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普遍推行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成果数量为核心的计量评价方法,主要用以评价高水平的自然科学成果。虽然具有简单易行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如果将其简单套用和无限扩大,在实施中不仅会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还会引发...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普遍推行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成果数量为核心的计量评价方法,主要用以评价高水平的自然科学成果。虽然具有简单易行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如果将其简单套用和无限扩大,在实施中不仅会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还会引发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和单打独斗的行为,造成学科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因此,根据事物同类可比的原则,结合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学科的不同门类、研究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和职称层次特点,针对研究内容、性质、目标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以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采用分类分层评价方法,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的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评价
下载PDF
“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在“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学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 在“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学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突出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定位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地方科技文化事业的结合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大众教育 一般地方高校 科学研究 定位
下载PDF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2,共5页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不仅在于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和公共属性、科技资源的系统性和共享性等,使其区域统筹共享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基础;而且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西安地区中央与地方、军用与民...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不仅在于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和公共属性、科技资源的系统性和共享性等,使其区域统筹共享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基础;而且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西安地区中央与地方、军用与民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条块、部门单位分割壁垒,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在区域层面的有效流动、整合和共享,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变区内科技资源优势存量为科技与经济增量。为了实现通过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成强区富民的创新型区域的根本目标,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军民结合促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内军工科技资源;以统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为重点,全面带动和优化区域科技资源,提高综合利用区域科技资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国家科技 统筹科技资源 改革示范
下载PDF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忠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72,共6页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存在着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研发能力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国有企业研发能力强、民营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弱等非均衡性和相对封闭性的缺陷。从而导致陕西科技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技术创新...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存在着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研发能力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国有企业研发能力强、民营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弱等非均衡性和相对封闭性的缺陷。从而导致陕西科技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陕西应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的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缺陷 对策
下载PDF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4,20,共7页
应按照事物同类可比原则,针对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不同类型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在研究内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不同的评价内涵和... 应按照事物同类可比原则,针对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不同类型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在研究内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分类、分学科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并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 分类评价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及其建设原则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6,共5页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关系
下载PDF
一般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与模式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一般地方高校与国家重点高校一样,也可有所作为。而且由于一般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目标和定位的一致性,使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更可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一般...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一般地方高校与国家重点高校一样,也可有所作为。而且由于一般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目标和定位的一致性,使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更可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一般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创新,加强激励措施,通过官、产、学合作创新途径,采取产学合作教育、共建研究开发基地、基金项目牵引和共建企业实体等灵活多样的模式,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地方高校 区域创新体系 模式
下载PDF
大学功能的扩展与调适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3年第5期4-8,共5页
大学的功能从早期的纯粹教学的一元功能扩展到近代的教学、科研相统一的二元功能 ,再到现代教学、科研、产业三足鼎立的三元功能 ,这是现代教育、科技和生产一体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也是大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但大学... 大学的功能从早期的纯粹教学的一元功能扩展到近代的教学、科研相统一的二元功能 ,再到现代教学、科研、产业三足鼎立的三元功能 ,这是现代教育、科技和生产一体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也是大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但大学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必须摆正其角色位置。我国大学要进一步快速发展科技产业 ,并实现三大功能的良性循环 ,必须走出校园的狭窄天地 ,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 ,实现产业的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教学 科学研究 高科技产业 社会化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质疑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忠泰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1,共3页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但在现实的转化活动中 ,虽然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采取了许多措施 ,但由于其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 ,是难以具体操作的 ,是行不通的。其根...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但在现实的转化活动中 ,虽然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采取了许多措施 ,但由于其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 ,是难以具体操作的 ,是行不通的。其根本出路是广泛开展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技术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 无形资产 法律保护
下载PDF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6,37,共6页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世界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结合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已进入产业演化的成熟期,生物技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是分别处于产业演化的形成期和成长期。据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应以应...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世界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结合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已进入产业演化的成熟期,生物技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是分别处于产业演化的形成期和成长期。据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应以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模式为主,并在局部孕育新突破的领域进行原始创新;在生物技术研发和生物农业、生物医药产业加强原始创新,而在生物工业领域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对新能源产业,则仍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为主,并推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营销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集成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自主创新模式
下载PDF
