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广印 张冬梅 +2 位作者 徐维 孙昱 陈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 15 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 10 2例 ,一般型 2 4例和不良型 2 8例 ,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 :在不超过 3... 目的 :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 15 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 10 2例 ,一般型 2 4例和不良型 2 8例 ,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 :在不超过 30次的治疗次数下 ,良好型治愈率为 96 1% ,一般型为 5 0 0 % ,而不良型为 0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结论 :瘫痪侧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以用来判断预后和预测针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 电针刺激 预后 针灸疗法 面神经麻痹 诊断
下载PDF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广印 张冬梅 +2 位作者 徐维 孙昱 陈麟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 15 0例患者按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期组 (病程≤ 7天 ) 96例和恢复期组 (病程 >7天 ) 5 4例 ,采用同一针灸方法治疗。结果 :急性期组疗效明显优于恢复期组 (P <0 .0 ...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 15 0例患者按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期组 (病程≤ 7天 ) 96例和恢复期组 (病程 >7天 ) 5 4例 ,采用同一针灸方法治疗。结果 :急性期组疗效明显优于恢复期组 (P <0 .0 0 5 ) ,其治愈者的治疗次数也明显少于恢复期组 (P <0 .0 5 )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 ,可以提高疗效 ,缩短治疗时间 ,提示急性期为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 治疗时机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胃溃疡胃炎患者在督脉背段压痛反应定位的规律探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广印 潘晓华 +5 位作者 黄倩茹 朱小香 兰彩莲 许金森 徐维 陈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病位的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复合病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特异性压痛反应定位的差异及其规律性。方法采用指压按诊的方法观察受试者督身柱(T3)-L3各棘突下压痛反应的出现率和分布规律。结果 21例胃溃疡、13例...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病位的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复合病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特异性压痛反应定位的差异及其规律性。方法采用指压按诊的方法观察受试者督身柱(T3)-L3各棘突下压痛反应的出现率和分布规律。结果 21例胃溃疡、13例胃炎和3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督脉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胃溃疡与胃炎患者的脊柱各节段水平压痛反应出现率极为相似(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8,显著性检验为P<0.01),出现率90%以上的督脉穴位均为神道(T5)和灵台(T6);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出现率90%以上的为T8和筋缩(T9)。结论胃溃疡与胃炎在督脉背段压痛反应的特异性定位相同,但与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提示单一病位与复合病位的疾病相应的穴位特异性定位不同。神道穴和灵台穴为针灸诊疗胃溃疡与胃炎的特异性穴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压痛反应 胃溃疡 胃炎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任督脉循经感传在头面部交会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广印 胡翔龙 +3 位作者 陈麟 张冬梅 徐维 孙昱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 :观察头面部循经感传由督脉向任脉或由任脉向督脉的交会过程 ,其重点是观察感传绕过还是直接越过口裂。方法 :1 2名循经感传显著者 ,其中观察感传由督脉向任脉的交会过程 9例 :7例针刺位于督脉线上的奇穴印堂 ,2例针刺督脉经线印... 目的 :观察头面部循经感传由督脉向任脉或由任脉向督脉的交会过程 ,其重点是观察感传绕过还是直接越过口裂。方法 :1 2名循经感传显著者 ,其中观察感传由督脉向任脉的交会过程 9例 :7例针刺位于督脉线上的奇穴印堂 ,2例针刺督脉经线印堂穴上 1寸 (经上非穴点 )。观察感传由任脉向督脉的交会过程 3例 ,其中 2例分别针刺光明穴和侠溪穴 ,另 1例先针刺印堂穴 ,随后针刺膻中穴 ,同时观察督脉与任脉的感传交接情况。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出现循经感传由督脉绕口唇到达任脉或由任脉绕口唇到达督脉的交会过程。结论 :任督脉在头面部的交会过程是以绕过口唇的方式实现的 ,这与“环唇”、“别而络唇口”的历代文献记载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循经感传 交会 任脉 督脉 针刺
下载PDF
肠鸣音与胃肠运动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广印 胡翔龙 +1 位作者 陈凌 刘庆城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肠鸣音与胃肠运动的相关性。方法2组健康成人志愿者,每组6例,分别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结果注射新斯的明后肠鸣音有逐步增多的趋势,第3、5、6、7、8时段的肠鸣音脉冲次数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目的观察肠鸣音与胃肠运动的相关性。方法2组健康成人志愿者,每组6例,分别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结果注射新斯的明后肠鸣音有逐步增多的趋势,第3、5、6、7、8时段的肠鸣音脉冲次数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注射山莨菪碱后肠鸣音明显减少,第2、3、4、5、6、7、8时段的肠鸣音脉冲次数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肌肉注射促进胃肠运动药物可随着药效作用时间而同步出现肠鸣音增多,而抑制胃肠运动药物则出现肠鸣音同步减少,从药效学的角度证明了肠鸣音与胃肠运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鸣音 胃肠运动 相关性 新斯的明 山莨菪碱
下载PDF
青少年循经感传现象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广印 徐维 +3 位作者 张冬梅 陈麟 孙昱 陈捷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1-43,共3页
