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最适温度及最适初始pH研究
1
作者 高锋 许欣景 +3 位作者 杨天伟 刘静 方艺伟 张春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以20113和21014暗褐脉柄牛肝菌菌株为试材,采用刚果红、卢戈氏碘液变色圈法,研究了温度、pH对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研发暗褐脉柄牛肝菌淀粉高效利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刚果红变色圈试验中,随着温度升高... 以20113和21014暗褐脉柄牛肝菌菌株为试材,采用刚果红、卢戈氏碘液变色圈法,研究了温度、pH对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研发暗褐脉柄牛肝菌淀粉高效利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刚果红变色圈试验中,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率、淀粉水解酶指数逐渐升高,并在28℃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卢戈氏碘液变色圈试验中,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率、淀粉水解酶指数逐渐升高,并分别在30℃和28℃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随着初始pH逐渐升高,淀粉水解酶指数逐渐升高并在pH 6.5时达到最大值,pH 7.0~8.0变化不显著;随着pH升高,21014菌株生长速率逐渐降低,20113菌株生长速率无显著变化。综上,暗褐脉柄牛肝菌产淀粉水解酶最适宜温度为30℃,最适初始pH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脉柄牛肝菌 淀粉水解酶 酶指数 温度 PH
下载PDF
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2
作者 刘静 许欣景 +3 位作者 杨天伟 高锋 方艺伟 张春霞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通过多年来对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出林下暗褐脉柄牛肝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适宜区选择、林地条件、接种、林地及水肥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旨在为暗褐脉柄牛肝菌的林下大面积栽培推广提... 通过多年来对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出林下暗褐脉柄牛肝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适宜区选择、林地条件、接种、林地及水肥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旨在为暗褐脉柄牛肝菌的林下大面积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脉柄牛肝菌 栽培技术 管理技术 林下栽培
下载PDF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
3
作者 杨天伟 刘静 +4 位作者 高锋 何明霞 许欣景 方艺伟 张春霞 《热带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8-21,61,共5页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较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其废菌渣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资源浪费,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结果显示,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较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其废菌渣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资源浪费,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结果显示,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长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在6.49±0.33~9.65±0.52 mm/d,鲜菇产量263.87±12.93~401.33±6.10 g/袋,生物学转化率达到57.36%~87.25%,表明巨大口蘑可以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建议栽培巨大口蘑时,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用量控制在90%以内,并加强出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巨大口蘑 资源利用 废菌渣
下载PDF
暗褐网柄牛肝菌-根粉蚧-植物的营养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春霞 方艺伟 +6 位作者 杨天伟 许欣景 高锋 刘静 何明霞 王文兵 王云 《食药用菌》 2023年第2期97-101,共5页
暗褐网柄牛肝菌多发生于园艺植物、经济林木或果林等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其与宿主不形成菌根结构,非外生菌根菌,具有一定腐生性,但不是典型的腐生食用菌。综述暗褐网柄牛肝菌-根粉蚧-植物形成菌物-动物-植物三界生物协同进化的营养关系:... 暗褐网柄牛肝菌多发生于园艺植物、经济林木或果林等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其与宿主不形成菌根结构,非外生菌根菌,具有一定腐生性,但不是典型的腐生食用菌。综述暗褐网柄牛肝菌-根粉蚧-植物形成菌物-动物-植物三界生物协同进化的营养关系:蚧虫寄生于植物根系,汲取寄主植物营养维持自身发育繁殖;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形成的菌腔为蚧虫提供栖息繁育场所;蚧虫分泌的蜜露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暗褐网柄牛肝菌产量与菌腔虫瘿数量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菌腔虫瘿越多,出菇产量越高。根据这一营养关系提出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室内栽培及仿生栽培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根粉蚧 寄主植物 营养关系 菌腔虫瘿 人工栽培
下载PDF
浇筑式桥面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提升研究
5
