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曰伦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贡献——纪念王曰伦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汝霖 刘亚民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王曰伦(1903—1981年)是著名地质学家、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初步确立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层序和与震旦系的分界;初步奠定了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地层基础;参与发现、命... 王曰伦(1903—1981年)是著名地质学家、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初步确立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层序和与震旦系的分界;初步奠定了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地层基础;参与发现、命名和进一步证实“蓟县运动”的存在,正确解决了华北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最早发现南北震旦系属同名异纪的上下关系;为全国各地上前寒武系划分和对比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坚持实践和创新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曰伦 寒武纪地质学 地质学家 地质科学 震旦系 西南地区 地层层序 分界 五台山区 构造地层基础 “蓟县运动”
下载PDF
一位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记学生喜爱的教师孙爱群教授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汝霖 《中国地质教育》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孙爱群教授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和"我乐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业务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 本文介绍了孙爱群教授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和"我乐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业务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和谐的教学艺术相结合。从而使教与学紧密结合,教学气氛融洽轻松,教学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教学艺术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振兴地质行业的几点浅见
3
作者 杜汝霖 《当代经济管理》 1989年第1期6-8,共3页
在当前国民经济深化改革,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地质工作向何处去?地质科学向何处去?地质行业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地质界最关心、最焦虑的话题,也是地质行业急需探讨研究和逐步解决的有关命运和前途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地质行业 国民经济 商品经济 地质工作 地质科学
下载PDF
中国北部寒武纪叠层石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杜汝霖 李不惑 田立富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20-26,113-114,共9页
中国北部寒武纪的叠层石,过去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一般的初步印象是叠层石发育不好而相对贫乏。通过初步工作发现在有些地区,其分布还是较广泛的,在局部地区多数组段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叠层石。目前除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尚未发现叠层... 中国北部寒武纪的叠层石,过去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一般的初步印象是叠层石发育不好而相对贫乏。通过初步工作发现在有些地区,其分布还是较广泛的,在局部地区多数组段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叠层石。目前除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尚未发现叠层石外,三个统其余的五个组中都含有叠层石,共有七个主要层位,十几个不同的类型。中国北部寒武纪叠层石的特征是:一般个体较大,多数形态简单,类型较少,以层状,层柱状、柱状和球状叠层石为主。多数含有机质并具明显的生物结构,有的还见有生物扰动的痕迹并与三叶虫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迭层石 毛庄组 层位 中国北部 生物扰动 张夏组 三叶虫化石 标准剖面 徐庄组
下载PDF
略记孙云铸教授对我国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贡献
5
作者 杜汝霖 刘亚民 裴天明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2-16,共5页
孙云铸教授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在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贡献是:①发现和命名蓟县运动,正确解决了华北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②坚持震旦系与寒武系的不同,确定了震旦系及青白口群的元古代归属;③较早发现南北震旦系... 孙云铸教授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在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贡献是:①发现和命名蓟县运动,正确解决了华北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②坚持震旦系与寒武系的不同,确定了震旦系及青白口群的元古代归属;③较早发现南北震旦系的差异,最早指出南北不同标准剖面;④坚持震旦系的重要地位,最早提出震旦系为震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地层 震旦纪 孙云铸
下载PDF
宣龙式铁矿生物标志物(烷烃)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志礼 刘雪娴 +1 位作者 李鹏富 杜汝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笔者通过对河北庞家堡碾盘山、大堡堆和龙关共8个铁矿岩样的生物标志物(烷烃)的研究,发现这些样品中nC_(15)-nC_(20)含量较高,主峰碳都在nC_(16)、nC_(17)、nC_(18);植烷、姥鲛烷很丰富。这些结果表明矿体中的铁质叠层石和铁质核形石是... 笔者通过对河北庞家堡碾盘山、大堡堆和龙关共8个铁矿岩样的生物标志物(烷烃)的研究,发现这些样品中nC_(15)-nC_(20)含量较高,主峰碳都在nC_(16)、nC_(17)、nC_(18);植烷、姥鲛烷很丰富。这些结果表明矿体中的铁质叠层石和铁质核形石是藻成沉积构造。聚铁作用的发生主要是蓝藻生命活动所引起。该研究结果为宣龙式铁矿成因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生物标志物 烷烃 铁矿床
下载PDF
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和地学问题取得的新的可喜成就——读《地球科学系统观和方法论》有感
7
