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轩传树 来庆立 束赟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M0003,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关于党的宣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关于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新时代十余年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经过“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接续努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这一思想正是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尤其是新时代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经验及其背后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印证,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也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体系 文化主体性 文化使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体系在民国的开创——邓初民《政治科学大纲》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束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5-201,共7页
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创建,往往会追溯至邓初民的《政治科学大纲》一书。1929年,《政治科学大纲》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核勾勒出了整个政治科学体系粗朴的大纲。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创,并不是一个偶... 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创建,往往会追溯至邓初民的《政治科学大纲》一书。1929年,《政治科学大纲》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核勾勒出了整个政治科学体系粗朴的大纲。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创,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正如邓初民所言"任何科学都成为与实践不可分的‘契机’而和实践统一在某种方式上,政治科学尤然"。本文试图探究以邓初民著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产生之契机,并尝试借此回到当时的场景之中,分析成书的背景、时代对政治学的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在当时学术独立与经世致用争论中的多重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初民 《政治科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
下载PDF
起点的重构:霍布斯与卢梭自然状态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束赟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7,共6页
对霍布斯与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之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的把握,须放在当时的时代科学风尚下进行。作为现代政治学的开创者,霍布斯按照欧几里得的几何样式来建构他的理论大厦,其政治哲学理论的地基是现代人的平等。但霍布斯对平等的论证并... 对霍布斯与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之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的把握,须放在当时的时代科学风尚下进行。作为现代政治学的开创者,霍布斯按照欧几里得的几何样式来建构他的理论大厦,其政治哲学理论的地基是现代人的平等。但霍布斯对平等的论证并非完美,卢梭在批判了霍布斯的理论之后,结合他当时的时代风尚——对未开化民族的兴趣——开启了他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述,并奠定了现代平等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状态 平等 霍布斯 卢梭
下载PDF
领导在政治体制改革情境中的角色探讨
4
作者 束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30-33,共4页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变革情境中进行有效的领导是领导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变革情境中的领导行为不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而且要能引领形势的发展,把握变革的方向。因此,在我国,必须建构新型的领导观念,引领政治...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变革情境中进行有效的领导是领导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变革情境中的领导行为不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而且要能引领形势的发展,把握变革的方向。因此,在我国,必须建构新型的领导观念,引领政治体制的改革。这种新型领导观念的建构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准确认识变革情境,认识到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领导者自身、领导对象、领导环境的变化,其次是重新确定领导在变革情境中的最佳角色。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领导应当引领内在价值观的变革、引领正式制度的设计与变迁、引领非固化制度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角色 变革情境 体制改革
下载PDF
现代官僚制的经济性和工具性——马克斯·韦伯的现代官僚制理论及启示
5
作者 束赟 《行政与法》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对现代官僚制作全面深刻的理解,有赖于对其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之理论文本的深入剖析。本文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现代官僚制理论的梳理后认为,经济性是现代官僚制兴起的原因,工具性则是官僚制的本质,这种本质又直接导致了现... 对现代官僚制作全面深刻的理解,有赖于对其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之理论文本的深入剖析。本文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现代官僚制理论的梳理后认为,经济性是现代官僚制兴起的原因,工具性则是官僚制的本质,这种本质又直接导致了现代官僚制的自我权力化并产生了政治与行政之争,而制度之下的人也随之被工具化。现代官僚制在创造了惊人的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如何在现代官僚制下实现"人是目的"这一主题,则是马克斯·韦伯理论的永久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官僚制 马克斯·韦伯 工具性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纹理特征与ν-SVM的车牌汉字识别
6
作者 束赟 《信息化研究》 2012年第2期38-40,54,共4页
车牌汉字识别是车牌字符识别中的难点,文章通过对二维Gabor小波特征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详细的分析,采用二维奇对称Gabor小波作字符特征滤波函数,并通过基于ν-SVM的多类分类器对数据进行训练及分类,... 车牌汉字识别是车牌字符识别中的难点,文章通过对二维Gabor小波特征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详细的分析,采用二维奇对称Gabor小波作字符特征滤波函数,并通过基于ν-SVM的多类分类器对数据进行训练及分类,设计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实际系统的汉字字符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奇对称Gabor小波 支持向量机 引入参数ν的支持向量机(ν-SVM) 多类SVM
下载PDF