作者 杨天伟 《建筑机械》 2024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提高浇筑式桥面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基于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了GA-10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究了油石比对GA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初拟了3种桥面铺装结构,并通过流动度、贯入度、车辙以及低温试验评... 为提高浇筑式桥面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基于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了GA-10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究了油石比对GA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初拟了3种桥面铺装结构,并通过流动度、贯入度、车辙以及低温试验评估了桥面铺装下的路用性能。研究显示,在选定的结合料和级配下,当油石比达到8.5%时,混合料性能最佳。将混合料的高温和低温性能综合考虑发现,传统的密集配沥青GA的性能均低于橡胶沥青或SBS改性沥青组成的GA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浇筑式沥青混合料 级配 路用性能 低温试验
下载PDF
退役伽马刀源再利用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杨 黄勇 +3 位作者 龙礼国 杨天伟 赵建华 张强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退役伽马刀源仍具有很高放射性,合理再利用可以缓解退役伽马刀源处置压力,延长放射源安全使用寿命,实现废源减量化和再利用。研究利用退役伽马刀源制备新型工业辐照源,开展新型工业辐照源结构设计、自动焊接工艺研究、密封源安全等级试... 退役伽马刀源仍具有很高放射性,合理再利用可以缓解退役伽马刀源处置压力,延长放射源安全使用寿命,实现废源减量化和再利用。研究利用退役伽马刀源制备新型工业辐照源,开展新型工业辐照源结构设计、自动焊接工艺研究、密封源安全等级试验等工作,确保新型工业辐照源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并按照放射性物品运输规程要求,成功取得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设计批准书,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伽马刀源 工业辐照源 安全等级试验 再利用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快速鉴别不同种类牛肝菌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3 位作者 史云东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16-121,共6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快速鉴别不同种类食用牛肝菌。采集10个不同种类93个牛肝菌子实体的红外光谱,分析食用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特征;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快速鉴别不同种类食用牛肝菌。采集10个不同种类93个牛肝菌子实体的红外光谱,分析食用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特征;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Norris平滑(ND)、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小波压缩等方法对光谱进行优化处理;经优化处理的光谱数据分别建立马氏距离分类模型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显示,牛肝菌在3 325、2 934、2 927、1 637、1 547、1 402、1 375、1 259、1 453、1 081、1 029 cm-1等附近有多个吸收峰,主要归属为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等的特征吸收峰。MSC+SD+ND(15∶5)和SNV+SD+ND(15∶5)两种预处理方式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5.58%、95.54%,基于两种预处理方法建立马氏距离分类模型,验证集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和95%。PLS-DA结果显示经MSC+SD+ND(15∶5)和SNV+SD+ND(15∶5)预处理不易于区分牛肝菌种类;原始光谱经正交信号校正及小波压缩(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 wavelet compression,OSCW)、优化处理并进行PLS-DA分析,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马氏距离分类模型不仅能反映样品的分类情况,同时计算出与测试样品相似度最大的物种,可为食用菌种类鉴别和未知物种鉴定提供可靠依据;OSCW预处理后进行PLS-DA分析能有效鉴别不同种类牛肝菌,为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分类提供一种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牛肝菌 鉴别 马氏距离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6-1730,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的方法。采集15个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信息,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二阶求导(Second derivative,SD)、Norri...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的方法。采集15个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信息,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二阶求导(Second derivative,SD)、Norris平滑的组合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处理,MSC+SD+ND(15,5)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通过主成分载荷图分析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及稳定性的RSD值分别为0.17%,0.08%,0.27%,表明方法稳定、可靠。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7.24%,能表达红外光谱的主要信息,主成分得分散点图中同一产地样品成簇聚集,不同产地样品分布于相对独立的空间,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样品。主成分载荷图显示,随主成分贡献率降低,主成分所捕获的样品信息减少,其中PC1在3 571,2 958,1 625,1 456,1 405,1 340,1 191,1 143,1 084,935,840,727cm^(-1)波数捕获大量样品信息,归属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纤维素等化学物质的吸收峰,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是区分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的主要依据。基于离差平方和法(Ward method)及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进行聚类分析,能直观显示不同产地样品的分类情况及样品之间的相关性,15个产地样品基本能够按照产地来源正确聚类,正确率为93.3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有效鉴别绒柄牛肝菌产地来源,并且能够分析不同产地样品具有差异的原因,为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分类和应用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主成分载荷分析 绒柄牛肝菌 鉴别