作者 杜汝霖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457-457,464,共2页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地学 系统观 方法论
下载PDF
蓝藻聚铁作用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志礼 刘雪娴 +1 位作者 杜庆红 杜汝霖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9-86,共8页
实验模拟前寒武纪大气的高二氧化碳分压(P_(CO_2)),低氧浓度条件下,加入较低浓度(6μg/g)铁的Zarronk培养液培养蓝藻Spirulina platensis,观察铁的沉淀与凝聚。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改变环境的离子平衡系统以及pH,Eh等,造成铁的氧化、还... 实验模拟前寒武纪大气的高二氧化碳分压(P_(CO_2)),低氧浓度条件下,加入较低浓度(6μg/g)铁的Zarronk培养液培养蓝藻Spirulina platensis,观察铁的沉淀与凝聚。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改变环境的离子平衡系统以及pH,Eh等,造成铁的氧化、还原、络合和Fe^(3+)沉淀。实验组与未加蓝藻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实验证实藻在聚铁和铁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聚铁作用 模拟实验
下载PDF
Longfengshania的形态学特征和归属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志礼 杜汝霖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6-114,160,共9页
一、前言自从杜汝霖、李培菊(1980)第一次在燕山怀来龙凤山南坡长龙山组(距今约900-850百万年)发现Longfengshania sp.以来,陆续又在燕山地区河北宽城、丰润、古冶、兴隆、蓟县、昌平、怀来、涿鹿等青白口系11个化石产地(插图1),计17个... 一、前言自从杜汝霖、李培菊(1980)第一次在燕山怀来龙凤山南坡长龙山组(距今约900-850百万年)发现Longfengshania sp.以来,陆续又在燕山地区河北宽城、丰润、古冶、兴隆、蓟县、昌平、怀来、涿鹿等青白口系11个化石产地(插图1),计17个化石点发现大量的该类宏观植物化石(杜汝霖,1982;Du and Tian,1985;杜汝霖、田立富,1985,1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山藻属 形态学 分类
下载PDF
河北下花园洪水庄组含炭质化石岩样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礼 刘雪娴 杜汝霖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83-487,537,共5页
河北下花园古城梁东坡洪水庄组下部和上部藻层泥质白云岩中,存在大量直径8-25mm,的炭质薄膜化石7属8种.用生物标志物(化学化石)的研究结果,讨论这些化石的生物学性质和可能的亲缘.确认这样一些丰度极大的化石主要来源于后生藻类.
关键词 炭质化石 洪水庄组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在区调实践教学中实现教产研三结合
11
作者 田立富 杜汝霖 +5 位作者 周聘渭 胡胜军 王立峰 胡华斌 杨竹森 孙黎明 《中国地质教育》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地矿部在“八五”期间为促进地质院校实现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给我院下达了7幅区调任务。我院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实践教学,较成功的实现了教、产、研三结合,从而推动了我院教学改革。现以“新保安测区”为例谈谈我们的体会。
关键词 三结 区调 实践教学 结合点 地质院校 生产和科研 填图方法 地矿部 教学与科研 图幅
下载PDF
叠层石研究的新进展──微生物岩 被引量:22
12
作者 梁玉左 朱士兴 +2 位作者 高振家 杜汝霖 邱树玉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1期57-65,共9页
1992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国际叠层石讨论会暨IGCP261项全体会议上的资料表明,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叠层石研究又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叠层石是底栖微生物群落(BMCS)1与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沉积... 1992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国际叠层石讨论会暨IGCP261项全体会议上的资料表明,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叠层石研究又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叠层石是底栖微生物群落(BMCS)1与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沉积物的主要代表。在我国,以叠层石为代表的微生物岩在不同时代地层中,尤其是元古宙地层中分布十分广泛。为了发展地质学、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的理论和新的找矿、找油方法,中国各有关地质学家对微生物岩开展全面的研究,积极参加IGCP344项──《微生物岩隆的生物沉积学和对比》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微生物岩 古生物
下载PDF
中国震旦亚界的迭层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玉左 杜汝霖 王树洗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1-13,118-119,共15页
震旦亚界在我国分布广泛,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并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各种类型的化石层位;其时限约在815±20百万年到1950±50百万年之间。现据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放射性年龄等方面资料,可由下而上分成长城、蓟县、青白口和震旦... 震旦亚界在我国分布广泛,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并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各种类型的化石层位;其时限约在815±20百万年到1950±50百万年之间。现据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放射性年龄等方面资料,可由下而上分成长城、蓟县、青白口和震旦四个系(详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层石 亚界 长城系 微构造 地层划分 层位 岩石地层 蓟县系 碎屑岩相 不整合接触
下载PDF
实施西部大开发,理论创新须先行——对《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的综合评价
14
作者 刘路 杜汝霖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62-563,共2页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理论创新 《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 书评 郝东恒 中国
下载PDF
