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GRV1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敖梅红 郑涵 +4 位作者 王艳 胡双 邓旭情 孙仙娥 李隆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V1(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1∶1)匹配研究法,分析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是否有关,同时对子宫颈癌患者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分布在不... 目的探讨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V1(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1∶1)匹配研究法,分析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是否有关,同时对子宫颈癌患者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分布在不同病理特征间作对比。结果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携带GA及GG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患子宫颈癌的风险显著增大,相应的OR(95%CI)为4.20(1.64~10.72)和3.22(1.23~8.38)。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分布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肿瘤家族史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不同值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携带GA及GG基因型比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更易伴高危HPV感染,相应的OR(95%CI)为13.70(2.32~80.80)和17.53(2.76~111.30)。携带AA基因型的子宫颈癌个体不易伴有家族性肿瘤史。结论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发病风险有一定相关性,在部分高危环境因素中促使子宫颈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V1 多态性
下载PDF
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对妇科肿瘤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
2
作者 李明梅 李玲 +4 位作者 罗密娥 李隆玉 涂开家 程晓晓 雷钧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19-322,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肥胖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54例。观察组66例患者采用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法治疗,对照组88采用单纯传统间断全层缝... 目的研究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肥胖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54例。观察组66例患者采用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法治疗,对照组88采用单纯传统间断全层缝合或间断脂肪层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切口长度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合并症等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切口脂肪液化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法相比,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法有助于减少肥胖患者妇科手术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减少腹部切口感染、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形缝合 封闭式负压引流 妇科肿瘤 切口感染 脂肪液化
下载PDF
宫颈病变锥型切除锥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程晓晓 邓海英 +3 位作者 郑涵 夏丽娜 李隆玉 涂开家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行宫颈锥切术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瘤科收治的138例行宫颈锥切术CIN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行宫颈锥切术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瘤科收治的138例行宫颈锥切术CIN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分析妊娠周数、妊娠结局和终止妊娠的方式与锥长的关系。结果138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42例(30.43%)、足月产96例(69.56%);其中剖宫产63例(45.60%)、经阴道分娩54例(39.13%)、27周前流产21例(15.21%),流产患者平均锥长(20.10±4.50)mm。138例患者平均锥长(14.30±6.60)mm,足月及不良妊娠结局患者锥长分别为(12.00±6.10)mm、(19.60±4.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锥长与妊娠孕龄呈负相关(F=20.38,P<0.05)。结论锥长与出生时胎龄呈负相关,当锥长>15 mm时,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渐增高,但不会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锥长 妊娠结局
下载PDF
CMTM6和PD-L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艳 李隆玉 +1 位作者 敖梅红 卢朝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2期2038-2042,2045,共6页
目的探讨CMTM6和PD-L1在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颈、26例子宫颈癌前病变和46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CMTM6和PD-L1表达,分析CMTM6和PD-L1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 目的探讨CMTM6和PD-L1在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颈、26例子宫颈癌前病变和46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CMTM6和PD-L1表达,分析CMTM6和PD-L1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MTM6在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分别为0%(0/20)、11.54%(3/26)、60.87%(28/4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P<0.01);PD-L1在3组中高表达分别为10%(2/20)、15.38%(4/26)、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8,P<0.01)。McNemar检验CMTM6、PD-L1表达在早期宫颈鳞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CMTM6和PD-L1在早期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一致性且密切相关(P<0.01,Kappa值0.472)。CMTM6高表达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脉管癌栓、宮旁浸润和淋巴转移发生率增高(P<0.01),PD-L1表达则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通过Kaplan-Meier分析,CMTM6高表达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期下降,而PD-L1高表达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期无明显改变。结论CMTM6和PD-L1在早期宫颈鳞癌患者中表达增高且两者呈一致性,CMTM6可能是早期宫颈鳞癌浸润、转移预警及生存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蛋白6(CMTM6)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 无病生存期(DFS)
下载PDF
扫描电镜原位激光加热与高温成像研究
5
作者 柴松 吕俊霞 +2 位作者 李隆玉 张跃飞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7,共8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研究材料高温组织与力学性能是近年来材料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内进行原位加热实验可以直接揭示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然而传统的电流加热方式在样品温度超过800℃时金...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研究材料高温组织与力学性能是近年来材料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内进行原位加热实验可以直接揭示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然而传统的电流加热方式在样品温度超过800℃时金属材料会释放出大量热电子,无法获得高质量图像。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与SEM联用的激光加热台,该加热台使用激光作为加热源,可以对材料进行快速加热以及高分辨原位结构表征。本文详细介绍了激光加热台的设计原理并对加热台温度场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及分析,以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例,实现了1370℃原位高温成像,验证了该装置的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光加热台 高温成像 原位表征