下载PDF
云南山区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汞和镉来源分析及食用安全评估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1 位作者 刘鸿高 王元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2-770,共9页
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 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联系,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Cd和Hg的来源;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Cd或Hg的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牛肝菌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产地牛肝菌中Hg和Cd含量具有差异,菌盖中Hg、Cd的含量分别在0.92~16.00 mg·kg^(-1)dw,4.97~24.07 mg·kg^(-1)dw之间,菌柄的Hg、Cd含量分别介于0.46~8.2mg·kg^(-1)dw和2.11~22.08 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中Hg或Cd的含量均高于菌柄(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Hg和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2)牛肝菌菌盖和菌柄对Hg的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分别在1.72~19.12和1.30~6.40之间,菌盖、菌柄的Hg含量均高于相应生长土壤的含量,其中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菌盖的Hg含量是土壤的19.12倍,表明牛肝菌中的Hg不仅来自土壤,根据山地"Hg诱捕效应"及云南大气Hg升高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3)牛肝菌菌盖、菌柄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16~1.82和0.07~1.67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低于土壤含量,表明牛肝菌中的Cd主要来自生长土壤。(4)假设成年人(60 kg)毎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牛肝菌菌盖、菌柄的Hg摄入量低于PTWI(Hg)标准,Hg的暴露风险较低(假设未通过其他途径摄入Hg);食用300 g黑粉孢牛肝菌菌盖或菌柄摄入的Cd达到0.722 mg和0.662 mg,超过PTWI(Cd)标准,食用有Cd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野生牛肝菌 食用菌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云南
下载PDF
紫外光谱结合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快速鉴别牛肝菌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天伟 李涛 +3 位作者 张霁 李杰庆 刘鸿高 王元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5-109,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最佳提取试剂(0.5 mol/L NaOH溶液),最适称样量(0.1000 g)和最佳提取时间(40 min),制备牛肝菌样品测试液;采用夹角余弦、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牛肝菌样品的... 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最佳提取试剂(0.5 mol/L NaOH溶液),最适称样量(0.1000 g)和最佳提取时间(40 min),制备牛肝菌样品测试液;采用夹角余弦、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牛肝菌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牛肝菌样品NaOH提取液在10 h内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0.06%~2.33%之间,重复性RSD在0.09%~1.81%之间,精密度RSD在0.11%~1.92%之间。样品间的夹角余弦值最大为0.999、最小为0.823,夹角余弦值相差较小,不适于鉴别牛肝菌。欧氏距离最大值为873.17,最小值为31.36,样品间距离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3.626%,能够反映样品的主要信息,说明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可用于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的快速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牛肝菌 夹角余弦 欧氏距离 主成分分析 鉴别
下载PDF
不同年份和产地美味牛肝菌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天伟 李涛 +3 位作者 李杰庆 张雪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7-2123,共7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建立快速鉴别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的方法。采集2011年一2014年云南26个不同地区152个美味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使用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微波压缩(wa...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建立快速鉴别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的方法。采集2011年一2014年云南26个不同地区152个美味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使用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微波压缩(wavelet compression)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处理,OSCW校正前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比较光谱预处理前后PLS-DA的分类效果。将152个美味牛肝菌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个)和验证集(32个),建立OS--CW校正前后的PLS分类预测模型。结果显示,经OSCW处理后的PLS-DA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处理前的结果,主成分得分图能准确区分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样品,表明OSCW处理能有效滤除光谱中的噪音及与因变量无关的干扰信息,提高光谱分析的准确性和计算速率。