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速肌力测试在躯干核心肌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东 尹瑞雪 +1 位作者 何任红 范建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等速肌力测试目前应用于运动员、健康人群以及肌肉萎缩患者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训练部位和目的不同,训练强度和方法各异,信息零散,整体模糊,缺少较完整的等速肌力临床应用资料。本文主要综述等速肌力测试对躯干肌群各个领域的研... 等速肌力测试目前应用于运动员、健康人群以及肌肉萎缩患者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训练部位和目的不同,训练强度和方法各异,信息零散,整体模糊,缺少较完整的等速肌力临床应用资料。本文主要综述等速肌力测试对躯干肌群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腰痛、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和运动医学等。另外,也对躯干肌群和核心肌群的研究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整合一些较常用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 慢性腰痛 核心肌群 综述
下载PDF
不同角速度下等速躯干屈伸训练对腰痛患者核心肌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东 范建中 尹瑞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等速肌力训练对腰痛患者的腰背部核心肌群的训练效果,探讨改善慢性腰痛的更优角速度。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男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B组、C组分别在常...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等速肌力训练对腰痛患者的腰背部核心肌群的训练效果,探讨改善慢性腰痛的更优角速度。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男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B组、C组分别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选取角速度为30°/s和90°/s的等速肌力训练,每周3次,共训练4周。训练前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记录峰力矩和平均功率。结果训练后,B组和C组屈、伸肌峰力矩及功率均大于A组(P <0.05),C组屈、伸肌峰力矩小于B组(P <0.05),屈、伸肌功率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训练后,B组、C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t> 4.098,P <0.01),且均低于A组(P <0.05),C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提高腰痛患者的躯干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功率,低角速度(30°/s)等速训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等速肌力训练 核心肌群 角速度 峰力矩 功率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地面沉降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东 刘宏伟 +5 位作者 周佳慧 张竞 苗晋杰 李云良 曹鑫宇 叶淼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2-725,共14页
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地面沉降已成为我国不少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案例,基于2014~2018年43景Sentinel-1A/B降轨数据,利用PS-InSAR技术,结合高精度GPS... 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地面沉降已成为我国不少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案例,基于2014~2018年43景Sentinel-1A/B降轨数据,利用PS-InSAR技术,结合高精度GPS数据,开展了通州地区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城市规划和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InSAR与GPS结果的相关系数高达0.98。应用水文地质和道路密度等综合数据集,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平均地表位移速率为-101.5~+16.7 mm/a,其中沉降速率超过50 mm/a的城市面积为86.6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8%。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典型断面永顺镇-永乐店镇(A—A’)和马驹桥镇-宋庄镇东(B—B’)上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曲线的梯度在副中心规划区内变化较大,最大达到41.4 mm/(a·km),不均匀沉降现象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深层地下水系统的水位变化相比,浅层地下水对地面沉降没有显著影响。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区域可压缩层厚度都在100 m以上且处于不同厚度过渡带。路网密度的大小与地面沉降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总的来说,影响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为深层地下水位变化。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通州地区地面沉降防控与机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Sentinel-1A/B INSAR 地下水水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在水资源优化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东 马震 孙晓明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2期73-75,78,共4页
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对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的参数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在水资源非线性规划和多目标规划时的应用,并用简单实例证明了这种应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行性和简便性,可以得到... 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对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的参数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在水资源非线性规划和多目标规划时的应用,并用简单实例证明了这种应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行性和简便性,可以得到较满意的优化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MATLAB 非线性规划 多目标规划 水资源
下载PDF
