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病毒病及其防治(上)
1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11-13,共3页
病毒病是一种危害大口黑鲈的严重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目前研究尚欠深入,在防治上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这类疾病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控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一、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 病毒病是一种危害大口黑鲈的严重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目前研究尚欠深入,在防治上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这类疾病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控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一、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又名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拖底病等。1.病原或病因病原是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BUSV),属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病毒病 溃疡病 虹彩病毒科 蛙虹彩病毒 病毒性 研究成果 防治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毒病及其防治(下)
2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11-13,共3页
三、大口黑鲈病毒病。1.病原或病因病原为大口黑鲈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隶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该病毒是最早被发现的大口黑鲈的病毒,1991年从美国佛罗里达州Lake Weir市的野生大口黑鲈中分离到。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病毒病 虹彩病毒科 蛙病毒属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害及防控措施(下)
3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5期11-12,共2页
2.药物防治用药物防治最容易被接受,而且是最简单、最普通、价格最便宜的方法,它在病害防治手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药物防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它的有效性外,安全性(包括养殖对象的安全、产品的... 2.药物防治用药物防治最容易被接受,而且是最简单、最普通、价格最便宜的方法,它在病害防治手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药物防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它的有效性外,安全性(包括养殖对象的安全、产品的安全、环境的安全等)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防治 养殖对象 大口黑鲈 防控措施 病害防治 养殖业 发展趋势 安全性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害及防控措施(上)
4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11-12,共2页
一、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与病程特征1.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根据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1)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常称为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可在大口黑鲈之间... 一、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与病程特征1.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根据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1)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常称为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可在大口黑鲈之间、大口黑鲈与其他水生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病原微生物 传染性疾病 防控措施 水生动物 病害 发生的原因 传染病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害及防控措施(中)
5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4期11-12,共2页
二、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是因病原体(或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大口黑鲈新陈代谢失调,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鱼的正常生命活动被扰乱。导致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虽然有众多的原因,但基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一... 二、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是因病原体(或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大口黑鲈新陈代谢失调,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鱼的正常生命活动被扰乱。导致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虽然有众多的原因,但基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一是传统的、宏观的观点,病害的发生是病原(包括致病因素)、环境以及大口黑鲈本身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病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二是微观的观点,大口黑鲈微生态系统严重失去平衡,导致病害发生,其中病原或致病因子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致病因子 病害发生 微生态系统 防控措施 器官发生 新陈代谢 致病因素