OSCW处理前PLS模型训练集的R^2和RMSEE分别为0.790 1和21.246 5,验证集的R^2和RMSEP分别为0.922 5和14.429 2;OSCW预处理后训练集的R^2和RMSEE分别为0.852 3和17.238 1,验证集的R^2和RMSEP分别为0.845 4和20.87,表明OSCW预处理提高了训练集的预测效果,但OSCW-PLS出现了过拟合现象降低验证集的预测能力,因此,OSCW不适宜与PLS结合建立模型。OSCW结合PLS-DA能滤除光谱中大量的干扰信息,准确区分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样品,为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分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正交信号校正-微波压缩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美味牛肝菌 鉴别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对牛肝菌种类鉴别及镉含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杰庆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30-2736,共7页
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镉(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 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镉(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并与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Cd限量标准比较,评价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以食用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机理为切入点,将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和Cd含量数据进行拟合,用PLS模型快速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结果显示:(1)牛肝菌红外光谱经过适当的预处理进行PLS-DA,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9.3%,PLS-DA的三维得分图能明显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2)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存在差异,其含量在0.05~23.41mg·kg^(-1) dw之间,除了采自昆明五华区的灰疣柄牛肝菌外,多数样品的Cd含量超过GB2762-2012的限量标准,食用有一定的健康风险;(3)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与Cd含量拟合后进行正交信号校正-小波压缩优化处理,用PLS模型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851 9和0.882 4,RMSEE和RMSEP分别为2.59和2.67,大部分牛肝菌的Cd含量预测值与真实值较接近,表明PLS模型可用于牛肝菌Cd含量快速预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实现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及Cd含量准确预测,为牛肝菌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牛肝菌 定量预测 鉴别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总汞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10-3516,共7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测定牛肝菌中总Hg含量的方法。采集15种共48份云南常见牛肝菌的红外光谱信息并用冷原子吸收光谱-直接测汞仪测定牛肝菌的总Hg含量,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Hg允许摄入量(provisi...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测定牛肝菌中总Hg含量的方法。采集15种共48份云南常见牛肝菌的红外光谱信息并用冷原子吸收光谱-直接测汞仪测定牛肝菌的总Hg含量,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Hg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价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采用Norris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正交信号校正-微波压缩等方法对牛肝菌的红外光谱进行优化处理,优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牛肝菌总Hg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1)主成分分析的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1%,不同种类牛肝菌在主成分得分图中能够明显区分开,表明不同种类牛肝菌的化学组分或含量具有差异;(2)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总Hg含量差异明显,其总Hg含量在0.17~15.2mg·kg^(-1) dw之间;若成年人(60kg)每周食用300g新鲜牛肝菌则少数牛肝菌摄入的Hg超过PTWI的限量标准,食用有一定风险;(3)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与总Hg含量拟合,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快速区分总Hg含量低(≤1.95 mg·kg^(-1)dw)、中(2.05~3.9mg·kg^(-1) dw)、高(≥4.1mg·kg^(-1) dw)的牛肝菌样品,并且Hg含量差异越大,越易于区分;进一步建立牛肝菌总Hg含量预测模型,训练集的R2为0.911 4,RMSEE为1.09,验证集的R2和RMSEP分别为0.949 7和0.669 5,牛肝菌总Hg含量预测值与测定值比较接近,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区分不同总Hg含量的牛肝菌样品并对Hg含量进行准确预测,为野生牛肝菌的质量控制和食用安全评估提供快速、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牛肝菌 HG 重金属 鉴别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云南野生食用牛肝菌中镉含量测定及食用安全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54-359,共6页
