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道沟流域2种典型灌木不同季节水分来源及利用效率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国敏 王爱 王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该试验以黄土高原风蚀水蚀区的典型代表六道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了2种典型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茎秆水和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δD值及叶片的δ^(13) C值,利用IsoSource模型分析2种... 该试验以黄土高原风蚀水蚀区的典型代表六道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了2种典型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茎秆水和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δD值及叶片的δ^(13) C值,利用IsoSource模型分析2种植物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并同步测定叶片水势、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生态因子,分析2种灌木在不同季节的水分来源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柠条和沙柳的水分利用策略随季节波动,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土层水分的利用比例存在差异。(2)旱季柠条和沙柳主要利用40~80cm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48.1%和49%。(3)雨季柠条主要利用表层0~10cm和浅层10~40cm的土壤水分,利用率约为57.5%;雨季沙柳主要利用浅层10~40cm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76%。(4)旱季柠条和沙柳的水分亏缺严重,其叶片水势、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小于雨季,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雨季。研究发现,柠条和沙柳在旱季均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分,雨季更倾向于利用浅层土壤水分;柠条和沙柳均能够通过降低气孔导度减小水分损失来获得较高的碳同化速率,维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以适应干旱环境,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沙柳 稳定同位素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大强度跳跃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股骨成长和骨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国敏 魏文仪 危小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5-78,共4页
对生长期大鼠进行 8周大强度跳跃训练 ,并对不同运动量进行比较研究 ,测定其股骨长度和横截面参数及骨盐含量、骨密度 ,结果表明 ,大鼠股骨长轴方向成长受到了明显抑制 ,大鼠股骨骨盐含量明显下降 ,且运动量越大表现越明显。
关键词 大强度跳训练 大鼠 股骨 骨盐含量 生长期
下载PDF
群体分布对夏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国敏 周勋波 +2 位作者 陈雨海 孙淑娟 杨荣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458-6465,共8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群体不同分布对夏大豆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max cv. Ludou 4)在同一群体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群体不同分布对夏大豆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max cv. Ludou 4)在同一群体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45cm×7.2cm,E:54cm×6cm。结果表明,群体分布影响夏大豆的产量、叶片水分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WUE)。A、B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D、E处理(P<0.05),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行距加大,单株有效荚数、粒数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渗透势(Ψs)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A、B处理RWC、Ψw和Ψs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D、E处理,E处理的Ψw在日变化的正午阶段明显低于其他处理;WUE与行距呈负相关(R=-0.935*),与产量呈正相关(R=0.997**),其中,A、B处理的WU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D、E处理极显著低于B处理(P<0.01)。夏大豆植株相对均匀分布的处理可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及叶片水分状况,进而形成较高的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群体分布 产量构成 水分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黑岱沟矿区排土场土壤水的氢氧稳定性同位素特征及入渗规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国敏 王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4-950,共7页
针对露天煤矿排土场人工堆垫地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影响排土场稳定和土壤修复关键的制约性因素水分为中心,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了排土场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揭示了2种不同植被类型(油松、... 针对露天煤矿排土场人工堆垫地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影响排土场稳定和土壤修复关键的制约性因素水分为中心,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了排土场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揭示了2种不同植被类型(油松、紫穗槐)土壤水的入渗规律。结果表明,黑岱沟矿区降水δD(氘)、δ18Ο(重氧)与降水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降水氢氧同位素具有极好的相关性;不同月份大气降水的δD值表现出明显的降水量和季节效应,旱季(3—6月)氢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δD值较高;7—9月降水频繁,δD值贫化。排土场表层(0~10 cm)土壤蒸发强烈,土壤水分氢、氧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同位素均值都大于降水;20 cm土层以下,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均值显著小于降水,原因一方面为矿区潜在蒸散大,大气蒸发力强,降雨量小、同位素值高的雨水难以入渗到深层土壤;另一方面是入渗深层的地下水和低同位素值的雨水混合作用效应。人工油松林和紫穗槐土壤水的氢、氧同位素值都主要分布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左上方,偏向正值区,说明矿区土壤水同位素值更易受大气蒸发的影响,造成土壤水同位素值富集。排土场各层土壤质地不一致,且砾石含量高,存在大孔隙,矿区土壤中活塞流和优先流并存于降水入渗过程中,从而有利于对深层土壤水分或地下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稳定性同位素 土壤水 蒸发 入渗 紫穗槐
下载PDF
