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对CO_(2)置换煤中甲烷的影响效应研究
1
作者 郑浩阁 杨宏民 +1 位作者 陈立伟 刘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了研究水分对CO_(2)置换煤中甲烷的影响效应,选择无烟煤作为试验煤样,采用水蒸气吸附法分别配制不同含水率的煤样,通过优化的BET模型计算出煤对水的吸附势能,并展开CO_(2),CH_(4)及混合气体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BET模型可以... 为了研究水分对CO_(2)置换煤中甲烷的影响效应,选择无烟煤作为试验煤样,采用水蒸气吸附法分别配制不同含水率的煤样,通过优化的BET模型计算出煤对水的吸附势能,并展开CO_(2),CH_(4)及混合气体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BET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煤对水蒸气的吸附量;无烟煤对水的一级吸附势能E1与二级吸附势能E2分别为44.20 kJ/mol和42.27kJ/mol,大于煤对CH_(4)与CO_(2)的吸附势能,说明水分对煤中气体具有置换作用;相同条件下,CO_(2)的吸附能力大于CH_(4);随着含水率提高,煤吸附CO_(2)与CH_(4)的能力逐渐减弱;水分对煤中甲烷的置换效果显著增强;CO_(2)对煤中甲烷置换量随含水率提高而降低,置换率基本不变,水分对CO_(2)置换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CO_(2)置换CH_(4) 竞争吸附 BET模型 吸附势能
下载PDF
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宏民 王兆丰 +2 位作者 王松 陈向军 许彦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环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的临界值是决定区域防突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为了确定寺河矿西井区3号煤层的区域预抽后煤层瓦斯防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瓦斯突出综合作用假说为基础,通过现场采取原... 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环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的临界值是决定区域防突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为了确定寺河矿西井区3号煤层的区域预抽后煤层瓦斯防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瓦斯突出综合作用假说为基础,通过现场采取原始煤样,并在密封煤样罐内达到吸附平衡,测定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的关系,研究了原煤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的关系及原煤中水分的对其影响规律,提出始突瓦斯压力对应的瓦斯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的临界值为10 m3/t,并通过现场跟踪考察对得出的瓦斯含量临界值的可靠性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10 m3/t作为区域防突效果评价的临界指标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抽煤层瓦斯 始突瓦斯压力 临界值 原煤水分的影响规律 区域防突
下载PDF
基于Apriori算法的盘江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特征研究
3
作者 周侃 杨宏民 +1 位作者 关金锋 司中应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为揭示盘江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发生规律,提高瓦斯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根据Apriori算法规则的原理和方法,对盘江矿区37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点的瓦斯地质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最小支持度为40%、最小置信度为75%的二项关联规则基准开展了... 为揭示盘江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发生规律,提高瓦斯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根据Apriori算法规则的原理和方法,对盘江矿区37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点的瓦斯地质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最小支持度为40%、最小置信度为75%的二项关联规则基准开展了数据挖掘试验。结果表明:煤层瓦斯压力1~2 MPa与埋深200~400 m、煤厚2~4 m与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15mmHg、煤厚2~4 m与煤厚变异系数≤0.2、泥岩厚度≤5 m与围岩强度系数≥2,是具有强关联特征的参数组合类型,盘江矿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地点都呈现浅埋深、高瓦斯压力、厚煤层和围岩强度大的典型特征;在特殊的山地浅埋深条件下(200~400 m),煤层原始地应力往往不大,高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层瓦斯压力普遍达到1~2 MPa;煤厚增大、瓦斯放散初速度高反映出煤体结构受到过强烈破坏,局部发育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倾向的构造煤,煤厚变异系数小预示煤层遭受的破坏形式不以煤层局部变异为特征,可能存在以分层构造煤特征的煤体结构破坏的形式;在煤层的顶底板砂岩等强岩层普遍较厚的情况下,煤层高强度砂岩顶板在开采扰动下产生的动载荷条件,叠加形成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强应力场条件;高瓦斯压力、构造煤与顶板围岩特性是影响盘江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以瓦斯压力作为主导参数指标,并重视结合构造煤、顶板岩性的特征来开展煤层突出预测与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APRIORI算法 瓦斯压力 构造煤 围岩特性
下载PDF
煤层注氮驱替甲烷促排瓦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杨宏民 张铁岗 +1 位作者 王兆丰 赵长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2-796,共5页