政治结构、行动者与组织力——基于上海市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束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我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中“组织力”的形成,需要在政治结构和行动者两个视角下进行剖析。在政治结构的视角下,党的组织力既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力量,又能通过组织自身的运作产生新的效能。我国街道层面党的基层组织力的产生、聚集与传... 我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中“组织力”的形成,需要在政治结构和行动者两个视角下进行剖析。在政治结构的视角下,党的组织力既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力量,又能通过组织自身的运作产生新的效能。我国街道层面党的基层组织力的产生、聚集与传输来自于上下关系中的聚合性政治结构、平台关系中的整合性政治结构、前后关系中的联动性政治结构,以及模糊区域中的托底性政治结构。在政治行动者的视角下,基层党组织通过民主集中制、“双报到”、党群同心圆等机制,凸显了党组织及党员作为独特的政治行动者的内在优势。政治结构与行动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组织力”的发挥,使得我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目标得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政治结构 行动者 组织力
下载PDF
党建研究中的研究定位与概念建构——构建中国政党理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束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6,共8页
党建研究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对党建研究方法论问题关注较少。目前,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完成的党建研究质量参差不齐,亟须厘清其评判标准。在“社会科学化”的党建研究中有两个关键步骤——研究定位与概念建构... 党建研究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对党建研究方法论问题关注较少。目前,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完成的党建研究质量参差不齐,亟须厘清其评判标准。在“社会科学化”的党建研究中有两个关键步骤——研究定位与概念建构。研究定位要求研究者对一项党建研究的维度、对象有较为明确的界定,不同研究定位的成果又形成了开发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构成的研究链条。概念是对现实世界现象清晰的对应和投射,是人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础,有效的党建概念的构建可以使研究者界定研究对象范畴并进行对话,但目前党建研究中“概念赤字”现象比较严重,需要建构更多的基本层次的概念和概念组群,并以此建构更多的具有普遍原理意义的、深入到人与秩序的原理层面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研究 中国政党理论 社会科学方法 研究定位 概念建构
下载PDF
制度体系与政治优势:统一战线与国家制度关系的演变与张力 被引量:5
9
作者 束赟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年第4期67-73,共7页
在我国政治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关于统一战线的内涵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方面,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另一方面,统一战线作为一种综合的国家制度,包含复杂的制度体系。从革命时期至今,统一战线逐步从政策路线... 在我国政治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关于统一战线的内涵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方面,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另一方面,统一战线作为一种综合的国家制度,包含复杂的制度体系。从革命时期至今,统一战线逐步从政策路线发展成国家制度。在大统战格局下,统一战线全面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其制度体系建构日趋成熟,促进了统一战线政治优势的发挥。但统一战线作为制度体系所表现出的科层化、规范化,与统一战线作为政治优势的灵活性、开放性之间存在着一定张力,把握其中的平衡需要更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更高超的政治智慧。统一战线呈现的制度体系与政治优势之间的张力,不是一种“二选一”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政治联盟 国家制度 制度体系 政治优势 政治艺术 科层制
下载PDF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开启——1949—1965年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束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9,共9页
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史研究中,一般认为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政治学学科被取消,直至20世纪80年代方才重建。这一通行的说法过于简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湮没了当时学科建设的初衷和对新生议题的探索。1949-1965年间,新中... 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史研究中,一般认为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政治学学科被取消,直至20世纪80年代方才重建。这一通行的说法过于简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湮没了当时学科建设的初衷和对新生议题的探索。1949-1965年间,新中国政治学的系科发展历经三个阶段:探索并建设了具有新中国特色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立了中国新政治学研究会与政治法律学会,创立相关杂志,初步形成了学科共同体;新民主主义教育中"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理念在政治学书籍的选题中也有所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学研究融合了民国政治学研究、根据地政治教育传统以及苏联国家学相关理论,开创了与新生政权政治运作相呼应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史中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 课程体系 院系调整 政治学学会
下载PDF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调整与结构功能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束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3-48,共6页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现实"三个多样化"的背景,新时代统一战线要解决好人心和力量的问题,必须调整统战范围,进一步优化结构功能。本文梳理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在对象范围上的调整,包括爱国统一战线的扩大、统战对象范围的扩...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现实"三个多样化"的背景,新时代统一战线要解决好人心和力量的问题,必须调整统战范围,进一步优化结构功能。本文梳理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在对象范围上的调整,包括爱国统一战线的扩大、统战对象范围的扩大以及面对新的统战对象所需的新作为;总结了构建大统战格局的新进展,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统战部功能以及对载体的创新;探讨了新时代统战对象范围与结构功能调整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旨在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统一战线 统战对象 统战结构
下载PDF
统一战线与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统战工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束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7-31,共5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纲领性设计,作为党的政治优势与战略方针的统一战线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一战线对我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纲领性设计,作为党的政治优势与战略方针的统一战线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一战线对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特别是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制度起到了支撑作用。统一战线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其他制度形成了互塑共生的关系。提升统战能力将有助于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统一战线 制度优势
下载PDF
国民党军队中的党务工作与军队的党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束赟 《军事政治学研究》 2015年第3期46-57,共12页