过冷水滴碰撞导线表面结冰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国敏 郭开华 李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导线覆冰是一种随机发生的自然现象,曾对电网的安全构成严重危害。目前人们对过冷水滴碰撞导线结冰过程机理认识尚不太清楚。文中对过冷水滴碰撞导线表面结冰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单一过冷水滴碰撞圆柱金属表面冻结的动态行为进行... 导线覆冰是一种随机发生的自然现象,曾对电网的安全构成严重危害。目前人们对过冷水滴碰撞导线结冰过程机理认识尚不太清楚。文中对过冷水滴碰撞导线表面结冰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单一过冷水滴碰撞圆柱金属表面冻结的动态行为进行高速拍摄,揭示了该结冰过程形态特征,并从大量实验数据中分析得到了过冷水滴分别以2.2m/s和4.3m/s的速度撞击不锈钢、紫铜、铝等表面瞬时结冰边界条件的统计数据。同时还对过冷水滴流量从0.6滴/s到2.2滴/s,环境温度从-2℃~-8℃时导线覆冰增长动态过程影像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归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过冷水滴 覆冰机理 碰撞 瞬时结冰 冰增长
下载PDF
基于开环谐振结构的超宽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国敏 金荣洪 +5 位作者 耿军平 何蔚 房志江 吴琦 丁敏 芮贤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2,25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小型共面波导馈电超宽带(UWB)天线。该天线是基于开环谐振器(SRRs)的结构变形而来,设计时共采用了三对成等差数列的开环谐振结构作为天线的辐射面,同时为了获得较好的超宽带频率特性,馈电微带线采用了渐变微带线共面波...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小型共面波导馈电超宽带(UWB)天线。该天线是基于开环谐振器(SRRs)的结构变形而来,设计时共采用了三对成等差数列的开环谐振结构作为天线的辐射面,同时为了获得较好的超宽带频率特性,馈电微带线采用了渐变微带线共面波导馈电结构。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得了优化后的天线几何尺寸,并且加工制作了一副天线,对天线的回波损耗特性、方向图以及增益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天线具有良好的超宽带特性和较高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谐振器 超宽带天线 共面波导
下载PDF
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结构设计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国敏 肖高标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1期1-2,共2页
文中介绍三种射频LNA的电路结构。inductivedegeneratecascode结构具有很好隔离度、低噪声及高增益而普遍使用,在此基础上介绍高稳定度的LNA结构和低功耗的偏置电流复用结构。
关键词 射频LNA inductive-degenerate cascode结构
下载PDF
非均匀传输线特性重构中的噪声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国敏 肖高标 毛军发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利用时域反射技术(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由测量得到的时域反射信号,可以重构出非均匀传输线的一些特征参数。当反射信号中混有噪声时,对非均匀传输线特性参数的重构会产生影响。采用Zakharov-Shabat类型逆散射问题的数值反... 利用时域反射技术(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由测量得到的时域反射信号,可以重构出非均匀传输线的一些特征参数。当反射信号中混有噪声时,对非均匀传输线特性参数的重构会产生影响。采用Zakharov-Shabat类型逆散射问题的数值反演算法,以指数型非均匀传输线为例,对时域反射信号中混有高斯白噪声情况下的非均匀传输线特性参数重构问题进行了数值实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噪声干扰下,算法本身是稳定的,在较宽的信噪比范围内,能有效地重构出非均匀传输线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传输线 时域反射法 Zakharov-Shabat逆散射问题
下载PDF
大强度跳跃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国敏 魏文仪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对生长期大鼠进行8周大强度跳跃训练,并对不同运动量进行比较研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其脆性增大,强度降低,且运动量越大表现越明显,结果揭示大强度、大运动量跳跃训练使大鼠股... 对生长期大鼠进行8周大强度跳跃训练,并对不同运动量进行比较研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其脆性增大,强度降低,且运动量越大表现越明显,结果揭示大强度、大运动量跳跃训练使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大鼠 股骨 大运动量 训练 影响 抵抗 大强度 跳跃 性质
下载PDF
运动、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国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4,共3页
将4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组(H)、去卵巢加运动组(Y)及去卵巢加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组(P),12周后测定大鼠股骨颈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结果表明运动、PEMFs和雌激素均可增加... 将4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组(H)、去卵巢加运动组(Y)及去卵巢加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组(P),12周后测定大鼠股骨颈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结果表明运动、PEMFs和雌激素均可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减缓其骨质丢失。运动和PEMFs在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方面优于雌激素,二者联合应用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脉冲电磁场 雌激素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一氧化氮含量及骨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国敏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13-116,共4页
目的:建立雌性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模拟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对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及其与骨重建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上海体育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选取3月龄健康纯种雌性SD大... 目的:建立雌性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模拟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对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及其与骨重建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上海体育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选取3月龄健康纯种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去势对照组、低频脉冲电磁场组,8只/组。①去势对照组、低频脉冲电磁场组大鼠完整摘除两侧卵巢,假手术对照组找到卵巢后割取与卵巢等量脂肪。②低频脉冲电磁场组大鼠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电磁场频率为50Hz。