以采自云南不同地区17种野生食用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及土壤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及与生长土壤之间的联系;根据GB2762—2012和FAO/WHO规定的每周Cd允许摄入量... 以采自云南不同地区17种野生食用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及土壤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及与生长土壤之间的联系;根据GB2762—2012和FAO/WHO规定的每周Cd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云南野生牛肝菌的Cd暴露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量具有明显差异,菌盖、菌柄的cd含量分别在3.03~18.89mg/kg千重(dw)和2.13~10.03mg/kgdw之间;除黄网柄粉牛肝菌外,菌盖与菌柄的Cd含量比值均大于1(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不同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的富集系数分别在O.08-1.55和0.06-0.71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与其生长土壤的Cd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表明牛肝菌对Cd的富集程度与种类和土壤背景有关;分析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表明,17种牛肝菌菌盖、菌柄的Cd平均含量均超过GB2762—2012规定的cd限量标准;假设成年人(60kg)每周食用500g新鲜牛肝菌,则部分牛肝菌摄入的Cd超过FAO/WHO规定的允许摄入量标准,应避免长期或过量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牛肝菌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紫外指纹图谱鉴别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天伟 李涛 +3 位作者 张霁 李杰庆 刘鸿高 王元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1-305,314,共6页
应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云南9个不同地区绒柄牛肝菌的紫外指纹图谱,采用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30~450nm的紫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及10h内稳定性的RSD分别在0~2.87%、0.03%~0.63%、0.04%~1.73%之... 应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云南9个不同地区绒柄牛肝菌的紫外指纹图谱,采用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30~450nm的紫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及10h内稳定性的RSD分别在0~2.87%、0.03%~0.63%、0.04%~1.73%之间;不同产地样品间的欧氏距离值在0.26~6.52之间,样品间的欧氏距离明显;主成分分析的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6.848%,能够表达样品主要信息,前两个主成分的二维投影图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紫外光谱结合欧氏距离、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欧氏距离 主成分分析 绒柄牛肝菌 鉴别
下载PDF
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砷元素含量测定及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1 位作者 刘鸿高 王元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5-761,共7页
通过ICP-AES法测定了26个云南野生牛肝菌居群中As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种类牛肝菌对As的富集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As污染水平;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As允许摄入量评估野生牛肝菌的As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 通过ICP-AES法测定了26个云南野生牛肝菌居群中As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种类牛肝菌对As的富集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As污染水平;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As允许摄入量评估野生牛肝菌的As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中As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菌盖的As平均含量在(0.18±0.31)^(13.33±2.21)mg·kg^(-1)dw之间,菌柄的As平均含量在(0.06±0.10)^(17.09±5.8)mg·kg^(-1)dw之间;表明牛肝菌对As元素的富集程度与牛肝菌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2)不同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的As污染指数分别在0.35~26.66及0.12~34.20之间,且多数牛肝菌的As污染指数大于1,表明多数牛肝菌的As含量超过GB2762-2012规定的限量标准,处于重污染水平;(3)若成年人每周食用500 g新鲜牛肝菌,则通过牛肝菌摄入的As均低于FAO/WHO规定的PTWI标准(As≤0.9 mg),未达到As暴露水平;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通过野生牛肝菌摄入As元素外还会通过其他食物(大米、肉类等)、饮水、呼吸等途径摄入As元素,因此,为了防止As暴露危害人体健康,不宜大量或长期食用野生牛肝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牛肝菌 健康风险 单项污染指数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疣柄牛肝菌属真菌中汞含量及食用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3 位作者 Jerzy Falandysz Gra.zyna Krasińska Martyna Saba 王元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5,共8页
汞(Hg)对人类健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多数野生食用菌对Hg有很强的富集能力,测定野生食用菌中总Hg含量,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评估有重要意义。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南常见疣柄牛肝菌属真菌菌盖、菌柄中总汞(Hg)含量,分析样品对Hg的富... 汞(Hg)对人类健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多数野生食用菌对Hg有很强的富集能力,测定野生食用菌中总Hg含量,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评估有重要意义。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南常见疣柄牛肝菌属真菌菌盖、菌柄中总汞(Hg)含量,分析样品对Hg的富集特征;以FAO/WHO现行每周Hg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标准,评估疣柄牛肝菌属真菌的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种类及不同采集时间疣柄牛肝菌属真菌的总Hg含量差异明显,菌盖中总Hg含量在0.54~4.80 mg·kg-1dw之间,菌柄总Hg含量在0.32~2.80 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总Hg含量均大于菌柄(Q(C/S)>1),表明疣柄牛肝菌属真菌对Hg的积累量与生长环境、种类、部位等有关。根据FAO/WHO暂行的每周Hg允许摄入量标准(0.004 mg·kg-1bw),成年人(60 kg)每周食用300 g(鲜重)采自云南的疣柄牛肝菌属真菌,Hg摄入量远低于PTWI标准,对人体Hg暴露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疣柄牛肝菌属 食用菌 健康风险 云南