实验室研究了山西阳泉无烟煤在30℃恒温下注入N2对吸附平衡煤样中CH4的竞争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混合压力高于2.25MPa后,CH4吸附量开始下降。在阳泉煤业集团石港矿业公司井下进行了煤层注氮驱替甲烷促排瓦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氮16... 实验室研究了山西阳泉无烟煤在30℃恒温下注入N2对吸附平衡煤样中CH4的竞争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混合压力高于2.25MPa后,CH4吸附量开始下降。在阳泉煤业集团石港矿业公司井下进行了煤层注氮驱替甲烷促排瓦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氮16h后距离2m以内的钻孔自然排放纯瓦斯流量提高了2倍以上,煤体解吸气体中CH4浓度由97.29%减小到79.66%,氮气浓度由0.80%增加到13.19%,煤层瓦斯含量由9.77cm3/g减少到8.68cm3/g,起到了预排瓦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氮 驱替煤层甲烷 竞争吸附 促排瓦斯技术
下载PDF
伪倾斜后高抽巷配合走向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宏民 夏会辉 +2 位作者 睢国慧 王兆丰 张文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3,共4页
针对寺家庄矿回采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异常,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采用伪倾斜后高抽巷配合走向高抽巷技术,对其抽放技术机理和抽放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伪倾斜后高抽巷能成功解决初采期瓦斯的不均衡涌出和频繁超限的难题,使... 针对寺家庄矿回采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异常,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采用伪倾斜后高抽巷配合走向高抽巷技术,对其抽放技术机理和抽放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伪倾斜后高抽巷能成功解决初采期瓦斯的不均衡涌出和频繁超限的难题,使初采时间缩短了9 d;走向高抽巷在冒落"三带"形成后,抽放纯量增加至110.71 m3/min,抽放率达88.35%,抽放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高抽巷 伪倾斜后高抽巷 瓦斯抽放 瓦斯超限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宏民 魏晨慧 +1 位作者 王兆丰 杨天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9-114,共6页
建立了煤层气体流动的渗流、扩散、多元气体吸附解吸等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注入N2和CO2时,钻孔气体排放流量和抽放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注气压力为0.5MPa、注气孔和抽排孔间距... 建立了煤层气体流动的渗流、扩散、多元气体吸附解吸等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注入N2和CO2时,钻孔气体排放流量和抽放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注气压力为0.5MPa、注气孔和抽排孔间距为1.5m的模拟条件下,钻孔自然排放纯CH4量在40h内由0.0989衰减到0.0026m3/min,注N2后钻孔纯CH4流量增加到0.0767m3/min,注CO2后此流量增加到0.0976m3/min;单一抽放条件下,钻孔纯CH4流量在40h内由0.1250衰减到0.0122m3/min,配合注N2措施后,钻孔纯CH4流量增加到0.1103m3/min,注CO2后,此流量增加到0.1232m3/min。显然注CO2促抽排瓦斯效果优于注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耦合 井下煤层注气 驱替煤层甲烷
下载PDF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的合理封孔注浆压力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宏民 杨峰峰 +1 位作者 安丰华 陈向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7,共5页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是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参数测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测压成功的关键是封孔技术。当围岩裂隙较发育时需要采用压力注浆封孔,注浆压力就成为封孔的技术关键。为了确定一定围岩岩性条件下的合理封孔注浆压力,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是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参数测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测压成功的关键是封孔技术。当围岩裂隙较发育时需要采用压力注浆封孔,注浆压力就成为封孔的技术关键。为了确定一定围岩岩性条件下的合理封孔注浆压力,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测压钻孔塑性区大小进行了仿真模拟,并根据浆液渗流规律和钻孔围岩性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浆液流动数学模型,得出了合理的注浆压力为4MPa,结合新型"两堵一注"囊袋式封孔装置与CPD8M型煤层瓦斯压力自动测定仪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4MPa的注浆压力满足平煤十三矿试验现场围岩条件下的封孔要求,对同类条件下瓦斯压力测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压力 塑性区 合理注浆压力 自动测压技术
下载PDF
煤层注氮模拟实验中的置换-驱替效应及其转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宏民 冯朝阳 陈立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46-2250,共5页