将两只大鼠尾部相对置于螺线管中部,头部面向管的两端,治疗1h/d,5d/周,共12周。③各组大鼠处死前不同时间点进行2次荧光标记,以动态观察两次注射期间骨形成的情况。④第12周末治疗结束后取材,测定各组血清与骨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对腰椎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指标测定。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磁场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子宫重量和血清雌激素含量测定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去势对照组、低频脉冲电磁场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子宫质量、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此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磁场干预结束后各组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去势对照组、低频脉冲电磁场组骨小梁相对体积比、骨小梁平均骨壁厚度、皮质骨壁平均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骨小梁形成表面、骨小梁吸收表面、骨矿化沉积率、四环素标记荧光周长百分率、破骨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③磁场干预结束后各组血清和骨匀浆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低频脉冲电磁场组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较去势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使去卵巢大鼠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降低骨重建的高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重建 电磁场 骨质疏松 阉割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运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国敏 魏文仪 《体育科研》 2004年第5期45-47,共3页
为探讨非药物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更有效的疗法,对40只3月龄去卵巢SD大鼠采用中等强度运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以骨生物力学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虽然运动和低频脉冲电磁场均可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下降,但二者... 为探讨非药物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更有效的疗法,对40只3月龄去卵巢SD大鼠采用中等强度运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以骨生物力学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虽然运动和低频脉冲电磁场均可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下降,但二者结合效果更佳,因此这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非药物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运动 低频脉冲电磁场 去卵巢大鼠 骨生物力学
下载PDF
过度跳跃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国敏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研究过度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对生长期大鼠采用跳跃训练的方法,建立过度跳跃训练模型。8周后测定大鼠的体重、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和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同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1)大鼠过度跳跃训练... 研究过度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对生长期大鼠采用跳跃训练的方法,建立过度跳跃训练模型。8周后测定大鼠的体重、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和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同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1)大鼠过度跳跃训练模型建立成功;(2)大鼠股骨纵轴方向成长受到了明显抑制;(3)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其脆性增大强度降低。结论:过度跳跃训练使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跳跃训练 大鼠 股骨 生物力学性质
下载PDF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群体结构及光截获的影响 被引量:50
14
作者 周勋波 杨国敏 +1 位作者 孙淑娟 陈雨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1-697,共7页
以田间试验(2006—2007年)为基础,分析了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和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特征,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 maxcv.Ludou 4)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 以田间试验(2006—2007年)为基础,分析了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和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特征,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 maxcv.Ludou 4)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18 cm×18 cm(A)、27 cm×12 cm(B)、36 cm×9 cm(C)、45 cm×7.2 cm(D)、54 cm×6 cm(E)。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间干物质变化因株行距不同而产生差异,2006和2007生长季的各处理干物质分别在播种后第70天和90天达到最高,播种后第80天和100天时,A处理比E处理分别高21.6%和34.0%;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重心随行距加大有上移趋势。各处理LAI随行距扩大、株距减少有下降趋势,其中,A和B处理LAI表现较稳定,LAI相对较高且时间较长。光能利用率随行距加大有降低趋势,A和B处理显著高于E处理(P<0.05)。夏大豆在不同株行距配置下,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和0.926*(2006年),0.995*和0.892*(2007年),随行距变小PAR透射率降低、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上升而产量增加,A和B处理产量显著高于E处理(P<0.05)。说明夏大豆在雨养农业条件下,植株相对均匀分布可改善群体结构和增强光截获,进而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群体结构 光截获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夏大豆群体内植株分布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齐林 杨国敏 +3 位作者 周勋波 陈雨海 高会军 刘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2-1728,共7页