打造一支"有主义的兵"是国民党建军所致力达到的目标。通过总结国民革命军中的党务状况,分析其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党组织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发展、衰落以及再次兴起,梳理军队中的党义宣传,我们可以发现,国民革命军在初建之时效法苏联红... 打造一支"有主义的兵"是国民党建军所致力达到的目标。通过总结国民革命军中的党务状况,分析其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党组织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发展、衰落以及再次兴起,梳理军队中的党义宣传,我们可以发现,国民革命军在初建之时效法苏联红军,从军费与党代表这两个制度入手,初步实现了党对军队的控制,这是政党组织与军队组织融合较好的时期。但是,随着党权的衰落,党对军队的控制也逐渐减弱,军队组织逐渐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军 军队党化
下载PDF
统一战线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位置与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束赟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8,共10页
梳理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探讨统一战线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位置与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逻辑。统一战线通过对“整体性人民”的凝聚和对多属性的“现实的人”的整合来实现全过程人民民... 梳理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探讨统一战线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位置与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逻辑。统一战线通过对“整体性人民”的凝聚和对多属性的“现实的人”的整合来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人民性”,因此,统一战线是处理党与人民关系的关键抓手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实践与效能中包含着统一战线的制度、实践与效能。治理体系、党的统战能力、民主精神之间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叠加效应将共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统一战线 人民性 制度精神
原文传递
孙寒冰的政治学研究——兼论早期复旦大学教学培养方式与政治学系的发展
15
作者 束赟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23年第2期110-139,共30页
孙寒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教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他学术兴趣广泛,涵盖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多方面,翻译了《政治科学与政府》等著作,并在国家学说与政治学之范畴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孙寒冰的学术研究道路与方法体现了早期复旦大学... 孙寒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教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他学术兴趣广泛,涵盖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多方面,翻译了《政治科学与政府》等著作,并在国家学说与政治学之范畴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孙寒冰的学术研究道路与方法体现了早期复旦大学的培养方针与教学方式,他在政治学方面的研究既受当时国外研究流派的影响,也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风尚。孙寒冰也是黎明书局的创办人之一,主持了大量社会科学书籍的出版工作,并主编了《文摘》杂志,以其广阔的视野和专业知识推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尽了一个知识者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寒冰 《政治科学与政府》 国家学说 民国政治学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原文传递
赋能与执行:新技术时代政党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束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80,共10页
政党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进步在政党政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赋能"和"技术执行"两个概念比较有利于分析新信息技术对政党组织发展的影响。"技术赋能"强调的是技术对治理术本身... 政党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进步在政党政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赋能"和"技术执行"两个概念比较有利于分析新信息技术对政党组织发展的影响。"技术赋能"强调的是技术对治理术本身的影响,在政党发展中表现为政党组织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劝说-宣传",使用定位与数据分析技术所形成的选民分析以及定制宣传推送功能等来"引导-操纵"选举。"技术执行"则认为在技术嵌入组织的过程中,被执行的技术不同于客观的技术。政党组织对技术的使用同样存在着制度性滞后的现象,同时倾向于按照加强现行结构的方式来执行新技术。在政党组织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博弈之下,中国共产党形成的是一套由组织内部发起的,采取组织化方式推进的技术运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政党 技术赋能 技术执行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党的建设历程与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束赟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第8期7-11,共5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以之作为我国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上海的党建工作是上海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保证。本文在梳理四十年来上海党建的主要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党建的重...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以之作为我国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上海的党建工作是上海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保证。本文在梳理四十年来上海党建的主要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党建的重点和亮点领域,提炼上海党建的经验,并进一步展望未来上海在全面从严治党上的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党建 党建经验 改革开放四十年
原文传递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开启:学科建设与研究议题
18
作者 束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1期22-23,共2页
在讨论我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时,一般认为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政治学学科被取消,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重建,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中,政治学几乎没有发展。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 在讨论我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时,一般认为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政治学学科被取消,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重建,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中,政治学几乎没有发展。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等书均持此论。一门现代学科是否成立的标准包含三方面:高校中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学科名下有相关的研究;有专业期刊或学会等学术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百科全书 院系调整 现代学科 学术共同体 专业期刊 课程设置 政治学学科 建设与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