为观察青少年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因素 ,选择 97例近视患者 ,以四肢远部取穴为主 ,采用针刺激发循经感传 ,结果发现感传显著程度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受试者低年龄段的感传效果优于高年龄段 ;单纯“麻”的针感比“酸、麻、胀、痛... 为观察青少年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因素 ,选择 97例近视患者 ,以四肢远部取穴为主 ,采用针刺激发循经感传 ,结果发现感传显著程度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受试者低年龄段的感传效果优于高年龄段 ;单纯“麻”的针感比“酸、麻、胀、痛”的复合针感的感传效果佳 ;远部加局部取穴的感传显著程度优于单纯远部取穴 ,说明青少年循经感传显著程度与针刺激发次数、年龄、针感性质、远近配穴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循经感传 影响因素 针刺 年龄 经络
下载PDF
不同激发方式和激发时间对感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广印 许金森 +1 位作者 李来兴 陈麟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将 90例成人受试者随机分成手法激发组、电针激发组和留针对照组各 3 0例 ,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 ,分别记录在针后第 5、1 0、1 5、2 0、2 5、3 0 min末针感到达的部位及循行路线。结果显示 :3组中手法组感传效果最佳 ,电针组次之 ,而... 将 90例成人受试者随机分成手法激发组、电针激发组和留针对照组各 3 0例 ,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 ,分别记录在针后第 5、1 0、1 5、2 0、2 5、3 0 min末针感到达的部位及循行路线。结果显示 :3组中手法组感传效果最佳 ,电针组次之 ,而留针组最差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而随着感传激发时间的递增 ,感传效果也相应地提高 ,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 )。提示采用手法激发和相应地延长激发时间可以提高感传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 激发感传 光明穴
下载PDF
电针近部穴位与远部穴位对肠鸣音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广印 许金森 +1 位作者 刘庆城 赖玉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近部和远部代表性穴位对人体肠鸣音的影响,为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的针刺效应比较提供一方面的试验依据。方法将90例志愿者采用随机排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天枢组、足三里组和空白组各30例,2组均取单侧穴,采用连续波分别电针天... 目的观察电针近部和远部代表性穴位对人体肠鸣音的影响,为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的针刺效应比较提供一方面的试验依据。方法将90例志愿者采用随机排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天枢组、足三里组和空白组各30例,2组均取单侧穴,采用连续波分别电针天枢穴、足三里穴各30 min,观察针前、电针时、电针后共6个时段肠鸣音脉冲的变化情况,空白组在相应时间段未作任何处理。结果电针天枢、足三里穴的针后2个时段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分别与针前相比,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q检验,P<0.05或P<0.01),而空白组的相应时段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方差分析,P>0.05)。3组同时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进行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0.05)。结论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对人体肠鸣音均可产生显著的影响,但二者之间的针刺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 足三里 肠鸣音 电针
下载PDF
督脉3个穴位压痛阈测量比较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广印 潘晓华 +6 位作者 黄倩茹 郑淑霞 朱小香 董亚琴 许金森 徐维 陈麟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比较督脉陶道、筋缩、悬枢3个穴位压痛阈3次重复测量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胃炎受试者13例,用电子测痛仪检测督脉陶道、筋缩、悬枢穴的压痛阈值各3次。结果 3个穴位压痛阈的重复测量没有差异。结论 1次规范测量压痛阈的简便方... 目的比较督脉陶道、筋缩、悬枢3个穴位压痛阈3次重复测量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胃炎受试者13例,用电子测痛仪检测督脉陶道、筋缩、悬枢穴的压痛阈值各3次。结果 3个穴位压痛阈的重复测量没有差异。结论 1次规范测量压痛阈的简便方法,可以替代3次以上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压痛阈 陶道 筋缩 悬枢 测量 比较 意义
下载PDF
循经感传激发时间与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广印 李来兴 陈麟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2-23,共2页
采用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的行气针法,按激发时间的长短,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5分钟组(30例)、10分钟组(30例)和15分钟组(31例),以比较循经感传激发时间与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5分钟组、10分钟组和15分钟... 采用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的行气针法,按激发时间的长短,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5分钟组(30例)、10分钟组(30例)和15分钟组(31例),以比较循经感传激发时间与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5分钟组、10分钟组和15分钟组的感传较显型及显著型的比例分别为6.67%、23.33%和48.39%,感传的显著程度随激发时间的递增而相应地提高,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所采用的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的行气针法及15分钟的激发时间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激发效果,为针灸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 针刺感应 针灸学
下载PDF
电针断续波刺激面神经瘫痪肌群与其针灸疗效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广印 李来兴 陈麟 《福建中医药》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电针断续波刺激面神经瘫痪肌群与其针灸疗效关系初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350003)杨广印福建省立医院(350001)李来兴陈麟电针断续波常用于面神经炎的治疗。但我们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当电针断续波作用于面部瘫痪肌群... 电针断续波刺激面神经瘫痪肌群与其针灸疗效关系初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350003)杨广印福建省立医院(350001)李来兴陈麟电针断续波常用于面神经炎的治疗。但我们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当电针断续波作用于面部瘫痪肌群上,可以引起相应的肌群产生节律性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电针 针灸疗法 疗法
下载PDF