为了研究注N2促排煤层瓦斯过程中驱替和置换效应及其主导作用,利用自研的煤层注气实验装置,进行了单轴应力、分层预压成型条件下煤层注N2促排瓦斯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驱替和置换效应始终贯穿整个注气过程,共同作用将煤体中瓦斯... 为了研究注N2促排煤层瓦斯过程中驱替和置换效应及其主导作用,利用自研的煤层注气实验装置,进行了单轴应力、分层预压成型条件下煤层注N2促排瓦斯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驱替和置换效应始终贯穿整个注气过程,共同作用将煤体中瓦斯排出。在注气初期14 min内,置换解吸效应起主导作用,注入的N2由于被吸附或充填于煤层孔裂隙等自由空间而被全部滞留煤中,表现为出口并无N2排出,而煤体中的CH4则大量解吸排出。在14~200 min注气实验时间内,置换作用的主导地位将逐渐丧失,开始进入置换作用减弱和驱替作用增强的转换阶段;在注气时间大于400 min的后期,处于置换和驱替相互作用、彼此平衡的时期,但置驱总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注气400 min(6.67 h)后注气促排效率较低的实验结果,建议井下煤层注气时间控制在8 h工作制的一个小班以内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氮气 置换效应 驱替效应 主导作用 转化机制
下载PDF
注CO_2置换/驱替煤中甲烷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宏民 许东亮 陈立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2,共5页
煤层注CO_2促排瓦斯主要包含气体置换和流动驱替两种作用机理,但在注气过程中哪种机理占主导地位,能否将这两种机理剥离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研究注CO_2促排煤中甲烷的机理及其主导地位,进行了低应力载荷条件下分层预压成型煤样注C... 煤层注CO_2促排瓦斯主要包含气体置换和流动驱替两种作用机理,但在注气过程中哪种机理占主导地位,能否将这两种机理剥离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研究注CO_2促排煤中甲烷的机理及其主导地位,进行了低应力载荷条件下分层预压成型煤样注CO_2置换/驱替煤层甲烷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置换和驱替最初246 min内,出气口没有检测到CO_2气体,注入的CO_2气体全部驻留在煤体中,没有随气流排出,宏观表现为仅有置换作用而没有驱替作用。在之后的1 180 min内,注入的CO_2气体一部分继续驻留在煤体中,另一部分随气体流出,宏观表现为既有置换作用又有驱替作用,置换作用减弱,驱替作用增加的过程。在注气实验后期,随着注气时间的增加,煤体中CO_2逐渐吸附平衡,驱替作用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截止到实验结束时,整个阶段过程中,置换作用累计贡献率为53.32%,驱替作用累计贡献率为46.68%,置换作用累计贡献率大于驱替作用累计贡献率,随着注气不断进行驱替作用累计贡献率会逐渐上升,会出现超过置换作用累计贡献率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气 置换效应 驱替效应 定量 机理
下载PDF
注气压力对不同注源气体置驱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宏民 梁龙辉 +1 位作者 冯朝阳 许东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28,共7页
注气压力是煤层注气促排瓦斯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参数。为了研究注气压力对不同注源气体置驱煤中CH_4效应的影响,采用含瓦斯颗粒煤垂直应力载荷条件下向实验室注气模拟试验方法,开展1.25 MPa垂直载荷条件下无烟煤注入He、N_2和CO_2等气... 注气压力是煤层注气促排瓦斯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参数。为了研究注气压力对不同注源气体置驱煤中CH_4效应的影响,采用含瓦斯颗粒煤垂直应力载荷条件下向实验室注气模拟试验方法,开展1.25 MPa垂直载荷条件下无烟煤注入He、N_2和CO_2等气体置驱煤中CH_4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突破时间内注源气体全部滞留在煤层内;超过突破时间后,注源气体逐步从出口流出,其滞留率逐渐减小,最终只显现驱替作用。注源气体的突破时间随注气压力的增加而减少,随注源气体吸附性由强到弱而减少。置驱率由置换作用和驱替作用及其配比关系共同决定,其与注源气体吸附性强弱没有明显的关系,且注气压力越高置驱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压力 置驱作用 突破时间 滞留率 置驱率 无烟煤
下载PDF
黄岩汇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突出危险区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宏民 夏会辉 +1 位作者 陈立伟 冉永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掌握黄岩汇煤矿15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突出危险性,通过井下实测瓦斯含量,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15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埋藏深度是控制15号煤层瓦斯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煤层围岩对瓦斯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掌握黄岩汇煤矿15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突出危险性,通过井下实测瓦斯含量,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15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埋藏深度是控制15号煤层瓦斯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煤层围岩对瓦斯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断层、褶皱和陷落柱等因素对局部瓦斯分布有所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15号煤层进行突出危险区划分,结果表明,该矿井15号煤层埋藏深度大于321m的区域为突出危险区,为防治瓦斯突出和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地质构造 埋藏深度 突出危险区
下载PDF
谢桥矿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确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宏民 冉永进 +1 位作者 陈立伟 夏会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89,共3页