试验于2007—2008年进行,在相同密度下,设置5种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45cm×7.2cm,E:54cm×6cm,研究其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叶面积指... 试验于2007—2008年进行,在相同密度下,设置5种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45cm×7.2cm,E:54cm×6cm,研究其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高出E处理30%、25%,差异显著;A、B处理干物质总量分别高于E处理20%、19%,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C处理分枝豆荚重量和总豆荚重量显著高于E处理,D、E间无显著差异;A、B处理产量分别高于E处理11%、10%,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植株分布均匀性变差使群体内部对资源的利用产生激烈竞争,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从而使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分配比例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确定的种植密度下较均匀的植株分布能够使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合理,形成较高经济产量。由于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B处理方便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所以,本文推荐B处理为大田生产的最优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 夏大豆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淑娟 周勋波 +3 位作者 陈雨海 杨国敏 徐德力 杨荣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7-31,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7cm×7cm,B:14cm×3.5cm,C:24.5cm×2cm,D:(20+40)cm×1.6cm(行距为20cm和40cm间隔出现),E:49cm×1cm,A... 本试验研究了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7cm×7cm,B:14cm×3.5cm,C:24.5cm×2cm,D:(20+40)cm×1.6cm(行距为20cm和40cm间隔出现),E:49cm×1cm,A处理株距与行距相等,A到E处理株距依次变窄,行距依次变宽。结果表明,行株距分布较均匀的B处理能够明显降低近地面空气温度和0~5cm土壤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减少了棵间蒸发。从能量平衡角度看,B处理能够降低湍流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提高潜热通量,改变近地面的微气候状况。行株距最为均匀的A与B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群分布 农田小气候 热通量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行距下水分特征与产量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勋波 孙淑娟 +2 位作者 陈雨海 李全起 杨国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 水分特征 产量构成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利用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勋波 孙淑娟 +2 位作者 陈雨海 杨国敏 杨荣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6,共5页
以夏大豆鲁豆4号为材料,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54cm×6cm,E:81cm×4cm,研究株行距配置对夏... 以夏大豆鲁豆4号为材料,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54cm×6cm,E:81cm×4cm,研究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利用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配置株行距、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间干物质变化因株行距不同而产生差异,A处理在播种后0—70d处于中等水平,第80d达到最高,D处理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E处理在播种后第80d时比A处理低20%;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重心随行距加大有上移趋势。A和B处理叶面积指数(LAI)高峰值持续约20d,C、D、E处理在播种后60d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育期间A、B和C处理的圳平均值比D、E处理平均值高17.7%。随行距变小透射率降低、光截获率、株粒数和百粒重上升而产量增加。说明夏大豆在雨灌农业条件下,均匀分布可提高群体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株行距 光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下水分特征与产量构成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勋波 孙淑娟 +2 位作者 陈雨海 李全起 杨国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2005年10月-2006年6月对冬小麦种群5种不同分布方式,即行距分别为7 cm(A),14 cm(B),24.5 cm(C),(20+40)cm(D),49 cm(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水势和渗透势逐渐下降,至5月29日E处理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极显... 2005年10月-2006年6月对冬小麦种群5种不同分布方式,即行距分别为7 cm(A),14 cm(B),24.5 cm(C),(20+40)cm(D),49 cm(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水势和渗透势逐渐下降,至5月29日E处理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F=40.791^**和F=9.522^**),不同处理的叶片水势日变化呈现明显的“V”型特征,E处理波动幅度最大,14:00的最低值比18:00的最高值低1.09 M Pa;E处理RW C低于其他处理;产量表现为:B〉A〉D〉C〉E,其中,B处理与A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E处理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1);不同处理间随行距加大,分蘖数量和单株小穗数有降低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分蘖数量、小穗数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群结构 水分特征 产量构成
下载PDF
不同行距对雨灌夏大豆土壤水分特征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勋波 杨国敏 +2 位作者 孙淑娟 陈雨海 毕建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7-221,共5页
研究了夏大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以后,随耗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有下降趋势,且降雨越少,各处理间差异越明显;土壤含水量在各生育阶段曲线特征与降雨有关,浅层土... 研究了夏大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以后,随耗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有下降趋势,且降雨越少,各处理间差异越明显;土壤含水量在各生育阶段曲线特征与降雨有关,浅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高于深层土壤。产量、WUE与行距均呈显著负相关,A,B处理产量和WUE显著高于E处理(P<0.05)。研究表明,在适宜密度条件下,适当缩小行距、扩大株距可提高雨灌夏大豆生产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种植方式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