北戴河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东 刘宏伟 +3 位作者 张云青 杨吉龙 秦雅飞 胥勤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对北戴河周边海域的3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站位水深为0~12.8m,平均水深为10.5m)进行了粒度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统计分析,并分析研究了区内沉积物分类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粒级组成为1.5~8.3φ,主要粒级是6~8... 对北戴河周边海域的3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站位水深为0~12.8m,平均水深为10.5m)进行了粒度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统计分析,并分析研究了区内沉积物分类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粒级组成为1.5~8.3φ,主要粒级是6~8φ,占90%;在Folk(福克)分类三角图中的分布主要有6种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泥质砂和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表层沉积物 粒度分布特征
下载PDF
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杜东 王小林 +1 位作者 张国生 唐玮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2期96-104,共9页
氨作为清洁能源,可为我国未来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提供重要补充。从氨合成、氨储运、氨能利用3个方面阐述国内外氨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氨能利用的优劣势,氨具有成为发动机替代燃料的潜力,是良好的燃料电池燃料、高效安全的氢载体,同时氨燃... 氨作为清洁能源,可为我国未来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提供重要补充。从氨合成、氨储运、氨能利用3个方面阐述国内外氨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氨能利用的优劣势,氨具有成为发动机替代燃料的潜力,是良好的燃料电池燃料、高效安全的氢载体,同时氨燃料也存在燃烧特性不理想、可能产生污染和安全问题等不足。对氨能利用进行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绿氨合成技术成熟度较高,经济性尚不理想;氨储运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氨作为氢载体应用日趋成熟,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氨能发展面临着合成氨碳排放量高、绿氨大规模低成本合成技术成熟度不够、氨能利用缺乏体制机制及标准支撑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科学布局氨能全产业链,全面提升氨能开发利用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能 氨合成 氨储运 氢载体 绿氨 燃料电池 产业发展
下载PDF
河北省曹妃甸近岸海域悬浮泥沙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杜东 刘宏伟 +3 位作者 秦雅飞 胥勤勉 杨吉龙 陈彭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年第3期189-194,共6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及取样测试,获得了该区域四条剖面上共49站位不同深度的悬浮泥沙含量,分析了该区域内悬浮泥沙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较为满意。此研究...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及取样测试,获得了该区域四条剖面上共49站位不同深度的悬浮泥沙含量,分析了该区域内悬浮泥沙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较为满意。此研究可为悬浮泥沙含量在空间上尤其是中层与底层的遥感定量动态监测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泥沙 空间分布特征 相关性经验模型 曹妃甸
下载PDF
河北曹妃甸岛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东 柳富田 刘宏伟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年第4期299-304,共6页
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对稳定社会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并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曹妃甸岛区地质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对稳定社会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并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曹妃甸岛区地质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环境变化规律和后期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稳定性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岛区东部及西南部曹妃甸深槽区域,主要为大规模的吹沙造地、工业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海洋动力系统,从而引起港区周围洋流、地貌特征、冲淤过程、泥沙运动的改变,导致航道的冲於,特别是深槽冲刷的加剧是影响地质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评价结果可作为研究区工程维护的参考依据,也为我国其它沿海港口重大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风险评估 综合评价 海岸工程 曹妃甸
下载PDF
PLC在准确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杜东 黄尚先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PLC软件控制电动机制动达到准确定位的方法,并较详细地说明如何将这种方法用于丝网印刷机停机位置的控制中。文中对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关键之处配以框图说明。
关键词 PLC 定位系统 丝网印刷 电动机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海(咸)水入侵监测技术方法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东 刘宏伟 +2 位作者 刘志涛 马云青 朱雪芹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5期49-53,共5页
海咸水入侵已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大量文献表明,人类活动已经涉及的沿海地段都已不同程度的发生海咸水入侵。在莱州湾南岸以发生咸水入侵为主,通过研究表明,该地区咸水入侵界面已逐渐向南迁移,严重影响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正常使用... 海咸水入侵已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大量文献表明,人类活动已经涉及的沿海地段都已不同程度的发生海咸水入侵。在莱州湾南岸以发生咸水入侵为主,通过研究表明,该地区咸水入侵界面已逐渐向南迁移,严重影响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正常使用。监测咸水入侵对合理使用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意义重大,该文将构建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入侵 监测技术方法 莱州湾南岸
下载PDF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杜东 马震 方成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分析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归纳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地下水污染今后的研究方向,促使研究工作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质模型 污染物
下载PDF