为了确定谢桥矿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采用"三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确定其临界值。通过对其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的测定,得出了其敏感性的排序:S>q>K1;突出预测敏感指标:钻屑量指标S临... 为了确定谢桥矿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采用"三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确定其临界值。通过对其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的测定,得出了其敏感性的排序:S>q>K1;突出预测敏感指标:钻屑量指标S临界值为6.0 kg/m,q值临界值为4.0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敏感指标 临界值 “三率”法
下载PDF
穿层钻孔与顺层钻孔抽采半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宏民 刘冠鹏 刘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了研究两种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朱集西煤矿11-2煤层为例,采用压力降低法测定了穿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采用SF6气体示踪现场实测结合COMSOL软件模拟的方法测试了同一煤层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试... 为了研究两种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朱集西煤矿11-2煤层为例,采用压力降低法测定了穿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采用SF6气体示踪现场实测结合COMSOL软件模拟的方法测试了同一煤层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煤层在13 k Pa抽采负压、抽采90 d的条件下,穿层钻孔和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分别为4.5 m和7.8 m,穿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明显小于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这对抽采设计中合理选择钻孔间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 顺层钻孔 有效抽采半径 SF6示踪法 瓦斯抽采
下载PDF
本煤层抽采非等间距布孔及抽采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宏民 邢述团 +1 位作者 陈立伟 成墙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了研究非等间距布孔及抽采效果的评价方法,以钻孔抽采半径时效特性为基础,提出了非等间距布孔原则和方法。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3σ"准则,提出了依据瓦斯含量、抽采时间和钻孔间距划分评价单元的"3σ"阈值,并... 为了研究非等间距布孔及抽采效果的评价方法,以钻孔抽采半径时效特性为基础,提出了非等间距布孔原则和方法。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3σ"准则,提出了依据瓦斯含量、抽采时间和钻孔间距划分评价单元的"3σ"阈值,并在寺河煤矿X1301工作面进行了应用。该方法的建立,为非等间距布孔及抽采效果评价建立了1种可操作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采影响半径 时效特性 非等间距布孔 阈值 消突效果评价
下载PDF
本煤层测压多级变径封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宏民 郭怀广 王兆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87,共3页
准确获取煤层原始瓦斯压力是有效开展瓦斯预测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保障。针对以往本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单一孔径封孔工艺的局限性,提出了本煤层测压的多级变径封孔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在成庄矿加以应用,在... 准确获取煤层原始瓦斯压力是有效开展瓦斯预测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保障。针对以往本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单一孔径封孔工艺的局限性,提出了本煤层测压的多级变径封孔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在成庄矿加以应用,在试验现场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更好地指导矿井下一步制定瓦斯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压力 多级变径封孔 水泥砂浆 聚氨酯
下载PDF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检测及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宏民 任发科 +2 位作者 王兆丰 陈善文 裴冠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64-170,共7页
封孔质量是决定钻孔抽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封孔质量都是通过抽采浓度、抽采纯量等参数间接地反映,缺乏封孔质量的定量检测手段和定量评价方法。为了对瓦斯抽采钻孔内的漏风点进行精准定位,对钻孔各漏风点的漏风量进行定量计算... 封孔质量是决定钻孔抽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封孔质量都是通过抽采浓度、抽采纯量等参数间接地反映,缺乏封孔质量的定量检测手段和定量评价方法。为了对瓦斯抽采钻孔内的漏风点进行精准定位,对钻孔各漏风点的漏风量进行定量计算,建立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的分级与评价方法,在分析钻孔封孔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封孔漏风条件下,钻孔内部瓦斯体积分数、抽采负压等抽采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漏风点上下游处的瓦斯体积分数及负压等抽采参数将会发生突变,而在不漏风的区段瓦斯体积分数则保持基本稳定,据此建立了钻孔漏风量和漏风率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负压引射采样原理,将一根探测杆伸入钻孔不同深度,可以测定抽采钻孔内不同深度处的瓦斯体积分数、负压等参数,准确判断漏风点的位置。由于钻孔内瓦斯均来源于钻孔深部,在封孔段瓦斯总量保持不变,根据抽采参数的变化可以定量计算各漏风点的漏风量和漏风率。以王家岭矿为试验现场,针对2种不同的封孔方法进行了抽采钻孔封孔质量的现场检测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两堵一注”带压封孔方法的抽采钻孔漏风钻孔数仅占总钻孔数的5.0%、平均漏风率为3.28%、单孔最大漏风率为3.28%,而采用聚氨酯-水泥砂浆常压封孔方法的抽采钻孔漏风钻孔数占总钻孔数的60%、平均漏风率为46.03%、单孔漏风率最大为83.84%。最后,根据钻孔漏风对抽采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封孔质量等级划分指标和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场应用证明,建立的封孔质量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采用漏风率等指标对抽采钻孔封孔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孔质量 漏风率 两堵一注 定量评价