下载PDF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流行病学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先乐 周剑光 +2 位作者 柯福恩 艾晓辉 贺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3-78,共6页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近两年来发生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种新的流行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100~200g的幼鳖。肠道糜烂出血,胃肠粘膜组织坏死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养殖区流行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为5~7月,6月是发病高峰月,...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近两年来发生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种新的流行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100~200g的幼鳖。肠道糜烂出血,胃肠粘膜组织坏死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养殖区流行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为5~7月,6月是发病高峰月,占发病总例数的39.8%;水温25~30℃时该病较易发生。该病潜伏期较长,发生期(14.3±6.9)d,暴发期(14.7±6.2)d。对湖北省95个养殖场(户)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发病率为43.2%,平均死亡率(44.5±25.6)%,日平均死亡率(6.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出血性肠道坏死 流行病学 危害 病因
下载PDF
喹乙醇在鱼体内蓄积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先乐 胡鲲 +1 位作者 邱军强 刁进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高 ,99d单养银鲫组可达 10 0 5 7± 0 0 15 (3)mg/kg ,鲤鲫混养组银鲫、鲤分别达 10 10 7± 0 2 2 6 (3)mg/kg,9 883± 0 0 32 (3)mg/kg ,肾脏次之 ,99d单养鲫鱼组的银鲫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分别为 7 4 94± 0 0 6 4 (3)mg/kg,7 777± 0 138(3)mg/kg和 7 6 0 8± 0 0 86 (3)mg/kg ,肌肉中较低 ,分别为 0 1170± 0 0 0 3(3)mg/kg ,0 16 0± 0 0 0 3(3)mg/kg,0 4 86± 0 0 0 6 (3)mg/kg;经检验三种组织器官中的蓄积量差异显著 (P <0 0 5 )。由于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蓄积 ,虽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10 2 7%和 110 7% ,但是它们的抗应激反应率明显下降 ,而且随喹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后 ,单养鲫鱼组的银鲫应激反应率由 5 8d的4 4 8%上升到 99d的 6 4 3%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和鲤分别由 5 8d的 6 6 7%和 4 6 2 %分别上升到 99d的 88 3%和76 9% ,无论是 5 8d还是 99d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喹乙醇 体内蓄积毒性 生长 饲料添加剂 抗应激反应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究——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及其有效免疫剂量的比较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先乐 夏春 左文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析,FR—854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可达88.9±12.0(6)%,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60.5±58.9(6);而FR-838-W疫苗分别只有71.3±14.2(6)%、88.3±26.2(6);二者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注射免疫三寸左右的草鱼种,FR—854的免疫剂量在3—5×10^(4.5)TCID_(50)/尾左右,FR—836—w在3—5×10^(7.5)TCID_(50)/尾左右,其免疫保护力可达80%左右,同时我们测得ER—854的半数免疫量为10^(5.1)TCID_(5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出血病 疫苗株 免疫剂量
下载PDF
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和肌肉中的RP—HPLC检测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先乐 王民权 +2 位作者 杨勇 叶金明 李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6,共6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了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和肌肉组织中含量的测定方法。取血浆和肌肉样品,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甲醇、乙腈、6%高氯酸和10%三氯乙酸,处理后样品10000r·min-1离心、0.45μm滤膜过滤后上HPLC。色...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了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和肌肉组织中含量的测定方法。取血浆和肌肉样品,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甲醇、乙腈、6%高氯酸和10%三氯乙酸,处理后样品10000r·min-1离心、0.45μm滤膜过滤后上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C18分析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缓冲液:四丁基溴化铵[24.5:73.5:2(v/v/v),磷酸调节pH值2.0]。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40℃,自动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采用与样品等量的甲醇和6%高氯酸进行前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抽提率和检测灵敏度。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1μg·mL-1;在0.1~4.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与重复性良好。血浆和肌肉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4.61%、95.57%±1.97%;平均日内(提取)精密度分别为0.38%±0.42%和0.25%±0.29%,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56%±0.36%和0.85%±1.18%。用该法对肌肉注射给药(剂量10mg·kg-1)96h内大黄鱼血浆中的诺氟沙星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测定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并初步揭示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组织中由给药后第0.5h的9.857±0.076μg·mL-1下降到96h的0.477±0.010μg·mL-1的代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诺氟沙星 血浆 肌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对中华鳖致病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先乐 柯福恩 +1 位作者 周剑光 艾晓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嗜水气单胞菌菌株T3、40142G,51613-1,706C,RTL531,R402L,RK1119等分别从患有红底板、腐皮、洞穴及其它症状的病鳖中分离。银鲫对T3与40142G的易感性最强,而中华鳖(与小白鼠、青蛙... 嗜水气单胞菌菌株T3、40142G,51613-1,706C,RTL531,R402L,RK1119等分别从患有红底板、腐皮、洞穴及其它症状的病鳖中分离。银鲫对T3与40142G的易感性最强,而中华鳖(与小白鼠、青蛙等一样)稍差。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中,T3的致病力最强,其致病性随水温升高而增强,随其连续传代而减弱。该菌在用橡皮塞密封的试管中4℃存放时,400d内致病力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力
