶段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泥炭层是古环境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北黄海4个含泥炭层的沉积剖面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均集中在渤海海峡入口处,水深变化在50~54m。泥炭层的AMS14C年龄在10650~1010014 CaBP,与发生在11000~1000014 CaBP间的末次冰消气候回冷事件——Younger Dryas(YD)事件在年代上非常吻合,表明北黄海泥炭层的形成可能与YD事件的全球效应密切相关,可作为YD事件在北黄海陆架响应的一个重要证据。泥炭层在北黄海的集中出现说明,冰后期的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在YD事件期间存在停滞阶段,这一时期海面已经达到渤海海峡外侧,并可能在此徘徊了近千年。此外,泥炭层的大量出现和孢粉记录表明YD事件发生期间约为10600~1020014 CaBP,此时北黄海可能处在寒冷而湿润的环境。这一发现与全球范围内大部分YD事件的海陆记录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地区对YD事件的响应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利用单一的干冷模式来分析YD事件在区域上的响应特征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层 YOUNGER Dryas事件 海平面 北黄海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铁刚 张静萍 +1 位作者 赵敏 梁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2-123,F0003,共3页
关键词 中毒 百草枯 血必净注射液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码垛机器人抓手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铁刚 冯显英 +1 位作者 岳明君 王兆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2,共4页
在机器人远端载荷一定的情况下,文章设计了一种满足色母粒生产线码垛机器人抓手可以满足50kg及以下的包装袋码垛需求。基于构建的抓手三维几何模型和现代有限元分析,对抓手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在抓取料袋工作状态下应力分析,获得了结构的... 在机器人远端载荷一定的情况下,文章设计了一种满足色母粒生产线码垛机器人抓手可以满足50kg及以下的包装袋码垛需求。基于构建的抓手三维几何模型和现代有限元分析,对抓手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在抓取料袋工作状态下应力分析,获得了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抓手结构强度和安全可靠性。对抓手的关键结构进行了疲劳分析,找出最易发生疲劳破坏的部位,并且对该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改善性能。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果表明,疲劳寿命得到显著提高。基于仿真软件的建模、分析验证保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也为码垛机器人抓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 应力分析 疲劳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大剂量氨茶碱中毒临床救治体会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铁刚 赵文嫣 +1 位作者 赵敏 梁媛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总结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者1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5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5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均存活,预后佳。5例未做血液灌流的患者死亡2... 目的总结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者1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5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5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均存活,预后佳。5例未做血液灌流的患者死亡2例,住院时间较前者延长。结论大剂量氨茶碱药物中毒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血液灌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中毒 血液灌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铁刚 张立春 +1 位作者 梁媛媛 赵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和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活性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SA-ELISA)对56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治疗前后及3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和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活性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SA-ELISA)对56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治疗前后及30名正常健康人,测定血浆CT-1水平和血浆sICAM-1水平。结果高血压组的血浆CT-1和血浆s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经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治疗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CT-1水平和sICAM-1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培哚普利和贝尼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CT-1水平和sICAM-1浓度,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营养素-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贝尼地平 培哚普利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铁刚 翟志永 +1 位作者 梁媛媛 赵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2,共2页
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莫西沙星组和联合组各25例。对照组予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和呼吸兴奋剂静滴,莫西沙星组予莫西沙星和呼吸兴奋剂静滴,联合组予莫西沙星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治疗,... 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莫西沙星组和联合组各25例。对照组予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和呼吸兴奋剂静滴,莫西沙星组予莫西沙星和呼吸兴奋剂静滴,联合组予莫西沙星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治疗,疗程均14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及pH、PaCO2、PaO2、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浅快呼吸指数(f/Vt,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衰竭纠正时间、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三组临床症状、细菌培养及pH、PaCO2、PaO2、FEV1、f/Vt、呼吸衰竭纠正时间、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均有改善;联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认为莫西沙星联合NIPPV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PaO,降低PaCO,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对中毒患者肝衰竭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铁刚 魏学婷 陈良宏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中毒患者肝衰竭时的不同效果。方法筛选出各种不同毒物中毒患者分别接受血液灌流(HP组)和血浆置换(PE组)治疗后,比较其肝脏功能指标的改变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肝脏...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中毒患者肝衰竭时的不同效果。方法筛选出各种不同毒物中毒患者分别接受血液灌流(HP组)和血浆置换(PE组)治疗后,比较其肝脏功能指标的改变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肝脏替代治疗以及毒物清除治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液灌流组中,患者血内白蛋白下降较血浆置换组明显(P<0.05)。结论对于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都能有效地进行肝脏替代治疗和清除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肝衰竭 中毒
下载PDF
血必净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铁刚 张嵘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百草枯中毒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方法2003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B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的器官衰...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百草枯中毒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方法2003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B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的器官衰竭情况及死亡率。结果A组患者的器官衰竭情况及死亡率均低于B组。结论血必净对治疗百草枯中毒导致的多脏器衰竭治疗效果较好,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血必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铁刚 魏学婷 +2 位作者 刘伟 王林 沈海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1,共1页
中毒可导致肝功能迅速衰竭,出现严重代谢紊乱和肝内毒素蓄积,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且容易出现肝昏迷、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采用HA330-I型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13例中毒后肝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灌流 中毒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