下载PDF
等压扩散和高压注入条件下CO_2对煤中CH_4置换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宏民 霍晓阳 蒋滢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9,共6页
为了揭示注气压力对置换煤层瓦斯效应的影响,开展了等压扩散和高压注气2种条件下CO_2对煤中CH_4置换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置换源气体充入量相等的条件下等压扩散试验中CO_2对煤中CH_4的置换量大于高压注气试验的置换量,且等压扩散... 为了揭示注气压力对置换煤层瓦斯效应的影响,开展了等压扩散和高压注气2种条件下CO_2对煤中CH_4置换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置换源气体充入量相等的条件下等压扩散试验中CO_2对煤中CH_4的置换量大于高压注气试验的置换量,且等压扩散条件下CO_2置换CH_4效率维持在0.44 cm^3/cm^3左右,而高压注气条件下CO2置换CH_4效率却随注入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但其增加率逐渐衰减。等压扩散条件下吸附平衡后系统总压略有下降,降幅一般为8%左右;高压注气条件下吸附平衡后系统总压呈持续上升规律,最大增幅为60%。研究成果对该项技术工程应用的启示是:井下煤层注气置换/驱替煤层瓦斯时,不一定要追求高的注气压力,采用低压注气也可收到良好的促排瓦斯效果,又能大幅度提高注气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压扩散 高压注入 置换效率 置换机理
下载PDF
寺家庄矿无烟煤对CH_4和CO_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宏民 任子阳 王兆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对寺家庄矿15号煤层的煤样进行了纯CO2和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试验,并用Langmuir模型、BET模型和吸附势理论模型(D-R,D-A)对煤样的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检验了各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煤样对CO2的吸附能力大于对CH4的吸附能力。随着... 对寺家庄矿15号煤层的煤样进行了纯CO2和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试验,并用Langmuir模型、BET模型和吸附势理论模型(D-R,D-A)对煤样的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检验了各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煤样对CO2的吸附能力大于对CH4的吸附能力。随着压力的增加,CH4吸附量的增加幅度大于CO2吸附量的增加幅度。煤样对CH4的吸附以多分子吸附为主,用BET模型拟合其吸附行为的误差最小;煤样对CO2的吸附机理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归纳为单分子吸附或多分子吸附,用Langmuir模型拟合其吸附行为的误差最小。综合比较表明,用BET模型描述煤对CH4的吸附特性和用Langmuir模型描述煤对CO2的吸附过程,其结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等温吸附特性 吸附模型 CO2 CH4
下载PDF
高压注入条件下N_(2)对含水煤中CH_(4)置换效应的影响
19
作者 陈立伟 严越涵 +2 位作者 赵明振 杨宏民 刘媛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1期43-47,51,共6页
为了揭示高压注入条件下N_(2)对不同含水率煤中CH_(4)置换效应影响,基于含水率为0.75%、1.5%和3%的3种煤样,开展了高压注N_(2)置换CH_(4)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含水率的增加,煤吸附CH_(4)和N_(2)的能力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N_(2)... 为了揭示高压注入条件下N_(2)对不同含水率煤中CH_(4)置换效应影响,基于含水率为0.75%、1.5%和3%的3种煤样,开展了高压注N_(2)置换CH_(4)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含水率的增加,煤吸附CH_(4)和N_(2)的能力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N_(2)的吸附量始终小于CH_(4)的吸附量,且N_(2)置换CH_(4)的能力逐步下降;在本实验压力条件下,CH_(4)预吸附平衡压力超出0.75 MPa越大,其N_(2)利用率越低。同时随煤含水量的增加,CH_(4)置换率、N_(2)注置比均出现逐步减小的趋势,因此可得CH_(4)置换率、N_(2)注置比均与煤的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实验含水煤样更好的还原井下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原煤,通过CH_(4)置换率和N_(2)注置比的反馈得出,过大的注气压力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注气效果,反而会降低该置换源气体的利用率,因此对井下注N_(2)置换煤层CH_(4)的工程技术来说,为避免盲目提高注气压力而造成N_(2)的置换效率下降的现象,建议井下煤层注N_(2)置换CH_(4)时,CH_(4)吸附平衡压力控制在0.75 MPa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入 煤的含水率 CH_(4)预吸附平衡压力 CH_(4)置换率 N_(2)注置比
下载PDF
利用气味检测法预测预报煤矿火灾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宏民 罗海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9,共4页
简要介绍了气味传感器及煤自然发火的气味检测法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简要分析,阐明了气味检测法是一种先进的煤矿火灾预测预报方法。
关键词 气味检测法 气味传感器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