循经感传过程中皮层体觉区诱发电位地形图的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宝华 胡翔龙 +5 位作者 许金森 杨广印 李来兴 黎宝娇 陈捷 陈麟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15-17,共3页
为了探讨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理,我们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感传过程中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机能活动的特点。观察对象为16名循经感传显著的志愿者,16名无感传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刺激穴位时,感传显著者体觉诱发电位地形... 为了探讨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理,我们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感传过程中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机能活动的特点。观察对象为16名循经感传显著的志愿者,16名无感传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刺激穴位时,感传显著者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反应分布特点与感传循行路线所经过的主要体区是一致的。提示由刺激下肢穴位引起的兴奋并未沿SI的各代表区扩布。用“中枢兴奋扩散”假说尚难解释循经感传的特殊路线。相反,观察的结果表明“外周动因激发”可能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至于产生上述体觉诱发电位特殊分布状态的机理尚在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 经络 皮层体觉诱发电位 脑诱发电位地形图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维 陈麟 +1 位作者 张冬梅 杨广印 《针灸临床杂志》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与药物组。针药组38例采用穴位放血、拔罐、针刺、TDP照射或艾灸、弥可保穴位注射、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药物组38例口服药同针药组...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与药物组。针药组38例采用穴位放血、拔罐、针刺、TDP照射或艾灸、弥可保穴位注射、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药物组38例口服药同针药组,弥可保改为肌注。两组均治疗14天。结果:针药组痊愈30例,显效8例,好转0例,无效0例;药物组痊愈16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0例,两组之痊愈、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7.0,P<0.01);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比较,针药组比药物组短(P<0.05或P<0.01);针药组无后遗神经痛,药物组有4例。结论:针药组疗效优于药物组,而且起效快,疗程短,并可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带状疱疹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针灸治疗肩周炎概况
14
作者 杨广印 钟译鑫 《福建中医药》 1992年第1期45-47,共3页
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祖国医学通称为漏肩风,系属风寒湿痹范畴,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而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文就近5年来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针刺疗法 1.1体针 1.1.1 近部取穴庄氏取天窗穴,施以捻转提插泻法,治疗本病经其他... 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祖国医学通称为漏肩风,系属风寒湿痹范畴,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而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文就近5年来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针刺疗法 1.1体针 1.1.1 近部取穴庄氏取天窗穴,施以捻转提插泻法,治疗本病经其他方法无效者30例。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胡氏针刺缺盆、腋下点(位于背阔肌中点处)治疗50例。缺盆直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炙疗法 肩周炎
下载PDF
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金森 吴宝华 +1 位作者 胡翔龙 杨广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11期657-659,F003,共4页
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皮层第一体觉区(SI)机能活动的变化。对11名循经感传显著的志愿者观察的结果表明,未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在皮层体觉区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同时出现了高电位反应。当以机械压迫阻滞感传,... 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皮层第一体觉区(SI)机能活动的变化。对11名循经感传显著的志愿者观察的结果表明,未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在皮层体觉区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同时出现了高电位反应。当以机械压迫阻滞感传,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上只在下肢代表区出现一个反应,面部代表区的反应消失。这一结果为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性因素的假说提供更为有力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阻滞循经感传 皮层 体觉 脑诱发电位地形图
下载PDF
不同病程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电图和心肌P2X3受体mRNA表达的对应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亚琴 黄倩茹 +4 位作者 萨喆燕 万隆 杨广印 陈铭 许金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时,不同病程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P2X3受体mRNA表达的对应变化。方法50只大鼠皮下注射60mg/kgISO(连续2次,间隔24h)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损伤组,并以病程1、2、3、4、5d再分成5组,每...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时,不同病程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P2X3受体mRNA表达的对应变化。方法50只大鼠皮下注射60mg/kgISO(连续2次,间隔24h)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损伤组,并以病程1、2、3、4、5d再分成5组,每组10只。另选取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大鼠50只作为对照组。运用心电图和qPCR检测方法观察同一病程大鼠心电图波形S—T段和心肌P2X3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随病程进展,模型大鼠心电图波形中S—T段呈先抬高后下降趋势,心肌P2X3受体mRNA的表达亦为先上升后下降,两者显著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肌P2X3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程度和心电图波形中S—T段抬高幅度明显相关,表明心肌缺血时P2X3受体敏感度显著增强,并参与了心肌缺血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电图 异丙肾上腺素 P2X3受体