下载PDF
鳖病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杨先乐 贺路 柯福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78-85,共8页
鳖病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杨先乐,贺路,柯福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沙市434000)关键词鳖病,病原,流行规律,防治STATUSQUOANDPROSPECTFORRESEARCHINGDISEASESOFS... 鳖病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杨先乐,贺路,柯福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沙市434000)关键词鳖病,病原,流行规律,防治STATUSQUOANDPROSPECTFORRESEARCHINGDISEASESOFSOFT-SHELLEDTUR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病 病原 流行规律 防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杨先乐 湛嘉 黄艳平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78-382,共5页
有机磷农药是人类最早合成而且仍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效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早期发展的大部分是高效高毒品种,如毒死蜱、甲拌磷乐果、对硫磷、甲胺磷等,而后逐步发展了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如乐果、马拉硫磷、二嗪磷... 有机磷农药是人类最早合成而且仍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效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早期发展的大部分是高效高毒品种,如毒死蜱、甲拌磷乐果、对硫磷、甲胺磷等,而后逐步发展了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如乐果、马拉硫磷、二嗪磷、敌百虫和杀螟松等,成为农药的一大家族[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毒性 水生生物 作用机理 联合毒性效应 环境监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中华鳖稚鳖对水体盐度和酸碱度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先乐 柯福恩 +2 位作者 贺路 刘仲琪 杨文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共4页
鳖是低耐盐的淡水生物,在盐溶液中的安全浓度为1.1‰;但它对强酸和强碱的耐受力强,在pH2.0—11.5的水质中,至少可存活96h。根据鳖对盐度与酸碱度的敏感性,作者对鳖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词 中华鳖 稚鳖 盐度 酸碱度 水体 敏感性
下载PDF
氯霉素在尼罗罗非鱼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先乐 湛嘉 胡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5,共6页
建立了尼罗罗非鱼血浆内氯霉素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法(RT HPLC),并研究了以50mg·kg-1剂量的氯霉素单次给药后,不同水温、不同年龄尼罗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的差异。结果表明,RT HPLC法检测血浆中的氯霉素基线走势平稳,药峰与杂质... 建立了尼罗罗非鱼血浆内氯霉素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法(RT HPLC),并研究了以50mg·kg-1剂量的氯霉素单次给药后,不同水温、不同年龄尼罗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的差异。结果表明,RT HPLC法检测血浆中的氯霉素基线走势平稳,药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在空白血浆样品中添加0.25,2.5和12.5μg·mL-1标准品,3个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可达(90.47±3.42)%,且变异系数小于1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较高,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199%和1.770%。研究揭示,水温和年龄对氯霉素在尼罗罗非鱼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水温升高,氯霉素在罗非鱼血浆中吸收、分布和消除速度则明显加快,26℃下T1/2ka仅为18℃的1/3,T1/2α和T1/2β也明显缩短,Tp不到18℃的一半,CLs是18℃的1.74倍;氯霉素在一龄罗非鱼血浆中的吸收速度比二龄罗非鱼快,达峰时间短,消除速度明显减慢,但分布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AUC)大小二者比较接近。鉴于CAP毒性强,在对水产品中的CAP残留进行监控时,应以养殖水温较低、年龄较小者作为监控的重点,以确保水产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氯霉素 水温 年龄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灭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先乐 周建光 +2 位作者 艾晓辉 柯福恩 李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9-394,共6页
不同的温度、福尔马林浓度、灭活的时间以及灭活菌液的浓度均可影响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灭活。本研究得到了菌液浓度为60×108cfu/ml时的9种灭活方法。通过琼脂双扩散试验对灭活菌液抗原性比较,认为28℃、0.2%... 不同的温度、福尔马林浓度、灭活的时间以及灭活菌液的浓度均可影响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灭活。本研究得到了菌液浓度为60×108cfu/ml时的9种灭活方法。通过琼脂双扩散试验对灭活菌液抗原性比较,认为28℃、0.2%的福尔马林灭活2d为鳖嗜水气单胞菌较理想的灭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嗜水气单胞菌 灭活
下载PDF