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汝霖 李凤臣 +4 位作者 李培菊 梁新 刘敏 胡华滨 刘志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4-189,T001,共7页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矿层 微体植物化石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与南方岩溶塌陷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可强 王滨 +1 位作者 郭璐 杜汝霖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候因素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决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岩溶塌陷在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强度与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论文在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南北方岩溶塌陷的... 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候因素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决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岩溶塌陷在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强度与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论文在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南北方岩溶塌陷的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岩溶塌陷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及强度以及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基础上,发现了南北方岩溶塌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北方区域构造上为较单一的断块隆起山地和沉降盆地,其岩溶水文地质单元规模大,地下水动力作用相对较弱,塌陷类型以古岩溶塌陷为主,塌陷机制除常见致塌模式外还有一种地震效应致塌模式;而中国南方区域构造上多形成较紧密的褶皱,其岩溶水文地质单元规模小、地下水动力作用较强,以现代岩溶塌陷为主,塌陷机制除常见模式外还有冲爆致塌和酸液致塌两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中国南方 岩溶塌陷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冀西北中元古代铁岭组地层格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立峰 胡胜军 +1 位作者 周聘谓 杜汝霖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54-58,共5页
河北省怀来中元古代铁岭组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组合。按微相组合或基本层序、沉积体系及沉积体系域逐级剖析的方法,可识别出61个基本层序和潮坪、浅水陆棚及开阔陆棚等3种沉积体系。这3类沉积体系的周期性叠置组成了完整... 河北省怀来中元古代铁岭组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组合。按微相组合或基本层序、沉积体系及沉积体系域逐级剖析的方法,可识别出61个基本层序和潮坪、浅水陆棚及开阔陆棚等3种沉积体系。这3类沉积体系的周期性叠置组成了完整的海进—海退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其顶底为明显的平行不整合。通过对该沉积层序的层序界面及最大海进面的追索,建立了怀来地区的地层格架,从而揭示了中元古代铁岭组沉积盆地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岭组 基本层序 地层格架 中元古代 地层
下载PDF
赵家庄组的建立及太行一五台山区滹沱群与长城系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杜汝霖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23-29,共7页
赵家庄组是笔者研究太行山中南段长城系时提出并建议命名的一个新的地层单位。该层在河北赞皇县赵家庄地区出露最好;距区域代表性的郭万井剖面仅十七公里,为蓟县剖面所没有。建组的主要依据是:①剖面连续,层序完整。岩性以紫红色页(泥)... 赵家庄组是笔者研究太行山中南段长城系时提出并建议命名的一个新的地层单位。该层在河北赞皇县赵家庄地区出露最好;距区域代表性的郭万井剖面仅十七公里,为蓟县剖面所没有。建组的主要依据是:①剖面连续,层序完整。岩性以紫红色页(泥)岩夹白云岩为主,属半咸化泻湖或海湾相沉积;②上、下限清楚。与上覆常州沟组或串岭沟组大都成明显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滹沱群成明显角度不整合按触;③分布广泛,层位稳定。在太行山五台山,中条山地区均有出露,沉积于古地形低凹处,并始终位于长城系底部:④富含多层以Gruneria——Xiaλingella组合为主的迭层石。该组(段)的建立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最好证据。综上所述,笔名认为:太行——五台山区长城系与滹沱群,不论从地层层序,岩性,接触关系,迭层石组合,构造特征,变质程度,含矿性以及同位素年令等方面,均说明二者纯属上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系 滹沱群 迭层石 赵家庄 区域地层对比 平行不整合 常州沟组 地层层序 白云岩 五台
下载PDF
我国晚前寒武纪“龙凤山生物群”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汝霖 田立富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6年第Z1期299-304,445-446,共8页
“龙凤山生物群”是我国晚前寒武纪后期发现的三个生物群中最早的一个生物群,它是早于伊迪卡拉(Ediacara)期的具多门类的海相宏观后生生物群落。该生物群落不仅有以龙凤山藻(Longfengshania)为代农分子等大量独特的宏观藻类,而且这些宏... “龙凤山生物群”是我国晚前寒武纪后期发现的三个生物群中最早的一个生物群,它是早于伊迪卡拉(Ediacara)期的具多门类的海相宏观后生生物群落。该生物群落不仅有以龙凤山藻(Longfengshania)为代农分子等大量独特的宏观藻类,而且这些宏观藻类还具有组织器官分化,可以作为具多细胞生物和宏观底栖藻类化石的重要证据。最近,在龙凤山和下花园地区还找到了明显的蠕虫类遗迹化石,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前寒武纪 底栖藻类 蠕虫类 后生动物 固着器 生物地层学 原地埋藏 于伊 生物地理区
下载PDF
华北晚前寒武纪藻类化石的一个特殊类型-LQNGFENGSHANIA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汝霖 田立富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2年第Z1期7-13,65+176-177,共10页
1979年,笔者等曾在冀西北怀来龙风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中,找到了肉眼清晰可见的、小型的Chuaria等多种藻类化石。这些化石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时代较老,层位较低,个体较大,种类较多,产量较丰富,保存又完好的藻类实体和印痕化石. 其中有... 1979年,笔者等曾在冀西北怀来龙风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中,找到了肉眼清晰可见的、小型的Chuaria等多种藻类化石。这些化石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时代较老,层位较低,个体较大,种类较多,产量较丰富,保存又完好的藻类实体和印痕化石. 其中有一种含量较丰富又具代表性的分子,就是笔者鉴定的一个特殊类型:龙风山藻属(Long-fengshania)。它的最大特点是化石体分为叶状体和似叶柄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化石 印痕化石 LQNGFENGSHANIA 叶状体 固着器 前寒武纪 青白口系 藻属 边缘带 二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