下载PDF
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菌盖、菌柄的紫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天伟 刘鸿高 +2 位作者 张霁 李涛 王元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362-2365,2379,共5页
建立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方法,确定美味牛肝菌最佳提取溶剂和时间,制备测试液,应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7个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菌盖和菌柄的紫外指纹图谱,光谱数据转化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建立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方法,确定美味牛肝菌最佳提取溶剂和时间,制备测试液,应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7个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菌盖和菌柄的紫外指纹图谱,光谱数据转化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提取溶剂为氯仿,提取时间为30 min;在10 h内的稳定性、方法重现性和精密度的RSD分别在0.04%~1.73%、0.03%~0.63%、0~2.87%之间,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菌盖、菌柄的紫外指纹图谱出峰位置相似,而峰高具有差异,表明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化学组分相似,含量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采自同一地区的美味牛肝菌能够很好聚类。研究表明,紫外光谱结合聚类分析能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可作为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聚类分析 鉴别
下载PDF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腐生食用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天伟 许欣景 +6 位作者 何明霞 高锋 刘静 王文兵 方艺伟 王云 张春霞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0期40-44,48,共6页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目前唯一能够工厂化栽培的食用牛肝菌,其对栽培基质的养分需求较高,但利用率较低,导致采收后的菌包中余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明确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变化的基础上,直接...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目前唯一能够工厂化栽培的食用牛肝菌,其对栽培基质的养分需求较高,但利用率较低,导致采收后的菌包中余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明确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变化的基础上,直接采用灭菌后废菌包栽培平菇、榆黄蘑、茶树菇3种腐生食用菌。结果显示,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栽培基质中灰分含量高于出菇前及原材料;出菇前后栽培基质的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对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的木屑等栽培基质利用率低。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能够正常生长,产量分别为380.82 g/袋、311.68 g/袋和295.55 g/袋,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82.79%、67.76%和64.25%。表明平菇、榆黄蘑、茶树菇等腐生菌能够进一步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余留的营养物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对食用菌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高效利用 生物转化率 废菌包
下载PDF
暗褐网柄牛肝菌仿生栽培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静 何明霞 +6 位作者 王文兵 曹旸 许欣景 高锋 方艺伟 杨天伟 张春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6-118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宿主树、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时间、接种后不同时间段对宿主树根系感染牛肝菌以及栽培出菇的影响。【方法】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Boedijn]成熟子实体孢子液、液体菌种、固体原... 【目的】研究不同宿主树、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时间、接种后不同时间段对宿主树根系感染牛肝菌以及栽培出菇的影响。【方法】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Boedijn]成熟子实体孢子液、液体菌种、固体原种及收菇后菌种接种于凤凰木、柚子、咖啡树的根系进行仿生栽培。【结果】(1)凤凰木、柚子、咖啡树接种暗褐网柄牛肝菌固体原种,接种半年后各宿主树根系表面生长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菌索。菌丝、菌索与土壤蚧虫形成菌腔虫瘿将根系包裹,感染率70.5%~85.6%。成熟子实体孢子液、液体菌种、固体原种及收菇后菌种均可感染凤凰木根系,并与土壤中蚧虫形成菌腔虫瘿,感染率27.0%~90.0%。(2)侧根接种、覆膜是较好的接种方法,菌腔虫瘿感染率高(80.6%),接种至出菇时间较短为120 d。(3)以凤凰木为宿主仿生栽培,全年均可进行接种,接种180 d后菌腔虫瘿感染率达80.76%~87.67%。(4)凤凰木宿主树仿生栽培牛肝菌产量较高,接种次年鲜菇的平均的产量(4791.0 kg/hm2)极显著高于柚子(1282.5 kg/hm2)及咖啡(1104.5 kg/hm2)。【结论】凤凰木、柚子、咖啡树均可接种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并产生牛肝菌子实体。侧根接种、覆膜是较好的接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仿生栽培 宿主树 菌腔虫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