下载PDF
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友 李隆玉 江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7例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中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OXD3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分析HOXD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 目的:探讨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7例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中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OXD3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分析HOXD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OXD3基因在正常组织、CIN、早期宫颈癌(ⅠB1~ⅠB2期)、局部晚期(ⅠB3期)及中晚期(Ⅱ~Ⅲ期)表达率逐步升高(P=0.001)。而HOXD3与患者各年龄段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OXD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电圈切除术对宫颈病变诊断治疗价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隆玉 舒宽勇 +4 位作者 乔志强 曾四元 张燕玲 汪灿花 万磊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169例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将LEEP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LEEP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169例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将LEEP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LEEP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69例LEEP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者有41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诊断宫颈病变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为75.7%(128/169)。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诊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EP术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对宫颈病变特别是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1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价值 电圈切除术 临床分析 病变诊断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LEEP 宫颈电圈环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病变 病理诊断结果 显著性差异 术后并发症 慢性宫颈炎 对照分析 诊断级别 术后病理 病理标本 治疗手段 电子 符合率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势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隆玉 乔志强 张燕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年龄现状及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及科学合理的界定宫颈癌筛查年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573例,...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年龄现状及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及科学合理的界定宫颈癌筛查年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573例,临床诊断均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确诊标准,临床分期按FIGO(1994年)标准。全部研究对象按年龄≤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6岁分为6个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在各年龄组的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573例宫颈癌患者中,宫颈鳞癌492例,宫颈腺癌81例。宫颈鳞癌患者平均年龄42.4岁,中位年龄43岁,各年龄组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2%、21.7%、42.5%、24.2%、7.9%、1.4%;宫颈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1.9岁,中位年龄为41岁,各年龄组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18.8%、30.6%、34.1%、11.8%、0。全部病例中,35岁以下的年轻宫颈癌患者所占比例为24.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病理 年龄发病趋势
下载PDF
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隆玉 曾四元 +1 位作者 乔志强 梁美蓉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5期320-322,共3页
随着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HPV感染是最主要因素,而吸烟、口服避孕药、性行为以及生殖、社会经济、卫生状况等可通过各种途径增... 随着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HPV感染是最主要因素,而吸烟、口服避孕药、性行为以及生殖、社会经济、卫生状况等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HPV感染机会,协同促进CIN及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前后HPV病毒负荷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隆玉 乔志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负荷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江西崔妇幼保...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负荷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江西崔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0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选择宫颈电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Hybrid Capture-Ⅱ,HC-Ⅱ)技术,对纳入研究的患者手术治疗前及术后复查时均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HPV-DNA负荷量的变化。结果:106例CIN患者中,51例行宫颈LEEP术,55例行宫颈雏切术。行LEEP术患者治疗前后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319.7和16.2,行宫颈锥切术患者治疗前后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336.1和13.9,CIN患者行宫颈LEEP术和宫颈雏切术治疗后HPV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宫颈LEEP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治疗后HPV转阴率分剐为84.31%和85.45%,CIN患者行宫颈LEEP术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DNA的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判断CIN疗效及随访观察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病毒载量 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基于Si-NPA的BaTiO_3薄膜的电容湿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隆玉 肖顺华 +3 位作者 董永芬 冯春岳 姜卫粉 李新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58-256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和旋涂技术制备了基于Si-NPA的BaTiO_3薄膜(BaTiO_3/Si-NPA).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钙钛矿结构BaTiO_3薄膜很好地覆盖了Si-NPA表面.通过蒸镀双面梳状电极,制作了电容型BaTiO_3/Si-NPA湿敏元件并对其湿敏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和旋涂技术制备了基于Si-NPA的BaTiO_3薄膜(BaTiO_3/Si-NPA).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钙钛矿结构BaTiO_3薄膜很好地覆盖了Si-NPA表面.通过蒸镀双面梳状电极,制作了电容型BaTiO_3/Si-NPA湿敏元件并对其湿敏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湿敏元件在11%~95%RH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且电容值的对数对湿度呈现出很好的线性.虽然该薄膜湿敏元件在不同湿度下均存在温度漂移,但分析表明这种漂移有可能通过电极设计或信号补偿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 BATIO3 饱和盐水溶液
