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罗恩病52例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川华 冉志 +2 位作者 戈之铮 陈晓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背景: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目的:通过分析住院C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CD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仁济医院1993~2003年住院病例中52例出院诊断为C... 背景: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目的:通过分析住院C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CD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仁济医院1993~2003年住院病例中52例出院诊断为C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确诊时间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结果:腹痛(80.8%)、腹泻(57.7%)为本组住院CD患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消化道出血(44.2%)的发生率亦较高;病变常累及小肠(53.8%)和结肠(26.9%)。结肠镜检查是末段回肠和结直肠病变最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次为消化道钡剂检查,小肠病灶可通过小肠钡灌/胃肠钡餐或胶囊内镜、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和磁共振小肠造影等检查方法发现。注意到微肉芽肿的特点可以提高活检组织非干酪性肉芽肿的检出率。52例CD入院时确诊40.4%,拟诊59.6%;2001年之后的误诊率和确诊时间与2000年之前相比没有下降。结论:CD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延误诊断。结肠镜检查在CD的诊断中起关键作用,病变单独累及小肠时可采用小肠钡灌/胃肠钡餐或胶囊内镜、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等检查方法以及早发现病灶。对拟诊患者应予相应治疗,考察疗效时对诊断进行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诊断 结肠镜检查 小肠钡灌检查 肉芽肿 误诊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川华 陈晓宇 +4 位作者 冉志 戴军 张林 刘文忠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6年第6期350-352,共3页
背景:临床上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方法有临床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三者常不一致。目的:探讨CRP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80例克罗恩病(CD)、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RP与血沉、临床活... 背景:临床上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方法有临床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三者常不一致。目的:探讨CRP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80例克罗恩病(CD)、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RP与血沉、临床活动度、内镜表现活动性、组织学活动性、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升高的关系;比较临床严重度、病变部位和药物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CD中CRP与血沉相关;UC中CRP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相关。CRP在活动性CD中显著升高(P<0.01),重度CD和结肠CD中CRP升高较其他各组明显(P<0.05);活动性UC中CRP亦显著升高(P<0.01),重度组中CRP升高较其他组明显(P<0.05)。药物有效控制临床表现时,CRP显著下降(P<0.01),复发时重新升高(P>0.05)。结论:CRP升高更适于反映中至重度结肠CD和UC的活动性;具有快速反映药物治疗有效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CROHN病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Ⅰ、Ⅲ、Ⅳ、Ⅴ型胶原和层连蛋白在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川华 曾民德 +1 位作者 邱德凯 李继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2年第3期9-10,共2页
正常肝脏肝窦壁Ⅳ型胶原和层连蛋白染色阳性,说明存在基底膜结构,是为功能性基底膜。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使功能性基底膜破坏。肝硬化时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显著增多,以Ⅰ型胶原为最多。由于各成分增多程度不一致,使细胞外基质的构... 正常肝脏肝窦壁Ⅳ型胶原和层连蛋白染色阳性,说明存在基底膜结构,是为功能性基底膜。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使功能性基底膜破坏。肝硬化时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显著增多,以Ⅰ型胶原为最多。由于各成分增多程度不一致,使细胞外基质的构成发生了改变,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分布与含量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高,细胞外基质沿癌组织小梁间的血窦壁排列成连续或断续线状;分化程度低,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仅见于血管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肝硬化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下载PDF
胃泌素和结肠肿瘤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川华 萧树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近年来胃泌素与结肠肿瘤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胃泌素前体的作用和不同于CCK-A、CCK-B的新受体存在已得到公认。进一步的研究已开始探讨胃泌素的作用方式;并研制新的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新成就。
关键词 胃泌素 胃泌素受体 结肠肿瘤
下载PDF
胃泌素在胃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川华 萧树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1年第4期198-201,共4页
胃泌素在胃癌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和酰胺化胃泌素体外促进胃癌细胞生长;酰胺化胃泌素对正常胃粘膜细胞,特别是壁细胞分化起调节作用;酰胺化胃泌素协同其他致癌因子加速胃癌产生;胃泌素和猫胃螺杆菌引起小鼠... 胃泌素在胃癌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和酰胺化胃泌素体外促进胃癌细胞生长;酰胺化胃泌素对正常胃粘膜细胞,特别是壁细胞分化起调节作用;酰胺化胃泌素协同其他致癌因子加速胃癌产生;胃泌素和猫胃螺杆菌引起小鼠胃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泌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抑制异常升高胃泌素的作用将成为防治胃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胃癌 胃泌素拮抗剂 胃粘膜细胞
下载PDF
EGCG和叶酸对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
6