氯霉素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先乐 湛嘉 康继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水产养殖动物口服氯霉素后可能在可食组织中造成残留,本文通过以50mg/kg鱼体重的氯霉素(CAP)的剂量对尼罗罗非鱼单次口灌给药,采用HPLC和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CAP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给药0.5h后,CAP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浓度均... 水产养殖动物口服氯霉素后可能在可食组织中造成残留,本文通过以50mg/kg鱼体重的氯霉素(CAP)的剂量对尼罗罗非鱼单次口灌给药,采用HPLC和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CAP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给药0.5h后,CAP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浓度均迅速上升,分别为4288.01±1285.53ng/mL和5214.18±1105.62ng/g,2h达到峰值22246.42±355.84ng/mL和25717.47±1740.66ng/g;而肌肉中CAP却上升较慢,2h仅为7744.08±2118.74ng/g,8h才达到峰值13232.89±1612.74ng/g,峰值仅约为血浆和肝脏的1/2。CAP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速度均较慢,但肌肉比肝脏稍快,肌肉中第96d CAP降至为0.07±0.01ng/g,而肝脏中第120d尚在0.1ng/g以上,为0.25±0.06ng/g。肌肉和肝脏浓度常用对数-时间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y=-0.0966x+5.4292;y=-0.053x+4.7258,二者的T1/2β为7.14d和13.08d。若要使CAP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浓度降至0.1ng/g以下,则休药期分别需80.47d和132.61d。试验表明CAP在罗非鱼组织中消除缓慢,尤其在肝脏中,因此肝脏可以作为CAP残留监测的首选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尼罗罗非鱼 代谢 消除 药物残留监测 肝脏
下载PDF
水温与草鱼免疫应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杨先乐 左文功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用CFRV疫苗免疫后的草鱼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力的变化探讨水温与草鱼免疫应答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温在10℃以下,草鱼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它以CFRV疫苗的免疫临界温度是10℃;(2)在免疫临界温度之上,草鱼... 通过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用CFRV疫苗免疫后的草鱼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力的变化探讨水温与草鱼免疫应答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温在10℃以下,草鱼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它以CFRV疫苗的免疫临界温度是10℃;(2)在免疫临界温度之上,草鱼的免疫应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草鱼的适宜生长温度(32℃以上),其应答反应反而有下降的趋势;(3)免疫诱导期的水温是决定草鱼免疫应答发生与否和免疫应答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免疫应答 水温 鱼病 人工免疫 人工养殖
下载PDF
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先乐 黄宣运 +3 位作者 胡鲲 方伟 王炼 姜有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0,共5页
通过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制备环丙沙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CIP-BSA),用紫外扫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鉴定偶联物。利用制备的CIP-BSA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 通过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制备环丙沙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CIP-BSA),用紫外扫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鉴定偶联物。利用制备的CIP-BSA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效价、亲和力和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CIP-BSA的偶联比为30:1。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选,共筛出两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JY-1、JY-2)。这两株细胞的腹水经纯化后的抗体效价分别为5.12×106、2.56×106,亲和力常数分别为2.88×109、2.46×109L/mol,两抗体均为IgG1a,取亲和力高的JY-1进行竞争抑制测定,IC50值可以达到9.83ng/mL。该单抗仅与恩诺沙星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为95%。通过验证得到的JY-1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水产品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半抗原 抗体 免疫
下载PDF
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中华鳖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先乐 周剑光 +1 位作者 艾晓辉 柯福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探讨了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 ,Ⅱ龄鳖对T3菌苗的免疫应答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强 ,尤其在 4 0g以下时更为明显 ;而Ⅰ龄鳖体重的增加对其免疫应答影响不大 ,一般在较低或中等的水平上波动 ;同等体重的Ⅱ... 探讨了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 ,Ⅱ龄鳖对T3菌苗的免疫应答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强 ,尤其在 4 0g以下时更为明显 ;而Ⅰ龄鳖体重的增加对其免疫应答影响不大 ,一般在较低或中等的水平上波动 ;同等体重的Ⅱ龄鳖比Ⅰ龄鳖的免疫应答反应要强。此外 ,在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 ,鳖的免疫应答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免疫应答 年龄 体重 营养
下载PDF
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先乐 贺路 +2 位作者 艾晓辉 周建光 柯福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60,共8页
建立了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试验证明,致敏抗原菌体浓度为3×108cfu/mL、BSA浓度为2.0mg/mL,致敏红细胞浓度2.5%时(无论是人还是绵羊红细胞),本方法能获得最敏感的结果。加... 建立了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试验证明,致敏抗原菌体浓度为3×108cfu/mL、BSA浓度为2.0mg/mL,致敏红细胞浓度2.5%时(无论是人还是绵羊红细胞),本方法能获得最敏感的结果。加入稳定剂后的致敏红细胞,在80d内检测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本试验测得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3.4±4.2,而且证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抗体 间接 红细胞凝集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