从我国现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看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的必然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忠泰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9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指出,在我国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科技成果源和吸收体的行为主体分别由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承担,是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协在;其根本出路在于借鉴国际社会普遍推行的做法,走技术创新之路,... 本文指出,在我国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科技成果源和吸收体的行为主体分别由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承担,是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协在;其根本出路在于借鉴国际社会普遍推行的做法,走技术创新之路,实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 主体企业化 生产力转化
下载PDF
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基本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3-86,90,共5页
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创建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是培养一大批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设创新型区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以及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国家实施"2011计划&q... 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创建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是培养一大批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设创新型区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以及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国家实施"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产业实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政府推动主导型模式、行业高校主导模式和区域联动模式等不同模式,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协同创新 模式
下载PDF
关天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和创新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8-52,共5页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区内科技资源占有主体和创新实力存在国家强、地方弱,军工强、民用弱,高校科研院所强、企业弱等显著特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区内科技资源占有主体和创新实力存在国家强、地方弱,军工强、民用弱,高校科研院所强、企业弱等显著特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成功的经验,强化科技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探索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军民结合和科技互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和对接强大的军工科技资源,制定科技人员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大力开展制度创新,逐步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关中-天水经济区 科技资源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体制机制创新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忠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二次创新 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 合作创新 技术商品 产品创新 小企业 模式选择 率先创新
下载PDF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战略转变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5-10,54,共7页
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战略转变,应围绕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真正主体的基本目标,以出台《国家技术创新法》为保障,确保企业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以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动力,切实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以强化企业研... 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战略转变,应围绕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真正主体的基本目标,以出台《国家技术创新法》为保障,确保企业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以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动力,切实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以强化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为基础,激励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以改革收入分配、福利和高层次人才管理、培养模式为重点,促进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以整合利用外部科技资源为方略,助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 高等学校 科研机构
下载PDF
陕西科技兴陕成效不彰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1-95,共5页
陕西为充分利用其科技优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最早提出了"科技兴陕"战略,举全省之力,实施了从"九五"时期"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到"十五""一线两带"建设再到"十一五&quo... 陕西为充分利用其科技优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最早提出了"科技兴陕"战略,举全省之力,实施了从"九五"时期"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到"十五""一线两带"建设再到"十一五""13115"科技创新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但总体成效不彰。其主要原因在于陕西上下存在片面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未能处理好科教兴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具体落实不够;政府工作"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和尚未触及解决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及体制性问题等。陕西要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认识误区;以建设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解决科技兴陕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兴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切实提高科技兴陕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科技兴陕 成效 统筹科技资源
下载PDF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忠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53,共6页
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借助近年来区域经济... 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借助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科技投入加大和国家科技部门条块逐步被打破的良好基础,通过强化体制制度创新、实施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途径,整合优化区域内国家科技资源,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 根植性
下载PDF
高校科技产业要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忠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2年第6期81-82,共2页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要进一步快速发展 ,并实现与高校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必须走出校园 ,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 ,实现高校科技产业的社会化。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产业 大学科技企业 社会化 体制改革 产学研结合
下载PDF
陕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7,共6页
陕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科技、产业基础,尤其是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完善的空间组织形式。但仍存在着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科技资源"三分"现象严重,投资不... 陕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科技、产业基础,尤其是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完善的空间组织形式。但仍存在着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科技资源"三分"现象严重,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陕西应以制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有效指导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科学选择和发展布局;以建设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优势科技资源的可支配、可使用效率;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选择合适的产业自主创新模式;以高新区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为基地,培育壮大富有科技和地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制定和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保障,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 统筹科技资源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关中高新带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忠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已建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东部开发时期深圳在沿海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在沿江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也具有率先发展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优势及科教...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已建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东部开发时期深圳在沿海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在沿江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也具有率先发展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优势及科教与高科技产业优势,并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驱动和示范引导作用。因此,按照国家《"十五"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要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开发的战略要求,应把关中高新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西部大开发 重点区域 陕西关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