下载PDF
穴位灸贴治疗支气管哮喘27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冬梅 杨广印 +2 位作者 陈捷 陈麟 徐维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3-44,共2页
为观察穴位灸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在三伏天采用隔姜灸结合中药敷贴肺俞、大椎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276例,结果:治愈64例,显效85例,好转78例,无效49例。经统计学处理,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有无发泡灸对疗效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为观察穴位灸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在三伏天采用隔姜灸结合中药敷贴肺俞、大椎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276例,结果:治愈64例,显效85例,好转78例,无效49例。经统计学处理,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有无发泡灸对疗效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年龄小、病程短、有发泡灸的患者疗效优于年龄大、病程长、无发泡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三伏灸 穴位 灸贴
下载PDF
肺部疾病患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杨广印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8-20,F0003,共4页
选择在肺部疾患,尤其是一侧肺部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观察双侧肺经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以及双侧肺俞穴皮温之间的差异,探讨肺部疾患与肺经IRRTM及肺俞穴皮温间的内在联系。结果:①15例患者中背部肺俞穴都不同程度出现温度升高,... 选择在肺部疾患,尤其是一侧肺部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观察双侧肺经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以及双侧肺俞穴皮温之间的差异,探讨肺部疾患与肺经IRRTM及肺俞穴皮温间的内在联系。结果:①15例患者中背部肺俞穴都不同程度出现温度升高,而且左右温度不对称。肺部病变严重的肺俞穴的温度也较高。②15例肺部疾病患者双侧上肢几乎均可以观察到不同长度肺经的IRRTM,其长度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肺部病变严重者,沿该侧肺经的IRRTM也较长。结论:当肺部发生病变时,在相应的体表如肺俞穴、肺经的IRRTM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左右侧肺经IRRTM的长短,左右侧肺俞穴温度的差异与左右侧肺部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体现了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IRRTM 肺经 肺俞 皮肤温度
下载PDF
针刺督脉至阳穴对心功能及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潘晓华 董亚琴 +3 位作者 郑淑霞 杨广印 许金森 朱小香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1-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至阳穴对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_2,89.2%N2)后,电针督脉至阳穴,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量(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心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至阳穴对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_2,89.2%N2)后,电针督脉至阳穴,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量(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心功能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督脉IRRTM的变化。结果: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下降,电针至阳穴LCW值上升,与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电针后,LCW仍维持在较高值。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督脉IRRTM向身体两侧扩散,电针至阳穴督脉IRRTM又逐渐集中,且针后效应明显。电针至阳穴可恢复因急性轻度缺氧导致的督脉温度下降,并有一定的针后效应。结论:针刺督脉穴位对人体督脉IRRTM及LCW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度缺氧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左心做功量 督脉 至阳穴
下载PDF
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敏化穴位的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小香 许金森 +4 位作者 萨喆燕 万隆 黄倩茹 潘晓华 杨广印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穴位敏化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和模型组(18只)。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6 h...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穴位敏化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和模型组(18只)。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6 h后尾静脉注射EB,3 h后观察并记录大鼠背部体表EB渗出点所分布的神经节段和穴位,最后剖腹取胃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UI)。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I显著升高(P<0.001),在督脉背段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处的体表EB渗出点数明显增加(P<0.001),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T2~L6均有EB渗出点,出现率较高的5个神经节段为:T9>T13>T3>T10=T5,其中"身柱""神道""筋缩""肝俞""胃俞"等穴位具有较高的EB渗出率。结论:急性胃黏膜损伤可促进EB在体表渗出,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并与督脉及背俞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提示在疾病状态下,穴位由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穴位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可能是穴位敏化的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黏膜损伤 穴位敏化 督脉 背俞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