下载PDF
新概念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式探讨(附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隆玉 罗兵 +2 位作者 邓克华 李汉萍 李诚信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式的改进对最大范围的切除宫颈周围组织 ,减少术后尿潴留天数的可能性。方法 尽可能的切除宫颈旁、阴道旁及主韧带周围的淋巴、脂肪及纤维组织 ,在宫颈膀胱深层韧带的内侧分离宫颈 ,切断缩减切除主韧带 ,保留...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式的改进对最大范围的切除宫颈周围组织 ,减少术后尿潴留天数的可能性。方法 尽可能的切除宫颈旁、阴道旁及主韧带周围的淋巴、脂肪及纤维组织 ,在宫颈膀胱深层韧带的内侧分离宫颈 ,切断缩减切除主韧带 ,保留主韧带、子宫膀胱深层韧带内的神经组织。术后按自尿试验方法测试膀胱功能的情况。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有 33例于 5~ 10天自尿试验成功 ,4例患者于术后 11~ 14天自尿试验成功。结论 新概念手术术式最大范围的切除宫颈周围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根治术 手术方式 尿潴留 主韧带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隆玉 曾四元 +2 位作者 彭莉贞 万建萍 吴云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子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4.6h,术中...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子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4.6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5ml,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平均为12.5天,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5天,切除淋巴结个数平均为23.6,术中无器官损伤、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对于早期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施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盆腔淋巴结
下载PDF
江西省农村地区子宫颈癌防治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隆玉 李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947-950,共4页
子宫颈癌目前仍是我国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中最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在HPV疫苗等一级预防尚未在我国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的阶段,寻求一种适合国情的科学合理、成本低廉、适于在农村地区推广的子宫颈癌二级预防模式仍然是防治的重点。... 子宫颈癌目前仍是我国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中最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在HPV疫苗等一级预防尚未在我国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的阶段,寻求一种适合国情的科学合理、成本低廉、适于在农村地区推广的子宫颈癌二级预防模式仍然是防治的重点。江西省靖安县曾是我国子宫颈癌的高发地区,通过近40年来的低成本早诊早治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和检出率,并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靖安模式",为我国农村地区、乃至全世界欠发达地区子宫颈癌防治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二级预防 农村地区 低成本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发生分子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隆玉 万建萍 钟传庆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学改变。方法:以"子宫内膜癌、分子机制和治疗"为关键词,使用NCBI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2003-2008年发表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收集到有关文献169篇,通过查找全文,排除重复研究和与本研究无关的...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学改变。方法:以"子宫内膜癌、分子机制和治疗"为关键词,使用NCBI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2003-2008年发表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收集到有关文献169篇,通过查找全文,排除重复研究和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后,最后精选纳入分析的文献22篇。结果:子宫内膜样癌(Ⅰ型)发生过程中,经过4种分子学改变,即PTEN基因沉静、因错配修复基因变化而产生的微卫星不稳定、K-ras及β-catencin基因突变。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透明细胞癌(Ⅱ型)主要的分子学改变是p53基因突变、HER-2/neu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部分子宫内膜癌处于灰色状态,即它们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学方面具有Ⅰ和Ⅱ型子宫内膜癌共同的特征。结论: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 治疗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宫颈锥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浸润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隆玉 邓克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3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上皮内瘤样病变 浸润瘤 宫颈锥切 诊断
下载PDF
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隆玉 李诚信 《继续医学教育》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宫颈癌 预防 新发病例 妇女健康 恶性肿瘤 普查工作 工作组织 普查普治 癌发病率 WHO
下载PDF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4例输尿管损伤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隆玉 李诚信 邓克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0年第1期10-1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损伤 输尿管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及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隆玉 张燕玲 郭久柏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12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与宫颈癌前病变 (cervi 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和宫颈癌的关系以及与它们的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第 2代杂交捕获试验法检测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994例随访手术治疗患者 9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与宫颈癌前病变 (cervi 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和宫颈癌的关系以及与它们的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第 2代杂交捕获试验法检测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994例随访手术治疗患者 99例 ,随访患者同时行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按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比较高危型HPV的检出率 ,以及比较术前术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感染高危型HPV变化情况。结果 :以HPVDNA≥ 1 0pg/mL为阳性标准 ,慢性宫颈炎、CIN各组及宫颈癌分别为 46 92 % ( 2 0 6/4 3 9)、65 71% ( 2 3 /3 5 )、81 82 % ( 3 6/4 4)、 98 41%( 62 /63 )、82 3 2 % ( 3 40 /4 13 )。随访患者细胞学 ,阴道镜检查除 1例CIN3患者为阳性 ,其余均为阴性 ,术后HPV持续阳性率为 2 1 18% ,其中 1例诊断为宫颈原位癌。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明显相关性 ;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年龄结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隆玉 乔志强 +1 位作者 张燕玲 吴云燕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24期1864-1864,共1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癌前病变 发病年龄 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