作者 杨川华 许琦 +3 位作者 靳西凤 童锦禄 冉志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叶酸对消化道肿瘤均具有化学预防作用。目的:研究EGCG和叶酸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59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肿... 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叶酸对消化道肿瘤均具有化学预防作用。目的:研究EGCG和叶酸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59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肿瘤模型组(M组,MNNG100mg/L自由饮用)、EGCG对照组(E组,EGCG12.5mg/d)、叶酸对照组(F组,叶酸1mg/d)、EGCG干预组(ME组,MNNG+EGCG)、叶酸干预组(MF组,MNNG+叶酸)、EGCG+叶酸干预组(MEF组,MNNG+EGCG+叶酸)和正常对照组(C组)。第29周停止MNNG和药物干预,第44周终止实验,处死各组大鼠,比较各组消化道肿瘤发生情况,行肿瘤组织Ki-67和原位凋亡检测。结果:与M组相比,MEF组肿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1);ME组和MEF组肿瘤组织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P=0.038和P=0.009);ME组、MF组和MEF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0、P=0.003和P=0.000)。各干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CG与叶酸联合应用对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具有化学预防作用,但并不比两者单用更为有效;两者联用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亦与单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叶酸 化学预防 消化系统肿瘤 KI-67抗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肝脏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川华 曾民德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4年第2期69-71,共3页
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肝内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尤其是Ito细胞,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肝内细胞还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细胞外基质影响细胞的功能。它不仅是支架,从结构上把各种细胞连成一个整体,还具... 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肝内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尤其是Ito细胞,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肝内细胞还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细胞外基质影响细胞的功能。它不仅是支架,从结构上把各种细胞连成一个整体,还具调节功能,从机能上把各种细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肝细胞 窦内皮细胞
下载PDF
疑难病例讨论:高热、皮疹、低白蛋白血症、消化道出血1例
8
作者 杨川华 沈镭 刘文忠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例讨论 低白蛋白血症 消化道出血 皮疹 高热 外周血白细胞 静脉滴注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在结肠和结直肠肿瘤中的研究
9
作者 杨川华 Graham Baldwin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建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胞浆膜受体结合试验,并应用该方法检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部分特 性及其在正常结肠和人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用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DLD-1建立胞浆膜制备方法,125I标记 的甘氨酸延伸... 目的:建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胞浆膜受体结合试验,并应用该方法检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部分特 性及其在正常结肠和人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用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DLD-1建立胞浆膜制备方法,125I标记 的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进行受体结合试验。结果:胞浆膜受体结合试验的条件为: 5~10 mg胞浆膜(离心25 000 r/ min 45 min制备),37 ℃温育60 min。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结肠粘膜和从结肠粘膜制备的胞浆膜有特异结合, 而从完整结肠制备的胞浆膜无特异结合。胞浆膜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抑制50%结合的非标记配体浓度(IC50)为 3.64 μmol/L±1.93μmol/L;特异性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拮抗剂L364和特异性CCKB受体拮抗剂L365不能 拮抗该受体;非特异性受体拮抗剂氯苯酰色氨酸则能拮抗。结论: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位于正常大鼠结肠粘 膜、结肠粘膜和结直肠肿瘤细胞膜上,属单结合位点、低亲和力受体,不能被特异性CCK-A或CCK-B受体拮抗剂拮 抗,是一种新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部位 结肠直肠肿瘤 缩胆囊素受体 拮抗剂 抑制剂 甘氨酸 延伸型胃泌素受体
下载PDF
胃泌素和CCK—B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10
作者 杨川华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胃泌素 CCK-B受体 胃癌组织 胃癌
下载PDF
DLD-1细胞上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11
作者 杨川华 Baldwin Graham 萧树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考察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DLD - 1上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与CCK -A和CCK -B比较 ,找出不同之处。 方法 12 5Ⅰ标记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 ,反相高压液相纯化。用DLD - 1细胞进行受体结合试验 ,检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 目的考察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DLD - 1上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与CCK -A和CCK -B比较 ,找出不同之处。 方法 12 5Ⅰ标记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 ,反相高压液相纯化。用DLD - 1细胞进行受体结合试验 ,检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结合试验受金属离子K+、Mg2 +、Al3+及温育温度、时间的影响 ;拮抗剂竞争抑制试验比较各种拮抗剂的作用。 结果金属离子K+、Mg2 +能提高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特异结合 ,以10 0mmol/LTrisHCl缓冲液中含 10 0mmol/LK+,2mmol/LMg2 +为最佳 ;缓冲液含二个蛋白酶抑制剂时的最大结合发生在 37℃温育 90min ;没有蛋白酶抑制剂的最大结合发生在 37℃温育 6 0min。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不被特异性CCK -A受体拮抗剂或特异性CCK -B受体拮抗剂拮抗 ,能被非特异性胃泌素受体拮抗剂benzotript拮抗。结论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不同于CCK -A或CCK -B受体。DLD - 1细胞上的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既能与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结合 ,也能与酰胺化胃泌素结合 ,是一个不同于CCK -A和C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VSL#3对溃疡性结肠炎诱导缓解作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娟 熊光苏 +1 位作者 杨川华 吴江红 《胃肠病学》 2012年第9期521-526,共6页