京津冀结合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东 王国明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年第3期218-223,共6页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成果和对工作区地壳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工作区实际及资料收集情况,建立了以地表稳定性和构造稳定性为核心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构造稳定性下所选取的新增指标重力布格异常梯度带,清晰的反映出研究区基底构造...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成果和对工作区地壳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工作区实际及资料收集情况,建立了以地表稳定性和构造稳定性为核心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构造稳定性下所选取的新增指标重力布格异常梯度带,清晰的反映出研究区基底构造和地质构造背景,让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采用综合指数法,基于GIS平台按照地壳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4个等级对本区的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0%、49.6%、10.6%和4.8%。相对不稳定区主要分布在顺义县南部通州区北部、三河马坊一带夏垫断裂两侧和香河县西南部宝坻断裂与香河断裂交汇部,该地区地处顺义断裂和南苑-通县断裂、南口-孙河断裂的交汇地区,是地震活动较强烈,地面沉降相对较严重的地区,也是晚更新世及全新世活动断裂较发育的地区。评价结果能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保障城市安全和维护新时期重大工程建设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稳定性 综合指数 评价指标 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结合部
下载PDF
宝坻区次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东 王志野 +2 位作者 李亚楠 白耀楠 刘宏伟 《工程技术研究》 2019年第22期1-3,共3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出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变得日益重要。文章从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问题四方面出发,将不利于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的断裂带指标作为敏感因子...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出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变得日益重要。文章从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问题四方面出发,将不利于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的断裂带指标作为敏感因子,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为核心模型,对宝坻区次浅层地质环境(10~30m)进行适宜性分区评价。在适应性分区评价中,将区域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11%、34.29%、43.31%、7.29%。最后,对研究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坻区 地下空间开发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敏感因子 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隽 汤达祯 +2 位作者 薛华庆 郑德温 杜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中国油页岩资源量为11 602×108t,其中埋藏深度在500~1 500 m的油页岩资源量为6 813×108t,原位开采技术是开发该部分资源的有效手段。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处于实验阶段,通过对油页岩热分解、热破裂规律、渗透变化规律等方... 中国油页岩资源量为11 602×108t,其中埋藏深度在500~1 500 m的油页岩资源量为6 813×108t,原位开采技术是开发该部分资源的有效手段。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处于实验阶段,通过对油页岩热分解、热破裂规律、渗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索了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可行性。油页岩热分解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干燥脱水、热解生油、无机矿物质的分解。在这3个阶段中,由于油页岩内部物理化学反应的程度不同,导致孔隙和裂缝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热解生油阶段。利用非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油页岩电加热原位开采的温度场分布,表明加热5 a后可以对页岩油进行开采,产油时间至少可以维持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开采 页岩油 热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8
15
作者 张金华 魏伟 +2 位作者 杜东 魏兴华 王培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当于2560×108t标煤。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主要以供暖、洗浴、种植等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分布在西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我国地热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影响了地热资源规划的制订及地热产业的发展;防腐、防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地热回灌率普遍过低;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有待加强等。为了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应以浅层地温能和热水型地热资源为主,发挥热泵技术的优势,开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重视和加快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利用;在西藏等适宜地区加大高温地热能发电利用;集中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在一两个有利区域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探索;此外,走回灌开发道路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发电 直接利用 热泵技术 地热回灌 增强型地热系统 梯级利用
下载PDF
渤海湾北岸Bg10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2
16
作者 袁桂邦 胥勤勉 +3 位作者 王艳 杨吉龙 秦雅飞 杜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98,共14页