背景:循证医学证据提示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诱导缓解无效,但对维持缓解有效,然而2009年发表的两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合剂VSL#3对UC的诱导缓解有效。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尤其是VSL#3诱导UC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联机检... 背景:循证医学证据提示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诱导缓解无效,但对维持缓解有效,然而2009年发表的两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合剂VSL#3对UC的诱导缓解有效。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尤其是VSL#3诱导UC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万方数据库,由两名分析人员独立选取与UC诱导缓解相关、比较益生菌治疗组与对照组(安慰剂或阳性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不限语种)并提取数据。应用RevMan 5.2.10软件行meta分析,同时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57例UC患者,其中4项治疗组使用VSL#3。Meta分析显示益生菌组总体诱导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OR=2.05,95%CI:1.14~3.70,P=0.02),亚组分析显示VSL#3亚组诱导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OR:2.35,95%CI:1.45~3.80,P=0.0005),其他菌种与对照组间诱导缓解率无明显差异。益生菌组、VSL#3亚组与对照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敏感性分析显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VSL#3对UC的诱导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有益菌种 VSL#3 缓解诱导 META分析
下载PDF
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震 熊光苏 +2 位作者 杨川华 王勇峰 吴叔明 《胃肠病学》 2011年第4期211-213,共3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一线三联疗法的根除失败率日益增高。目的:评价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7例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一线三联疗法的根除失败率日益增高。目的:评价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7例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予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多西环素(10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10 d。治疗结束4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UBT)以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4例患者失访,25例患者补救治疗成功,8例失败,补救治疗意向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67.6%和75.8%。21例(63.6%)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 TNBS 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钊斌 杨川华 +3 位作者 高燕 陈晓宇 许瑾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10年第3期143-146,共4页
背景:青蒿索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和体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 背景:青蒿索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和体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青蒿琥酯治疗组,以TNBS灌肠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青蒿琥酯治疗组腹腔注射青蒿琥酯150 mg·kg-1·d-1.实验第8 d.处死小鼠.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IL-4、IL-1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TNBS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MPO活性、IFN-γ、IL-17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1.00±0.63对2.83±0.41,(5.62±2.36)U/g对(15.10±3.92)U/g,(132.56±37.09)pg/mg对(221.44±41.99)pg/mg,(89.73±29.86)pg/mg对(229.72±78.58)pg/mg,(408.02±83.13)pg/mg对(692.79±217.51)pg/mg](P〈0.05),IL-1O含量显著升高[(188.66±49.87)pg/mg对(121.02±21.57)pg/mg](P〈0.05).除组织病理学评分和IL-10含量外,青蒿琥酯治疗组上述各指标与乙醇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各组IL-4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青蒿琥酯可减轻TNBS引起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h1/Th17免疫应答、上调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含量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青蒿琥酯 过氧化物酶 细胞因子类 Th1/Th17免疫应答
下载PDF
克罗恩病合并肛门周围疾病的诊治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香 张尧 杨川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在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中,肛门周围疾病较为常见,其诊断除用儿童常规体格检查和麻醉下肛瘘探查术外,盆腔磁共振显像无创伤且准确性较好。评估肛瘘活动性采用肛周疾病活动指数,肛瘘分类临床上以单纯性和复杂性分类应用最多。治疗上单纯肛瘘... 在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中,肛门周围疾病较为常见,其诊断除用儿童常规体格检查和麻醉下肛瘘探查术外,盆腔磁共振显像无创伤且准确性较好。评估肛瘘活动性采用肛周疾病活动指数,肛瘘分类临床上以单纯性和复杂性分类应用最多。治疗上单纯肛瘘以内科治疗为主,常用甲硝唑/环丙沙星、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infliximab,或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复杂肛瘘应内外科联合治疗,肛周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门周围疾病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胃肠道原发性淀粉样变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振红 +3 位作者 冉志 杨川华 王勇峰 莫剑忠 《胃肠病学》 2003年第6期382-383,共2页
病例:患者,女,64岁,因反复腹泻、解脓血便5个月于2002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出现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并有腹泻,开始为黏液水样便,后出现脓血,便次从3~4次/d逐渐加重至>20次/d伴发热和口腔黏膜、舌体溃疡.
关键词 胃肠道原发性淀粉样变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环丙沙星 强的松龙
下载PDF
471例克罗恩病患者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邬思远 杨川华 +3 位作者 孙伟力 孙筱 张尧 戈之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63-70,共8页
目的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为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诊断年份分为2005 ~ 2009 年和2010 ~ 2014 年两组。结果两组临床表现无差异(P >0.05),2010 ~ 2014 年的手术率低于2005 ~ 2009 年(P <0.05),... 目的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为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诊断年份分为2005 ~ 2009 年和2010 ~ 2014 年两组。结果两组临床表现无差异(P >0.05),2010 ~ 2014 年的手术率低于2005 ~ 2009 年(P <0.05),合并肛周疾病手术率低,穿透者手术率高。确诊时首先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人数2010 ~ 2014 年比2005 ~ 2009 年增加(P <0.05)。5-氨基水杨酸使用率2010 ~ 2014 年低于2005 ~ 2009年(P <0.05),在结肠累及、非狭窄非穿透行为和狭窄的患者中使用率高。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2010 ~ 2014 年高于2005 ~ 2009 年(P <0.05),在17 ~ 40 岁、结肠累及和狭窄者中使用率高。抗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的使用率2010 ~ 2014 年也高于2005 ~ 2009 年(P <0.05),≤ 16 岁、非狭窄非穿透行为和肛周疾病者使用率高。结论诊断时无并发症的患者多采用经典的“升阶梯”方案,而应用英夫利昔的“降阶梯”方案选择的是≤ 16 岁合并肛周疾病的非狭窄非穿透患者;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手术率降低,更多狭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疾病活动性;如果条件不允许,则换用加速的“升阶梯”方案,等待时机。总之,针对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最大可能惠及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胃肠道 硫唑嘌呤 抗TNF-Α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中国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诊断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邬思远 杨川华 +3 位作者 孙伟力 孙筱 张尧 戈之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71-876,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先进的检查方法发现无并发症的小肠克罗恩病(small bowel Crohn’s disease, SBCD)的途径。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断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患者,根据诊断年份分为200... 目的 探讨采用先进的检查方法发现无并发症的小肠克罗恩病(small bowel Crohn’s disease, SBCD)的途径。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断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患者,根据诊断年份分为2005-2009年、2010-2014年两组。回顾性分析检查方法及临床特点。结果与2005-2009年相比,先进的检查方法未提高2010- 2014年非狭窄/非穿透性疾病的发现率。仅小肠累及患者肠腔狭窄率显著高于小肠+结肠累及者,且从症状出现到病灶发现的时间更长。SBCD胶囊内镜使用率较其他先进检查方法低。腹痛(74.4%)是最常见的症状,94.0%的SBCD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和贫血。结论尽管使用先进的检查方法,无并发症SBCD的早期发现仍十分困难。对存在腹痛或胃肠道症状者,应行粪隐血和血常规检查,以发现胃肠出血或贫血。若胃肠镜无病灶发现,无并发症者可使用胶囊内镜发现SBCD。此假设需要大型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克罗恩病 胶囊内镜 胃肠道出血 贫血
下载PDF
中国致残性克罗恩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高燕 杨川华 +3 位作者 丁娟 陈香 杨钊斌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11年第9期517-521,共5页
背景: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抗体制剂在克罗恩病(CD)的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随之提出疾病早期即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抗体制剂的top-down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淋巴瘤或结核。目前如何选择合适的CD患者行top-dow... 背景: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抗体制剂在克罗恩病(CD)的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随之提出疾病早期即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抗体制剂的top-down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淋巴瘤或结核。目前如何选择合适的CD患者行top-down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国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期指导top-down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诊断满5年或未满5年但至少符合一项致残标准的CD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6例C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分别为156例(72.2%)和177例(81.9%)。Logistic回归分析示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均为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2年:OR=8.175,95%CI:4.102~16.294,P=0.000;5年:OR=9.703,95%CI:4.297~21.910,P=0.000)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2年:OR=7.056,95%CI:1.959~25.423,P=0.003;5年:OR=6.734,95%CI:1.466~30.922,P=0.014),联合这两个因素预测2年和5年致残性CD的准确率分别为79.2%和81.9%。结论:中国CD患者伴有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等致残性危险因素时,说明其适用top-down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致残性疾病 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类 肛周疾病 top-down治疗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检测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继强 曾民德 +7 位作者 范建高 邱德凯 李蓉蓉 杨川华 周永健 王自鸣 李恩灵 江绍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检测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李继强,曾民德,范建高,邱德凯,李蓉蓉,杨川华,周永健,王自鸣,李恩灵,江绍基肝纤维化是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ECM)在肝内异常增生和过度沉积所... 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检测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李继强,曾民德,范建高,邱德凯,李蓉蓉,杨川华,周永健,王自鸣,李恩灵,江绍基肝纤维化是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ECM)在肝内异常增生和过度沉积所致,主要由肝活组织检查而确诊[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细胞外基质 肝纤维化 成分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