对渤海湾北岸孔深600m的Bg10孔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古地磁研究,划分了39个沉积单元;基于516个样品(60个交变样品,456个热退样品)分离出的特征剩磁,建立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并与标准极性年表相对比,确定正极性N1、N2、N3、N4、N5... 对渤海湾北岸孔深600m的Bg10孔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古地磁研究,划分了39个沉积单元;基于516个样品(60个交变样品,456个热退样品)分离出的特征剩磁,建立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并与标准极性年表相对比,确定正极性N1、N2、N3、N4、N5、N6和N7分别对应C1n、C1r.in、C2n、C2r.1n、C2An.1n、C2An.2n和C2An.3n,R1、R2、R3、R4、R5和R6分别对应C1r.1r、C1r.2r+C1r.3r、C2r.1r、C2r.2r、C2An.1r和c2An.2r。钻孔B/M界限埋深162.3m,M/G界限埋深为475.8m,钻孔底部位于C2An.3n内,其年龄应小于3.596Ma。Bg10孔包括3个沉积阶段:Ⅰ阶段为3.3~3.6Ma,沉积速率略大于130m/Ma,为构造活动期,唐县期夷平面结束后,盆地沉降和山体隆升的差异增大,并与西部地区的青藏运动A幕相对应;Ⅱ阶段为1.9~3.3Ma,沉积速率为112m/Ma,为盆地的填充过程,气候变化控制沉积过程,但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之间沉降仍有差异。Ⅲ阶段为0~1.9Ma,沉积速率为202m/Ma,约在1.0~1.2Ma发生一期构造活动,与西部地区的昆黄运动时代大体相当。1.0Ma以来,沉积过程受构造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之间仍有差异沉降。唐山-邢台断裂带可能在1.9Ma之后活动性增强,并和张家口一蓬莱断裂带在沧县隆起上的交汇区域形成一个次级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北岸 磁性地层 沉积速率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宣汉—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生物地层特征及分层对比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红岩 郭伟 +5 位作者 梁峰 赵群 刘德勋 周杰 杜东 皮淑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33,共7页
要实现我国"十三五"页岩气产量发展目标(2020年年产300×10~8 m^3),亟需寻找新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四川盆地东部宣汉—巫溪页岩气矿权区块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分析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 要实现我国"十三五"页岩气产量发展目标(2020年年产300×10~8 m^3),亟需寻找新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四川盆地东部宣汉—巫溪页岩气矿权区块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分析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地层的发育特征,通过对巫溪、田坝等剖面的野外地质踏勘,TOC、含气量等分析化验,古生物化石鉴定和精细地层对比,得出了巫溪和涪陵一带同属一个沉积中心、巫溪地区TOC>2%的富有机质页岩累计厚度超过90 m的认识。进而针对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层系难以区分的难题,根据区域地层特征和笔石带序列对复杂构造区典型井——巫溪2井的页岩储层进行了精细划带,确定了8个笔石带,即五峰组的WF2笔石带—龙马溪组LM9笔石带。结论认为:该区生物地层基本稳定,优质页岩主要位于WF2(Dicellograptus complexus)—LM6(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笔石带,但同时在大巴山南缘优质页岩的横向分布仍存在着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宣汉—巫溪地区 页岩气 笔石带序列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生物地层 分层对比 巫溪2井
下载PDF
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吸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武瑾 王红岩 +2 位作者 拜文华 薛华庆 杜东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713-718,共6页
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对储层含气性评价和资源储量预测至关重要。文中通过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心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纳米孔隙结构参数;综合运用等温吸附实验测量岩心样品的甲烷吸附能... 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对储层含气性评价和资源储量预测至关重要。文中通过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心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纳米孔隙结构参数;综合运用等温吸附实验测量岩心样品的甲烷吸附能力,分析饱和吸附量与孔隙结构、有机碳质量分数、矿物组成的相关性,探讨了页岩吸附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孔径小于50 nm的微孔和中孔是主要的孔隙类型,为吸附气提供了有效储存空间;有机碳质量分数控制了纳米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的发育,是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黏土矿物成分对页岩的吸附性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纳米级孔隙 吸附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浅析断层在地表的位置是怎么画出来的
19
作者 杜东 刘宏伟 《科技视界》 2019年第32期13-14,共2页
介绍了断层的相关知识,并阐述了在地表确定断层位置的具体方法有剖面法、地表测绘、航空照片解译、地球物理及钻探勘查等。
关键词 断层 地表位置 刻画
下载PDF
腰背核心肌群在等速旋转运动中力矩和表面肌电的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夏 王惠娟 +2 位作者 吴红瑛 杜东 范建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5-318,355,共5页
目的:收集腰背核心肌群在等速旋转运动中的肌力矩和表面肌电图肌电信号,加以处理分析,研究受试者背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在脊柱等速旋转运动中的改变,揭示其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健康男性受试者24名,分别收集其在30°/s... 目的:收集腰背核心肌群在等速旋转运动中的肌力矩和表面肌电图肌电信号,加以处理分析,研究受试者背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在脊柱等速旋转运动中的改变,揭示其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健康男性受试者24名,分别收集其在30°/s、60°/s、120°/s速度下脊柱旋转运动中的旋转力矩,以及双侧背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的肌电信号。结果:等速旋转运动中,左右侧等速旋转力矩均随着速度的增大略微减小,但无显著性意义,各速度下左旋/右旋力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左右侧等速旋转过程中背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肌电振幅的均方根值(RMS)亦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少,30°/s与120°/s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肌肉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其中以腹外斜肌激活最为明显;速度与肌肉间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等速旋转运动中,正常人负责产生旋转动作的肌肉主要是对侧腹外斜肌、同侧背阔肌和腹内斜肌,尤以腹外斜肌为主;左旋/右旋时峰力矩值及背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的RMS均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等速 轴性旋转 核心肌 脊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